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名著名篇閱讀(高三必修教案設計)

 

考點解讀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部分中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目標提出了個體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讓學生走近名著,讓名著走近學生,已成爲人們的共識。爲了檢測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近年來名著題越來越爲命題者所青睞。2006年安徽省高考語文高6分名著題,考查文學形象;2007年福建省高考將“文學名著閱讀”列入考試範圍,分值爲10分;而2008年江蘇省高考也會將“文學名閱讀”列入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的加試“40分”部分的考試範圍,分值爲15分。

題型解讀

我們將如何備考呢?

一、要明確文學名著題的命題範圍,瞭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點及相關的情節(事件)等。

複習中,同學們要認真研究《考試說明》相關的命題原則與要求以及樣卷、省內各市模擬考試的相關題目,明確考試的具體要求與導向,才能使複習有的放矢。

江蘇省2008年高考文言“文學名著閱讀”題的考試範圍,主要是《考試說明》中推薦的課外閱讀的10部長篇小說類文學名著。具體如下:

《紅樓夢》《三國演義》《雷雨》《家》《吶喊》《女神》《邊城《老人與海》《哈呣雷特》《歐也妮葛朗臺》。其中中國作品7部,有小說、戲劇和現代詩,外國作品3部,有小說2部,戲劇1部。

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文學名著的內容有所瞭解,包括作者、故事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點及有關情節(事件)、閱讀感受(評判與鑑賞)等。

比如,《三國演義》,就應該大體瞭解以下幾個方面:

1.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

2.內容概要: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分別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司馬氏奪魏爲晉,建立晉朝,晉武帝統一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3.戰役與謀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陵之戰(火燒連營)、連環計、苦肉計、反間計、空城計等。

4.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

5.主要人物與故事情節:

劉備:性格特點--寬仁愛民、知人善任、至誠待士、信義爲上、大智若愚。

主要故事情節--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摔阿斗、攜民渡江、白帝城託孤等。

關羽:性格特點--“義絕”形象,忠義、勇武、高傲、剛愎自用。

主要故事情節--溫酒斬華雄、斬文丑顏良、掛印卦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刮骨療毒、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等。

張飛:性格特點--粗豪爽直、勇猛、粗中有細。

主要故事情節--怒鞭督郵、大鬧長阪橋、智取瓦口隘。

諸葛亮:性格特點--“智絕”形象,竭忠盡智、小心謹慎、鞠躬盡瘁。

主要故事情節|--定三分隆中對策、博望坡出奇制勝、火燒新野、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智取陳倉、失街亭與空城計、空諸葛嚇走生仲達等。

曹操:性格特點--“奸絕”形象,奸詐狠毒、膽智超人、有雄才大略。

主要故事情節--誤殺呂伯奢全家、防行刺“夢中”殺人、敗馬超用“抹書間韓遂”毒計、嚴軍紀耍“割發權代首”把戲;橫槊賦詩、見許都及軍中暗通袁紹之書盡焚而不問等。

6.閱讀感受:如對諸葛亮的評判。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靈魂,他在小說中處於中心位置,是焦點人物。博望初捷,火燒新野,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取四郡,三氣周瑜,活捉張任,入成都,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直到秋風五丈原,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都是描寫諸葛亮。在我們眼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的頭腦裏有着層出不窮的智謀和計策,任何困難複雜的情況,他都應付自如,任何隱祕的狡詐伎倆,他一眼就能識破。他過觀近察,熟洞人情,精通世故,計無不中,算無遺漏,真正是人中之傑。更爲敬佩的還有他的人格,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二、要明確文學名著題的擬題角度和形式,瞭解這種量題型的規律、特點。

文學名著題多人檢測考生對具體名著的名稱、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內容理解、閱讀感受等角度擬題。從考試形式上看,2008年,江蘇省高考加試題中,文學名著閱讀有兩道題,一道爲“五選二”式的客觀選擇題,兩道爲主觀簡述題,要麼簡述名著中的一個聲景,要麼分析具體場景中的某個人物,要麼簡歸納一個人物的形象特徵等。例如簡述《家》中一個令你難忘的情景;簡述《三國演義》中的一次戰役等。

如2008年《考試說明》中提供的“樣題目”:

1.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確的兩項是(5分)(  )(  )

A.巴金創作的《家》,透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風化,表現了封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知識分子內心的激盪,歌頌了覺新、覺民、覺慧、瑞珏、鳴鳳、梅小姐等一代知識分子的反抗和鬥爭。

B.曹禺的《雷雨》集中地表現出兩個家庭和她們的成員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複雜的糾葛,寫出了那種不合理的社會中舊家庭的罪惡和悲劇。

C.海明威的著名小說《老人與海》,以寫實手法展現了捕魚老人桑提亞哥在重壓下的頑強與堅忍,塑造了20世紀文學長廊中著名的“硬漢”形象。

D.《三國演義》中,關羽能夠在袁紹賬下飛馬而出,溫酒斬華雄,嶄露頭角,主要出於劉備的力薦。

E.“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是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著名獨白,它表現了哈姆雷特極度困惑、痛苦掙扎的思想搏鬥。

2.具體說說《紅樓夢》中寶玉捱打後,薛寶釵、林黛玉各有什麼樣的反應?

3.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老葛朗臺的性格特徵是什麼?舉出一二個細節說明。

從上面所列的樣題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特點和資訊:

1.每份試卷涉及的試題共爲7部名著。客觀選擇題涉及各著5部,每個選項涉及1本書,2個正確答案,選對一個得2分,選對2個得5分。從《考試說明》的事例看,主要考查對名著名篇的熟悉程度,涉及面較廣,有作品的形成背景、主旨、藝術特色、人物言行、對後人的影響、歷史地位,尤其是廣爲人閃所知的情節、人物語言、成語熟語等。可宏觀,也呆微觀,但微觀要“出名”。除了對基本事實的準確瞭解外,還有一些常識的已定論的認識與判斷也在考查範圍之內。

簡述題兩道,各5分,2個簡述題要涉及與多項選擇題不重複的2本名著。從《考試說明》示例看,一道帶有客觀性,主要考查概括情節的能力,如“具體說說《紅樓夢》中寶玉捱打後,薛寶釵、林黛玉各有什麼反映?”一道帶有主觀性,主要考查分析能力,尤其是人物個性分析,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老葛朗臺的性格特徵是什麼?舉出一二個細節說明。”也可能從塑造人物手法的角度出題,這樣自然涉及到作品的特色評價,也會涉及到人物分析。當然,考查的側重點是對小說的重要情節的瞭解和識記。

2.試題並不出現文字語段,意味着考查內容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或者說,我們對作品的內容要相當熟悉,否則無法答題。另外,10部作品中的《女神》比較特殊,是現代詩。對作品背景情況的瞭解不難,但內容的熟悉、藝術特色的掌握比較困難,不同於敘事類作品。

3.從《考試說明》的樣題我們發現:高考試題命制應有利於評卷。因此,命題應該會有比較明確的答題指向或字數要求。例如簡述體現王熙鳳“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特點的一個故事情節(不超過100字);又如“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請簡述這段故事(不超過100字)。

4.《考試說明》的樣題,也給我們這樣的啓示:在簡述時既不要個體地描寫,也不要加以分析和議論,並且人物要準確,不能張冠李戴。簡述一段場景時,有幾個要素一定要考慮,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過程以及事情的結果。例如,有些高潮轉折是不可忽視的;而在簡述人物時,還要注意對人物描寫手法。例如,言行和心理描寫。

三、要明確名著簡述題策略,掌握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名著題要答好,必須明確如下的幾個答題策略:

1.注意對名著主要情節、人物形象和思想意義等知識的積累。例如積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舌戰羣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計用空城等情節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精神等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解題時依據積累的知識很好地回答有關問題。

2.就解題而言,要特別注意題乾的表述要求。如“具體說說”“簡要陳述”等。“具體”意味着過程完整,事實清晰;“簡要”意味着概括,呈現主幹即呆。一般說來,要有總領性的文字,分項陳述要點有意識要強,做到要言不煩,簡練明白。

(1) 敘述時要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地、人、事、因、果,使答題符合要求;重點放在體現主題和主要人物性格的精彩場景方面,要進行相關的概括、歸納、整理,能夠全面掌握、靈活運用。事件、場景、經歷的過程要素以及涉及的人物關係應交代清楚,力避顛三倒四、張冠李戴。

(2) 注意審清題目的要求。是純敘述的角度還是要求有適當的人物評價,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題意義,絕不能有半點的含糊。

(3) 注意答題的切入點。是從情節角度,還是從人物角度;是從情節的起因,還是從情節的結局入手要判斷清楚,並能用簡潔準確的語言進行概括表述。

3.閱讀和演練結合;積累、記憶和寫作結合。

(1)積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節;

(2)積累名著中表現作品思想意義的情節;

(3)積累名著中體現作者傾向的內容;

(4)積累名著中藝術技巧高超的內容;

(5)積累名著中主要人物,就其性格演進幾個重要階段內的主要情節和場景作提要編寫訓練。

四、答題誤區。

1.局部失真,字數太多。

例如:簡述《紅樓夢》中“抄檢大觀園”的故事情節。

答題示例:一個什錦春意香袋,被王夫人發現。王夫人認爲這是王熙鳳的,前去質問,得到否定的答案。她們一致認爲這裏肯定存在一些有傷風化的醜事,於是她們開始了爲期兩天的對大觀園的抄檢。許多人,包括:晴雯、寶玉、黛玉、探春、惜春、迎春以及他們的侍女,都被王夫人和王熙鳳搜查一番,引起了不小的風波。結果沒有找出這個春意香袋的主人,卻無意發現了另一樁糗事。自己糗事被曝光,王夫人很是尷尬,丟盡了臉面,也無心繼續抄檢大觀園了,事情就此告一段落。(250字)

錯誤分析:香袋是傻大姐發現的,而非王夫人;敘述時不必面面俱到。應重點抓住情節高潮部分;尷尬的是五善保家的,而不是王夫人。

參考答案

園子裏發現了繡春囊。王夫人令鳳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檢。在怡紅院,晴雯憤怒地倒出所有東西,並無“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內,探春不但頂撞鳳姐,還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記響亮的耳光;倒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與潘又安的證據,令王善保家的丟了臉。(112)

重點錯誤,橫加分析。

例如:簡述在“抄檢大觀園”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的故事。

答案示例:晴雯----抄檢大觀園中,晴雯最無辜,卻先遭讒陷,被王夫人痛罵,所以抄檢之夜她的態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舉動,突出表現了她內心的憤怒與火暴性情。然而,結果對她十分不利,她成了抄檢最大的受害者。晴雯的命運,集中反映了宗法社會中大家庭家長們的刻薄無情。(124字)

錯誤分析:加橫線部分屬橫加析,敘述重點錯誤。

參考答案

晴雯:當王熙鳳等人來到怡紅院抄檢時,別人都開啟箱子接受檢查,只見晴雯挽着頭髮闖了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全都倒出。檢查結果並無“私弊之物”。後受王善寶家的挑唆,被逐出了大觀園。(106字)

3.張冠李戴,答非所問。

例如:請簡介《家》中一個具體有進步思想和叛逆性格的人物。

錯誤分析:正確的答案應選覺慧,但由於情節不熟悉,人物性格瞭解不清,而選擇了大哥覺新或二哥覺民。

4.審題不明,情節雜糅。

例如:簡述《歐也妮葛朗臺》中一個令你難忘的場景。

答題示例:歐也妮因將金子送給堂兄弟而被父親關禁閉,葛朗臺太太從此一病不起。後來老葛朗臺雖因擔心女兒要繼承母親的遺產而取了和解,可是梳妝匣引起的爭執幾乎使歐也妮付出生命的代價,她的母親終因承受不住這樣的刺激而喪後。最後歐也妮按照父親的願望放棄了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

錯誤分析:沒有注意題目是要求簡述一個場景,而把多個情節雜糅在一起,造成重心不明。

五、有關備考的其他建議。

1.關注課本與讀本所涉及到的內容。

在備考時,考生要學會刪減。一般而言,課本涉及到內容不會考查,可以刪減;而要重視有關名著備考類參考書“名著導讀”的部分,這部分既有整體的介紹,又有精彩片段、閱讀指導,是把握名著的一把鑰匙。

2.因爲時間緊,所以沒辦法而且也沒必要再去閱讀原著,建議閱讀縮寫本或比較詳細的故事梗概,並且把重點放在《考試說明》所要求的對名著的主要故事情節或重要場景進行梳理和整理個。從經驗來看,每道題不太可能用幾十個字來概括場景或人物,但是,也不能寫太多,應儘量控制在100字以內。另外,要注意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如果錯得太多,會給評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可能失分。

3.要學會對問題的變通處理。例如簡述“七擒孟獲”的經過和簡述《三國演義》中以攻心爲上的一個戰例。這兩題其實所答的內容是一政的,要懂得靈活處理。

4.對考查內容應作適當的準備和強化訓練。規定的名著篇目要適當地涉獵,並能過適量的訓練以瞭解題型,掌握答題技巧。

 

屈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