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地震防護》教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地震防護》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震防護》教案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資訊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爲主線展開。同時滲透相關法制教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透過活動,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在設計安全避震方案、模擬逃生等活動中,培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以及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的情感。

2、透過蒐集資料,提高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學會擬定訪談提綱,在採訪中,能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透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瞭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 透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瞭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再現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學生探討怎樣應對地震的強烈慾望。

1、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教師播放汶川地震的視頻,以低沉傷痛的語調講述:同學們,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永遠傷痛的'日子,舉世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當滿目蒼痍從眼前漂過,我們的心不由得縮緊了。特別是那些和你們一樣年齡的孩子們,生命的花朵還沒有完全綻放就在這無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對這些,你們有什麼感受?

引導學生聯繫汶川地震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討論: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我們應該怎麼辦?

教師總結:瞭解地震的特點,尤其是地震的前兆,並在地震來臨時,選擇合適的避險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護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

(二)、確定合適的探究方式

師:同學們,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們覺得用哪些方式解決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採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探究:上網、查書

(三)、瞭解地震有關知識

1、彙報地震時如何逃生的知識

2、彙報地震的形成、分類、地震前的徵兆以及地震發生時的現象。

重點指導:地震前的徵兆:地下水發生變化;動物發生變化:牛、羊、馬等動物亂叫,鴨不下水狗亂叫等現象。

3、彙報震前防範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隱患、準備應急物品、設計應對地震的安全預案、進行模擬演習等。

4、教師隨即設計在教室裏、大街上和車上、家裏等場景,讓學生模擬示範如何避險。

(四)生成新的問題

地震時被壓在廢墟中怎樣呼救、怎樣逃生、怎樣等待救援,受傷時怎樣包紮

(五)、整理資料

按內容進行分類,製作資料卡,學生進行製作資料卡活動。

(六)、教師小結

標籤:地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