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昨天我執教了《溶解的快與慢》一課,回顧整節課的教學,覺得有許多地方在設計和教學中有不足之處,應該反思一下。

四年級上冊《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反思一:課堂容量。在當初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基本按照教材的基本內容,我安排了5個主要環節。師生共同設計實驗計劃,學生操作攪拌對溶解影響的實驗,學生設計實驗計劃及交流,學生操作冷熱水和完整、碎塊對溶解影響的實驗,吃糖體驗溶解快與慢。這5大環節再加上其他一些小環節和銜接部分,整節課的容量比較大,趙海軍老師在一開始就提醒了我這一點,但是由於各個環節難以割捨,再加上沒有機會試教,所以一開始我在起點就犯了錯誤。關於這點我想,以後我們有機會在上沒有試教的公開課或者是上陌生班級的公開課,我們儘量的要降低教學目標,不要有過多的教學內容,只要把1-2個環節研究的透徹一點,深入一點就好了。

反思二:實驗的疑惑最好當場解決。我設計的第一個實驗讓學生做實驗,2個杯子裏,一個攪拌,一個靜止,預設讓學生透過實驗,對比出攪拌的因素能夠加速溶解。可是結果不是很明顯,在9個小組裏,有2個小組不能得出這個結論,他們認爲不能明顯的觀察出哪個溶解的更快。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首先是讓學生分析他們的問題可能會出現在哪個環節,我第一個錯誤是沒有讓這2個小組自己分析,而是讓其他的學生進行猜測,這是無效的提問。在學生分析無果後,我讓學生課後領取方糖繼續實驗。其實按照嶽老師的觀點,我完全可以讓這2個小組的同學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繼續做這個實驗,而不是讓他們和其他同學一樣繼續操作下一個實驗。讓學生當場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中就能得到解決。

反思三:規範的儀器操作。在課時進行到一半的時間後,我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了時間的不足。一開始原本想讓學生在操作完第一個實驗後,把第一套實驗器材上交後領取第二套實驗器材,結果由於時間緊,我沒有讓學生的桌面上同時出現了2套實驗材料,這樣有可能在客觀上容易讓學生操作時,分散注意力,用第一套的材料參與到第二個實驗;此外,原本設想讓學生在自己倒水的時候,用上滴管,以便更加精確的.做到2杯水的水量一樣多,結果滴管放錯了位置,放到了不需要滴管的小組內,讓不需要滴管的小組感到納悶,這個滴管用來幹什麼的?有個別小組甚至用滴管來進行攪拌。這2點失誤,使課堂上學生對儀器的規範使用,有負面的影響,需要注意和改進。

一個疑惑:由於溶解現象的特殊性,在沒有攪拌的情況下,它的速度是很慢的。那麼在課堂上我們要不要讓學生看到完整的溶解過程,如果是讓學生看到完整的過程,那麼時間是不夠的,方糖即使在熱水中,如果不借助攪拌,那麼30分鐘左右也難以完全溶解,顯然在課堂中是不現實的,那麼藉助攪拌的話,可以讓學生能夠完整的看到溶解過程,但是這樣的話,在整個實驗中就有2個變量的影響了,難有說服力。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就讓學生觀察到部分過程,能夠區別到快與慢就好了。我覺得實驗的過程,在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就得出結論,這與我們科學的探究精神是不相符,也難以客觀、信服的得出結論。我雖然在課堂中採用了第二種處理方式,但是面對這樣的疑惑,我左右爲難,實在不知道怎樣處理會是科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