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6篇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6篇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1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已有兩位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學習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學生已經懂得了相同數位才能相加減的道理,可以說這部分內容不是很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本想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前準備是讓學生在複習整百、整千數的概念

讓學生熟悉整百、整千數,從而在學生已有的兩位數加減法的算理之上進入新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輕易的進入狀態,讓他們覺得新知識的學習其實就是在他們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就可以解決,打消他們懼怕學習疑慮,消除心理恐懼。

第二、採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法。

《新課標》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內在聯繫,研究與分析問題的表象,選擇解決問題的決策與方法,能運用知識與技能分析去解決較爲複雜的或綜合性的問題,提倡學生在知識的分解過程中遷移。

而這種遷移和推理體現在許多知識點上。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計算法則也有着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聯繫。有的還可以統一起來。在教學新的計算法則時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方法類推出新的知識方法。本課中我想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聯繫,把新知轉化爲舊知,然後類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計算方法。當學生探討出1000+2000=3000的算法時,讓學生髮1+2=3和1個千加2個千之間的聯繫,1+2=3這種方法來解決我們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爲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在學生彙報完算法後,老師進一步的追問,是否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從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知道一題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時讓學生體會各種算法的思想,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

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透過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較容易記憶。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主人。

第三、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本節課的引入處理不當,沒有能讓學生感覺到,從舊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爲引入時應該是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自然過渡到新知,而我是在開始就呈現課題,違反了自然過渡的原則。

2、由於我在語言的'組織方面的基礎功不夠紮實,不夠精煉,所以很難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性,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太令人滿意。

3、對於課堂的時間方面把握不夠,導致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所具備的環節。

第四、以後要努力的方向

1、應該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備好課;

2、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把握《新課標》的要求,使學生能達到要求的同時新知識的教學的得以解決;

3、注意自己的語言組織,加強語言方面的修煉;

4、多聽經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多向他們學習和交流,多做反思。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2

這節課已經進入第三單元了,可以說,從這節課開始,是本學期比較重要的課了。計算一直可以說是孩子錯誤率最高的地方。所以在計算課上,不僅要講清算理,更加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把計算的錯誤率降到最低。

今天的這節課比較簡單,有了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孩子們對於計算整百數、整十數的加減法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如:300+200

當我剛寫出這道題目,不少孩子就已經知道答案是500了。他們會說“前不看後面兩個0,用3+2=5,再添上兩個0”。想法是正確的,但是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孩子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300是3個百,200是2個百,3個百加2個百等於5個百,就是500。經過兩三道題的練習,孩子們都能說,並且清楚的知道:整百數加減法,只要看做幾個百加減幾個百就可以了。

整十數的加減法就是要把整十數看做幾個十,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自己透過前面的學習遷移過來。如120—40=80(想12個十減4個十等於8個十,就是80。)

但是在練習過程中我發現了2個問題:1)孩子們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能力還有待提高,如果這個基礎不好,就會提高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錯誤率。我們需要在100以內加減法計算這方面提高學生的正確率。當然對於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可以多鼓勵孩子們打草稿進行計算。2)如500+80這樣的題(即整百數加整十數)部分學習困難生錯誤得較多。

其實這是由於這部分孩子並沒有正確的理解算理,只是學着把零去掉後再加,即500去掉2個0得到5,80去到1個0得到8,5+8=13,再添上1個或者2個0,把500+80錯誤的計算成130或1300,這說明他們並沒有掌握“把五百看成50個十,80看成8個十,50個十加8個十等於58個十”的算理。對於學習困難生一定要正確地引導他們理解其中的算理,才能避免他們在出現類似的錯誤。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3

上了本節課後,個人感覺有以下幾個問題:

1、進度太慢。

學生說算理時,不用吧算理的過程板書出來,只要學生能說出來就行,這樣就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

小部分學生做練習的速度慢,等待他們完成練習,耽誤了時間,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的計算速度。

學生說的能力差,提出問題之後,部分學生不知道怎麼說,耽誤了部分時間,平時教學要注意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2、練習量少

造成本節課練習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根據教參設計了過多的例題,壓縮了練習的時間。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學生吧以前所學習的先關內容忘記了,所以在開課匯入了時,點了多個學生,才答出老師提的問題,所以耽誤了部分時間。

3、本課教學重點的疑惑

個人覺得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讓學生掌握幾百的加減法口算的方法,知道算理,會計算口算加減法,至於方法,學生可以用自己認爲子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了,其它的方法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但是,又聽到聽課的老師說,本節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理解並會說200+300應該是2個百加3個百這個算理,仔細想想也有道理。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4

整百整十數的加減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每位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等等各不相同。因此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把握這一理念的指導,向學生提供的是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數學活動機會,而不是定論式的客觀數學知識結構,透過本節教學,有如下反思:

1、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如用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作爲貫穿正堂課的導線。以優化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努力讓孩子們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徵,採取適合於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他們一種願意甚至喜愛的積極情感。例如,鞏固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由易到難,針對性強。特別是改錯,以病例的形式出示,把學生當成小醫生,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在鞏固練習時,還設計了開放題,讓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做到課結束趣尤存。

3、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探索的過程形成自已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已的想法,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透過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比較容易記憶。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又讓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或表示同意或表示反對,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學會賞識和學習同伴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

當然,整堂課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由於本節課是學習如何計算整百整十數的加減法,所以應該多讓學生進行一些手上的練習,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只注意了學生口頭的表述,準備的練習只是讓學生用嘴說,而沒有親自動手算一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在解決難點問題時,還應該加大放手力度,讓學生討論充分,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

總之以後上課,不但要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同時要備好學生,儘可能多的想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注重將數學與學生聯繫起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5

《整百數、整十數的加減法》是小學數學二年級第四單元的一個內容。透過對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制定了一下幾個目標,我是分以下三個方面來落實這二個教學目標的: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整個過程中我以小動物的奧運會貫穿其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課堂的開始就出示一張圖片,小動物們要舉行奧運會了,爲小動物們的依次出場做鋪墊。由小青蛙和小熊在數射線上比賽的過程引入整百數的加減的算式。再由小兔、小熊貓的參與逐步的引入整百數整十數的加減的算式,然後教師和學生透過多種方式逐一地去解決問題,反饋,最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小海豚的表演來進行口算題目的搶答,最後讓小朋友對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做一下自我評價。

二、注重學生參與課堂,努力實踐二期課改理念。

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注重讓絕大部分學生來參與課堂。透過不同形式的討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來參與課堂,並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解決題目的方法很多,有用算盤,用簡圖,用豎式,用算線等好多種方法。

三、透過搶答,鞏固學習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愛說,愛笑,愛動,愛玩,根據這一特點我在課堂中加入了搶答這一個環節,把他們的興趣轉移到課堂中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四、不足之處。

這節課存在問題也很多:

1、雖然準備工作很充分,考慮到學生思考方法的多樣性,如算盤、簡圖、算線等方法,但仍然出現其他的解題思路,說明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很強,今後需要不斷研究。

2、本節課的重點沒有突出,由於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出現很多解題思路,新授前複習還不夠充足,因此在回答“幾個百加減幾個百”或“幾個十加減幾個十”的問題上,還存在有的不會說,練習不夠。

3、由於本節課討論的內容較多在時間掌握上比較緊,有的環節說的還不夠透徹,今後還要多錘鍊自己的語言。

《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學反思篇6

教這部分內容我高估了學生的思維,由於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推算上,剛開始說算理,學生表達起來比較有困難。於是我幫助學生複習了數的組成例如,400是由4個百組成的。增加提問:400是有幾個十組成的?透過這樣的複習鞏固學生的已學知識,併爲新課做好鋪墊。推算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一種計算方法,因此在學習“400+200=600”這樣的題目時,學生已經能夠從“4+2=6”進行推算出來。透過推算我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到理解算理:因爲4個百加2個百是6個百,所以400+200=600。其次,我透過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帶頭多說幾遍,讓其他同學學着說,還透過同桌互相說,開小火車說的方法逐步讓學生習慣這樣的說法和思維的方法。由於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學習“230+180”這樣的題目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於“900—10”的理解有一定困難。我在幫助學生理解後,又出了一些類似的題目進行鞏固,達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