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教案

教學目標: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教案

1、瞭解莎士比亞生平及其戲劇創作;

2、體會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認識羅密歐朱麗葉愛情悲劇的時代意義、社會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別是羅密歐聽到朱麗葉死後的痛苦心情;

2、體會莎劇語言充滿濃厚詩情的特點。

教學難點: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的悲劇性以及體現出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研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系統

總體設計:精心設計預習內容,把介紹文學常識、熟悉劇本情節放在預習環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採用情境教學、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融戲劇常識、人物分析、情感體會於學生積極參與的各種語文活動之中,課堂調控要靈活,要讓學生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改變傳統的練習鞏固模式,課後設定更爲開放的學習空間,充分體現學習的廣延性可持續性特點。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設計(內容見前)

授課前3-4天發下預習設計內容,並提示學習要求及方法。

二、課堂匯入:

由一塊石頭(此石頭表面含有兩個人物外形,投影顯示)的命名入手,談談文學作品所表現的永恆主題:愛情。教師可以朗誦一首簡短的愛情詩(或根據學過的文學作品編寫)引出《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師模仿莎劇人物出場念《開場詩》,投影顯示:

故事發生在維洛那名城,

有兩家門第相當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爭,

鮮血把市民的白手污瀆。

是命運註定這兩家仇敵,

生下了一雙不幸的戀人,

他們的悲慘淒涼的殞滅,

解了他們交惡的尊親。

這一段生生死死的戀愛,

還有那兩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對多情的兒女殺害,

演成了今天這一本戲劇。

交代過這幾句挈領提綱,

請諸位耐着心細聽端詳。

三、熟悉情節:

戲劇是一種在舞臺上表演且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形式,它主要是透過劇中人物臺詞來體現推動情節發展。藉助於臺詞來把握戲劇情節是我們常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由於人物對話比較多,讀完後情節並不能很清晰的呈現在讀者的大腦中。而分析人物間的關係則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熟悉劇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運走向。

一、、熟悉情節:

1、第五幕第三場主要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他們是什麼身份?關係是怎樣的?

帕里斯 羅密歐 朱麗葉

2、用簡要的語言概述課文節選部分內容。

帕里斯被羅密歐所殺;羅密歐爲朱麗葉殉情;

勞倫斯交待故事原委;親王裁決兩家終解。

二、問題設計

1、當心愛的朱麗葉已長眠在冰冷的墓穴中。此時的羅密歐是怎樣一番心情呢?

(歸納)暴躁、狂怒。

如羅密歐一上場,就對他的僕人用了一連串的命令語言,甚至夾有恐嚇。“把那鋤頭鐵鉗給我。”“要是動一動,我就要你的命。”

他還無理地咒罵墳墓。如:“你無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愛的人。”泥土本來是無辜的,但是它卻使朱麗葉與羅密歐陰陽阻隔,再難相聚,所以在羅密歐心中,它變得面目可憎。

還表現在他與帕里斯的決鬥上。(最好涉及到“騎士”“俠客”“武士道”精神)

2、問:一個人在面對巨大的愛情變故時,往往有哪幾種變化?

痛不欲生,立志殉情——-羅密歐

無能爲力、殉情——焦仲卿

苟且偷生——李甲

(歸納)。如:他對着“死”去的朱麗葉反覆傾訴“我要永遠陪伴着你,再不離開這漫漫長夜的幽宮”“我要在這兒永久安息下來”“跟網羅一切的死亡訂立一個永久的契約”等。愛人已死,他不願獨活世上。

3、殉情的方式可不可取?或如何看待殉情這種方式?

明確: 時代不同了,社會背景不同了,在今天,這種殉情的方式已不可取,但男女主人公堅韌、執著的精神卻永遠鼓舞着人們去追求幸福、自由,創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

傾心相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未成眷屬,但他們誓死捍衛愛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讓人欽佩。

當然也要允許學生“天涯何處無芳草”等另類的說法,不在於對錯,重要的是引導。

4、“苦味的嚮導,絕望的領港人,現在趕快把你的厭倦於風濤的船舶向那巖上衝撞過去吧!”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法?“苦味的嚮導,絕望的領港人”指的是什麼呢?

(歸納)這句話用比喻的修辭表現了羅密歐的痛苦絕望。對於“苦味的嚮導,絕望的領港人”的理解,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小結:透過品味語言,我們瞭解到此時的羅密歐心情十分複雜。愛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一反昔日的溫有禮,變得暴躁,狂怒。他悲痛欲絕,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絲欣慰。就這樣,忠誠的羅密歐帶着對愛的嚮往,悲壯地倒下了。命運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間,朱麗葉卻滿懷與羅密歐相聚的希望從假死中醒來。當她看到眼前悽慘的一幕時,不顧勞倫斯長老的勸阻,毅然決然地舉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臟。

三、分析劇作的矛盾衝突,理解作品的主題

1、問: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懂得欣賞悲劇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來!”。結合這一論述,體會羅、朱愛情的悲劇性以及作品閃耀的人文主義思想光輝。

一對生死相戀的情人,一朵綻苞初放的愛情之花,就這樣凋零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場悲劇呢?(與焦仲卿、李甲比較)

(歸納)封建世仇封建家長制。可結合劇情分析,如:兩個家族的械鬥,朱麗葉的父親逼迫女兒嫁給帕里斯等。兩家的家長,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頑固維護着本家族的榮譽勢力,他們實際代表的是一種狹隘保守的舊道德、舊觀念。

主人公的不幸結局都是由自身的某些弱點造成的,所謂的悲劇實際是性格悲劇。如: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奧賽羅的盲目輕信。估計一些學生在此基礎上會想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固然與封建世仇家長制分不開,但與羅密歐的急躁也不無關係。我們從劇本中可以得到一些社會教訓。

2、帕里斯形象分析

一個貴族子弟,作者透過他與侍童的談話及他在墳前爲朱麗葉獻花,向朱麗葉表達自己的悲傷來表現對朱麗葉的愛,特別是當羅密歐想開啟墓穴時,他毅然以生命捍衛自己心愛的人的尊嚴,可見他是一個心底善良,而又不失尊嚴的愛情專一的'血性男兒。

第三者、愛上一個不愛他的人,怎麼辦?他應該說是全劇本中最富有悲劇意義的人物,或許是爲了心愛人,或許是爲了自己的尊嚴,或許是……,對這個人物應該容許學生髮表意見。我個人認爲,分析帕里斯更有現實意義,往往這個人物被我們廣大老師忽略了。

四、莎士比亞的悲劇特點

它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人文主義者認爲,悲劇之所以爲悲劇,必須以主人公的災難性結局而結束,而死亡是一個人最大的災難。近代現代悲劇就不是這樣,重要的不僅在於悲劇主人公個人的遭遇,而在於悲劇表現的矛盾的深度,解釋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劇的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痛心,但他爲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當然更不是悲觀。

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這是階級偏見時代侷限。

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

四、觀看電影片段:

選取羅密歐在朱麗葉墓前自訴朱麗葉醒來一段。

五、賞讀品味

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莎士比亞的劇作創造了語言的奇蹟,讓每一位讀者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語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變着人物命運;他的語言充滿詩一樣澎湃的激情,屢屢掀起讀者情感的波濤。細細品讀這篇文章的語言以及蘊含的情感應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1、請兩位男生上臺,對着投影“躺在墓中的朱麗葉”分別朗讀帕里斯、羅密歐的臺詞。配音樂。

2、簡評兩學生的朗讀。在分析時要扣住人物的性格。

3、讓男生模仿羅密歐的口吻,想象一個情境(比如聽到一隻鳥叫,看到火把),再多說幾句,書面表達出來;女生可想象朱麗葉在看到羅密歐已死去的神態動作語言,並描寫出來。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習作。

4、再請兩位男生朗讀帕里斯與羅密歐交鋒的一段,並作簡評。體會當時羅密歐、帕里斯不同的心理,特別是情感表現的程度。

六、探尋主旨

帕里斯死了。(死也就死了)可是,羅密歐死了,朱麗葉也死了,他們死在愛神的懷抱裏。那麼,怎麼能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死是一部愛情的悲劇呢?什麼是悲劇?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懂得欣賞悲劇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來!”。結合這一論述,體會羅、朱愛情的悲劇性以及作品閃耀的人文主義思想光輝。

七、結束授課

學生齊讀劇尾維羅那親王的臺詞,最後兩句教師參與朗讀。

八、創意表演:(如時間充足,可以放在課堂;否則作爲課外表演練習)

讓學生自薦出任導演,由導演選擇演員,並安排劇情。教師隨機採訪其他同學對劇情及人物性格的認識、理解。

九、擴展閱讀

1、課外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全劇。

2、蒐羅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的愛情悲劇,作比較閱讀,研究其共性及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