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南宋詞》教案範文

“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

《南宋詞》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能夠透過本專題的學習,初步瞭解“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多樣化的藝術風貌。

2、能夠透過對各專題中意象的梳理、總結,瞭解詩歌意象的特點、作用。

3、能瞭解典故的類型以及在詩歌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多樣化的藝術風貌。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言詞者必言宋詞,宋詞成於北宋,精於南宋,到了南宋,宋詞的風格就朝着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力圖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極其工”、“極其變”了。

二、鑑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1、學生簡介李清照

2、教師補充

李清照(約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是詩、詞、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長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詞。

李清照經歷了南北分裂之亂,在南渡前後,她的詞風變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詞多描寫少女、少婦的閨中生活,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怨王孫》兩首詞,於輕快活潑的畫面中見作者開朗歡樂的心情和輕鬆悠閒的生活。《醉花陰》中含蓄地述說閨中的寂寞和對愛情的嚮往。南渡後,生活的苦難使她的詞風趨於含蓄深沉。《菩薩蠻》、《念奴嬌》、《聲聲慢》等詞表現了詞人長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樂》在這類詞中爲代表之作。元霄佳節,詞人遠離那些香車寶馬之邀,獨自品嚐戰火後的悽清,這首詞中,她已從自憐漂零之苦進而擔憂現實的隱患了。到了《漁家傲》一詞,雖然還有無所歸處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調已表達了詞人慾擺脫苦悶、追求自由的願望。

李清照詞風婉約,她的藝術特徵表現在:⑴善於抒情造境。她善於把強烈的感情熔鑄在藝術形象裏,造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她還善於從描繪一段情節、一個思想曲折中,顯示出感人的意境來。⑵造語淺顯新奇。李詞語言既淺顯自然,又新奇魂麗,富於表現力。她的詞用典不多,卻善於運用口語、市井俗語,使詞寫得明白而家常。李詞的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

3、學生對照註釋,瞭解詞的內容。

4、你認爲這首詞是她早年還是晚年的作品?

5、那麼你認爲那個捲簾人是誰呢?

6、那麼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當時是以一種怎麼樣的心情去問丫鬟的?她爲什麼要這樣問?而丫鬟又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回答主人的?

明確:李清照的問表現出她對昨夜雨後花兒的關心,擔心經過風雨的摧殘花兒是否還依舊,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經心,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她糾正她的丫鬟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7、那麼你認爲這首詞的主題是什麼呢?

明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8、《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小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早期的以篇名作,歷來爲人們所稱道。詞中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愛花、惜花的細膩感情,創造了鮮明、優美的藝術形象。此詞寫惜春敏感心理,並無深意,全憑高超的表現技巧和優美的藝術形象取勝。

9、技巧鑑賞: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⑴擬人。“綠肥紅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擬寫雨後海棠花的花和葉。形象生動。

⑵借代。“綠肥紅瘦”中的“綠”和“紅”是葉和花的顏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葉,十分貼切。

⑶設問。“知否”問得尋常,答以“綠肥紅瘦”,妙語天成,奇妙無比。

⑷反覆。“知否,知否”。

⑸隱喻。“海棠花”應是(變成了)綠肥紅瘦。或者以紅比喻女人,綠比喻男人也很貼切,從古代的男女地位看:男尊女卑。這個思想性更強。

三、鑑賞《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1、學生整體背誦。

2、學生對照註釋,瞭解詞的內容。

3、本詞作於什麼季節?如何突出節令特徵?

明確:寫於重陽節,初秋天氣,白晝還很長,夜裏天氣已變涼,西風吹卷着窗簾,菊花怒放。作者正是抓住氣溫變化大、西風吹來、菊花盛開等現象突出秋天節令特點。

4、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試在詞中找)

明確:借長日、半夜、黃昏時自己獨自在家空虛、無聊的生活,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5、詞人運用哪些景物來烘托心情?

明確:薄霧、濃雲、瑞腦、金獸、玉枕、紗廚、西風、黃花。

6、詞人還運用了哪些人物行動來渲染心情?

明確:獨坐、孤眠、自斟。

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小結

透過描述了重陽佳節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補充資料:據說李清照將這首詞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趙明誠後,趙明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知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本詞的最後三句。

四、鑑賞《滿江紅?怒髮衝冠》

1、學生整體背誦。

2、學生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作者:岳飛(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將 ,軍事家。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習武,喜讀兵書、《左傳》。北宋末年,曾從軍抗遼。靖康元年(1126),復投軍於趙構大元帥府抗金,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後隸屬副元帥宗澤,在黃河南北屢敗金軍。二年,北宋亡,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飛上書反對宋室南遷,力請高宗趙構北渡親征,恢復中原,被革職。

背景:這首詞大約作於宋高宗紹興初年。當時由於廣大軍民奮起自衛反擊,金兵連連受挫,戰爭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南宋方面的變化,驅逐敵寇收復失地的可能性正在出現。詞中所表達的那種對敵人的無比憤怒和仇恨,對還我山河振興宋朝充滿信心的壯志豪情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岳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爲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3、學生對照書下注釋,瞭解詞的大意。

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詞中表達了抗金救國的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念,體現了大無畏英雄氣概,洋溢着愛國主義的激情。

上片:抒寫作者渴望衛國殺敵立功的情懷和抱負。

下片:申述作者雪恥復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壯志。

4、名句鑑賞

⑴“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岳飛的這首詞中,詞裏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

⑵“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岳飛在這裏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雲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⑶“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爲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它有力地結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⑷下片一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爲什麼急切地期望,胸懷壯志,就因爲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

⑸“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裏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5、《滿江紅?怒髮衝冠》小結

這首詞情辭慷慨,悲壯激昂,既是戰鬥的誓言,又像是進軍的號角,充分地體現了作者的英雄性格和雪恥復仇的堅定的信念,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五、作業佈置 背熟這三首詞。

第二課時

一、 組織教學

古代詞人的創作是自然、真摯的情感的流露,因此,題材往往來自於生活的周圍。自然界的萬物便是他們的題材庫。尤其是能寄託他們的思想性格的自然景物,更是他們常用來言志的題材。

二、鑑賞《卜算子?詠梅》

1、學生一齊背《卜算子?詠梅》。

2、學生介紹陸游,教師補充

陸游(1125-1209),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最著名的大詩人,存詩九千餘首 、愛國思想是他詩中的主旋律。他也是重要的詞人。其詞的風格爲俊爽流利、沉鬱雄放。

3、學生對照註釋,瞭解詞的內容。

【注】在驛站的外面,在斷橋旁邊,無人過問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黃昏時候,你已經受不起孤獨與憂愁,哪裏還能再忍受狂風暴雨的摧殘?!

你無意苦苦爭奪在春天裏爭妍鬥豔,你任憑百紫千紅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謝後被踏成泥土,碾作塵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卻永遠不會消散!

上片寫梅花孤獨寂寞與備受摧殘的境況。下片透過梅花來寫自己的高尚節操。

4、 你認爲詞篇中哪些是關鍵的詞語?

明確:寂寞、愁、風和雨、妒、輾作塵、香如故。

5、概括詞中所表現出的梅的品質。

⑴生長處所→“驛外斷橋邊”(無人護特,更無人欣賞)

點明梅花所在的地點。"驛外"、"斷橋"烘托環境的荒涼,與梅花的冰姿玉質是不相適應的。這樣的環境可以使讀者聯想到作者一生被投閒置散和無所用世。接句"寂寞開無主",說明梅花被棄置在荒涼冷漠的環境裏,既,所以免不了要產生"無主"的寂寞。這裏,讀者自然會聯想到詩人被棄置林下而無所作爲。"已是黃昏獨自愁",象徵詩人已進入暮年,他的抗金復國的政治主張無人理睬,孤獨之感油然而生。"更着風和雨",象徵着詩人由於愛國獲罪並屢遭迫害。

⑵生長環境→"無意苦爭春",

說明詩人並非有意與投降派爭官奪寵,而是因爲自己懷有崇高的品質與遠大的抱負,所以"一任羣芳妒",即不怕投降派的妒恨與打擊。

以上主要用的是“擬人”的手法,詩人賦予梅花以人的感情色彩,如“寂寞”、“愁”。“無意”、“苦爭”等等,這些抽象的感情活動,都不是無知的花木所能感受得到或能做到的,而是在梅花身上寄託着詩人強烈的感情和意志。最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二句,又具有“擬物”的特徵。詩人用梅花的特性來比喻個人品格的高尚、節操的堅貞和愛國之心的至死不變。

6、《卜算子?詠梅》小結

這是一首詠物詞。表面看,這首詞歌詠的是梅花,實際上,它是透過運用象徵手法和比擬手法,用梅花來表現詞人自己的堅貞品質和高尚情操。

作者以愛國獲罪,在漫長的一生之中屢遭打擊。但他矢志不移,始終堅持抗金報國的遠大理想,表現出一種崇高民族氣節。這首詞就是詩人這一節操的形象化的反映。

三、鑑賞《揚州慢?淮左名都》

1、學生背誦。

2、簡介作者。

姜夔(約1155—約1221) 南宋文學家,精通音樂。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因屢試不第,一生未仕,乃往來鄂、贛、皖、蘇、閩間,出入仕宦家,與詩人詞客交遊。死於杭州。詩初學黃庭堅,後改學晚唐,詩旨清新,饒有韻味,有《白人道人詩集》;詞爲婉約派,清妙秀遠,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歌曲》。

3、簡介背景

本詞是作者22歲時路過揚州所作。詞人雖然初到揚州,但對這樣一座歷史名城並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視野的卻是一片荒蕪,滿目瘡痍,詞人頓時觸發起一種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寫本詞時,宋金隆興和議已達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安半壁,朝綱廢弛。詞人目睹當年經強敵侵凌後揚州城的累累傷痕和苦難頻仍的現實,豈能無動於衷?於是寫下了這首《揚州慢》。

4、學生對照書下注釋,瞭解詞的內容。

⑴大家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情感上有種什麼樣的感覺?(指名或集體回答)

明確:悲(悲涼、淒涼、淒冷等)

⑵你是從哪些地方(字、詞、句)讀出這種感受的?

明確:盡薺麥青青、廢池喬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橋……爲誰生”等。

⑶剛纔你所擷取的這些詞語,詩人是從哪些感官來描寫的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景(色)、聲

⑷如果用詞作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作者此時所見的揚州城,它應該是?(指名或集體回答)

明確:空城(廢池)

⑸詩人爲何“解鞍少駐初程”?他心目中的揚州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明確:(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6)是什麼原因使昔日繁華的揚州城變成了一座“空城”的呢?

明確:“胡馬窺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紹興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興二年(1164)金兵屢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紹興四十一年(1161)那一回。金主完顏亮親率金兵攻佔揚州,在瓜洲望江亭對其下屬說:“朕不久入浙,誓不返國”,並改亭名爲“不歸亭”。

5、找一找《揚州慢?淮左名都》中所用的典故,說說它的來歷和作用。

四、鑑賞《鬲溪梅令》

1、學生齊讀。

2、學生對照書下注釋,瞭解詞的內容。

3、此詞實爲懷念合肥情侶之作。在這首詞中,詞人靈心獨運,用想象營造出一如夢如幻、恍惚迷離的意境,極富朦朧之美。

五、作業佈置

背誦這三首詞

標籤:教案 範文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