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

《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物體或圖形沿着一條直線運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改變,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現象。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爲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看作是旋轉現象。看似簡單的兩種運動現象,其實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從孩子們起初的作業情況中很快反映出來了。分析原因,主要有這幾點:1.有的孩子對一些物體的運動形式不瞭解;2、孩子們對諸如汽車行駛、門的運動等現象存在爭議;3、格子圖上畫物體平移後的圖時,孩子們在審題上不夠仔細,有的孩子數格子的方式不科學。

小學數學《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

針對孩子們出現的問題,我在相應的練習課中,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許許多多實例,讓孩子們小組內說一說、演一演這些實物是怎麼運動的,再透過比較、分類,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掌握這兩種運動現象各自的特點,最後再讓學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其他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孩子們積極尋找,但會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比如:有孩子說“門的運動是旋轉現象”,馬上有孩子反駁“是平移現象”,前者列舉的是教室的門,後者列舉了校門口的移動門。在討論與爭議中,一些有爭議的現象反而給孩子們多了份思考,孩子們表示,在描述平移現象或者旋轉現象的時候,要把物體的運動說清楚,比如:飛機飛行是平移現象,但飛機上的螺旋槳在做旋轉運動。這也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數學思維的嚴密性。

在格子圖上數和畫的環節中,我先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再集體討論、糾錯,一些學生很快歸納出,先在原圖找點,再在平移後的圖形中找對應點,接着數一數這組對應點中間隔多少距離。在畫圖時,更是交流了繪畫的技巧:先找點,再移點,最後將平移後的點連起來。但也有部分學生數格子的方式不對,我就一一輔導。

《平移和旋轉》第一課時由於我高估了孩子們對這兩種現象的判斷力,效果不如人意,但在之後的練習課中,結合實例,有動有靜的展示,以及不斷地討論與爭論中,判斷平移與旋轉的關鍵點孩子們基本掌握了,不少孩子課間還會來和我討論某種現象,判斷這是平移還是旋轉,很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