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湖心亭看雪》課堂實錄

天津    安楊華

引入:

師:俗話說:“上有天堂”

生:“下有蘇杭”

師:是啊,杭州美景歷來爲世人所稱道,西湖更是杭州秀麗風景的一張名片,這裏曾留下歷代文人墨客的足跡!楊萬里在一個晴日來遊西湖,看到“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蘇東坡在一個雨天來遊西湖,看到的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而明代汪珂玉說:“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幾人哉!”  今天咱們有幸認識一位能真正領山水之絕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張岱。

作者簡介:

師:下面請一位同學讀註釋①。

生:(略)

師:提示要注意的三個地方: 

1.課文選自《陶庵夢憶》,憶--這是一部回憶錄。寫於明王朝滅亡之後。對故國往事的懷戀都已淺淡的筆觸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跡,但作者的心跡可窺知一二。 

2. “明亡後不仕”,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仕”?--不想給清廷做事。這說明他有深深的故國之思。

3. 作者的家鄉是哪裏?--山陰(即今天的浙江紹興)。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這說明作者是獨在異鄉爲異客。 

解讀文字:

(結合註釋,疏通文字)

師: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生:(略)

1、時間地點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段,“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交代了什麼?

生:時間、地點。

師:雖然看雪的時間是明朝“崇禎五年十二月”,但是寫這篇文章時在明朝滅亡   

    後,清朝已經建立,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寫文章用明朝的年號紀年是忌諱的,     

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那作者還爲什麼這樣寫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後金

的年號紀年“天聰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紀年“壬申年十二月”呢?

生:應該是表明作者對故國的念念不忘吧。

生:應該是表明作者明朝滅亡後,不忘故國,不能融於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獨吧。

師:說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讀“三” 

師:“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大雪三日”與後文寫雪景有什麼關係?

生:爲後文寫雪景做了鋪墊。

師:對,只有交代了“大雪”而且下了“三日”這樣一個充分條件,在寫後文的雪景才顯得自然可信。纔會出現“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景象,“絕”什麼意思?  

生:窮盡、消失。

師:對,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用一個詞語概括這句話傳達出一種什麼意境?  

生:寂靜、空寂

師:空寂,很好,寫出了大雪後一片空寂,人鳥瑟縮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聲。一個“絕”字巧妙地從人的聽覺的角度刻畫出了大雪過後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一片空寂。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  

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師:“湖中人鳥聲俱絕”是透過聽覺寫景,那麼《江雪》呢?

生:從視覺的角度寫景。

師:二者雖寫法不同,但達到了同樣的藝術效果。“是日更定,餘橈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是”爲何意? 

生:代詞,這。

師:這一天“更定”,大家看註釋“更定”指初更以後,晚上八點左右,正是寒氣倍增之時,“擁毳衣爐火”一句,是要說明什麼?是要強調暖和嗎?

生:以禦寒之物反襯寒氣徹骨。

3、釋“獨”

師:試想,在“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裏,竟夜深出門,“獨往湖心亭看雪”,這種行爲能反映出作者怎樣的情懷? 

生:1、有超凡脫俗的閒情雅緻;2、有孤獨、落寞之感慨(“獨往湖心亭看雪”的“獨”字,正不妨與“獨釣寒江雪”的“獨”字互參。)3、其所以要夜深獨往,大約是既不欲人見,也不欲見人;那麼,這種孤寂的情懷中,蘊含着避世的幽憤。

師:大家思考,第一段最後說“舟中人二三粒”第二段最後說“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見船上至少有兩個人,那作者爲什麼說“獨往湖心亭看雪”呢?

生:舟中真正看雪的人是張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賞雪的,自己沒有賞雪的興致。所以是張岱一個人“獨”去賞雪。  

生:表現了作者的清高與孤傲,表現了作者的孤獨不被人理解。

師:是呀,的確是他一個人前往湖心亭看雪的,舟子只是撐船而已,對他的行爲並不理解,從文章末尾看舟子用了一個字評價張岱,這個字就是--  

生:“癡”

師:“癡”是什麼意思?  

生:傻、愚笨、呆、不可理喻。

師:由此可見張岱此時是多麼孤獨。

4、看雪

師:能讓人在一個“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的夜晚,來湖心亭看雪,足見湖心亭雪景的魅力無限。那麼作者是怎樣寫景的呢?找一位同學來朗讀第一段第三行“霧凇沆碭--”一直到段末。 

生: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師:“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瀰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上下一白”。“一”的詞性是什麼?  

生:數詞“一片”、副詞“全、都”,還有一種使動感覺,是大雪使世界爲一色。 

師:正如古代一首打油詩所描述的“天地一籠統,井口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再來看“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運用了什麼修辭?

生:比喻,把小舟及舟中之人比作芥(小草)和米粒。

師:把小舟比作芥是有一個典故的,莊子在《逍遙遊》裏有這樣的句子“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意思是說:在堂屋的低窪處倒一杯水,就只能拿芥草作它的小舟了,如果放一隻杯子在上面,

    那麼就會粘在地面上,這是因爲水太少而舟太大了。所以要寫出“餘舟一芥”這樣的佳句出了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外,還要從其他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

師:量詞是喻體,量詞前的那個名詞是本體,量詞+名詞構成一個絕妙的比喻。這種寫法在文學作品裏面屢見不鮮:

1、“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范仲淹《江上漁者》

小舟如一片樹葉漂浮在滔滔巨浪中,一會兒被拋向浪尖,一會兒又被拋進浪谷。一個“葉”字,就將風浪險惡,小舟顛沛流離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作者對漁者的同情也就不動聲色地表現出來了。

2、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毛澤東《虞美人枕上》 

巧借名詞“鉤”爲量詞,形象地表現出“殘月”形狀,使句子傳神地產生“殘月如鉤”的修辭效果。

3、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老舍《濟南的冬天》 

形象地寫出了矮鬆頂上的白雪形如婦女的髮髻,與“好像日本看護婦”相照應,使人聯想到“日本看護婦”外在的秀美與內在的溫柔,並暗指這是“小雪”,作者的深情讚美寓於其中。

師:量詞與名詞構成比喻的短語還有:一輪紅日,說明此時太陽盈滿如圓輪;一鐮初月,月亮如彎彎的鐮刀;一丸秋月,秋月如一個小小的丸子。(投影)類似的短語,同學們還能說說嗎?先說短語,再用一句話解釋這個短語。

生:(一峯駱駝,駱駝的脊背像一座高大的山峯;一扇蝴蝶,蝴蝶的翅膀如一把開啟的扇子又大又美;一眼井,使人聯想到水汪汪就是大地的明眸。)

師:除了運用了比喻之外,還用了什麼修辭?

生:誇張,用“痕”“點”“芥”“粒”等量詞來分別描繪“長堤”“亭”“舟”“人”等,是誇張的修辭,突出了想象中居高俯瞰的視點上所看到的雪中景物之小,與渾然一體的浩渺天地構成鮮明的對比。

師:是呀,是借量詞構成誇張修辭。長長的堤岸如同蒼茫大地上的一道劃痕,湖心亭如同萬頃碧波中的一個小白點,小舟如同一棵小草,舟中人如同兩三粒米粒。這樣,“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空曠遼闊的境界與“一痕”、“ 一點”、“一芥”、“兩三粒”的渺小相對照,把一個小小的我置於一個浩渺無際的天地之間,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的人生感嘆,他那種孤寂情懷也就從這幾個量詞中顯現出來了。這種寫法在文學作品中也常見:

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用“丈”作白髮的長度單位,又同“三千”組成了一個“言過其實”的數量短語,       收到了很好的誇張效果,詩人攬鏡自照時的觸目驚心就一覽無餘了。 

2、擡頭看時,藍褲腰上面一座赤條條的很闊的脊背,脊背上還有汗在流下  來。--魯迅《示衆》 

“座”通常用來修飾山等高大穩固的物體,此處修飾殺人者的脊背,是誇張的             修辭,極言大漢之健壯,以反襯其精神的麻木、愚昧。

師:量詞和名詞構成誇張的短語還有:一葉扁舟、一線希望、一絲留戀中的“葉”、“線”和“絲”等量詞兼有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極言舟的小、希望的渺茫。類似的短語,同學們還能說說嗎?

生:(忠言一克,勝過廢話一噸。才高八“鬥” )

5、遇人

師:作者將渺小的自己至於一個極其廣大的背景之下,透過大與小的對比,來表現自己的孤獨、寂寞,那麼如果這是遇到和自己一樣深夜來看雪的人,會怎樣呢?下面來學習第二段,大家齊聲朗讀 “到亭上--”

生: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師:作者遇到的亭中賞雪人,“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是對方的驚呼,“拉餘同飲”是對方驚喜的表現。“拉”這個詞用得恰當嗎?畢竟是初次見面呀?改成“請”如何?  

生:恰恰表現了對方遇到知音的喜極忘形,瞬間就沒有了陌生感,變得親近起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如果用“請”就太客套了。

師:既然對方那麼熱情,作者爲什麼還“餘強飲三大白而別。”爲什麼要用“強飲”,能不能改成“暢飲”,有何不同?

生:不能,“強飲”說明作者原本不能喝酒,卻盡力喝,而且一喝就是三大白,足見其誠意,也有點“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是偶遇知己內心喜悅的一種表現。如果改成“暢飲”,就體現不出不能爲而爲之的誠意。

師:好,認爲作者見到了湖心亭中的兩個飲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悅,有一定道理,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老師,我認爲作者遇到亭中的飲酒人並不高興,“強飲三大白而別”該翻譯爲勉強喝了三杯酒就告辭離開了。作者根本就沒有歡欣之意,或許還有些懊惱,因爲自己本來想一個人靜靜欣賞雪後美景,卻被這幾人壞了興致。

師:這種看法有點意思,有沒有支援他的觀點的?

生:老師,我支援他的觀點,如果作者遇到飲酒人感到很高興的話,那麼爲何只飲了三大杯就離開呢?那該是喝到盡興纔對啊?何況前面還有一句是“拉餘同飲”,“拉”字如何解釋?“拉”字看出作者並不欣然,卻於情面,勉強飲三大杯而別。再有爲何問其姓氏,卻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鋪陳開來,該是問其姓氏,答曰某某,問其籍貫,答曰金陵。作者筆調如此節儉,已隱含繁衍之意。若無此二人,作者會不會在湖心亭耽得更久?應該會吧。 

師:能夠從文字中找到依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很難得。對於這篇文章的解讀歷來有這樣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認爲孤獨中的張岱遇到知己獲得短暫的喜悅;另一種,認爲有絕世之才,遺世獨立,清高自賞的張岱見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賞,但有不想被俗人擾了雅興,所以更定之後前行。但還是在湖心亭遇到了同樣的賞雪人,擾了雅興,因此,應付一下匆匆而歸。兩種解讀都是很有道理的。

練習指導:

師:這種比喻和誇張,其實就是一種感覺的異化,就是要透過想象用不同的事物來寫相同的方面。而且在一定限度內,形象的變異度越大,審美價值越高;形象越接近事物原型,變異性越小,感染力越弱。比如,“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了”就是一個接近事物原型的表述,其審美價值遠遠不及“她瘦得像蘆柴棒”這樣一個變異誇張的表述。套用齊白石的繪畫理論,那就是“不似則欺世,太似則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感覺的異化可用於寫景(比如作者把長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異化爲“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可用於狀物,可用於寫人,可用於敘事,可用於抒情,可用於議論。在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舉:

1、列那爾在《自然素描》中寫蝴蝶“這封輕柔的短函對摺着,正在尋找一個花兒投遞處。”寫喜鵲“她全身漆黑;但是,她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過的,因此,身上還帶着殘雪。”寫燕子“她們每天都來給我上課。一聲聲呢喃在空中畫出無數虛點。”寫螢火蟲“三三倆倆,忽前忽後,時高時低,那麼輕悄、飄忽,好像一些看不見的小精靈提着綠幽幽的燈籠,飛來飛去。” 

2、魯迅《故鄉》中的楊二嫂 “一個凸顴骨,薄嘴脣,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着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 

3、友人來訪,不小心碰翻了一杯鄉愁,濃濃的氣氛四溢瀰漫。(抒情) 

4、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風過處,(荷花)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5、當你在毀謗的市場上出售流言的種子時,流入你收中的鈔票其實是一疊良心的債券。(議論《讀<紀念劉和珍君>有感》“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猶使我耳不忍聞。”)

作業:

運用這種感覺的異化、感覺的表述,寫一段文字。(不少於50字)

 

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