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爬山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爬山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爬山教案模板集合9篇

爬山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件什麼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 教授法 討論法

教具準備 :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學生讀題《那片綠綠爬山虎》)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嗎?(不是)對,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A、讀課文,讀準字音。B、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 (1)讀後評議 (2)出示填空,討論填空文章主要講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書:改作文做客) (3)課文哪幾個小節寫的是葉老幫作者修改作文?

三、學習第一段(1-4節)

1、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一段。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出示多媒體課件,打出第一節字幕)這一節講了兩層意思,(打出分層號)請同學們速讀第1節,用簡潔扼要的兩句話來概括層意。(“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老幫“我”改的。)

2、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請同學們速讀2、3、4小節。

3、今天老師帶來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課件),我們來看一看,議一議。看了葉老的修改你有什麼感想?(學生各抒己見)

4、作者當初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有什麼反應呢?(指名讀) 爲什麼會一下子愣住了呢?(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爲寫得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老竟改了那麼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細緻地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舉例來說說呢?

5、文章中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葉老都一絲不苟地進行了修改。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誰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爲什麼?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處呢?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1)“氣候”在字典裏有這樣幾個解釋:氣象情況;比喻動向或情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裏句話裏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 (2)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句話講了兩個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這兩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比第一個方面更進了一步,所以用了“不僅……也……”這樣的表達方法。)(板書:下大力氣一絲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4)指導朗讀。

7、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葉老不僅爲“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板書:改 評),指名讀(“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兒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如果說葉老認真細緻的修改令"我"歎服,讓“我”受益匪淺。那麼,這則短短的評語,則——(學生接讀:"樹立起我寫作的信心。")

8、“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隻只鳥兒抖着翅膀。”(出示課件) (1)你認爲這句話該怎樣讀?爲什麼這樣讀? (“我”根本沒有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地對“我”的作文進行指導,並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十分地驚喜,十分地感動,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許由此產生了當作家的夢想。) (2)指導朗讀。(個別讀、女生讀、男生讀、集體讀)

9、學生置疑。

四、總結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好,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作業 1、抄寫詞兒 2、朗讀課文

板書:

爬山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與這些生字相關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3、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深刻含義,教育學生做事要有毅力,儘自己最大努力。

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巍峨峻拔的泰山腳下。泰山,以它優美的景觀和燦爛的文化聞名世界,更令我們這些泰山兒女倍感自豪!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爬過泰山嗎?誰能談談你爬山時的感受?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1課《爬山》。看看作者又有着怎樣獨特的體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2、檢查課文中難讀的句段朗讀情況。

3、思考:透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引導生抓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默讀課文,想想:從爬山這件事,作者學到了什麼?找到文中的話來回答。

(課件出示)從青山那裏,我學到了沉靜;從父親身上,我學到了智慧。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有什麼問題要問?

結合學生回答理解“沉靜”。

爲什麼說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學到了怎樣的智慧?讓我們一起帶問題學習課文。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梳理出父親說的話

1、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父親說的值得深思的話。

2、交流:讀讀你劃出的父親的話,想想分別是在什麼地方說的?(師隨機板書)那這三次不同的話語讓我受到怎樣的啓發教育呢?

<二>學習上山途中父親的話

1、(課件出示)自由讀這段話,想想你知道了什麼?

2、交流:引導學生理解“征服”的意思,再來體會“征服山”和“征服自己”的含義。

3、結合自己的體會自由讀讀這段話。

4、指生讀。

<三>學習山頂上父親說的話

1、指生讀父親的話,想想從這段話中又學到了什麼?

2、引導生理解“盡了力”的意思。

3、引父親的對話。

(1)請同學們讀讀這幾段話,誰來幫幫老師,告訴我該怎樣讀父親的話?那兒子的話又該怎樣讀?

根據回答引導學生體會“慢條斯理”“自以爲是”的意思。

(2)師生讀,。

(3)分角色讀。

<四>學習下山途中的話

1.大家都爬過山,聯繫你爬山時的經歷,說說你下山時是怎麼做的?

2.文中的“我”是怎麼做的?讀讀文中相關的段落。

3.師引:就在我逞強的又跑又跳着急下山的時候,父親用他那雙厚實的手拉住了

,讓我和他一起躺在樹林的草地上,感悟大自然的美景,體會大山的沉靜。我閉上雙眼,彷彿聽到了微風吹拂聲,鳥鳴蛙叫聲,清脆的蟬聲,淙淙的流水聲,落葉飄零聲……雄偉的大山向我們展開了他無比寬大的胸懷,我的身心也全部融入到了沉靜的大山之中。當我睜開雙眼,一五一十地向父親報告我的感受時,父親像一位哲學家似的解說着他的哲理——(大屏幕出示父親的話)請同學們齊讀這段話,此時你體會到了什麼?

4.師讀這段話,你聽出了什麼?出示

①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會,還要用你的腦袋去思考。

②大自然的美景要用眼睛去看,要用耳朵去聽,要用心靈去體會,要用腦袋去思考。

5.比較兩個句子,自由讀讀,體會一下哪一句留給你的印象最深,爲什麼?

6.:是呀!不僅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時,我們要眼耳心腦並用,做每一件事都應該全身心投入。再來齊讀這段話

<五>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配樂朗讀這段話

2.說說學到了怎樣的智慧

3.課下背誦此段

四、

人生就如爬山,只要做到有信心,有毅力,盡力而爲,全心投入,定會享受“無限風光在險峯”的喜悅。

爬山教案 篇3

一、回顧舊知,進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葉子,腳的樣子,怎麼爬的和腳的變化。)

二、自主研讀,交流收穫

1、你對爬山虎哪一個方面最感興趣,就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自然段仔細讀一讀,畫一畫,議一議,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穫?可以和你的小夥伴一起學習。

(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打破傳統“串講”形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爲主,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彙報交流:

⑴ 交流話題一:在寫爬山虎的葉子的這一段你什麼收穫?

喜歡寫爬山虎葉子的同學請舉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覺得葉子美在什麼地方?(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你能讀出風輕輕拂過葉子,葉子像波浪輕輕漾起的感覺嗎?這是一種動態的美。還有哪句寫出了葉子的靜態美?(“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不留一點空隙。”)爲什麼覺得這樣的葉子給人以美的享受?(綠得新鮮,鋪得均勻,排列整齊不重疊。)那誰能讀出葉子這種綠的美,密又勻稱的美來呢?觀察葉子中,葉聖陶爺爺還觀察到了葉子顏色的變化,葉子的顏色是怎麼變化的?(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沒過幾天是嫩綠的,長大的葉子綠得很新鮮。)葉子的顏色變化也很美啊,誰能讀出這種美來?老師爲你們配上音樂和爬山虎的各種圖片,能讀得更美嗎?

(處處注重了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美的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嚮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⑵ 交流話題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爬山虎的葉子這樣的繁茂、美麗,充滿勃勃生機,跟它的腳有着很大的關係。出示圖片:誰能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腳的樣像什麼?顏色是怎樣的?課文是怎麼寫的?再讀一讀。把腳的樣子比作什麼?把腳比作蝸牛的觸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細。這麼細的腳,作者都仔細看過是枝狀的,並數了有六七根,說明葉聖陶爺爺觀察得很仔細多具體啊!作者寫爬山虎的腳更能看出他觀察十分細緻了。

(圖文結合,不僅體會到語言的生動,還了解作者的觀察很細緻。教給學生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⑶ 交流話題三:怎麼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麼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會,又以多媒體直觀演示,突破了教學難點。)

⑷ 交流話題四:爬山虎的腳有什麼變化呢?

誰能彙報你讀這段的收穫?(沒有觸着牆的,枯萎了,觸着牆的,腳巴在牆上的相當牢固。)“……要是……休想……”說明了什麼?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牆是多麼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麼新的感受?請帶着這種感受再讀最後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現象中滲透人文薰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內化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引導發現,總結寫法

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作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爲什麼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因爲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

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啓發?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

⑴ 觀察細緻。

⑵ 要抓住特點觀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觀察方法,使理論和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字,課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腳》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麼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讀寫結合,學有所用,既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又讓學生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2、課外查詢資料:

⑴ 本文作者葉聖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關知識。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堂外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查閱資料,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葉子美:嫩紅 嫩綠 綠得新鮮 勻稱整齊

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腳怎麼爬:觸--→巴--→拉--→貼

腳的變化:牢固 萎了

爬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緻、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實物,引入: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爲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具體瞭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緻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爲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麼?

2.有什麼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爲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繫,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爬山教案 篇5

課前談話: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什麼來了?

生:爬山虎

師:出示圖片,猜一猜

生……

師:大人小孩兒?

生:大人。

師:到底是哪個大人啊?

生:孫老師。

師:這就是我,我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

(出示錄像)

師:我們在課間遊戲呢。

(出示小學生的畫面,讓老師當大使)

(有個小學生介紹北京小吃)

師:南昌有什麼好吃的?

生……

生:小小旅行家,北京有長城

生:黃山

介紹學校

師:出示校園一角,板書爬山虎,對葉聖陶有什麼瞭解嗎?

生:童話作家。

上課。

師: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和老師一起寫,注意“那”字的左邊是兩筆,“綠”字的最下面一橫稍稍長點……

(齊讀課題)

師:綠綠的充滿生機,再讀課題。

師:想知道這篇文章裏寫了什麼嗎?那就開啟課文來讀,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大約5分鐘)

師:誰坐好了就說明已經讀完了。

(生繼續讀)

師:孫老師認爲你們讀得特別認真,再讀讀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

(生讀)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讀得特棒。

(出示詞語卡:推薦、融洽、刪掉、規範、春風拂面……)

生讀

生:(讀)推薦、融洽、刪掉、規範、春風拂面、

師:春風拂面,輕輕的拂過,再讀一遍。

(生讀)

師:映入眼簾的是什麼樣的?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學生讀

(出示:曲線的“曲”“曲”兩個字音的釋義選項。)

師:選哪一種解釋。

生選擇並說出理由。

出示:兩組句子。

師:第一組是寫誰的?第二組是寫誰的?

生:葉聖陶 肖復興

師:肖復興是一位作家,當時還是一箇中學生,和你們差不多。

師:《爬山虎的腳》《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都帶有爬山虎,那篇是寫植物的,這篇還是嗎?

師:這篇課文是寫哪兩件事?在哪裏可以分爲兩部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

師:可以交流交流。

生:1—5自然段寫葉聖陶爺爺幫我修改文章,

師:我們簡單的概括,修改文章,修改作文可以嗎?

生:6—10自然段寫葉聖陶爺爺邀請我去他家做客。

師:概括一下。

生:邀請做客。

師:大家跟他意見一樣嗎?

師:看課文的第一部分,自學這部分,一會兒交流。用筆畫一畫,一會兒出聲的讀一讀劃的句子。

(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拿到葉老爲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學)

師:出聲的讀讀你劃的句子。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生:看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

師:你從哪裏看到的?

生:密密麻麻

師:“密密麻麻”什麼樣啊?看看葉老先生修改的。

(出示修改的文章的圖片)

師:我們應該怎樣畫曲線直線啊,你自己讀一讀。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生讀)

師:聽到你的讀,我彷彿看到“密密麻麻”。

生:從一張畫像,一幅畫像,我體會到用詞的準確。

師:有什麼不同呢?一起體會體會。

生:“幅”字用在畫像上就更準確了。

師:我們平時說一幅畫像,這樣用字就更準確了。

板書

師:葉老先生曾經說過,你們再看看葉老的修改,還看到了什麼?

(學生說了一大段話……)

(出示:怎麼你把包……)

師:兩個修改符號,一個是刪除,一個是刪改,都有“刪”字,知道“刪”這個字是怎麼來的?我們先看看“冊”字的來歷,(出示圖片)古人也有寫錯的時候,他們就用小刀把字挖去,所以,刪字就是冊字加一個立刀。……

師:要想寫好,注意什麼?

(生說)

師:刪改前的字和刪改後的字有什麼不一樣啊?自己讀讀,試一試

生:書皮換成包書紙更確切了。

師:你用的是課本上的話。

師:葉老這個大作家爲我這個初中生修改,你感受到什麼?

生:認真

師:誰能在課文中找到呢?

(生讀文中句子)

師:我感到這春風不僅吹到臉上了,還吹到心裏了,應該怎麼讀啊?自己試試。

(生讀)

師:這篇文章一千五百字,可是修改了一百多處呢,帶着你的感受讀一讀。

(生讀)

(出示修改文字)

師:配樂,葉老是教育部副部長……可忙了,但是還爲我這樣的學生修改文章,讀——

(生讀)

師:當時的葉老已經七十多歲了,牽掛着我們的成長,所以——

(生讀)

師:葉老先生此時在你心裏僅僅是一個認真的老人嗎?

生:溫柔

生:慈祥

師:葉老是一位教育家。

生:給我們關愛。

師:給予每一個學生關愛。

師:葉老後面還寫了一段評語。不僅告訴肖復興,還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寫好作文的?

(生讀)

師:怎樣寫好作文?

生:具體事實。

師:看第二句話,還有什麼具體要求嗎?寫好作文——

(生讀句子)

師:你讀出什麼來了?

生:在這件事上深受感動。

師: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師:修改了一百多處呢?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生提出來)

師:快讀讀第五自然段。

生:那段簡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好作文的信心。

(板書)

師:走上了文學之路,成了一位大作家。他不能忘記,我們也跟隨他一起,

出示: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後,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後,

生填寫內容,彙報。

出示:句子

師:讀前面的句子,生讀。

師:今天我們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也學習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一下學習卡片上的話,看看怎麼修改啊?(下課鈴響)

(學生修改)

師:用上這兩個修改符號。能說說怎麼修改嗎?

生回答。

師:還有其他地方嗎?

生回答。

師:看到課題……

下課。

爬山教案 篇6

遊戲目標:

幼兒能根據指令變化手指動作,鍛鍊小手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

遊戲準備:小猴子圖片

遊戲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誰來了?(出示小猴子圖片)

2、伸出小手和小猴一起做遊戲。比一比誰找到的朋友最最多好嗎?

二、遊戲玩法

小猴子爬山坡(幼兒伸出小手,用食指與中指扮演小猴子,從自己的小腳背開始往上爬山坡。)

爬到膝蓋等一等(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並輕撓。)

爬到腰上扭一扭(雙手叉腰,並扭動身體。)

爬到肩膀停一停(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並輕撓。)

爬到耳朵聽一聽五個兄弟爬上山(手指在幼兒耳朵上停頓並輕拉耳朵。)

爬到頭頂轉一圈(手指在幼兒頭頂上做走路動作。)

嘰裏咕嚕滾下來(從幼兒頭頂開始從上往下撓)

遊戲重複進行。

三、觀察指導重點。

1、幼兒能否根據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2、幼兒能否積極得參與集體遊戲,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爬山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生長部位。

2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麼樣一腳一腳爬上牆的。

3培養學生細緻觀察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結合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具準備:文字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思想:創設審美情景,感受祖國文字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設問激趣,整體感知

出示謎語

A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種蔓生植物,它搭架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展開形象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看看葉聖陶爺爺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樣爬牆的這一幅美麗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二)理清條理,扶放結合

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結合以下四種學習方法自學:

1、整體感知:學生的自學(1)問答法(2)提問法(3)朗讀法(4)畫圖法

2、理清條理:彙報學習情況,師給予適當地點撥。

3、課件出示:指導朗讀,重視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三)結合課件,披文入情

直奔重點,播放課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1、把握整體:學生快速跳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深入部分:你認爲這部分描寫中那些語句寫得好,好在哪兒?找出有關詞句。

3、課件演示:動畫感受,讓語言的描述昇華爲形象的感性認識。

4、指導朗讀:感受爬山虎如何爬牆,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四)指導學法,領悟爬山虎觸着牆和沒觸着牆的不同情況。

1、總結學法:針對課堂上相關學法加於小結。

2、指導自學:這一段描寫哪幾種情況下的爬山虎的腳?找詞句來分析,用學習上一部分的方法來學習這一部分。

3、彙報自學:理順條理的基礎上完成對黑板板書的補充。

4、教師小結:結合課件,指導體會作者的喜歡、愉快的心情。

(五)總結評價延伸課外

1、編兒歌或謎語

(1)生暢所欲言

A小小葉兒多又多

B爬山虎呀真厲害

C是虎不是虎

春風吹來會跳舞

高樓大廈任你爬

有腳只會爬

幾根細絲長莖上

不怕高來不怕累

緊貼牆上綠

使你疑是小蛟龍

勇往直前不退縮

離牆便枯死

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1)生上臺展示(透過簡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

(2)教師綜合性評價。(結合觀察方法、寫作運用幾方面來談)

3、總結評價後佈置作業

(1)按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方法展開想象寫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關動物、植物爲適應周圍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相關的生理調節(沙漠中的駱駝、仙人掌;貓的腳墊等等)

(2)課堂所得,課後的採集編繪成小報或設定展覽角組織學生瀏覽。(結合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教育)

爬山教案 篇8

1963年,我上初三,寫了一篇作文叫《一張畫像》,經我的語文老師推薦,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徵文比賽中獲了獎。

一天,語文老師拿着一個厚厚的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我睜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葉聖陶先生!”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老先生修改得多麼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我開啟本子一看,裏面有這次徵文比賽獲獎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回到家,我仔細看了幾遍葉老先生對我作文的修改。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長句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得句子乾淨了也規範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因爲書皮可以認爲是書的封面。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葉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這則短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這一年暑假,語文老師找到我,說:“葉聖陶先生要請你到他家做客。”我感到意外:像葉聖陶先生那樣的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

那天下午,天氣很好。我來到葉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剛進裏院,一牆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少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着,閃爍着迷離的光點。

葉老先生見了我,像會見大人一樣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讓我覺得距離縮短不少。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彷彿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談話,讓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字詞學習】

詞:推薦、清楚、刪掉、規範、溫暖、信心、眼簾、燥熱、跳躍、融洽、餘暉、搖曳、楷模

四字詞:莫名其妙、映入眼簾、春風拂面、模模糊糊

【重點句子】

1·一天,語文老師拿着一個厚厚的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我睜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葉聖陶先生!”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老先生修改得多麼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2·我開啟本子一看,裏面有這次徵文比賽獲獎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麼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麼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得句子乾淨了也規範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因爲書皮可以認爲是書的封面。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4·我們的交談很融洽,彷彿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院裏那一牆的爬山虎,綠得沉鬱,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着,顯得虎虎有生氣。

5·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談話,讓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麼寫的。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着。

【中心思想】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用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葉老先生由衷的感激於欽佩之情。文章透過兩次具體描寫葉老家院子裏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情景交融,讓人不禁發出景美人更美的感嘆!透過對葉老先生的欽佩來表示對自己未來寫作的嚮往之情。

爬山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5.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字中存在着“觸着牆”的“着”有個別學生讀錯,重點理解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透過學習學生使弄清了爬山虎的腳,莖,葉子,之間的相互聯繫。

教學目標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瞭解爬山虎的葉子和腳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瞭解本課的敘述順序,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在往上爬的過程中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瞭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教學準備: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創境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腳,這些都是動物的腳。,那你們有沒有見過不會走路的植物也長腳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聖陶爺爺寫的一篇文章今天《爬山虎的腳》。

二、理解課題,瞭解文章背景

①、本文的作者是誰?(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②、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圍繞什麼來寫?讀了課題你想說點什麼?

③、葉聖陶爺爺寫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三、檢查預習:對爬山虎的瞭解情況;

四、學習生字新詞

1、開火車拼讀、糾音。(字形重點:隙、漾)

2、解釋生字詞。

五、默讀、思考: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分段。

3、四人小組討論分段情況、彙報。

六、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這一段講了什麼?

(2)你覺得爬山虎有什麼特點?

2、提問

七、教學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滿牆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2、現在我們來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的。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麼變化?重點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2)課文寫爬山虎的腳,爲什麼要寫第1、2自然段?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後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3、重點指導朗讀第3、4句。

4、指導學生看着板書上的提綱試背第2自然段。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爲哪個詞語用得最好。

八、質疑。

九、做練習3

標籤:爬山 模板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