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爲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說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師說教案 篇1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安靜地與同伴一起聽老師講話。

2、鼓勵幼兒自己有事情會大膽告訴老師。

二、材料準備:

木偶玩具若干(小貓、小兔、小狗、小熊、小豬)

三、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木偶表演,引導講述→嘗試練習→引導總結

1、引起興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訴幼兒:動物幼兒園開學了,小兔是老師,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動物是怎樣上幼兒園的。

2、觀看錶演

(1)小貓來園了:“老師早,我是小花貓。”

小兔老師:“小花貓真有禮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師,我要喝水。”

小兔老師:“小狗真懂事,要喝水會告訴老師!”

(3)小熊要小便:“老師,我要小便。”

小兔老師:“小熊真懂事,要小便會對老師說!”

(4)小豬想玩積木:“老師,我要玩積木。”

小兔老師:“小豬真懂事,想玩玩具也會對老師說!”

3、嘗試練習

(1)小狗要小便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個別—集體練習)

(2)小貓摔倒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啓發幼兒說出:老師我摔了一跤或老師,我要搽點紅藥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該怎樣對老師說?

(4)小豬口渴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

4、引導講評

小結:以後小朋友有什麼事情要對老師說。(在日常生活中對那些有事情會對老師說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師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背誦《滕王閣序》)

三、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諡號“文”)。

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匯入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爲什麼從師

③ 以什麼人爲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聖人——從師 聖益聖

今之衆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於其身——恥師

師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爲什麼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教學過程設計

1、匯入新課,明確學習要求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匯入。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2、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關鍵詞:補充——古人稱名

(1)姓+字:韓退之

(2)姓+籍貫:韓昌黎

(3)姓+官:韓吏部

(4)姓+諡號+敬稱:韓文公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爲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爲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爲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二、指導朗讀課文。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爲師”;6、動詞,學習,也可意動;7、老師)

(2)所以——“用他來……的”憑藉

(3)固——本來

(4)庸——難道,豈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3、學生問疑

4、翻譯

5、論證分析

論述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1)古代傳統——(2)從師作用——(3)以“道”擇師之標準

6、試背誦

7、作業

第四課時

1、齊背誦第一段,指名翻譯第一段

2、朗讀第二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後一個“也”的用法)

(2)問焉(兼詞“於之”)

(3)下聖人(名次活用爲動詞“低於”)

(4)恥學於師(意動)

(5)聖益聖(A名詞,B形容詞“聖明”)

(6)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爲“大概”)

其可怪也歟(同上)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語氣詞,“了”)

(8)受業——授之書(注意寫法)

(9)句讀之不知(倒裝)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批判輕師的世俗:

對比古聖人和今衆人的態度與結果——對比“小學”而“大遺”的兩種做法——對比下等人

問:最後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侷限?

7、試背誦

8、作業

第五課時

1、背誦、翻譯1、2段

2、朗讀第3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常——師2——於——如是——是故

恆常,固定——意動——比——是,這樣——因此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論述能者爲師的道理:

以孔子爲例——師與弟子的辯正關係

7、試背誦

8、討論最後一段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文——六藝——於1,2——嘉

古散文——(聯想四書五經)——於1被,於2向——讚揚

9、書後問題討論

10、作業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爲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爲“他”,“以”譯爲“靠”。全句譯爲:“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爲“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爲“……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爲:“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爲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透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爲“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並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於議論,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註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爲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後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誌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爲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於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於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師說教案 篇5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燭之武退秦師》位於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處於由初中到高中過渡的地位,是從初中短小淺顯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長、難度大的文言篇目的過渡,因而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與意義。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內容精煉,敘事性強,學生學習起來在內容理解上的難度並不大。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記述外交使者辭令的散文,讚揚了主人公燭之武在國家臨危受命,隻身去說服秦君,維持了國家安全,維護了國家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辭令描寫,還有生動的敘事描寫,是一篇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優秀散文作品。

(二)學情分析: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在“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的任務羣中提出:“引導學生透過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積累文言閱讀經驗,培養民族審美趣味,增進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時,學生已經學過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方法,積累了淺顯的文言文閱讀經驗,這些方法和經驗對於高中文言文的學習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因此他們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獨特之處,容易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地加入到背誦,瞭解大意,歸納相關知識點到學習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在第8個任務羣裏,對“學習目標與內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瞭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生字、生詞問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2. 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3. 學習燭之武說辭的論辯藝術。

4. 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深明大義、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本文雖是兩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核心素養之一就是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學重點確定爲: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本單元的單元導讀中指出:“學習這個單元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鑑敘事的藝術。”燭之武的說辭非常漂亮,短短百餘字,卻講了五層意思,婉轉曲折,卻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也具有很大的藝術魅力。據此,我確立的教學難點爲:學習燭之武說辭的論辯藝術。

二、 說教法學法: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薰陶,要重視對學生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而要培養語感,誦讀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誦讀過程中去理解文字的大意、體會說辭的語言魅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透過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積累言語經驗,把握語文運用的規律,學會語文運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語文能力”,同時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的培養,是教師的使命。

根據以上幾點,本課的教法確定爲:

朗讀法、釋疑法、點撥法、講授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標準的要求與高一學生的發展特點,結合課本單元導讀中“反覆誦讀,悉心體會”的要求,將本課的學法確立爲:

誦讀法、質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論語》中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國有很多外交使節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負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如“東方哥倫布”張騫,一箭書退敵百萬兵的魯仲連,“東方俾斯麥”李鴻章,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等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被後人評價爲“五論救弱國,妙語退秦師”。我們看看他是用哪五論,如何妙語退秦師的。

(二)瞭解文學常識:

集體朗讀課下注釋,並採用勾畫法,掌握重要的文學常識。

點名學生補充《左傳》相關的文化常識。

教師歸納補充。

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情節中的相關背景知識均在文字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課文內容進行鍼對性的補充講解。

(三)誦讀文字,整體感知:

蘇軾曾說過:“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文言敘事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注意反覆誦讀,悉心體會。

1. 初讀正字音

大聲自讀文章,注意以下幾個字的讀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縋

(備課資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試着解釋一下“燭之武”這個名字:燭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讀知大意

點名學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環節的設定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並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讀會質疑

瀏覽全文,讓學生提出自己在知識點、文意理解上的難點,透過討論交流、教師釋疑等形式來解決這些難點。(此環節設定意圖在於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善於思考、學會質疑。)

預設學生會提出的問題如下:

(1) 鄭國如何無禮於晉又爲何對楚有二心,這裏教師可以補充相關歷史知識。

(2) 燭之武勸秦伯將鄭國作爲東道主是什麼意思,學生透過討論,來理解燭之武此話的意圖。

(3) 個別句子翻譯問題,相機解決。

4. 深讀析文字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形象特點。

提問:在本文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燭之武?請從文中找到相關內容,進行批註式分析。(關注情節、細節,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開篇的形勢緊急,爲燭之武的出場作了鋪墊,而佚之狐的話“師必退”,暗示了燭之武的才能,這種局面,只有燭之武才能力挽狂瀾。(側面描寫)

(2)從燭之武的推辭“不如人”“無能爲”等,我們可見燭之武對自己年輕時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滿;心懷不滿,面對鄭伯的請辭,燭之武“許之”。請同學們關注這裏的“許之”,前面沒有任何的修飾,如“不情不願”“勉強”等,而是乾脆利落地答應鄭伯的請求,可見燭之武的深明大義、臨危受命。

(3)細節描寫:“夜縋而出”。“夜”,在夜裏,名詞做狀語;“縋”,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高處往下送。這兩個細節的作用是什麼?

說明形勢危急,而燭之武在白髮暮年,爲了國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險,在夜裏從牆上縋下,可見燭之武的英勇無畏。

(4)語言描寫:燭之武巧妙說服秦伯,瓦解秦晉聯盟,讓鄭國轉危爲安。體現燭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論辯藝術。

教師小結:

燭之武形象:

(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精讀品藝術:

重點誦讀精彩句子,學生採用圈畫批註的方法,體會並分析燭之武說辭的藝術魅力。

班級交流,談談你認爲哪些句子能夠體現出燭之武說辭怎樣的藝術魅力。

教師歸納:

燭之武說服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四)歸納文言知識點:

學生分類對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識點,如:特殊句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進行歸納整理,小組內進行交流補充。

(五)補充學習,體會論辯藝術的社會意義與價值。

中國有句古話:“伴君如伴虎。”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作爲君王,則應虛心採納,方可成就霸業。

1.鄒忌與齊威王

齊王接受皺忌的進諫,聽取羣臣吏民的意見,於是有“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的美談。

2.觸龍與趙太后

抓住趙太后愛子、憐子之心,觸龍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誘引,動之以情,申明大義,進而解開太后心結。

3.魏徵與唐太宗

唐太宗虛懷若谷,善於納諫,終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歿,朕失一鑑矣!”

4.管仲與齊桓公

齊桓公豁達大度,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不辦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爲相,讓他管理國政。後來齊國就越來越富強了。

5. 比干與紂王。

紂王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甚至將比干剖腹挖心,最終是民怨四起。

6.召公與厲王

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止謗”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後,被“流於彘”。

(六)小結:

清朝金聖嘆說:“妙在其辭愈委婉,其說愈曉暢。”

清林雲銘評論說:“燭之武爲國起見,說秦之詞,句句悚動,有回天之力,其中無限層折,猶短兵接戰,不慮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燭之武委婉勸說的藝術在今天的人際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給別人提意見和建議時,我們要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啓發,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同時我們還應學會傾聽與交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還要善於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見總彙起來,唯有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七)作業佈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網絡遊戲、無心學習的好朋友,請你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來勸他戒掉網癮,致力於學習。可以借鑑燭之武的勸說藝術。

(八)板書設計:

燭——志士 欲揚先抑,以退爲進

之——勇士 攻心之術 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武——辯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引史爲例,挑撥秦晉

推測未來,勸秦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