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版畫》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版畫》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版畫》教學反思範文

《版畫》教學反思1

本課程的主要特色:

1 、本課程探索性較強,探索研究版畫的外延,以及版畫語言形式。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理論講授、作品賞析、藝術實踐與藝術創作、藝術展覽的相結合,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流程體系。

2 、積累了較爲豐富的教學經驗。積極瞭解當代藝術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勇於實踐,強調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3、 本課程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帶動教學,注重實踐、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在20××年全國普通高中美術模組教學研討會上作爲展示課,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課程的改進方向:

存在不足:

1、相關設備配置不夠齊全,版畫工作室未能配備版畫機機器及絲網版畫等相關設備,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種類不夠豐富,創作作品時可以選擇的題材受到限制。

2、今後要進一步加強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使教學與實踐更多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元素。

關於黑白木刻

任何藝術都是有侷限的,沒有完美的藝術,只有真誠的藝術,是藝術家情感的真誠。黑白木刻從最早、最原始的形態,作爲文學作品的附屬品,發展成爲獨具特色的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爲許許多多藝術家表達思想情感和藝術理念的理想方式,從丟勒、多雷到珂勒惠支、麥綏萊勒、肯特、瓦洛東、黑克爾、彼負施泰因以及蒙克、畢加索等等,都曾拿起過木刻刀。大師們的創作,爲黑白木刻藝術語言的發展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他們的創作成爲黑白木刻藝術畫廊中的經典。他們中的有些人也許不能算作職業的版畫家,但他們首先是藝術家。黑白木刻對於以藝術養心的人,是一時抒發性情、傳達觀念的又一種語言方式。就如小說家也有詩興大發的時候,也會有逸情散文、小品或詩歌名作,作品甚或成爲經典。黑白木刻是人類文化藝術資源的組成部分,伴隨着人類文化前進的潮流同時完善和發展着自身語言。各個時期的文化藝術思潮不斷在影響着黑白木刻的形式與風格。爲了黑白木刻藝術語言的突破與拓展,在當代藝術語境與文化大背景中,對黑白木刻藝術本質意義的思考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教學上,除了讓學生掌握黑白木刻,還要知道種種知識,知道它的來源,知道它的藝術價值等,所以在每次上課,我都會跟學生講講關於黑白木刻的一些知識,以增加學生的見識,我覺得這對於學生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版畫》教學反思2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會把自已想做的,想說的,甚至有可能是說不出來的做不到的事情,統統透過畫表現出來。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繪畫技術的提高,我發現最近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總喜歡創造出各種奇形怪狀的事物,而且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二:案例描述

今天我讓小朋友進行製作紙版版畫《蝸牛》的活動中,我講解了剪貼版畫蝸牛的方法,講完後請小朋友自己製作,並要求幼兒在版面上添一些背景來構建作品的情節。小朋友開始按照我的要求來做了,在指導過程中我發現費逸傑,製作的蝸牛是比較好的,正在我想拿他的作品,給小朋友欣賞的時候,發現他又用剪刀剪了許多的長條,粘貼在蝸牛的身上,把蝸牛也遮蓋住了,我忍不住問:“傑傑,你這是做什麼?你的小蝸牛呢?”“老師,你別急,你看,我的小蝸牛都躲到草叢裏面去了。”“爲什麼小蝸牛要躲到草叢裏去呀?” 傑傑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着他的回答繼續詢問他。“因爲小朋友們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來。”想不到傑傑的回答盡如此簡單,但卻是來他的生活經驗。

三、案例分析

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裏繪畫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同一回事,他們可以讓自已生活到虛擬的世界中,也可以讓虛擬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滿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繪畫時把自已對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裏面。

案例中的.傑傑,雖然沒像其他孩子一樣聽話來爲蝸牛增添背景,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夠聯繫生活中小朋友們經常捉小蝸牛的情形,替小蝸牛感到擔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幫助小蝸牛,早退一片綠草地叫小蝸牛趕快躲起來,雖然他的這片“綠草地”並不能夠讓小蝸牛避難,但他卻表現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爲他人着想的優良品德。

四:案例反思

1、情感在版畫作品中的表達

最常見也是他們最樂意來表現的,是孩子們的情緒。一個小孩是很容易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的,因爲他們的情感是那麼的外露和不善隱藏,如果給他們一張畫紙,他們會毫不遲疑地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一個孩子可能在畫中反覆地出現同一個人物,並把他們的畫得盡善盡美,這是因爲他們喜歡這個人物,一個樂觀主義的陔子,總喜歡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畫上陽光明媚的天空。

2、對事物的看法在版畫作品中的表達

不可否認,任何人對這個世界都有自已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細分析他們的畫,可以看到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解釋是十分誇張和有趣的。

3、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在繪畫中的表現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色彩的選擇和運用可以反映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在我的美術課上,我仔細分析過孩子的作品結果發現,性格外向和大多數女孩子喜歡用紅色,而喜歡藍色的孩子當中大多數不善於交往而且性格內向。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喜歡沉浸在自已的空間裏,多數脾氣古怪。

總得說來,看待一個孩子的版畫作品,除了技能上的評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爲美術不單單是美的一種體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來表達思想,交流體驗的方式。

《版畫》教學反思3

傳統的美術教學在教授此內容時,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第一步幹什麼,第二步幹什麼,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是被動的,它設有思維活動或較少思維活動。學生學習沒興趣,由於思維沒有開啟,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學到的東西留於表面,雖然也能完成任務,但照葫蘆畫瓢的多,有創意的少,進入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改革以後,我將本課又進行了重新設計,新的設計重學生的主動參與,重思維,重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教學中讓學生根據已學的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抓住版畫的關鍵:製作凹凸版畫,進行發放思維,學生想出了很多種方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團結協助精神,同學圍坐一起學習,氣氛更輕鬆,學生製作單色版畫,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簡單、單調,課中設計了一個由學生動腦筋,教師對着實物投影儀進行添加,再對比較果的環節,這樣安排,學生很清楚地發現疏密變化對單色版畫的重要性,解決了美觀問題,結尾留了一個問題,如何利用單色版畫知識製作彩色版畫,教師精緻美觀的示範作品對學生視覺的強烈刺激,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實際上學生有了單色版畫知識,透過自己的思考是能想到辦法的。

本課儘管將新理念的一些東西用了進來,但並不像一些公開課中所出現的問題:華而不實,只能作爲公開做課,不適合實際操作,而是非常樸實,很實在,只要有一臺實物投影儀就行了,便於實際操作,實踐表明,學生在本課中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效果非常好,到了下課時間,依然不懇罷手,透過此課教學,我以爲:①只有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②說起新課程新理念,好像就會要想到多媒體、電腦等等高科技,實際上那只是手段之一,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新理念的關鍵在哪裏,如何切實可行地用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新理念的應用纔不會留於形式,而是能實實在在爲教育教學服務。

《版畫》教學反思4

經過幾個月的課堂教學研究,本學期精品課程教學研究,暫告一個段落,回想起這段時間對《我們的版畫樂園》這個單元的授課過程,收穫頗多,主要如下:

一、課堂匯入有新意;

本單元一共安排了4節課,即《水和蠟的遊戲》《蠟和筆的遊戲》《拓印的遊戲》《彈塗的遊戲》。針對這4節都是海底動物的課業內容,每個老師在匯入的情境創設方面卻不盡相同,如《水和蠟的遊戲》以故事《驕傲的水》爲切入點,以水從蠟的身上走過,蠟卻無所畏懼,並依然留下自己的美好身影,引出學生思考慮蠟的排水性特點併產生的奇特的肌理,引出本課的課題;而《蠟和筆的遊戲》卻以一支神奇的筆,並用這去神奇的筆在刮畫紙上劃出各種神奇的形狀,引發學生思考神奇的現象發生的原因,並由此引入本課的主題蠟與筆的關係;《拓印的遊戲》卻是變魔術的形式爲匯入,引發學生思考拓印的特點。並由此引入課堂,讓學生既覺得神奇有趣。這些情境巧妙地創設,不但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也爲上課內容的發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突破難點有方法。

一節課上的好不好,重點、難點的突破是關鍵。有的老師一節課會設計好幾個情境與學生互動,整節課轟轟烈烈,卻不能把本課的重、難點做很好地引導與突破,導致學生的作業完成的不理想,那麼這一節課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本單元上課前,我們幾位老師組織在一起,對本單元的知識的重點,特別的難點突破方面作了細緻的研究與交流,最後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如上《蠟和筆的流戲》這一課,老師開始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髮現神奇的筆在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下面,所產生各種不同的點、線、面的奇特效果,並引發學生思考如果用其它的工具來畫又會怎樣呢?再讓學生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工具在刮畫紙上畫出不同的形狀,再讓學生歸納分析:這些不同點、線、面能表現生活中的哪些東本最貼切。這種方式引導既輕鬆又有趣,學生很樂意嘗試,並大膽表現,作業效果自然相當不錯!

而《拓印的遊戲》這一課,爲了突破本課難點運用新材料,採用遊戲方式來愉快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採用不同的材料,用實物來做版畫,這種做法改變了以前用鉛筆、油畫棒作畫的方法,讓他們用實物塗上顏色,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完成一幅版畫作品,感到高興,很有成就感。爲下一步的拓印紙版畫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當然,本單元的授課並非完美無缺,有些地方也明顯做得不到位。

一、對繪畫的構圖缺少引導

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爲老師不重視創成的,因爲老師自以爲構圖是之前上美術課經常強調過,所以本節課不講,學生也能明白,但事實上卻有幾個學生的畫面構圖不盡如人意。

二、學生作業展示隨意

作業展示時,有部分學生的作業貼得東倒西歪,這主要在以老師過份相信學生,讓學生自己上來貼作品,沒有加以引導造成的。

由此可見,上課時,老師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應當考慮到,雖然不提倡鬍子眉毛一把抓,任何事情都要做得面面俱到,但一些必要的提醒卻還是應該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