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有關人教版四年級下雪猴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教學片段

有關人教版四年級下雪猴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師:同學們,課文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下面我們再來默讀一遍第五自然段,看看這段中有哪些描寫動作的的詞?

生:一邊默讀一邊標記動詞。

師:同學們都把動詞找出來了。這麼多,你們最喜歡哪個動詞呢?看到這個動詞,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四人小組開始行動,找出你最喜歡的動詞和小組中的同學好好交流交流,。

(四人小組討論)

以比賽的形式指名回答:

生:我喜歡“攀枝歡跳”“飛身躍林”,從這兩個詞中我感覺到猴子很機靈,可以從這根搖啊搖的樹枝上,一下子就跳到了另一根樹枝上,又從另一根樹枝上跳到其它樹枝上。

師:你說得太生動了,掌聲鼓勵,我給你們組加一顆星。

生:我也來說說“攀枝歡跳” “飛身躍林”,看到這兩個動詞,我想到猴子抓住樹枝,在上面自由自在地歡騰跳躍,技術高超,很機靈,像演雜技一樣。

師:嗯,同一個動詞,想到不同的畫面也是可以的。好,我也給第四組加一顆星。

生:我喜歡“凝神聽講”,因爲它使我想到猴子聽得很認真。猴子本性是活潑好動的,卻能做到“凝神聽講”,我覺得雪猴很懂事,愛學習。

生:“凝神聽講”這個詞,也讓我想到猴子聽得很認真。好像在說,邊防叔叔在認真學習,我也要認真學習一樣。

師:你們說得真好,猴子聽課多麼認真呀,那你們能不能做給我看一下。

生:(齊刷刷坐好)

師:比賽激烈進行,誰還想說一說。

生:“抹抹”這個動詞使我想到,邊防軍叔叔早上起來洗臉的時候,它們學着戰士的樣子用爪子捧水在臉上抹呀抹。這說明雪猴的模仿能力很強,我覺得猴子不怕戰士們,和戰士們相處的很友好。

師:也就是說,雪猴不怕戰士們,才和戰士們一起到水邊洗臉。那你說說,抹臉跟洗臉有什麼區別?你試着做一下。

生:(胡亂的抹臉)

師:也就是說,沒有規則的胡亂的抹,多麼淘氣的猴子呀。

生:我說一說“圍”字,當戰士們有危險時,雪猴就很快的圍上來,我覺得雪猴很關心戰士。

生:我來說“又蹦又跳”這個動詞,當一位戰士摔下來的時候,雪猴最着急,又蹦又跳的,好像是自己人受傷了一樣。讓我感覺到,雪猴很關心戰士們。

生:我想說的是“狂叫”,當戰士們在操場上操練時,雪猴在枝頭上狂叫,似乎在給戰士們鼓勁、加油,我覺得只有好朋友纔會這樣做。

生:我說說“奔”和“圍”這兩個動詞,它使我想到當戰士從單槓上摔下來時,首先奔上去的是猴子們,並且圍在戰士的身邊,這說明它們擔心戰士受傷,很關心邊防戰士。

師:是呀,多麼善解人意的猴子呀。你們短短的話語卻道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的最大好處——人愛動物,動物將回報於人,更加地去愛人。你們能從動詞中體會到猴子的感情,真了不起。

師:同學們,這些動詞被你們這麼一說,這麼一想,似乎用的更準確了,更生動了,使我們更喜歡雪猴了。

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強調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爲學生終身可持續學習打下基礎,就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而作爲一篇閱讀課文,教學中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於閱讀實踐中。所以,本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教學,強調以學生爲本位,還學生自主權,透過指導學生朗讀感悟,找詞想象畫面的方法來教學,正如教育專家說的,教學有法又教無定法。“這麼多的動詞,你最喜歡哪一個?看到這個動詞,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呢?”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凝聚着我們的良苦用心。“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鮮明的個性,精心設計一個教學環節,創設一個巧妙的問題情景是何等的重要。試想,假如沒有這個強調“自我”感受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課堂上還會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那麼多的意外驚喜嗎?我想,這種讓學生身臨其境,想象詞語後面隱藏的畫面,體驗人物情感語言,一方面,既檢驗了學生理解的正確性、深刻性;另一方面,又給學生提供了創造、發揮、展示個人語文才能的機會。所有這些,都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這節課上,同學們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上始終保持着很濃厚的學習興趣,甚至平時總也不回答問題的“學困生”,在這節課上也競相舉手。當然,這種動態的課堂決不是表面的熱鬧,而是使學生的想象飛起來,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動中迸發了真智慧,張揚了真個性。孩子們在這種自主、輕鬆的課堂氣氛中,從一個個生動的詞語中再現了雪猴調皮好動、行動敏捷、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從一句句感人的句子中讀懂了這裏的雪猴是多麼的通人性,多麼的可愛;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中體會到了雪猴與邊防戰士之間建立的深厚友誼。從而悟出了“我們要自覺地保護野生動物”“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這一蘊涵人文思想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環保意識,達到了在更高層次上讀懂課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