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精選3篇)

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1

今天教學閱讀課文第一篇《畫》。這是一首謎語詩。早讀時我領着學生讀了兩遍。一上課,我給學生出了兩個簡單的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裏看不見。”學生猜出是“雨水”。“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透過猜謎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這時,我用很小的聲音在給大家出個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一下子就猜出是“畫”。趁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給這首古詩編動作,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來向遠看的動作,近處側耳傾聽的動作,春天過去了花還在盛開的動作。人走近了,人趕鳥,鳥仍不走的動作。透過這些靈動的動作的配合,學生上課想玩兒一樣輕鬆有趣。

我鼓勵動作做得好的學生在講臺前帶着全班學生讀課文、背課文,做動作。完成了讀書課文任務後,又讓學生用手指着字讀了兩遍。抽出文中要認識的11個生字,學生透過學前班的學習,加上古詩朗讀時的學習,這些字基本都認識。我又加了“畫”這個生字讓學生學,想想如何記住這些字,學生用了加一加,比一比等方法進行記憶。效果較好。

接着我又複習了前邊所學的反義詞,讓學生找找本課中的反義詞,學生迅速找出了“遠——近”“有——無”“來——去”三組反義詞。教學中,透過複習鋪墊,學生基本能很快透過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得到新知。

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讓學生總結這節課都有哪些收穫時,學生說認識了12個生字,會讀會背課文,能從文中找出三組反義詞等。我也接着對反義詞進行了拓展練習“黑——白“”晚——早“”前——後“等。透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在輕鬆愉悅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2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畫》這首古詩的教學不同於高年級,重點是引導小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地讀,在朗讀中感知、感悟與品味。下面將我在《畫》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如下:

1、讀一讀,初步感知

揭示課題後,我出示畫面,放配樂朗讀錄音,爲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同桌互讀互查讀音,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再逐個拼讀過關等形式進行自讀嘗試。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在學生的評議中我藉機出示本課生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2、做一做,感悟詩境

首先讓學生看畫面,我示範朗讀,從而吸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學生反覆朗讀後漸漸進入詩的意境時,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自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這樣學生在看圖、聽讀、伴讀、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而且也能因熟讀而成誦。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學生會背誦之後,我又指圖說“誰來當個小詩人,邊表演邊給這幅畫面配上詩?”學生的情緒高漲,都想當小詩人體會做詩人的樂趣。於是我讓學生各自作準備,進一步激發讀、誦樂趣。最後學生們紛紛走上講臺,又是演又是背,演的盡情盡興,背得韻味十足。

一年級語文《畫》的教學反思3

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瞭解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雖然,在課前我對於教材和教案都爛熟於胸,自認爲胸有成竹,但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都出現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

1、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課上,我認爲: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於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於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後,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

課後,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清楚,不明白。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於過於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