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1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文章,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除了個別新詞需以外,就是引用的兩句話,也能夠透過自學自悟來進行理解。

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透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

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我們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由於孩子們課前都進行了預習,給課堂學習帶來了較好的效果。表現在幾個方面:

1、朗讀課文時都比較流利,即使是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也都從檢查中發現有了很大的進步。

2、課堂上對課文進行分析理解時,幾個同學很快就對課文的脈絡,文章的寫作手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由此看出孩子們的確在閱讀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礎和水平。

3、背誦的情況很好,絕大部分學生的背誦都能過關並能接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檢查。就本節課而言,我努力體現以下兩點:

⑴重視朗讀:

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朗讀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徑,首先透過讀爲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着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透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着在品讀、評讀、誦讀、引讀、配樂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啓發想象,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薰陶。

⑵重視語言實踐,重點句子是描寫灕江水的精華所在: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在比較感知中,學生對句子差異看得特別清晰,幫助學生領悟語言內涵,獲得語感。對於三組句子的比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水美。透過第一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形象美;透過第二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情感美;透過第三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韻律美。這樣,層層剖析,步步深入,由語言的變化帶動情感的昇華,體會讚歎之情,體會灕江水的獨特美。最終使學生既體驗到語言之美,又體會出情境之美,達到語言美和情境美的統一。然後創設寫話訓練,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當然在課堂上這一點做得還不是很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改進教學方式。

還有一些思考就是如何提高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該說到了高年級會出現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現象,好學生令人驚奇,學困生讓人擔憂。我想我更應該反思的是,如何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利用有效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經典老課文,篇幅不長,抓住了桂林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展示“桂林閃爍甲天下”的風采。文章層次清晰,語言優美,教學中應該怎樣體現呢?

1、 圖片展示意境美。

課前瞭解了一下,有2個學生去過桂林,讓他們說說桂林風光,可是他倆誰都說不出來。看來,看風景只是看熱鬧了。但美麗的桂林,網上卻不乏她秀麗的倩影。我精心挑選了幾張圖片,配着音樂播放給學生,讓他們在頭腦中產生桂林的優美意境,帶着美好的情感去品讀,去感悟。

2、 品讀感悟語言美。

優美的散文總是適合朗讀的。教學中,我抓住“靜、清、綠” “奇、秀、險”六個字以一個遊覽者輕鬆、欣賞的氣慢慢朗讀,文中幾個感嘆句,突出強調重音,反覆品讀。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到一連串意象的.美。

3、 配樂讀出音樂美。

美麗的語言就是一首悠揚的樂曲。配上舒緩的音樂去朗讀,更容易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麗,在品讀中享受音樂般的美景。

4、動手繪製圖畫美。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是古人對美麗風景最高的讚譽。課文最後一節從整體上描寫了桂林的山水之美,教學中引導學生簡要畫畫桂林風光,讓學生慢慢沉浸於文字意境之中。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3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認爲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到位:

1、將資訊技術與本課進行有效融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

學生都沒有去過桂林,因此讓學生透過閱讀文字去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有一定的難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運用資訊技術,讓學生透過圖片、音樂等直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然後再透過閱讀文字去進一步體會桂林山水的美,在此基礎上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運用。

2、以讀代講,以讀促悟,在閱讀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學生自由讀,齊讀,教師範讀,引讀,指名學生讀。讓學生在品讀、誦讀中讀出語感,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3、讀寫結合,學習表達方法,運用表達方法。

學習之後,引導學生髮現二、三段的在表達方法方面上特點,學生感悟了作者採用排比、比喻、對比的手法給讀者描繪了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然後讓學生透過小練筆,鞏固所學,拓展課外,學會將所學的修辭方法、表達方法加以應用,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但這節課也有些許遺憾,課前調動學生不夠,導致在某些環節,學生有點畏縮,如果能鼓勵性語言再豐富一點,再煽情一點,我想效果一定會更好,今後我將在學生的評價方面更用心地學習,期待上出更加精彩的語文課!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4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在閱讀過程中,同樣會有他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爲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桂林山水在作者的眼中,在作者的筆下真得很美。學生從閱讀中能很快地體會到這一點。

在教學片斷中,我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美,學生很快就從文中找出優美的語句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我更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實現對文字的超越。學生說能看見小魚在水中眨眼睛,要知道魚的眼瞼是一層透明的薄膜,那麼水有多清啊!而螺螄的蠕動又能感受到水的清洌。這樣的回答引起孩子的共鳴。雖然沒有文字描繪得那樣優美,可我認爲這更符合學生的特點,閃爍着童趣的靈性。閱讀教學要讓學生用心感悟。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5

《桂林山水》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桂林奇美的山光水色,詞藻華麗,讓人如臨其境,讚頌了祖國美麗的河山,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的熱愛。在備課中,我發現那濃濃的情感躍然紙上,學生體會起來並不困難,但對於如何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緻描寫的方法,學生會感到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嘗試着採用了緊扣作者思路,跟着作者一起遊覽的方法學習課文,這樣不但能有效地進行讀的訓練,而且使有機的結合起來。

一、讀中具體感受祖國山川之美,作者愛大自然之情。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作文,學生從掛圖當中已能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默讀課文,讀後組織交流各自知道了什。在交流中,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作者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奇、秀、險,他們奇峯羅列,怪石嶙峋。”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作者寫了水的特點,水靜、清、綠。”有的學生說:“我發現作者在寫這山和水的特點時,運用了排比句,更形象地加深了我對桂林山水的認識。”學生精彩的回答告訴我,他們已經初步體會到了文章寫的主要內容。接着,我問:“你們是從文章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你能透過朗讀將你的體會表達出來嗎?”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在深入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我隨機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感受到桂林山水帶給人們的美。

二、緊扣情感,由讀到寫學生透過讀已經充分體會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

這時候,我設問:“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情感在文字中表現出來的呢?”隨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特別精彩的地方。透過小組討論,學生能體會到詞語的優美,如:課文中有一段描寫桂林山的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一處排比生動形象地把桂林水的特點描繪了出來,結合課文,我相機指導,讓學生仿照寫例句,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很好地運用在排比句中,既訓練了學生的遣詞造句,又增加了學生的美感意識。

三、拓展訓練,加深情感認識。

教學完本課後,我讓學生寫寫對桂林山水的印象,其中有很多讓我深有感觸的語句,比如,有學生寫道:“桂林人間仙境,灕江水好奇蹟,我還未曾長大,長大必到桂林。”從這稚嫩的詩句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熱愛,對美麗風景的熱烈嚮往,還有諸如:“人說桂林甲天下,我說桂林是仙境;人說灕江是第一,我說灕江是奇蹟。”“灕江的水清見底,桂林的山形各異,只要到了桂林來,定忘時間不知歸。”等等。學生的語言豐富讓我欣慰。對此,我深有體會,教學寫景文章時,要讓學生帶着身臨其境的心態去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吃透文章,抓住文章的精華部分,引導學生進入文境,讓學生真實地體會文章之趣味,領悟文章之精髓,學生在此基礎上纔會有深刻的感受、體會。另外,在學生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寫寫讀後感也不失爲一個好方法。

古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今師者,不再是整堂課的主導者,而應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的指導者,學生的合作者,這就促使我們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文化底蘊的加深。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6

《桂林山水》是一篇語言優美流暢的課文。短短四個自然段,卻讓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美躍然紙上。抓住山、水的特點無疑是本課的一個重點。當然,我也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自己找出了作者眼中桂林山水的特點,但這還不夠,怎樣讓學生透過學習本文領悟到如何寫作纔是更重要的。於是在教學本課時我做了一項說話訓練。

爲了培養學生想象,讓學生透過文字看到桂林山水之美,領悟全文意境,在學完全文後,我還設計了讓學生當導遊向大家介紹桂林的環節。爲了激勵學生大膽介紹,我還創設了一個情景,把我當成說服的對象,透過自己的介紹要讓我對桂林產生一個好的印象,有一種特別想去看一看的願望。爲了成功說服我,孩子們都積極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介紹起來。一些形象、生動的話語,看出孩子們對文中一些難理解的詞語已在頭腦中形成了印象;一些書中詞語的運用看出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熟悉,爲背誦課文打下基礎。有學生還拿出自己的社會書(其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課)結合其中的內容介紹了一些書上沒寫的地方。抓住契機,我讓所有學生都自己讀讀社會書上的內容,再將自己學《桂林山水》一課後的感受寫在書上,也可以用吟一首詩來表達。巡視時發現每個孩子都寫得非常認真。心中有了真切的感受,寫出來纔不困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