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解方程過程的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解方程過程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解方程過程的教學反思

最近課堂上學習了《解方程》,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質爲基礎來解決的。過去在小學教學簡易方程,方程變形的依據是加減運算的關係或乘除運算的關係。這實際上是用算數的思路求未知數,但學生到了中學又要另起爐竈,引入等式的基本形式或方程的同解原理來學習解方程。現在,根據《標準(20xx)》的要求,從小學起就引起等式的基本性質,並以此爲基礎匯出解方程的方法。新課程數學教學這樣安排體現了“瞻前顧後”的`道理,更加註重知識的遷移和聯繫,使得小學的知識要與初中的知識更加的接軌。

教材中分爲5個例題,分別是不同類型:x±a=b;ax=b;a-x=b;ax+b=c;a(x±b)=c,這幾個類型層次依次遞進,難度由簡到難。其中例1不僅是教授x±a=b類型的解方程,還要讓學生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兩個概念。剛開始時學生不易區分,但隨着後面例題的講解,並且在解方程的過程中,學生慢慢理解並內化能區分開這兩個概念。

透過幾天對解方程的練習,大部分學生對解方程的目的以及檢驗的方法和步驟都有了較好的掌握,也能分清該利用哪個等式性質來解方程。但是在課堂練習和改作業時,發現部分學生還有一些問題存在:

一、用方程來表示較複雜的數量關係學生出現困難,是透過我的幫助列出方程,應及時讓學生鞏固方法。

二、對於例3形式的解方程,學生還容易出錯,如32-x=45,6÷x=3這樣的方程,x前面是“-和÷”,學生不好理解爲什麼方程兩邊同時“+x”或同時“×x”,我又藉助天平講解:如果兩邊同時減32或同時除以6,依然算不出x,如果同時加x或同時×x,然後就能變成x+a=b或ax=b的形式,再利用所學方法進行解方程就可以了。這個類型還需要加強訓練,讓學生能快速區分開來是加數還是要加一個含有未知數的式子。

三、解方程時學生丟步驟,如:2x+6=18這樣的方程,學生都知道第一步要等式兩邊同時減去6,得到“2x=12”,但這一步有部分學生會直接寫成“x=12”,說明還需強調2x是一個整體,第一步解完後並不是最後的解,還需讓等式兩邊同時除以2才能得出。

四、檢驗時學生的步驟丟三落四較多,或丟掉“=方程右邊”;或丟掉最後一句話“x=2是方程的解”。

《簡易方程》這單元是本冊的重點,解方程又是本單元的一大難點,所以後面的教學時,我除了讓學生觀察方程中未知數的位置和前面符號來解方程外,還應要求學生說得清,能講清楚理由,從而在理解變形依據、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所學方程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