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畫面進行初步的推理想象,並樂意大膽講述。

2.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及給小約瑟帶來的快樂。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 激發幼兒欣賞關注故事書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圖畫書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好看的圖畫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是關於誰的故事?你覺得他們是什麼關係呢?

2.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師:圖上的這個外國小男孩叫約瑟,旁邊的老爺爺就是約瑟的爺爺,你們覺得約瑟和他的爺爺開心嗎?怎麼看出來的?

二、幼兒觀賞投影畫面,感受故事,根據故事畫面的內容推理。

1.播放課件,初步感受故事。

(1)看看,爺爺在幹什麼呀?爺爺手裏的毯子是什麼樣的?什麼顏色的?小毯子是送給誰的呢?

(2)小約瑟蓋着爺爺逢的毯子看上去怎麼樣?

(3)小毯子變得怎麼樣了?媽媽在對約瑟說什麼?約瑟願意把毯子扔掉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約瑟去找了爺爺幫忙,猜猜看,爺爺會有什麼好辦法?

(4)小毯子變成什麼啦?約瑟的心情看起來怎麼樣?

(5)約瑟低着頭在幹什麼呀?媽媽在和約瑟說什麼?約瑟會去找誰幫忙?爺爺會把外套做成什麼呢?

(6)約瑟每天都穿着奇妙的背心去上學。咦?看看圖上的媽媽和約瑟眼睛怎麼樣呀?爲什麼會瞪的大大的?約瑟又找到了爺爺幫忙。爺爺把小背心做成了什麼?

2.根據故事情節,想象故事情節。

約瑟高興極了,每個星期五都帶着奇妙的領帶去爺爺家。那你覺得接下來約瑟會發生什麼事情?小領帶只有那麼點大了,還能做成什麼呢,他會不會把領帶丟掉呢?他會找誰來幫忙,可是現在爺爺不在家,所以約瑟想請小朋友們幫幫他,可以把領帶變成什麼東西呢?

3.繼續觀看課件,感受故事。

師:爺爺回家了,我們去看看爺爺把小領帶變成了什麼了好嗎?

三、討論故事,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

1.請幼兒說說聽完故事的感受,討論你們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2.完整欣賞故事。

附:爺爺一定有辦法

當約瑟還是娃娃的時候,爺爺爲他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還可以惡夢通通趕跑。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了,奇妙的毯子也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舊,真該把它丟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毯子,翻過來,又翻過去。“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約瑟穿上這件奇妙的外套,開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奇妙的外套也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外套,縮水了、變小了,一點兒也不合身,真該把它丟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外套,翻過來,又翻過去。“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第二天,約瑟穿着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學了。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了,奇妙的背心也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膠,又粘着顏料,真該把它丟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背心,翻過來,又翻過去。“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一條奇妙的領帶。”每個禮拜五,約瑟都戴着這條奇妙的領帶去爺爺奶奶家。 不過,約瑟漸漸長大了,奇妙的領帶也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領帶!沾到湯,髒了一大塊,弄得它都變形了,真該把它丟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拿起了領帶,翻過來,又翻過去。“嗯……”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一顆奇妙的鈕釦。約瑟把這顆奇妙的鈕釦裝在他的吊帶上,這樣,褲子就不會滑下來了。

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你的鈕釦呢?”約瑟一看,鈕釦不見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鈕釦。約瑟嚷着:“我的鈕釦!我的奇妙鈕釦不見了!”他的媽媽跟着跑來說:“約瑟,聽我說。”“那顆鈕釦是沒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爺爺也沒辦法無中生有呀!”爺爺難過地搖搖頭說:“約瑟啊,你媽媽說得沒錯。”

第二天,約瑟去上學,他拿起了筆,在紙上刷刷刷地寫着:“這些材料還夠做……”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利用“猜”故事,“說”故事,“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引起孩子的閱讀動力。在觀察封面認識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時,孩子興趣濃厚。接着,我點擊電子書籍,透過提問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情節。孩子們學得很投入,小手都學着我的樣子做成剪刀狀“喀吱喀吱”地剪着,學說着描寫爺爺有辦法的句子。特別是第一次問他們,你們猜爺爺會給約瑟做什麼呀?孩子們回答範圍比較窄,後來慢慢進入情景,展開想象,象“褲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錯。再次預設問題,激起幼兒獨立閱讀的慾望。透過獨立閱讀,後面的故事發展情節,幼兒能迅速地理解掌握並講一講。最後在問題“爲什麼爺爺每次都有辦法”?體會爺爺對約瑟的愛時孩子們說得非常好。存在的問題是幼兒在閱讀時只關注到故事情節的發展,由於PPT的限制,幼兒不能細緻地去觀察媽媽、約瑟表情、動作的變化,需老師及時地啓發引導,如有幼兒用書爲最佳。最後再增強爺爺與約瑟間的角色互動,就更加能生動地體會爺爺對約瑟深切地愛。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2

一、 出示剪刀和藍色布料引起幼兒興趣

1、孩子們,你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樣東西,來看一看你認識它們嗎?(出示剪刀)這是什麼?(幼回答剪刀)剪刀是用來幹什麼的?(剪東西的)它又是什麼?(出示藍色布料)布料是用來幹什麼的?那你說一說布料可以做什麼?(衣服、褲子、手絹等)哦,原來布料這麼有用啊!

2、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本特別好看的圖畫書,這把剪刀和布料就藏在這本圖畫書裏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二、 引出故事,出示圖畫書

1、封面上都有誰?(一個白鬍子老爺爺和一個小男孩)

2、那你猜一猜老爺爺和這個小男孩是什麼關係呢?

3、上面還有一行字,就是故事的名字,叫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會有什麼辦法呢?他是怎麼做的?我們一一下。

三、 介紹扉頁

我們再來看扉頁,你有看到了什麼?(許多小星星)它的背景是什麼顏色的?(藍色)對,這就是一塊帶小星星的藍色布料,故事就從這塊藍色的布料開始了。

四、 播放課件,幼兒觀看課件,回答問題

1、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

2、約瑟小時候的小毯子是誰爲他縫製的?

3、約瑟漸漸地長大了,奇妙的藍毯子變得怎樣了?媽媽說了什麼?約瑟又怎樣說的?

4、爺爺用小毯子做成了什麼?隨着約瑟的長大,爺爺用他的巧手又接二連三地把小毯子變成了什麼?

五、 做遊戲

1、幼兒排序(按爺爺縫製的先後順序把毛毯、外套等教具排序)

2、教師在幼兒排序完後再爲幼兒串講故事

教師:原來這塊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種各樣的東西記錄着約瑟成長的歲月,陪伴着他童年快樂的時光。更重要的是爺爺在縫製的過程中也祕密的縫進了爺爺的一片愛,爺爺是那樣的有辦法,用他慈祥的愛心和靈巧的雙手爲約瑟把舊的可以扔棄的東西變新,變成有用的的東西,爺爺很愛自己的小孫子。那你的爺爺對你的愛又藏在哪裏呢?

3、和幼兒談話,一起說一說爺爺對你的愛和你怎樣愛爺爺?

六、 幼兒找鈕釦

讓幼兒觀察圖畫書最後一頁,幼兒找鈕釦發現了小老鼠的一家

教師:哇!這個故事太有趣了,還有小老鼠的一家呢!兩個世界,兩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裏老鼠的一家和爺爺的一家都是那樣的充滿着智慧,能把普普通通的東西變得奇妙無比,這本書告訴了我們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變廢爲寶,把不能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

七、 出示風車、玉米皮小人,廢舊布料

1、這些東西都是用什麼做的?

2、教師把廢舊布料送給幼兒

老師這裏也收集了一些布料送給你們,拿回家也利用你的小巧手製作出有用的好玩的東西,看一看,誰比故事裏的爺爺還要聰明。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的推測故事發生的情節,並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明白繪本閱讀中要細心觀察、展開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

3、體會爺爺在縫製毯子、外套、背心、手帕、鈕釦時密密地縫進了爺爺的一片愛,體會爺爺和約瑟之間的濃濃親情。

二、活動準備

繪本PPT、電子書

三、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爺爺一定有辦法》。

這個故事是誰寫的呢,圖畫是誰畫的,你們知道嗎?他的名字叫菲比吉爾曼,他寫的故事可奇妙啦!畫的畫也非常有意思。你們想不想邊聽老師講,邊看這本書?

評析:介紹故事題目和繪本作者的資訊,進一步激發幼兒閱讀的慾望。

2.欣賞封面

我們先來看封面,誰來說說圖上畫了誰?

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約瑟,牽着他的手的是他的爺爺。誰願意來猜猜故事可能會是怎麼樣的呢?

評析:觀察繪本封面,透過封面讓幼兒猜測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興趣。

3.圍繞主線

閱讀扉頁

——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說的那樣呢?我們趕快開啟書看看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猜猜它可能是什麼呢?

——先保密一下,聽了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閱讀第1頁

——師敘述——小朋友們看看,這奇妙的毯子是怎麼樣子的?——爺爺的心情怎麼樣?你怎麼知道的?

透過讓幼兒看一看,猜一猜,來說出這條奇妙的毯子是什麼樣子的。透過觀察,孩子們發現了在縫製毯子的爺爺是非常慈祥的,有幼兒還說出了爺爺這是愛孫子的表現。

閱讀第2、3頁

——師敘述

——小朋友,如果你是約瑟,聽了媽媽的話,你會說些什麼呢?

此環節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讓幼兒體會了約瑟此時的心情,是很捨不得的。

閱讀第4、5頁

——看看約瑟一副捨不得的樣子,不知道他是怎麼說的,我們來看看吧。

——師敘述

——小朋友們說這塊料子還夠做什麼呢?

評析:毯子舊了又不捨得扔,有什麼辦法呢?此時教師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猜猜爺爺會將毯子做成什麼。

(5)閱讀第6、7頁

——想不想知道?那我們去看看吧。哇!你看到了什麼?

——是啊,一件奇妙的外套。約瑟穿上這件奇妙的外套,心情怎麼樣?

——師敘述

——聽到媽媽這麼說,約瑟會怎麼說呢?

評析:這時,奇妙的外套也舊了,約瑟又面臨扔衣服的危險。那怎麼辦呢?這是幼兒都緊張了起來,也體會到了約瑟不捨得的心情。

(6)閱讀第8、9頁

——想知道就繼續往下看吧。

——師敘述

——這塊料子還夠做什麼呢?你能不能來猜猜呢。

(7)閱讀第10、11頁

——哇,小朋友們,你看到了什麼?

——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約瑟穿着這件背心去上學,小夥伴看了有什麼反應?

——師敘述

——聽了媽媽的話,約瑟有什麼反應?

(8)、閱讀第12、13頁

——是不是真的要丟掉呢?我也很好奇也,你們好奇嗎?那我們繼續看吧。

——師敘述

——爺爺總是說什麼?(這塊料子還夠做……)那這塊料子還夠做什麼呢?你願意繼續把它變什麼什麼呢?

(9)閱讀第14、15頁

——這回爺爺把它變成什麼?我們來看看。是什麼?

——師敘述

——約瑟這回還會說爺爺有辦法嗎?你說會不會?

(10)閱讀第16、17頁

——看看就知道了。師敘述

——一條領帶還能變什麼呢?你願意再來猜猜嗎?

(11)閱讀第18、19頁

——看小朋友猜得對不對。看,你看到了什麼?

——爺爺真有辦法,師敘述

——媽媽說得沒錯,手帕真該丟了,小約瑟聽了怎麼樣?

(12)閱讀第20、21頁

——師敘述

——爺爺說什麼?

(13)閱讀第22、23頁

——爺爺到底能把手帕變成什麼呢?我真的很好奇,你們好奇嗎?那我們接着往下看。看到什麼?(哇,爺爺真是了不起,居然變成了一顆鈕釦。)

——師敘述

——小朋友,這怎麼辦呢?

(14)閱讀第23、24、25、26頁

——約瑟是怎麼做的呢?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耐心地看下去好嗎?

——師敘述

——同學們,這回約瑟說了和爺爺同樣的話,什麼話你知道嗎?那你們說這些材料還夠幹什麼呢?

評析:第8—14頁都是讓幼兒猜想,外套舊了變背心,背心舊了變領帶,領帶舊了變手帕,手帕舊了變鈕釦,最後鈕釦都掉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回憶了。在這過程中,約瑟的心情此起彼落,過段時間就會面臨扔掉的危險,但每次爺爺都會想方法解決。其中幼兒在猜測時都想了很多方法,有說變成褲子的,有說變帽子的……這些都很合理,只要是從大的變成小的。

(15)閱讀第27頁

——讓我們一起期待,師敘述

——也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這個故事《爺爺一定有辦法》,小朋友們說有意思嗎?

——小約瑟每次都說爺爺一定有辦法,如果你是小約瑟,你覺得這是一位怎麼樣的爺爺?爺爺的愛藏在哪裏?

——在家裏,你最喜歡找誰想辦法?你有沒有舊的東西也捨不得丟的?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把它變成別的東西呢?你可以回家找你最喜歡的人一起想一想。

評析:故事講完,幼兒大多理解了故事大意,明白因爲爺爺很愛約瑟,所以約瑟這麼多次找他,也沒覺得厭煩,這其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此時再將話題一轉,提問幼兒在家裏你喜歡找誰想辦法,從而進一步讓幼兒體驗家庭之中的親情。

4、引發副線

(1)小朋友們,故事講到這裏,你們的小腦袋裏有沒有一個問號,想問什麼沒有?老師有一個小問號,這顆鈕釦到底丟到哪裏了呢?

(2)想知道嗎?答案就在一幅畫中。(出示老鼠全家福)找到了嗎?

(3)呀,鈕釦怎麼落到老鼠家裏了呢?這羣老鼠家裏怎麼全是毛毯做的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去看看。

(4)(重溫畫面,讓小朋友看看老鼠家發生的事情。)剩下的布被老鼠拿去做成哪些東西了呢?

(5)總結:爺爺每次爲約瑟做的東西,他都不捨得丟掉,因爲這裏面密密地縫着爺爺對他的愛,雖然形式不一樣。就像我們的家人,我們的爸爸媽媽不像約瑟的爺爺一樣是裁縫,會縫衣服,但是,他們給我們買衣服的時候,同樣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們的衣服裏同樣有家裏人的一份愛,一份關心!你還從哪裏感受到家裏人對你的疼愛?課後告訴你的好朋友好嗎?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閱讀、傾聽、操作活動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受一本圖書兩個故事的奇妙。

2、隨故事情節的發展大膽想象,裁剪出不同的東西。

3、喜歡閱讀活動,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鼓勵幼兒在面臨難題時要多動腦。

活動準備:

故事演示文稿一個;幼兒人手一張方形紙,一把剪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1、觀察封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圖畫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封面上有誰?這兩個人可能是什麼關係呢?(原來是爺爺和孫子)

2、引出角色:小男孩的名字叫約瑟,旁邊是他的爺爺,觀察一下封面,這是怎樣的一個爺爺?

二、閱讀故事,隨故事情節的發展用紙變出不同的東西。

1、講述故事第一段——毯子變外套。

邊講述邊將方形紙剪成一件外套。

幼兒人手一張方形紙,一把剪刀,將方形紙剪成外套。(教師:請你把你的毯子剪成衣服)

展示幼兒作品:爲什麼要將紙先對摺?(左邊和右邊要對稱)

2、講述故事第二段——外套變背心。

提問:你們能將外套變背心嗎?約瑟會慢慢長大,所以請你變一件最大的背心。去試一下吧。

沒有示範的情況下,幼兒自由探索將外套變成背心。

展示並評價幼兒的作品。

3、講述故事第三段——背心變領帶。

請你將背心變成一件東西,隨便的'變,但一定要變得大一點。剪掉的東西越少,變出來的東西就越大。

4、講述故事第四、第五段——領帶變手帕、手帕變鈕釦的情節。

爺爺又把領帶變成了什麼?手帕最後又變成了什麼?你們想去變出鈕釦來嗎?去試一試吧,你能變出特別的,不一樣的鈕釦來嗎?

5、講述故事最後一段——鈕釦不見了。

三、完整閱讀故事,理解故事的情節。

1、 師幼完整閱讀故事。

2、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提問:故事中爺爺將毯子變出來什麼東西?爲什麼要不斷地變出新的東西來?當變出的東西變小或破損時,媽媽總是怎麼說?(真該把它丟了),而約瑟總是怎麼說?(爺爺一定有辦法)你覺得故事中約瑟的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節約、聰明、慈祥)

四、發現圖畫書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祕密。

1、觀察圖(二十),尋找丟失的鈕釦。

教師:最後鈕釦不見了,那鈕釦掉到哪裏去了,我們一起在圖中找一找。

2、有選擇地觀察幾幅畫面,瞭解小老鼠一家的變化。

這個故事裏還有小老鼠的一家,小老鼠的一家原來過着怎樣的生活呢?後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故事真是太有趣了,兩個世界,兩個故事。

圖(一)約瑟的爺爺正在縫製毯子,地上落了一些碎布,這布料就落到了誰的家裏?小老鼠的家裏,這兩個小老鼠躲在洞口,它們好象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東西,他們當時是怎樣表現的?

圖(四)小老鼠第一次見到這神奇的藍色布料,不知道它是什麼?也不知道可以用來幹什麼?老鼠媽媽扯下布料,拿來一個核桃殼,原來老鼠媽媽生了個寶寶,這寶寶身上的毯子就是用這藍色布料做的。

圖(十)老鼠寶寶上學去了,那些老鼠穿的全是灰色的揹帶褲,只有這兩個老鼠寶寶穿的藍色揹帶褲,多神氣呀!

圖(二十六)看看現在小老鼠的家,你發現了什麼?(故事中不斷剪下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來,他們用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裝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活動延伸:

1、完整閱讀繪本中的小故事:小老鼠一家的故事

2、感恩活動:我愛我家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關注故事發展線索,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

2、能大膽嘗試、想象,剪出各種物品。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剪刀、托盤、藍色手工紙等。

活動過程:

一 、興趣匯入

1、出示電子圖書,激發幼兒欣賞關注故事書的興趣。

師:有辦法的爺爺一定是怎麼樣的爺爺?聰明的爺爺在故事裏做了什麼?這本書就講了一個外國小男孩約瑟和爺爺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分段欣賞故事,逐步嘗試剪紙。

(一)毯子變外套。

1、教師講述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並演示剪外套。

2、(在幼兒座位的後面準備剪紙工具)引導幼兒初步嘗試用對稱的剪紙方法。

3、將幼兒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二)外套變背心。

1、教師講述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爺爺用這塊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師:背心和外套有什麼區別?你能像爺爺一樣有辦法把自己的外套做成一件最大的背心嗎?

2、幼兒將黑板上自己剛纔剪的外套取回嘗試剪成背心。

3、成列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討論最大一件背心是怎麼剪的?

教師邊示範邊小結,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變領帶。

1、教師講述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

你們猜猜爺爺這次把背心變成了什麼?(幼兒猜想)

2、讓幼兒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操作。

師:怎樣剪才能是大大的?強調:剪得越少越好。

3、展示幼兒的作品。評評誰剪得最少,最漂亮。

4、教師繼續講故事:哈,爺爺用這塊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領帶。藍顏色領帶!

(四)領帶變鈕釦。

1、教師講述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

爺爺用這塊材料,爲約瑟做出了一顆鈕釦。一顆小小的奇妙的鈕釦裝在他的吊帶上。

2、師:你們有辦法把你的東西用對稱的方法,做成將兩顆最大的鈕釦嗎?。幼兒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兒相互之間互動比較,介紹自己是怎麼剪的。

(五)鈕釦丟了。

師:可是有一天,媽媽說:“約瑟,你的鈕釦呢?”約瑟一看,鈕釦不見了!焦急的約瑟找啊,尋遍了可能去過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沒有。

給幼兒問題: 約瑟的鈕釦會落到哪去了呢?(老鼠洞)鈕釦被老鼠撿出還會有什麼用?引發幼兒閱讀故事書的興趣。

師:桌上剩下的布料可以給老鼠做什麼?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透過猜讀、排圖的方法,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發展的線索,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2、鞏固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並在合作閱讀中發展孩子的協作能力。

3、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鼓勵幼兒在面臨難題時要多動腦。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1、幼兒兩人一份圖書;

2、投影器;電腦;課件(書本內容);

3、教具圖片(毯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鈕釦);

4、黑板(上面做好箭頭和數字標誌)。

5、家園互動表(見附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圖畫書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圖畫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封面上有誰?這兩個人可能是什麼關係呢?(原來是爺爺和孫子)

師:這位外國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約瑟,你覺得他和爺爺之間可能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幼兒猜想)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約瑟和他爺爺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兒觀賞投影畫面,感受故事,瞭解故事大意。

1、教師講述故事,請孩子觀看畫面,唸到關鍵的地方讓學生猜,然後翻頁印證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變”,第一、第二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可以做什麼;(潛在提問:約瑟得到這件奇妙的外套時,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你從哪裏看出來。)

◎第三次變時引導幼兒重複約瑟和爺爺的對話,從中體會爺爺的節約和智慧;(爺爺真是太聰明瞭!破損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來越少了,爺爺還會做出什麼奇妙的東西呢!)

◎第四次時增加難度,將爺爺的話和媽媽的話進行對比,設定提問:聽了媽媽的話,約瑟會丟嗎?

◎最後一次用問題“啊喲!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髒的地方還剩多大?爺爺會不會把它扔掉呢?他還能爲約瑟變出什麼奇妙的東西呢!我們來猜猜?” 來引導幼兒思考,從而更進一步顯出爺爺的聰明與節約(約瑟喜歡這顆奇妙的鈕釦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把手帕變成奇妙的鈕釦,爺爺真是心靈手巧呀!)。

◎師:鈕釦都沒有了,爺爺就是手再巧,再聰明也不可能無中生有了,那麼已經長大了的約瑟會怎麼辦呢?讓我們繼續看故事。

師提問:長大了的約瑟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哇!約瑟好棒呀!我們一起爲約瑟的長大鼓掌吧!

2、閱讀後: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爺爺的巧手,分?e爲小約瑟製作了什麼東西?(幼兒說,教師隨機出示物品)

師:爺爺爲約瑟縫製了一條毯子,最後變成了什麼?請小朋友上來把爺爺製作的東西按故事裏的順序擺一擺。(幼兒操作)

師:你喜歡有這樣子的一??爺爺嗎?你會怎麼誇獎爺爺?

3、第二次欣賞故事後提問:

師:剛纔小朋友發現在這個大故事裏面還藏着一個小故事,最後鈕釦不見了,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祕密,這顆鈕釦從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裏了,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本圖畫書吧!讓我們邊看邊找這顆鈕釦掉到哪裏去了?

師:啊呀!小朋友這麼多,我這裏的書不夠呀!怎麼辦?

師:兩個人看書該注意些什麼呢?(一人翻,兩人看,輕輕翻,仔細看,不爭也不搶)

幼兒兩人一組翻書閱讀(師:好,我們先來看封面,封面會告訴你故事的題目,我們一起來說說故事的題目叫《爺爺一定有辦法》,開啟書本,我們看到了扉頁,扉頁上有什麼圖案,這個圖案在故事裏經常地出現一直到故事的結尾,你們發現了嗎?看誰發現的問題最多,看的最仔細)。

幼兒觀看圖畫書,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發現那顆丟失的鈕釦了嗎?好!在第幾頁,看看頁碼?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變成老鼠的椅墊了)

師收圖書。請小朋友兩人商量好請一個小夥伴把圖書送回家,送回來的時候要封面朝上。

師:你們發現什麼了嗎?故事中掉下來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來,他們用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裝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動:

1、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廢舊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件廢舊物品,是什麼呀?(廢舊報紙)請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廢舊報紙可以有什麼用?哦!原來廢舊報紙還有這麼多的用處,我們還可以利用廢舊報紙來玩呢!請你們想一想,報紙還可以怎麼玩?在玩的過程中很可能報紙會變破損了,報紙變破損了,你還可以怎麼玩?(幼兒先說再幼兒玩)

2、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家園互動表。

語言教案《爺爺一定有辦法》課後反思:

第一次嘗試繪本教學,沒有經驗,也沒有太多的範本可以借鑑,只是摸索着。課前我拿着這本繪本讀物反反覆覆地看了幾遍,先抓住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傳遞的情感,及重複而富有節奏的文字講述,再來設計教學過程。我利用“猜”故事,“說”故事,“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引起孩子的閱讀動力。在觀察封面認識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時,孩子興趣濃,可是沒想到有位孩子閱讀過這個故事,大聲叫着,一下子就把謎底揭曉了,打亂了我的教學設計,爲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就悄悄地告訴她,你要保密,仔細聽聽老師和媽媽將的故事是否一樣,有什麼不同?於是陽陽靜下心來仔細聽講,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詢問她故事情節,注意力又回到老師身上。接着,我點擊電子書籍,透過提問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情節。孩子們學得很投入,小手都學着我的樣子做成剪刀狀“喀吱喀吱”地剪着,學說着描寫爺爺有辦法的句子。

特別是第一次問他們,你們猜爺爺會給約瑟做什麼呀?孩子們回答範圍比較窄,後來慢慢進入情景,展開想象,象“褲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錯。再次預設問題,激起幼兒獨立閱讀的慾望。透過獨立閱讀,後面的故事發展情節,幼兒能迅速地理解掌握並講一講。最後在問題“爲什麼爺爺每次都有辦法”?體會爺爺對約瑟的愛時孩子們說得非常好,因爲有小朋友告訴我:“老師上次我們聽過《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也是講愛的。”看來我們的小朋友能舉一反三了。

存在的問題是幼兒在閱讀時只關注到故事情節的發展,沒有細緻地去觀察媽媽、約瑟表情、動作的變化,需老師及時地啓發引導。

小百科:爺爺主流用法指祖父、或泛稱祖父級男人。這種用法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存在。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關注故事發展線索,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

2、能大膽想象,嘗試剪出各種物品。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刀、小框、彩色手工紙等。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出示圖書,激發幼兒欣賞關注故事書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本圖書,名字叫……?(爺爺一定有辦法)你覺得有辦法的爺爺會是個怎樣的爺爺呢?(聰明、有經驗)那這個爺爺究竟有多聰明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分段欣賞故事

(一)毯子變外套

1、師:(故事)當約瑟還是個娃娃的時候,爺爺爲他縫製了一條奇妙的毯子。這條毯子非常暖和,蓋在身上夜晚就沒有噩夢,睡的非常香醇。約瑟一天天長大,媽媽說:“約瑟,這條毯子已經很舊了,還是把它扔了吧。”約瑟抱着毯子說:“不,爺爺一定有辦法。” 他來到爺爺那,爺爺拿起了毯子,(教師開始示範剪外套)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仔細的看了又看。拿起剪刀,咔嚓、咔嚓,變成了一件什麼?(衣服)對啊!是衣服,是一件外套。

外套展示在黑板上。

2、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像有辦法的爺爺那樣把毯子變成外套嗎?快去後面試試看,桌子上有兩個白色的框和一個綠色的框,請你把剪剩下來的紙放在綠色的框裏。這件外套除了有領子還有什麼呢?剪好的小朋友把外套貼在黑板上。

3、師:你們剪的和爺爺的一樣嗎?誰的外套不像爺爺的?(將外套按像和不像分類)這麼多小朋友都像爺爺一樣有辦法啊,你們是怎麼剪出來的?(先把紙對摺,在對摺線上剪一個三角形,再在另一邊剪一個長方形)三角形是這件外套的領子,那這兩邊是什麼呢?(袖子)(教師指着不像的外套)這個像什麼?(褲子)怎麼會有人剪成褲子了呢?(因爲他把長方形剪在對摺線上,和三角形剪在了同一邊)哦,像這樣對摺、剪,我們叫它對稱剪。小朋友們用對稱剪的方法剪出了一件和爺爺一樣的外套,約瑟穿着這件外套又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接着看。

(二)外套變背心

師:(故事)約瑟穿着這件外套和爺爺逛街可神氣了,可是約瑟慢慢長大,媽媽說:“約瑟,外套穿在你身上太小了,還是扔了吧!”約瑟說,不,爺爺一定有辦法。他來到爺爺那,爺爺左看看右看看,把它變成一件背心。

師:你們知道背心和外套有什麼區別嗎?(背心沒有袖子,外套有袖子)(有小朋友穿背心)這不就是背心嗎?沒有袖子的。你能不能像爺爺一樣聰明,把外套變成背心呢?拿着你的外套去試試看,做好了自己把背心貼到黑板上。

師:哇!好多的背心,你們是怎麼剪的?(像外套這樣對摺,把袖子剪掉)還有誰也像他這樣的?請舉手!啊,這麼多小朋友像爺爺一樣的有辦法呀!(拿起另一個外套)你們看,這個背心是剪一下還是兩下?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兩邊不一樣)哦,他沒有用對稱剪的方法。(教師演示)對稱剪應該是對摺,再這樣剪一下,背心就做好了。你們看,約瑟穿着背心去學校了。

(三)幼兒自主變

師:(故事)約瑟穿着背心去學校了,帥氣極了,老師和同學們都很羨慕。可是約瑟漸漸長大了,媽媽說:“約瑟,衣服穿在你身上太小了,還是扔了吧!”約瑟說:“不,爺爺一定有辦法。”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爺爺這次會把背心變成什麼呢?除了……還會變成什麼?哎呀!可以變成好多東西啊,你們自己剪剪看,你想把它變成什麼?

師:小朋友剪的東西可真多啊,這是什麼?這是誰的?你是怎麼剪的?你們剪的都很好,那我們來看看,爺爺到底爲約瑟做了什麼呢?

師:(故事)爺爺爲約瑟做了一條領帶,約瑟帶着這條領帶好看極了。可是日子久了,領帶越來越短,因爲約瑟長大了。媽媽說:“約瑟,還是把它扔了吧!”約瑟說:“不,爺爺一定有辦法。”他來到爺爺那,爺爺爲他縫製了兩粒鈕釦,縫在褲子上,褲子就不會掉下來了。哦!領帶變成了漂亮的鈕釦。可是有一天約瑟發現一個鈕釦掉了,他着急地跑到爺爺那說:“爺爺,鈕釦掉了,你一定有辦法。”

師:“你們猜猜鈕釦會掉在哪裏呢?”你們知道故事中鈕釦掉在什麼地方了嗎?(老鼠家裏) (2)你怎麼知道掉在老鼠家裏的?老鼠家裏有那些東西和約瑟的外套是一樣的?(窗簾、牀單……)所以約瑟的鈕釦和爺爺剪剩下來的料子都被老鼠拖回家變成有用的東西了。原來老鼠也是聰明、心靈手巧的。它們用爺爺剪剩下來的料子做出那麼多的東西。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桌上你們剪剩下來的料子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回家試試,好嗎?

爺爺一定有辦法大班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的推測故事發生的情節,並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明白繪本閱讀中要細心觀察、展開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

3、體會爺爺在縫製毯子、外套、背心時密密地縫進了爺爺的一片愛,體會爺爺和約瑟之間的濃濃親情。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準備:

繪本PPT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根據畫面大膽的推測故事發生的情節,並能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難點:能根據情節體會爺爺和約瑟之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法、觀察法、講述法、討論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興趣匯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爺爺一定有辦法》。

1、幼兒看圖進行講述。

2、記住故事名稱。

以談話法匯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分段欣賞故事,

1、毯子變外套。

小朋友們看看,這奇妙的毯子是怎麼樣子的?

——爺爺的心情怎麼樣?你怎麼知道的?——

2、外套變背心。

讓幼兒猜猜爺爺會把外套變成什麼。

3、背心變領帶。

(1)讓幼兒大膽想像背心可以做什麼。

(2)簡單講評幼兒的作業。

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討論交流。

瞭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三、結束部分

爺爺每次爲約瑟做的東西,他都不捨得丟掉,因爲這裏面密密地縫着爺爺對他的愛,雖然形式不一樣。就像我們的家人,我們的爸爸媽媽不像約瑟的爺爺一樣是裁縫,會縫衣服,但是,他們給我們買衣服的時候,同樣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們的衣服裏同樣有家裏人的一份愛,一份關心!你還從哪裏感受到家裏人對你的疼愛?你能爲他們做什麼事情呢?

幼兒觀察故事內容圖片,並學着講述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同情心。

教學反思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利用“猜”故事,“說”故事,“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引起孩子的閱讀動力。在觀察封面認識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時,孩子興趣濃厚。接着,我點擊電子書籍,透過提問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情節。孩子們學得很投入,小手都學着我的樣子做成剪刀狀“喀吱喀吱”地剪着,學說着描寫爺爺有辦法的句子。特別是第一次問他們,你們猜爺爺會給約瑟做什麼呀?孩子們回答範圍比較窄,後來慢慢進入情景,展開想象,象“褲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錯。再次預設問題,激起幼兒獨立閱讀的慾望。透過獨立閱讀,後面的故事發展情節,幼兒能迅速地理解掌握並講一講。最後在問題“爲什麼爺爺每次都有辦法”?體會爺爺對約瑟的愛時孩子們說得非常好。存在的問題是幼兒在閱讀時只關注到故事情節的發展,由於PPT的限制,幼兒不能細緻地去觀察媽媽、約瑟表情、動作的變化,需老師及時地啓發引導,如有幼兒用書爲最佳。最後再增強爺爺與約瑟間的角色互動,就更加能生動地體會爺爺對約瑟深切地愛。

標籤:爺爺 教案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