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七年級歷史《秦的統一》教案

教學目標

七年級歷史《秦的統一》教案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秦滅六國及其意義;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中央集權統治的確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焚書坑儒,萬里長城,靈渠;秦朝疆域。

二、透過閱讀課文和相關課外書籍的活動,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多種途徑,正確理解和處理歷史資訊。透過對秦始皇及其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學習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人物、事件的方法,從而正確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透過思考和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使學生明確綜合分析問題的重要性,學會運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三、透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統一六國,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對中國歷史的巨大貢獻。但他的殘暴統治也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禍根。他所採取的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對中國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教學建議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一個是中央集權制的概念,一個是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與建立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的關係。把對“中央集權制”概念的理解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主要考慮初中一年級學生對這一政治術語的學習和掌握有一定的難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與建立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的關係這個問題,則更屬於政治學範疇的內容,如何幫助學生把這個比較艱深的問題轉化爲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加以掌握,也是個難點。

地位分析:

“秦的統一”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這一課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啓後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局面;秦統一後採取的措施,一方面維護了統一的成果,加強了秦的封建統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秦朝統治者特別是秦始皇的專橫、殘暴。正是這種嚴酷統治導致了秦末農民戰爭和秦的滅亡。這些對後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教法建議:

1.關於"秦滅六國"的講授。

方法一:教師可利用幻燈片《秦滅六國圖》,直觀的向學生展示:從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六國先後滅於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混戰的局面。

方法二:教師可在匯入本課時提問:"戰國七雄是哪七個諸侯國?"建議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戰國七雄的方位圖。教師可利用這個方位圖,邊講邊擦,滅一國,擦一國,直到六國全被擦掉,只剩秦國。指出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混戰的局面。

2.關於"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內容的講授。

教師可用談話法,引導學生從字面理解什麼是"中央集權"?"秦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可用圖示在黑板上歸納出或出示幻燈片--秦中央重要官職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職,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中央集權"。

3."鞏固統一的措施"一目。

教師可利用幻燈片,或模型、實物,與學生討論國家統一後,文字、貨幣統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形象的理解此舉與鞏固統一的關係,突破難點。至於"焚書坑儒",教師講明"焚書"、"坑儒"的概念,指出此舉是爲了加強思想統治,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措施即可。講課時可配合使用幻燈片。

4.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從商到秦的文字演化,用示意圖表示出來(教師可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到黑板上寫出來,注意提醒"篆"字的寫法):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

5.如何講授秦疆域圖與國家的疆界四至。

《秦朝疆域圖》是我們在歷史課是接觸到的第一幅歷史疆域圖,如何透過疆域圖瞭解一個國家的疆界四至呢?

(1)指導學生從圖例中瞭解秦朝國土在圖中的顏色,並準確地找出秦的都城和國界線。

(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識圖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最遠到達的地點,準確地說出這些地點的名稱。

(3)爲了便於掌握,可以在地圖旁邊設計一個《秦疆域》的簡單示意圖,如:

秦滅六國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是歷史發展的巨大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第一,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獲得了較爲安定的生活和生產的環境,秦的統一,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三個主要方面,即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中央機構的三公制和地方機構的郡縣制。闡述了秦朝中央集權制與以前分封制的關係,分析了秦朝中央集權制對後世歷代政治制度的影響。透過學習本目,學生可以對什麼是中央集權制,秦朝中央集權制是如何建立的,對後世歷代政治制度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等問題有比較明確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