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反思1

本課是一篇文言文,學生之前對文言文的體裁已經有所瞭解,因此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根據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

4.能解釋“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學本課時,爲了讓學生快速瞭解《世說新語》,我出示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2小故事,談話匯入新課。

一般文言文的學習,我認爲大概過程是:1、初讀課文,疏通文字,2、再讀註釋,理解詞義,3、聯繫上下文,逐句翻譯,4、再讀課文,複述故事,5、背誦全文,體悟內涵。

按照這個過程,在學習中,我注意方法的指導,朗讀課文時,提醒學生要注意文言文的停頓,理解文章意思時,根據註釋和插圖把短文讀順,讀懂,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將王戎看到路邊李子時“不動”和其他小夥伴“競走取之”的行爲進行對比,關注王戎的語言“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從而得出王戎是一個善於觀察,聰明機智的孩子。雖然帶孩子們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但是漏洞百出,缺點多多。教研室魏老師給出的建議,讓我醍醐灌頂,收穫滿滿。

要讀好文言文,在哪裏停頓是非常重要的,而文言文的停頓要聲斷氣連,教師應該進行規範的示範,帶領學生讀。而我恰好沒有做好這一點,直接出示了停頓節奏。對於文言文的停頓指導,是放在一開始,由老師直接給出停頓,還是在學生嘗試理解文章意思時,讓學生自己體會停頓,後者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

是啊,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就自然而然的,能體會到在哪裏停頓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就能明白課文中“之”字的意思了,“之”字在文中共出現了三次,可當時在課堂上學生並沒有一下子明白三個“之”字的意思。

反思這節課還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從教學的方面上,第一個環節——朗讀,朗讀形式不夠多樣,學生讀得較少,朗讀的作用和意義也沒有完全發揮;其二,在於課文的講解上,講解過程中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不夠,學生不夠入情入境,在讀上感受到的文言文的趣味不夠。其次,教學不夠生動,過於追求全面,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和感受。這是一篇以孩子爲主人公的文章,故事還是發生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以情景劇的形式,學生表演,從中感受體會,這樣不但理解了文意,同時讓學生進入文字,切身感受,同時又有了自己的`發揮,有助於課堂的生成,過程也更有趣味;或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講述他的玩耍中的發現,結合文章,得出結論等等。總之,這還是我過於追求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特點和感受的結果,在今後的課堂中,我要多動腦筋,真正在備課時就做到以學生爲中心,設計學生真正感到趣味的高質量的課堂。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反思2

在啓智環節,四年級的小學生對文言文還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想理解文字內容必須要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因此,首先板書課題:王戎不取道旁李先指生試着讀一讀,發現學生認識字但是不會停頓,所以教讀題目學會停頓。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同桌互讀,發現問題在班內及時指導,爭取每個學生會讀本文,也能以此爲根基學會去讀其他的文言文。最後,指學生在班內展示朗讀,讀得好的當小老師教讀,去體會當小老師的喜悅感。

在智行環節中,在讀熟讀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藉助課文中的批註試着去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創設自讀自悟的氛圍,讓學生去自學。此環節要給足學生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學着寫批註。接着,開展講故事比賽。試着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小故事。先在小組內評選出最佳講故事的人選,在班內再展示。要求:自然得體、大方,語句通暢。透過學生上臺展示,用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講故事的人選,發獎狀以資鼓勵。在講故事中能發現學生理解的程度,及時予以引導,以便正確理解文字的內容。最後創設討論的環節,出示課件:說說爲什麼“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導學生學會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學會觀察,在觀察所得中去分析解決問題。

在生智模組中,引導學生交流:說說從王戎身上學到了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總結:

勤于思考、愛動腦筋,透過一些現象來進行合理的判斷真是一個好習慣,正因爲如此,長大後的王戎才學過人,在當時被人們稱爲“竹林七賢”之一,讓學生在熟悉的歷史人物身上再次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做什麼事情都要善於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