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比高矮教案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比高矮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高矮教案

比高矮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件的高矮,初步體驗物體高矮不變性和相對性。能用詞彙“高”、“矮”表示比較結果。

2.引導幼兒思考、解答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比較人和物體的高矮,對比較高矮有初步的經驗。

2.椅子一張。

活動過程

1.比較高矮。

(1)觀察比較教師和小朋友的高矮。

①教師站立。“我是高還是矮?”“結論:因爲沒有人和老師比,所以不知道老師是高還是矮。”

②請一小朋友和老師並排站立。“×××小朋友和老師站在一起比,我們兩誰高誰矮?你從哪看出來的?”(兩人並排比較,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③小朋友之間比高矮。“請兩三對小朋友作比較,再請全班小朋友站起來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作比較。”教師請幾位小朋友回答他和誰比誰高誰矮。

④想一想:在我們周圍環境中,什麼東西高,什麼東西矮?

(2)變換站立位置比較(兩人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比較)。讓被請幼兒站在椅子上(高於老師)。“現在再比比看,我們倆誰高誰矮?爲什麼?”“小結:比較人們個子高矮時,兩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樣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現在小朋友明顯高,是因爲他在椅子上老師站在地面上。實際上它還是比老師矮。”

2.感知高矮的相對性(讓幼兒體驗到誰高誰矮要看他和誰比)。

(1)觀察比較。

①請一小朋友甲和教師比高矮。②再請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③“怎麼一會兒甲小朋友矮,一會又說他高,到底甲是矮還是高?”討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看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甲小朋友和教師比時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間比較。另請三位幼兒(高矮依次遞增)進行比較,可重複兩三次。

(3)小結:要想知道誰高誰矮應該看他和誰比,當他和個子高的人比時,他就矮,而和個子矮的人比時他就高。

活動建議

1.物體的高矮、大小、輕重、厚薄等連續量,都具有不變性和相對性,幼兒感知這些特點,一般來說比較困難,因此在設計具體活動時,應注意:(1)先讓幼兒進行實物比,例如,兩個人比較高矮,兩本書比較厚薄等;(2)活動設計要有層次性,如:兩個人站在同一高度上比較高矮(先讓師生之間比較,再幼兒之間比較),然後兩人再站在不同的高度上進行比較,這時可引導幼兒觀察,由於站在不同的高度,兩人的高矮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讓幼兒懂得比較高矮的人必須站在同一高度。

2.引導幼兒認識高矮時,可先兩個人比,這時高和矮是不變的(誰高就是誰高,誰矮就是誰矮)。然後再引導幼兒進行三個人比較,這時結果會發生變化(如和更高的比,原來高的就成了矮的……),使幼兒感受到人的高矮的相對性。這樣的系列活動使幼兒對這問題的認識逐漸深化、精確。

比高矮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並能用三個或更多的物體比較高矮。

2、能認真地參與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P11

2、三個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個大方塊。

活動過程

1、玩比高矮的遊戲。

(1)、兩個小朋友上臺,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誰啊?我讓她們都站在這平平的地面上。看看這兩個小朋友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引導幼兒比較。

"又來一個小朋友,我也讓他站在這平平的的地面上,並站在這兩個小朋友的中間,這裏就有1、2、3三個小朋友。看看她比哪個小朋友高?比哪個小朋友矮?(原來她們是比過以後才能知道高矮)。"

(3)請一個小朋友站在一個大方塊上,與其他兩個小朋友比一比,現在誰高誰矮。

(4)請幼兒認真觀察、思考:誰最高?誰最矮?爲什麼?想一想比高矮,怎樣比最公平?

2、再次嘗試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四至五人,幼兒自己練習比高矮,並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順序排隊。

3、再請三個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請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說一說哪頂帽子高,哪頂帽子矮,怎麼比?

(1)請小朋友將帽子摘下來,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與小朋友討論比較高矮的方法:相比較的物體必須都放在同一個面上,也就是說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練習:《我的數學》P11,比一比誰戴的帽子高,誰的帽子矮。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畫小三角形。後講評幼兒做練習的情況。

5、小朋友們,想不想讓自己比別人高呀?那我們要怎麼做呢?(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少吃零食,多運動,才長得高。)

反思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透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小百科:高度首先是個物理空間的概念,作爲物理空間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較簡單,是指從地面或基準面向上到某處的距離。

比高矮教案3

一、 活動目標

1 、透過目測比較高矮,知道什麼高,什麼矮,感知高矮相對性。

2、練習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 活動準備

1、有高矮物體的大圖。

2、兩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初步比較高矮。

請一位大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說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引導幼兒比較圖片上物體的高矮,並說出什麼東西是高的,什麼東西是矮的。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透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請幼兒給不同高矮的物體進行排序。

5、排隊遊戲:幼兒透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四、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並比較它們的高矮。

反思: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透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爲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後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比高矮教案4

活動目標:

1.掌握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

2.能用三個高矮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3.愉快參與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人物卡三張;《幼兒畫冊》(第三冊p7)

活動過程:

1.匯入。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一個遊戲,比一比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確方法。

(1)教師和幼兒比高矮。

教師站在地上立正,幼兒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誰高誰矮?(學說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

(2)幼兒與幼兒比高矮。

一幼兒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兒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問: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引導討論:小朋友,你怎麼想?

兩個人比高矮,哪種方法是公平、正確的?哪種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確的?

(3)遊戲:找個朋友比一比。

3.排序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媽媽、小明三個比一比,誰最高?。誰最矮?(學說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師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個排序。

爸爸、媽媽、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樣排隊,個子矮的排前面,個子高的排後面。排在哪兒呢?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

4.幼兒做相關練習。

(1)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上小動物的高矮,然後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乾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2)鼓勵幼兒相互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透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認爲本次活動設計是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先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較高矮,讓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比起圖片來更直觀,先讓幼兒自己來比較,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再來觀察圖片比較高矮,最後進行排序。幼兒學起來是層層遞進的,對高矮概念掌握的較好,完成原先設立的目標。

比高矮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

2.學習將2-5個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方法進行有序排列。

3.能積極主動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個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圖片。

2.高矮不同的樹、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趣,感知高矮。

師:老師這有氣球,你們誰能碰到它?老師來試試看能不能碰到?爲什麼老師能碰到氣球而小朋友不能碰到?

二、猜想,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1.讓幼兒猜一猜誰高誰矮。

出示圖片的上半部分(露出兩位小朋友的頭部),請幼兒猜一猜誰高誰矮。再露出圖片的下半部分,讓幼兒驗證自已的猜測。

2.感知、學習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1)請幼兒兩人比高矮,能說出誰高誰矮。

(2)三人比高矮。

(3)遊戲:比高矮。

三、操作,鞏固比較方法。

1.小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進行正確排序。

2.集體評價。

四、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小朋友學會了比高矮的本領,下面我們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麼東西比你高,有什麼東西比你矮。

比高矮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感知兩個或三個物體的高矮。

2、初步理解掌握“高”“矮”的相對關係。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樂於和同伴分享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入口處擺放一個小拱門。

2、幼兒準備:畫有高矮不同的三棵樹的練習紙。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感知高矮,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2、活動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係。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用目測、對比的方法比較高矮,初步瞭解比較高矮是需要參照物的,是相對的。

四、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高矮。

(1)請幼兒入場。(幼兒依次從入口的小拱門下走過)

(2)提出問題:“爲什麼有的人走過的時候要彎腰才能過,有的人走過的時候不需要彎腰呢”幼兒自由討論併發言。

(3)教師總結:小朋友有的高,就要彎腰才能過。有的矮,就不需要彎腰。

2、比高矮,初步瞭解比高矮的正確方法。

(1)教師和幼兒比高矮。

教師站在地上立正,幼兒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誰高誰矮?

“老師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師矮”。

(2)幼兒之間比高矮。

先是兩個幼兒站在不同的高度上比高矮,再站在同一高度上比高矮。引導幼兒討論:哪一種比高矮的方法纔是正確的?

小結:比高矮的正確方法,是在同一水平線上比。

3、初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對關係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讓幼兒理解比較高矮是相對的。

(2)分別請三個小朋友從高到矮排隊,並分別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幼兒練習:請幼兒給高矮不同的三棵樹塗上不同顏色,並按從高到矮、從矮到高的順序進行排序。老師巡迴指導、評價。

(4)遊戲:找個朋友比一比。

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立正,比一比,我是高來還是矮。”遊戲反覆進行2~3次。

幼兒每次找不一樣的朋友,說說比高矮的結果。說出;“我和xx一樣高”、“我比xx高,xx比我矮”等。

4、延伸活動:

在活動室,鼓勵幼兒可以找任何物體或小朋友和自己比高矮。並能用語言表述出來,如:我比畫高,畫比我矮;我和欄杆比,我高、欄杆矮等等。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較。

五、評價要素

是否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發現高矮的相對性。

六、活動建議

1、回家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

比高矮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比較高矮。

2、學習將2~5個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方法進行排序。

3、能積極主動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操作卡 兩個小朋友 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接數、報數遊戲

3、激趣,感知高矮

師:老師這有絲巾,你們誰能碰到它?爲什麼老師能碰到小朋友不能碰到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想,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師:請你找一位朋友比一比你們兩個誰高誰矮。

2、請兩位幼兒進入教室,女孩站在物體上,用布遮住,請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原來比高矮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3、請幼兒進行操作比高矮

(1)評價

(2)請幼兒找相同的卡片進行比較

(3)再次評價

比高矮教案8

設計思路:

進入中班的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步加深,他們能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瞭解新鮮的事物。在排隊時也會在無意間聽到有些孩子的對話:我比你高,我排在你後面,我來關燈我人高的等。孩子們也有意識認識到自己正在慢慢長高,正是這些無意間的發現,給孩子帶來了繼續探索,學習的願望。

透過上週的藝術活動《我們在長大》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有意識認識到自己比小班時長高了很多,但具體長高他們是沒有概念的。我們班的孩子們喜歡和同伴做比較,無論在身高還是學習等方面,這說明他們都有各自的目標,比較上進。

但他們還沒有掌握正確比高矮的方法,不知道在進行比較的.時候,需要兩人同時站在同一平面上,也不會用簡單的方法進行記錄比較的結果,影響了孩子的正常交流。透過活動,是想讓幼兒用目測的方法進行比高矮,嘗試用簡單的萬法進行記錄。

活動目標:

1、在兩個人比高矮的基礎上,嘗試三四五個幼兒一起比,比一比誰高誰矮,並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正確排列。

2、體驗到自己長大長高了的快樂,要更加懂事。

活動準備:

測量身高的刻度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正在不斷地長大。

1、上次老師帶你們去看小班的弟弟妹妹。還記得嗎?他們叫你們哥哥姐姐啦了哦!因爲現在的我們已經長大了,成爲中班的小朋友了,那你們覺得自己哪裏長大了呢?

小結:老師發現許多小朋友升入中班後,變得更加懂事了,本領也更大了,而且都長高了,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高誰矮好嗎?

二、和同伴比高——幫助幼兒用簡單的記錄方法進行記錄

1、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比高矮。(可採用身體站直背對背的比法)

2、幼兒自由結伴,三人一組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比)

3、幼兒自由結伴,四人一組比高矮。(運用目測的方法比較)

4、幼兒自由結伴,五人一組比高矮,說出本組最高和最矮的幼兒,進行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序。(找出最高和最矮的幼兒,中間的再比,簡單的記錄)

小結:剛纔你們用了好多不同的方法來比較,下次把這些記錄的好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哦!

三、模仿遊戲:高朋友和矮朋友

比高矮教案9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園圍繞“數學”領域組織青年教師開展了“一課多研”、“好課多磨”等活動,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從而使她們對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有了長足的更新和優化。

她們在一次次思維火花的碰撞中、一次次組織實施的經驗總結中,形成了組織數學活動特有的可持續發展的較穩定的策略。以中班數學活動“比高矮”爲例,思考數學教學中的細節問題——提出切實的要求、適宜的操作來實現各環節目標的落實,將目標達成情況作比較。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並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2.掌握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發展觀察力與比較判斷力。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有序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幼兒每人兩套操作材料。(高矮不同的三個動物卡片、高矮不同的小牛卡片分兩次投放)

2.教學PPT。

3.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幼兒和樹小組比高矮。

1、幼兒和大樹比高矮。

“現在我請小朋友和別的東西比一比,知道是什麼嗎?(樹)我把樹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樹高還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樹是高還是矮是要有東西和它比的,那我請這組的一個(中個)小朋友來和這棵樹比一比。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出示小樹。“你們說是小朋友矮,那我還有一棵小樹,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現在是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那小朋友和兩棵樹比一比是(小朋友比大樹矮,小朋友比小樹高。)”

3、我知道還有其他組的小朋友也想來和樹比一比,再請那組的一個(高個)小朋友上來。誰最高?誰最矮?(大樹比小樹高,,大樹比小朋友矮。)

小結:高和矮是要透過比較以後才能知道的,單獨一個東西不能判斷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具,這些玩具有高有矮,請你們在桌子上去比一比,按高矮來排排隊。”

每個小朋友使用以下幾類操作材料:

(1)按瓶子高矮排序;

(2)按套娃的高矮排序;

(3)用積木從低到高疊樓梯;

(4)按杯子高矮排序;

(5)按小棒高矮排序。

2、討論:請個別幼兒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講臺來,這是什麼玩具?數數有幾個?教師指其中一個問,說說比這個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有哪些玩具?

五、戶外活動:

幼兒到戶外尋找物體比較高矮。

“今天我們學會了怎麼樣比高矮,現在我們從矮到高排着隊,到外面找一找,有什麼東西可以比高矮。”

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透過三個活動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比較高矮;學會運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較高、比較矮、最高、最矮等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比高矮教案12

活動目標

學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區分兩個物體的高矮。

活動重點

能正確區分高矮。

活動難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操作卡、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初步瞭解比較高矮的方法

小豬和小猴是鄰居也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倆爲一件小事吵了起來。

二、操作卡片,進一步學習比較高矮

請小朋友幫小豬和小猴比一比他們的房子、樹等物體,是誰的高,誰的矮,給高的物體塗上喜歡的顏色。

三、親自體驗,學會比較高矮

幼兒分成三人一組,兩個人比高矮,一個人做裁判,說說誰高誰矮。

四、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怎樣比較物體的高矮,可高矮不是絕對的,會隨比較對象的不一樣而改變,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你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實踐成果:這節活動應用了專家所講的觀察認識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探究、觀察、自己動手嘗試,從而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初步感受到了比較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上完後覺得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用實踐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效果。

比高矮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透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透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學用具:

積木塊。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較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較

2.板題:高矮

1.判斷高矮

2.讀題

比較大小、胖瘦宜肯定評價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着,比較高矮

2.佈置活動

小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彙報交流

4.總結方法;

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誰高誰矮

2.小組合作

同桌比高矮

3.以組爲單位,彙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

組間互評

肯定方法

鼓勵求異思維

1.激疑啓思

2.培養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

3.培養思維創造性和語言表達力及自信力

三、排隊遊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

1.判斷並說明方法

2.判斷並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1.培養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思維說理能力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彙報,獨立判√、×並改正

鼓勵互查

1.培養審題的學習習慣,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那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遊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比高矮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比高矮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透過小數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透過合作交流,學會比較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養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重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教具、學具準備:

積木塊、兩朵紅花。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設定情景,引入課題

在黑板上方貼一朵紅花,下方貼一朵紅花。

問:誰願意將黑板上的紅花摘下來?

請一名學生上臺摘紅花。

學生拿到了下方的紅花。怎麼也拿不到黑板上方的紅花。

這時,老師輕鬆地將黑板上方的紅花拿下來。

問:老師爲什麼能拿到這多紅花?

生:因爲老師的比小朋友高。

師:爲什麼小朋友沒能拿到這朵紅花呢?

生:因爲小朋友個子矮。

指出:下面我們共同研究比高矮。

板書課題:比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找兩個高矮相差較大的小朋友上臺。

師:你能看出誰高誰矮嗎?

生:能。

師再請兩位高矮差不多的學生上臺,並讓兩人分開站在講臺的左右兩邊。

師:大家能看出誰高誰矮嗎?

生:不容易看出。

2.小組合作

各組同學討論比高矮的方法。

3.彙報交流

以組爲單位,彙報不同方法 鼓勵合作活動肯定方法

腳跟併攏,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來了。

還可以靠牆作記號,比一比誰高。

三、排隊遊戲

1.3人一組說說誰最高誰最矮

2.逐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第二高,第三高。。。。。。

3.判斷並說明方法 組間互評,肯定鼓勵

四、反饋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較高和矮

2.舉其他喜愛的動物作比較 反饋

同桌糾錯彙報,獨立判、並改正 鼓勵互查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用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較

3.悄悄話遊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悄悄話:踮腳尖比高矮

(2)判斷思考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六、評價總結

比較高矮要注意什麼

比高矮教案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高矮 。

教學目標:

1.透過比較高矮、長短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高矮、長短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體驗具體的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

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體驗具體的比較方法.

教學過程:

一、感知高矮的關係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黑板一棵大樹,樹上掛滿蘋果,有高有矮。)

秋天來啦,蘋果都熟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蘋果摘下來放到籃子裏,誰願意來?(學生摘到下方的蘋果,怎麼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蘋果。這時,老師輕鬆地將蘋果拿下來。)

xxx爲什麼沒能摘到蘋果,而老師爲什麼能摘到呢?

對,老師和xxx比,老師比xxx高,xxx比老師矮。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高矮。(板書:比高矮)請跟老師讀。

2、例舉生活中的高矮。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些物體能比高矮嗎?

二、體驗比較的方法。

剛纔小朋友們一眼就看出來老師比XX高,現在,你們想跟小夥伴們比比高矮嗎?好,請聽清楚要求:想想你要和小組內哪個同學比?你想跟他怎麼比?比好之後,快速回位坐好!開始!

1、學生活動,探討比較方法。

2、學生彙報,展示不同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麼和身邊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請你和你的小夥伴出來演示給大家看好嗎?

學生每彙報一種,教師及時加以正確指導。

3、遊戲。

下面,咱們來做個小遊戲,請小朋友們猜一猜,誰長得高些?

看看,到底誰長得高些?

請你再看看是誰高?

他們比身高的方法對嗎?那你們說正確的應該怎麼比?

4、小結。

看來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較時必須要注意:一是兩個人的腳要放在同一個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辦法比,也可以用面對面的辦法比;三是用做記號的辦法時,人還要貼着牆壁。現在你們會比身高了嗎?

三、活動鞏固。

我請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排排隊。誰願意來給他們排隊?

你是按什麼順序排的?誰最高?誰最矮?誰第二高?(老師加入)現在他還是最高的嗎?你能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小朋友嗎?

小結: 小朋友們合作得很好,隊伍排得很整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排隊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練習.

1、小動物們看見小朋友這麼熱鬧,它們也想來比高矮,看!這是?

(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長頸鹿)這是?現在你想讓誰和誰比?這時大象還是最高的嗎?三隻動物比,誰最高?誰最矮?

2、(出示三隻兔子圖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領獎臺上,怎樣才能比出他們誰長得高?誰長得矮呢?用我們剛纔所說的比較方法行不行?爲什麼?怎麼比呢?

3、(出示圖片)汽車能從橋下透過嗎?要想使汽車順利透過大橋下,可以怎樣做呢?

五、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比高矮)

請你在班級中找出三個比你高的同學。

教學反思

一、能採用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我在教學時把比高矮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進行比較,探討,而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多種比的方法,既體現瞭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能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我在引入時用了摘蘋果的小遊戲,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並初步感知了高和矮。而在學會比高矮之後,又安排了排隊遊戲,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或平時要遇到的問題。這樣有力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存在不足:

在合作比較、探討時,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不知道怎麼聽別人的發言,顯得有點亂,討論後學生不能很快靜下來,時間也花得比較多。

標籤:教案 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