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部編版四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三》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四年級上小學語文教案:《語文園地三》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三個板塊。“交流平臺”是讓學生明白怎樣透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詞句段運用”,一部分是讓學生爲動物找家,另一部分讓學生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日積月累”讓學生積累關於秋天的諺語。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和難點進入了對文字的理解。這是一個艱難的瓶頸期,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準確、深入的理解。抓中心句、中心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解文字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這也爲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要對文章進行精讀、品讀重點句段,引領孩子逐步體會理解文章的方法。

教學建議:

“平臺交流”這一板塊的內容是要學生養成透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習慣。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孩子慢慢領悟消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

2.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

3.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4.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過程與方法】

熟讀成誦,辨析領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理解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難點

培養如何透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有關秋天的諺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思考:作者爲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寫得這麼細緻、具體?

4.讀文中旁批的話。

5.在此基礎上要求聯繫自己的習作情況,想想有什麼好的經驗。

二、詞句段運用

(一)連一連,爲下面的動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兩組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廄”的字音。

2.讀完後告訴學生動物的家的稱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3.生自己連一連。

4.教師訂正。

(二)讀下面兩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詞語,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師出示例句,學生自由讀。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

3.比較一下每組裏前後兩句都有什麼變化,體會加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不同。

4.師生交流,體會不同。

5.小結:這二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準確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6.請學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三、日積月累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中的語句,要求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語句,糾正字音。

3.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

4.交流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丟:指立秋後,氣溫降低,炎熱的天氣就會逐漸涼下來。

二八月,亂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時人們亂穿衣服的情況。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話,秋天打霜會到的早。

八月裏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到了農曆八月,大雁就要開始南飛遷徙,大雁一旦南飛,就要下霜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襖。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指北方一些地區,農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裏還像春天一樣溫暖。

5.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諺語。

教學反思

教學中只要能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形象直觀,訓練紮實,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教學時,我利用最具感染力的音樂,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於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裏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