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六國論》教案13 教案教學設計

《六國論》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用意,領會作者關心國家命運,反對屈辱求和、主張抗擊強暴的思想。 

2.結合單元知識短文,學習有關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譯知識。 

3.瞭解課文中部分文言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區別。 

4.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用對比方法逐層論證的方法。 

教學設想 

1.設計預習提綱,讓學生透過自學自練疏通課文,瞭解和掌握課文的有關文言文字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區別以及作者寫本文的時代背景。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透過朗讀或複述有關內容,培養聽、說能力。 

3.對於翻譯常識以及如何分析課文的論證,教師以方法指導爲重點,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獲取新知識。爲此,要加強質疑方面的設計。 

4.視學生程度,可在程度較好的班級印發蘇轍、李楨的《六國論》全文或片斷,擴展閱讀面,並作閱讀比較指導,以加強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時數 2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落實教學設想1、2。 

2.研習課文第1自然段。 

匯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賈誼的《過秦論》,作者治史致用,借評論秦的興亡引出可資當時最高統治者借鑑以治國的歷史經驗。賈誼這種治史致用、關心國家命運的憂患意識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學習的《六國論》也是一篇史論,它的作者蘇洵,也是一位充滿憂患意識、關心國家命運的封建進步文人。關於蘇洵,課文註釋中已經有簡括介紹,如果願意進一步瞭解,可參看宋史本傳(見附錄)。在這裏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關心政治,論文大多是針對時政而發,議論鋒利,說服力強,能切中時弊。歐陽修很賞識他的論文,在嘉祐年間,曾把蘇洵的22篇文章推薦給朝廷,一時名動京城,文人競相模仿。因此蘇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爲《嘉祐集》。課文《六國論》即選自《嘉祐集權書》,原題《六國》,後世選本多題爲《六國論》。“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爲主,要求善於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 

蘇洵的《六國論》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麼時弊?他在文中怎樣透過評史來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些主張有什麼進步性和侷限性?這是我們學習時要注意的。但《六國論》畢竟用文言寫成,要讀懂這篇文章,就必須注意文言詞語的積累,明白詞義的古今差別,對與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該如何翻譯等,在學習時也不可忽視。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預習指導 

1.關於課文的“預習提示”。這是我們質疑的鑰匙。“預習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紹了作者的寫作動機。爲對此加深理解,請認真閱讀作者所處時代的背景介紹。同時,在閱讀課文時瞭解作者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第2小段,介紹了論證特點。讀課文時應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歷史事實,如何進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聯繫北宋實際的。 

第3小段,介紹了文章的結構。這對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內容很有作用,它實際上是全文的結構提綱。讀課文時可以一一與之對照,細加體味。 

第4小段,是對本文寫作特點的評價以及提醒我們讀時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去分析作者的觀點。讀時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進步性和今天可借鑑的有哪些方面。 

2.預習提綱: 

提綱力求體現課文“預習提示”的內容,但側重於字詞,未涉及的將在後面研習課文時處理。本提綱以學生自學自練爲主。 

(1)聽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課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讀音,並與以前學過的字詞作比較。 

①六國互喪( ),率( )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慾無厭 

③洎( )牧以鑱( )誅 

④勝負之數( ) 數( )呂師孟叔侄 

⑤從( )六國破亡之故事 從( )散約敗 

(2)在下面括號裏填上恰當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與( )而不助五國也 

②( )糧而景從 

③悉使( )兵負草填之 

④革滅( )盡之標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風景談》) 

(3)有些文言詞(或短語)與現代漢語常用的意義不同,翻譯時要注意其區別。看課文註釋,做課文後“思考和練習”四和以下的補充練習(提示:其現代漢語常用的意義可查《現代漢語詞典》): 

①六國互喪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禍焉 ④至於顛覆 

(4)辨析加點字的意義: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譯時常需要補出。試補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補在括號中),然後翻譯。 

①較秦之( )所得( ),與戰勝( )而得者,( )其實( )百倍。 

②( )奉之彌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荊卿( )爲( )計 

譯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詞序,在翻譯時要改變。試譯下面句子,說說如何改變。 

①趙嘗五戰於秦 

②其勢弱於秦 

3.簡介時代背景: 

蘇洵一生經歷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葉以來,我國境內東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隸主貴族的勢力逐漸強大,成爲北宋王朝的嚴重威脅。1004年,遼(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軍在澶州城下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治者面對於己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每年向遼納白銀10萬兩,絲絹20萬匹。1042年,宋又在遼要挾割十縣土地的情況下,應允每年增納白銀10萬兩,絹10萬匹。1044年,宋又與西夏簽約,每年納白銀7萬兩、絹15萬匹,茶葉3萬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應允每年給西夏銀萬兩、絹萬匹、錢2萬貫。蘇洵反對這種屈辱求和,認爲這和戰國時六國“賂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故以《六國論》向北宋統治者陳述政見。 

[附] 預習提綱參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贏 ③羸 ④殆 ⑤怡 貽 

(3)(古義見註釋,練習“四”見“教參”,僅舉今義)①互相,表示彼此對待的關係,一般不單用,常見於成語中或作合成詞語素。②先--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與“後”相對。祖父--名詞,父親的父親。③迅迅,快。④用陰謀手段從內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數(命運) 屢次 計算 ②交好 歟(文言語氣詞,用於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許 ⑤像 還 ⑥愛惜 吝惜 ⑦發語助詞(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頓(失敗) 

(5)①以收賄;城邑;諸侯;前者;是後者之。②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譯文(略)。 

(6)①趙國曾經五次和秦作戰。“於秦”在原句作補語,譯時可充狀語,放在謂語前。 

②他們的勢力比秦弱小。語序改變同前小題。 

研習新課 

1.關於段落層次的劃分提示及練習: 

方法提示:議論文一般有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引論提出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或中心問題,以引起讀者注意;本論是分析問題的論證部分,在文章中佔重要地位;結論是在分析問題基礎上解決的部分:或歸納論點,或總結全文,或明確任務、提出辦法等。給議論文劃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個部分進行。至於段落之內的層次劃分,或各段之間的結構方式的分析,則應參考第三冊第36--40頁“合理安排論證結構”的知識短文所說的進行。 

根據上面介紹,參看課文“預習提示”,閱讀課文,看看本文5個小段可劃分的三個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種(敘線是段界符號,數字是小段序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讀課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內句間關係是下面圖示的哪一種(數字是句子序號)? 

3.課文“預習提示”指出:“文章開篇便提出了‘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中心論點。”結合第一段課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論點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兩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論點是第1句,按“預習提示”所列那樣刪去“非兵不利,戰不善”和本段最後一句,可以嗎?如果是最後一句,刪去第1句,怎麼樣? 

(3)本段所列兩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的關係是什麼?把分論點刪去,可以嗎? 

(4)比較本篇提出中心論點方法與《過秦論》的不同之處。 

[附] “研習新課”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說明:B是本段論證結論。D、E誤把分論點當中心論點)。 ②③提示:中心論點在首句,這是一個並列關係的複句,不是偏正關係的複句,兩分句從兩個不同角度陳述觀點。“非兵不利,戰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異說,保證了後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確鑿性。因爲事物之間聯繫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單純肯定“弊在賂秦”,並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論點應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兩個分論點,在本段實際上是論證中心論點的兩個論據,它們從“賂者”和“不賂者”兩方面的受賂秦之害的角度進行論證,加強了中心論點的嚴密性,增強了說服力。結句“故曰”,迴應首句,形似重複,實乃對中心論點的強調,使之更鮮明、突出。(4)提示:本文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和《改造我們的學習》相似);《過秦論》卒章顯旨,先以論據論證,然後歸納出論點。 

佈置作業: 

1.完成課文後“思考和練習”一、三、四。 

2.朗讀課文,背誦第1段。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學習課文第1至第5小段,落實教學目的第1、4兩項。 

2.總結全文。 

教學內容與步驟 

檢查作業: 

重點檢查背誦、朗讀。字、詞、句練習在學習下面課文時,透過讓學生口譯課文即可檢查糾正。關於“思考和練習”一,可讓學生口頭回答。 

1.學習課文第2小段。 

(1)學生口評本段課文,教師訂正。訂正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①課文沒有註釋而學生容易理解錯的文言詞。如:“諸侯之所亡”的“亡””(丟失、失去)與後文“燕雖小國而後亡”的“亡”(滅亡)不同。這類詞多在課後練習或預習提綱中出現,但仍然難免遺漏,如虛詞“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練習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所大患”前兩部分構成判斷句,後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賂者破滅”,譯時對這類句子一定要仔細辨別。 

(說明:以下各段都有這兩種情況,在學生口譯前一定要告訴以上兩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認真辨析。茲不贅述。) 

(2)課文“預習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論點展開論證。作者是如何展開論證的?即從哪些方面展開論證的?用什麼方法論證的?對此,我們在閱讀時應弄明白。請同學們根據下面提示來回答上述問題。 

提示:讀時注意文中的關鍵字詞:“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義詞。爲了便於大家思考,我們不妨來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較, 和 相比較,兩相對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的論斷。從比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戰”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論點中的“ , ”的道理,證明了“ ”的觀點。 

②爲了說明“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即賂秦之弊,作者進一步作了如下對比,諸侯爲“一夕安寢”,今日 與明日 相比,說明割地次數的頻繁,且數量越來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後。“ ”三字說明秦的“大欲”是“ ”的。從而證明: 並不能苟安圖存,實乃“ ”。在這一對比說理中,作者又將賂秦諸侯的先輩創業之艱難與子孫的“ ”相比,先輩的“暴霜露”與子孫的“ ”相比,斥責了賂秦者的卑鄙無恥。 

③以上兩層用了 論證,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 ”印證了自己的論證。這是用 法來論證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戰勝所得;諸侯賂秦所亡之地;戰敗而亡之地;諸侯賂秦;賂秦;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無厭;賂秦;破滅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寢。③對比法;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引證。 

根據上面練習,自己口答本題開始的問題。 

(3)本段文字生動,充滿情感。爲了體味這些,我們可用“刪減質疑法”來研讀這段文字。所謂“刪減質疑法”即從原文中刪去某段或某些詞句之後和原文比較孰優孰劣,提出質疑。如: 

①刪去“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句,可否? 

②刪去文中關於創業之難的內容,表達效果如何? 

(提示:①從反覆修辭格的作用去考慮;②從對比修辭格的表達效果去考慮。參看“思考和練習”二。) 

請用上面質疑法自己設疑,然後思考或與同學討論,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學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論點的第二分論點展開論述。作者運用例證法,分析了“不賂者”齊、燕、趙亡國的原因,進一步論證了中心論點。讀本段課文,應注意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本段的“不賂者”指哪三國?由此可知,上段的“賂者”指的是哪些諸侯國。 

(2)本段和上小段在寫法上的不同點之一是,上小段把賂秦的諸侯國放在一起總寫,本小段則把齊和燕趙分兩種情況寫。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樣處理史實,可否? 

(3)作者在分別寫齊和燕趙時,對這兩種情況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詞。請從課文中挑出幾個代表性的詞句加以體味,說說作者對齊的態度是什麼?對燕趙的態度又是什麼?然後朗讀課文,力求把這兩種不同情感色彩表達出來。 

思考提要: 

“賂者”指楚、韓、魏,“不賂者”指齊、燕、趙。作者把楚、韓、魏三國合寫,是因爲他們對秦的態度完全一樣--爭割地而賂秦,所得到的後果也一樣--皆因賂秦而力虧,終致滅亡。把齊、燕、趙放在一段,是因爲他們都是賂秦的間接受害者,“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但是,不賂秦的三國在對秦的態度上又分兩種:齊,與秦交好,不助五國;燕、趙則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兩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齊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齊亦不免矣”這種平淡冷漠的語氣陳述其亡國之因,以示對其鄙夷);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值得肯定、讚揚(所以作者用了褒義詞)。他們的滅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終”。燕把抗秦的希望寄託於刺客,趙自去良將,毀其“長城”,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時燕趙滅國還有失掉強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強調外因,“誠”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們朗讀時應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努力再現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後一層,用假設舉例法總括2、3小段,再次強調了中心論點,也爲下文的結論提出在客觀上作了鋪墊。 

3.關於課文最後兩段的自學提要: 

最後兩小段是文章的結論部分。各段內容可參看課文的“預習提示”。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結合賈誼《過秦論》第2小段第2層內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國的滅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觀點有什麼侷限性?我們應如何理解這篇史論的價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課文“預習提示”所說,“爲了諷今,於文末又巧妙地聯繫北宋實際,結出全文主旨”。想一想這“主旨”是什麼?作者是如何巧妙“結出”的? 

提示:蘇洵的“封謀士”“禮奇才”“併力西向”的假設措施,不過是山東諸侯“不愛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爲一”的翻版,九國之師的慘敗已證明“六國之亡的結局不可逆轉,秦亡六國的根本原因不在蘇氏的弊在賂秦”,其原因可參看歷史課本,這裏不涉及。但從中我們看到,蘇氏僅從鬥爭策略方面論六國之過,未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結論是偏頗的。特別是只着眼於“謀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羣衆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們知道,作者寫此文,並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國滅亡之因,而是爲了“諷今”,因此便從某一角度着眼分析歷史,總結教訓,告誡北宋統治者。作者的這種鍼砭時弊、關心國家前途的精神應予肯定。 

作者寫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透過對比而巧妙結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對比:六國與秦的爵位比較,實力比較;宋與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較,實力比較;宋與六國的比較以及契丹、西夏與秦的比較。從比較中,含蓄地點明瞭寫作意圖。 

4.學生質疑設計: 

用本課前面介紹的刪減質疑法對本課質疑、設疑,並談談自己對這些疑難問題的解答。 

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3.仿照本文結構安排,用現代漢語改寫《過秦論》。 

4.用刪減質疑法研讀《史記貨殖列傳序》並質疑。 

參考資料 

一、清代李楨《六國論》(節選): 

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爲秦所爲,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山東諸侯之立國也,未有能愈於秦者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接,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唯其終不克爲秦之所爲,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弟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用之細也。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縱親,與相佐助,豈可得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爲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樑、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概也夫。 

--摘自《畹蘭齋文集》 

二、《宋史蘇洵傳》(片段): 

蘇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27始發憤爲學,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爲文,閒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祐間,與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22篇,即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爲文章。(《宋史列傳第二百二》)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