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地理《世界的氣候》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地理《世界的氣候》教案設計

本節內容是在以學完氣溫和降水兩個氣候組成要素基礎上,從聯繫生活、生產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解氣候有關知識。教材借前兩節課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佈情況,教材透過對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的分析,來說明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據教材內容設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本章最後一個標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與開頭的“天氣及其影響”首尾呼應,從中強化人地關係這一主題。教材在該內容上主要抓住兩各方面:以實例分析說明,一是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導致人類活動的差異,以培養學生地域觀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區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災害意識。教材注重以活動爲主、討論氣候變暖爲題,使學生認識人類活動也能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總之,《世界的氣候》一節既作爲對全章內容的歸納、綜合,又是對全章內容的總結,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節內容的學習,更爲今後學習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大及其複雜多樣。 2.學生能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佈地區。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來引起學生興趣,透過學生對圖片、地圖、圖表、閱讀材料、蒐集的諺語、詩詞等地理資訊的提取,教師引導學生以描述、對比、實例分析說明、推理、歸納、討論等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要善於運用已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新知識的綜合能力。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培養學生地域觀念、災害意識及環境意識。3.透過閱讀景觀圖片和資料體會自然的創造力,樹立人地關係的'協調發展觀。

教學重點:1.認識世界氣候的複雜多樣及地區差異大。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佈。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難點: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教學用具;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 綜合分析法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人們常常用“春斐、夏翠、秋金、冬銀”來形象比喻某個地方四季景觀的變化。

多媒體展示投影:1組圖.北京地區的四季景觀圖片

京郊玉渡山春季 八達嶺長城夏季 京郊玉渡山秋季 八達嶺長城冬季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同一地區,爲什麼會有這樣大差異?(季節不同,氣候不同所致)

多媒體展示投影:2組.不同地區(南北、東西)同一季節景觀圖片(緯度差異、海陸差異)

二月海南風光 大興安嶺冬景 內蒙古溫帶草原夏季 我國溫帶沙漠夏季

1.讓學生讀圖對比分析回答:影響我國南北方景觀差異的因素是什麼(氣溫)?、從東到西的景觀差異影響因素又是什麼(降水)?

2.你從以上景觀圖的變化能得到什麼資訊?

師生歸納總結:中國氣候差異很大,那世界的氣候差異會更大。由此匯入課題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板書)

一、 氣候的地區差異(板書)

任何一個地區,天氣是經常變化的,那麼氣候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天氣與氣候。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板書)

看一看: 請同學們讀教材第57頁圖3.22 A、B、C三幅景觀圖,根據描述表演圖上三個人的不同感受,能告訴大家A、B、C三地景觀不同的原因嗎?(師生總結:因爲A、B、C三地的降水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一年四季你在南極和海南都能看到什麼?爲什麼?(因爲兩地的氣溫不同);師點明:展示情景匯入中第2組景觀圖中海南與大興安嶺景觀的差異也是緯度差異導致氣溫不同而形成的。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圖中三人描述氣候時所指時間和要素.

試一試:活動1-1引導學生歸納描述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活動1-2讓學生判斷教材中四句話(‘昆明四季如春“和“極地地區全年嚴寒”是描述氣候;“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風降溫”描述天氣).

教師可將學生課前蒐集的有關天氣和氣候的諺語和詩詞進行展示,學生判斷,師生糾正總結

教師提醒:透過對前兩節內容的回顧很快得出結論: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氣溫和降水千差萬別,因此世界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

2.氣候的地區差異大(板書)

過度:世界氣候不僅地區差異大,類型多達11種,這裏我們主要了解6種氣候類型及分佈情況。

3.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板書)

做一做, 展示投影3.23《世界氣候的分佈》圖,教師引導學生邊讀圖邊完成表格內容。教師要求學生能在氣候分佈圖上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並隨學生回答投影展示各類型氣候下的景觀圖片,增強學生對所介紹氣候類型及分佈規律的感性認識。

活動1-3表(1)找出主要分佈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並填在下表中

分佈地區 氣 候 類 型

熱 帶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侯

溫 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氣候

寒 帶 寒帶氣候

(2)找出主要分佈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並填在下表中。

分佈地區 氣 候 類 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3)除教材第57頁圖3.22舉例描述的A、B、C三種氣候特徵外,教師可補充介紹以下三種氣候的分佈及特徵,

①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亞洲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大致在北緯10°至北迴歸線之間,全年高溫,夏雨冬幹,乾溼季分明;

②地中海氣候: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分佈最廣,主要位於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③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佈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最廣,

全年溫暖溼潤,溫差小。

(4)讓學生對照世界地形圖,看看高原山地屬於哪種氣候?

想一想: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的 ?

教師引導:一個地方的氣溫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要素包括哪兩方面?(氣溫、降水)

教師小結:在前兩節,我們已經學習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們因此也成爲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板書)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活動2-1.投影打出圖3.24中的A圖和B圖分別表示赤道地區和南極地區某低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較兩地氣候的特點,說明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

A地全年高溫多雨,B地全年低溫少於且溫差大;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原因是緯度位置不同。

活動2-2.在世界地形圖上,以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爲例,說明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教師提供各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再將學生分三組,分別代表大陸東岸、西岸、大陸內部,小組成員合作分析,經其它組糾正得出結論:

受海陸位置影響,大陸東岸—是溼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冬溼夏幹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和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侯;內部是乾燥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活動2-3.學生看圖3-25回答:教師可提醒學生考慮氣溫隨高度的遞變率;

A坡降水多,因爲它處於迎風坡。

活動2-4.指出影響下列各地氣候的主要因素。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後派一名代表回答:

(1)地形; (2)緯度位置; (3)海陸位置。

過度;氣候是自然護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存在這個自然環境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動必然要與環境發生聯繫,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板書)

先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出發,說一說一年四季着裝的變化以及所吃的水果都有什麼不同?

然後讓學生讀教材第60頁內容,看看文字內容提供了哪些資訊,並加以總結:

第一自然段:氣候對人們穿着的影響;

第二自然段: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三自然段:氣侯異常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如酷熱、寒潮、洪水、乾旱等舉實例說明,教師打出與災害性天氣相關的圖片。

想一想: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趣聞:被海水追趕的島國—圖瓦盧,大家猜猜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請同學們閱讀第62頁資料分析:找出答案。

教師小結:氣候可以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反過來人類的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談一談:1.引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能引起哪些危害?

2.針對全球變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教師總結:氣候對人類活動有着深刻的影響,全球變暖警示人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一、氣候的地區差異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氣候的地區差異大

3.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板書)

1.緯度位置

2.海陸位置

3.地形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課後反思】天氣和氣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要注意聯繫生活實際,用綜合分析的方法結合地圖分析緯度、海陸、地形因素和氣溫、降水、氣候之間的因果關係。使學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識,落實“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習慣和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在新的課堂教學中,用直觀教學方法突破難點;課堂教學取得

較好效果。

但由於學生接受能力存在差異,難免出現個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如何真正實現學生在新課程中的“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還需要在今後實踐中進一步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