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案例及反思

【設計理念】

小學一年級《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案例及反思

一、注重兒童身心發展,倡導體驗學習

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創設新舊農村大對比、在表演中朗讀、我們也來做詩人,誇誇我們的校園美、繪製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學堂、爲兒歌譜曲等有趣的內容及環節,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到兒歌的韻律美、意境美,同時達到調節兒童單調、緊張、厭煩的學習情緒,又鞏固知識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發展,倡導探究學習

新的課標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首兒歌的教學透過讓學生讀文後,提出自己的疑難,再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環節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帶着疑難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進行活動,探究,發現問題,找到答案,從而達到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之目的,體驗到探究中獲得新知和能力的樂趣,激發全體學生潛意識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

三、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讓同桌、四人小組、師生之間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透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啓發、互相激勵,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案例片斷】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農村去看一看,欣賞那裏的美麗景色。(課件出示農村風景圖片)看圖交流: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都有什麼?

生:同桌交流後自由發言,說說看到的風景。

生:我以前去過一個農村親屬家,那裏根本沒有樓房,而這幅圖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樓,所以不應該是農村,應該是市郊。

師:這個孩子很會思考。那孩子們你們說說,這兒到底是農村還是市郊呢?

生:積極爭論,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師:讓學生把舊農村與新農村進行了對比,與同桌交流體會,使學生體會到農村的變化。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自由地朗讀了這首小詩。請問你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

麼疑難問題或者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請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

生:質疑──在這座美麗的小村莊裏,哪座房子最漂亮?爲什麼?

詩中的小學堂指什麼?這是一座怎樣的小學堂?這座小學堂與我們身邊的小學堂有什麼區別?

師:請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讀讀書、觀察插圖,結合自己課前收聽的廣播,收看的電視或者訪問附近農村的情況,瞭解農村的變化),進行四人小組自由研究。

〖交流彙報

師:自由讀第一句,讀了這句後,你覺得這些房子什麼地方最漂亮?爲什麼?

生:青青的瓦 白白的牆 寬寬的門 大大的窗

師:指名學生上臺指着圖說一說,並用紅筆畫出以上重點詞。

師:如果把青青的瓦 白白的牆 寬寬的門 大大的窗換成青的瓦 白的牆 寬的門 大的窗,你讀了有什麼感覺呢?

生:讀談體會。

師:像這樣的有兩個同樣的字組成的'詞就叫疊詞。誰能說說還有什麼詞也能這樣說?

生:找朋友搭配,如:彎彎的月兒,紅紅的蘋果。

師:你們看小同學們學習、生活在這美麗的校園裏,多麼幸福,多麼愉快呀!他們數着全村的新房,就數自己的學校最漂亮,他們多麼自豪呀!

師:反覆範讀;生:模仿讀。

師:請孩子們看到畫面,想象孩子們當時的愉快心情,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員,讀出對學校的喜愛來。

生:分四人小組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佈置實踐題

1、課前,佈置學生收聽廣播、看電視或訪問附近的農村,瞭解農村的變化;也可以讓學生觀察校園、社區、村莊等,說說這些地方的變化。透過參觀、訪問,把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在班會上說一說。

2、 堂上,舉辦誇校園擂臺賽。

3、 課中,畫一所漂亮的小學堂,在小組內展示、交流。

4、 課後,佈置一道選做題:我們也來做詩人,誇誇我們的校園美。

5、爲課文兒歌譜曲,也爲自己的兒歌譜曲,唱出自己的心聲。

教學反思

一、以看促說

兒童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課文有些語句表述的事物直觀性強,教師可以將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緊密地與語言聯繫起來,使學生頭腦裏出現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讓學生觀察電腦畫面,然後對着畫面描述,這個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理解了詞句,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都得到了鍛鍊。例如:在學習《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課時,在讓學生看圖交流: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都有什麼?這一問題時,一個學生對這幅圖上畫的是一個農村這一說法發生了異議,他說以前他去過一個農村親屬家,那裏根本沒有樓房,而這幅圖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樓,所以不應該是農村,應該是市郊。對學生髮現的這一問題,我沒有簡單地給予答覆,而是表揚了這個有着求異思維的孩子,並把問題還給了學生,讓他們來爭論,自由探究,同時教師因勢利導將舊農村與新農村進行了對比,透過同桌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到了農村的變化。在爭論、探究、交流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讓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以疑促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學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種內在的慾望,如果學生這種慾望和勇氣被調動起來,他們將會有效、深入地進行探索活動。要怎樣激發這種慾望和勇力呢?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質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動機。如:兒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中,在學生初讀了課文之後,我便讓學生質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難問題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四人小組內自由探究、交流,並透過合作,尋求問題的最佳答案,最後展示學習小組自學成果。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學生都抱以熱情的期望,用激勵的語言,激發他們探索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人人蔘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促進了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以演助讀

一年級學生因情感經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難以入境。教師要善於採取各種有效的辦法,把課文中表達的意境再現出來,將學生帶入意境中去充當角色,去體驗角色,使學生在語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教學《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反覆示範,不斷啓發,讓孩子們融入畫面,想象和體驗孩子們當時的愉快心情,同時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扮演畫面中的小朋友,從而在體驗學習中提高了朗讀質量,突破了教學的難點,讓孩子們的朗讀有層次,有個性。

四、以仿代練

教材是個例子,它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範例,是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載體。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讓學生以教材爲例子,學習語言的規律:以教材爲柺棍,嘗試語言的:練習;由教材作遷移,形成語言的技能 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詩中,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寬寬的疊詞引起孩子模仿的興趣。課下,孩子們合作創作了這樣的詩:南坪小學真漂亮/紅紅的跑道,綠綠的草坪/還有桂花香/南坪小學真漂亮/高高的樓,白白的牆/那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的語言,雖然稚嫩,卻也童趣橫生。仿一仿,不僅讓他們嚐到了合作學習的甜頭,體驗到了自己成爲一名小詩人的樂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的語言也得到發展,在體驗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詩歌的韻律美、意境美。

五、以唱促創

實驗教材的課文大多要求背誦,枯燥抽象的語言文字,要背下來,談何容易。如果將課文變成兒童喜聞樂見的歌曲形式,那麼,孩子們也會像喜歡唱歌一樣去唱語文的課文了。如:學完《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學生將兒歌譜曲。孩子們將《哪座房子最漂亮》配上了他們熟悉的《小燕子》《同一首歌》等旋律,當他們津津有味地唱着自己創作的歌曲時,既體驗到了創造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語言,思維、情操、審美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六、以畫促思

形象思維是兒童的主要思維形式。孩子們很喜歡透過繪畫表達對世界的認識。將語言還原成畫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是再創造的過程。學習了《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心中最漂亮的小學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盡相同的對世界的感受與認識。有的畫出了課文中的漂亮的鄉村小學校,有的畫的是自己就讀的校園孩子們的畫有工筆細描的,有勾畫輪廓的,有用彩筆濃妝豔抹的,有用鉛筆淡淡素描的繪畫的過程,實際也是對課文的再理解,再體驗的過程,同時孩子的個性在繪畫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