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故事:“毛毛蟲”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故事:“毛毛蟲”,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故事:“毛毛蟲”

設計思路:

春天到了,蝴蝶出來了,孩子不自主地對蝴蝶產生了興趣,蝴蝶從哪裏來的呢?當孩子們看到美麗的蝴蝶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等各種各樣的反應。然而,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蟲變的。我試圖透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讓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使幼兒學說短句並且充分理解故事。

活動目標:

1、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來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2、會比較連貫地學說短句:我找到了XXX,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重難點:透過生動有趣遊戲活動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學說短句:我找到了XXX,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毛毛蟲的掛飾一個,紗巾一條。

2、背景音樂:《講故事背景音樂》《美麗的蝴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今天,張老師還帶了一位小客人,這位小客人特別的害羞,它躲在一個故事裏面,我們把它找出來好麼?(師跟隨背景音樂講述故事)

(1)出示毛毛蟲胸飾,激發幼兒積極性;

這位小客人是誰?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好麼?

毛毛蟲吃了什麼東西?(一個紅蘋果’邊說邊摘下一隻紅蘋果,做啊唔啊唔狀吃完,‘大口吃掉了’,並將食物放入毛毛蟲胸飾下面的.袋子)

第一天吃的是什麼?第二天吃的是什麼?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說‘我看見一個紅蘋果XXX)

毛毛蟲吃了這麼多東西之後做什麼了?睡醒了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師幼共同討論)

(2)再次講述故事,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過程;

老師根據故事的情節變化進行表演,如:教師邊講述故事,邊表演毛毛蟲蛻變蝴蝶的全過程。

師:它怎麼會變成蝴蝶的?(吃了好多東西,睡了一覺)“哦,原來呀,蝴蝶小時侯也是誰呀?”(毛毛蟲)

師:“你們想不想也變成漂亮的花蝴蝶呀?”(想)我們再去其它的地方找些好東西吃吧!

師小結:毛毛蟲吃飽了以後,好好的睡了一覺,醒來後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了。

二、遊戲“毛毛蟲找食物”

1)教師課前把水果卡片場景佈置好,讓幼兒自選;

你們有沒有找到好吃的東西啊,哪個毛毛蟲願意告訴我,你找到了什麼呀?還有誰和他找的一樣?我們一起把它吃掉好嗎?

(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XXX,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並將食物貼在自己的肚子上。)

三、模仿毛毛蟲變成蝴蝶,增添情趣。

師:現在讓我們也來睡一個長長的覺,變成漂亮的小蝴蝶,一起飛到花園裏找花兒做朋友吧。

(幼兒在紗布下面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聽音樂變成蝴蝶飛舞)

活動實施效果:

在設計活動時,我首先考慮到製作教具和遊戲的方式來體現出語言活動趣味性,所以在進行活動過程中透過生動有趣遊戲讓幼兒理解故事。這個環節也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因此這部分我利用教具來吸引幼兒,孩子們一看見出現水果卡片,都目不轉睛的看着。

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同步播放背景音樂讓孩子的視線、思緒能隨着老師的語言、動作前行,大多數幼兒都能獨立說“我找到了XX的水果,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能隨故事情節的深入而始終睜大着好奇的眼睛。並在進行遊戲同時學會完整的說短句。最後,爲提升孩子的興趣設定了表演環節,透過表演讓孩子們知道毛毛蟲吃了好多東西睡了一覺變成蝴蝶這一個過程的認識,並從中學說短語。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不足:這個教學活動其實可以算一節綜合活動,教師製作了一些水果卡片,讓幼兒透過遊戲找到水果卡片後學說短句,但是在毛毛蟲蛻變成蝴蝶時候只是講述,教師沒有讓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過程。教師在不影響講述的情況下,用肢體語言表演來讓幼兒用視覺先來感知,這樣給最後一個表演環節起到鋪墊作用。

這次教學展示活動中,我對自己的教學激情很肯定,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做得很到位,也讓孩子在寬鬆的氛圍中學到了新的知識。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透過觀摩其他班級老師的課,透過多種方案的比較、碰撞、滲透、交融、昇華、重構,一些思維碎片將迅速組合和集結,一些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將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