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及反思

【學習目標】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及反思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

2、理解詞語:貳、軍、鄙、陪、封、行李、共、濟、肆、闕;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歸納義項:若、夫、微、之。

2、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講解法。

3、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謀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根據課文註釋疏通字詞句,標誌有關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查閱有關資料瞭解作品以及寫作背景。

【教學流程】

一、匯入課文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說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透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結構,理清思路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⑴ 第一遍學生齊讀。

⑵ 第二遍聽錄音。

2、聽課文錄音,糾正字音、句讀。

晉/軍函陵,秦/軍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讀第二段,結合語境準確把握人物身份,體會文言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學生自己談應該如何讀)。

4、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5、秦晉兩國爲什麼要聯合攻打鄭國?課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學生回答預習情況,教師補充、點撥,並出示課件中有關的地圖)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晉圍鄭形勢圖:

6、退秦師的結果怎樣?用原文回答。

明確:秦“乃還”,晉“亦去之”。

7、明確寫作思路(結合板書明確思路,並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提示:爲什麼退──怎樣退──退的結果。“怎麼退”是課文的主體部分。

三、重點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該段的字詞句,質疑、解疑。

2、思考: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軍的?

生探究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解的字詞以及問題舉例:

1、封:

⑴ 既東封鄭(“封”,會意字,從土從寸,表示帝王向諸侯分封土地。本義封賜。還可引申作名詞,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這裏作意動詞,“以……爲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詞,即當“疆界”解。)

2、鄙:

越國以鄙遠(形聲字,從邑,表示它是地域區劃的名稱,聲。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鄉,遠處叫遂。鄙是遂所屬的一級居民單位,也泛指邊遠地區或農村。如彭端淑《爲學》:“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詞講;這裏屬詞類活用,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爲“把偏遠的地方當做邊邑”)

3、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

將焉取之?(代詞,代土地)

戍之,乃還。(代詞,代鄭國)

4、敢以煩執事:冒昧地用這種方式麻煩你。

5、“君”字出現9次,其中8次是對秦穆公說的,1次是說晉國的。體現了燭之武替秦考慮,不爲己謀的思想。他在有意無意間離間秦晉關係,使秦伯不但“去鄭”,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語委婉而有氣勢。

6、內容:“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從側面襯托燭之武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願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爲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鑑於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僞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以退爲攻)

第三層(“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透過學生討論,小結燭之武說服秦伯的藝術(出示課件):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以退爲進);

亡鄭導致鄰之厚,君之薄也(闡明利害,動搖秦軍);

舍鄭,君亦無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晉國貪得無厭,君之所知也(引史爲例,挑撥秦晉)。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爲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爲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四、結課

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纔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燭之武正是運用最恰當的勸說方式處處爲秦着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挑撥秦晉關係,終於打動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還”,從而保全了鄭國。這是燭之武智慧的體現,更是他辯論語言的魅力所在。

【板書設計】

燭 爲什麼

之 以利相誘

武 怎麼退 替秦着想

退 挑撥秦晉

師 退的結果

【評課與反思

教完該課回頭思考,特總結如下:

一、評課

專家的評課情況彙總:

1、誦讀的巧妙處理,詞語、斷句體現巧妙,並且在誦讀中解決語言知識。

2、對背景知識的介紹打破常規,比較自然,恰到好處。

3、對教材的處理突出主體部分,重點明確。

4、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識的落實、寫作、藝術表達技巧相結合。

5、板書與多媒體的完美結合,學生回答時邊板書要點、邊總結,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與評價,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得到知識的總結。

6、課堂結構自然、舒服,教師有親和力。課堂上讓學生髮現問題──小組交流──互相解決,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對學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晉國的事情,能否從晉國的角度入題。

二、自評

1、課堂結構自然完整,結語與導語圍繞課文內容,並遙想呼應,思路清晰、嚴謹,關注每一個細節。

2、突出文言文的文體特點,注重誦讀教學,引導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和能力。而且三個段落三種不同的處理方法,體現教材特色、學生特點,以及教材處理的靈活性。

3、教學重點鮮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協作,從而在集體的智慧中完成學習任務。

4、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評價(包括口頭評價和板書)學生、鼓勵學生,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教師語言自然、親切,富有感染力和時代感,教態自然而有親和力。

6、從整個課堂看來,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配合緊密,能有效體現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原則,學習效果較好。

7、課堂上回答問題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說明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