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捏泥的基本製作方法,製作鉛筆頭。

2、嘗試利用多種方法美化、裝飾學具。

3、能製作出有一定個性的鉛筆頭。

教學重點:製作出有個性的鉛筆頭。

教學難點:感悟製作中的美。

教學準備:泥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新課。

1、利用教室牆壁展示材質、造型、風格、特點不同的鉛筆頭,學生走進教室即可欣賞牆壁上的鉛筆頭。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摸了摸、議一議。

組織學生穩定情緒。

2、問: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教室是用什麼佈置得這麼漂亮?它們有什麼特點?

:鉛筆頭,即可以掛起來作爲鉛筆頭上裝飾的工藝品。它造型美觀,色彩漂亮,選材範圍很廣。你們看看手中的材料,我們今天要用什麼材料製作鉛筆頭?

3、導題:我們今天學習用泥製作的鉛筆頭。

(板書)泥做的掛件。

三、講授新課

1、組織學生觀察、小組討論。

請學生看大屏幕,讀討論題目。

(1)牆壁上的鉛筆頭都塑造了哪些形象?(板書:選材特點:……)

(2)造型風格運用了哪些手法?(板書:造型風格:誇張、概括、變形)

(3)你想怎樣製作泥鉛筆頭?

(小組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複習舊知識,爲學習新知識作鋪墊。

複習浮雕的製做方法,生答,師用投影儀將知識點打在大屏幕上(板書:製做方法:浮雕技法)。

(1)層次簡單的減地平級塑造形象法。

(2)多層次的壓塑空間塑造形象法。

3、加強學生對藝術表現的認識。

(1)讓學生進一步討論,瞭解藝術家是怎樣採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表現藝術作品的。

(2)教師利用板書進一步塑造形象採用的方法。

四、藝術實踐。

1、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製作一件鉛筆頭。

製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生互相探討,

共性問題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示範講解。

提問:在製作時,你還發現了哪些製作方法?(板書:泥塑技法)

2、佈置創作要求。

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塑造出你喜愛的形象,塑造時要大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要與衆不同。

泥稍幹後,可以用水粉塗上顏色,進行裝飾。色彩鮮豔漂亮。

(出示資料,給學生,擴大學生創作空間)

4、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品展評

1、自己,組內交流。

2、各組推薦交流。

請學生代表談一談自己的創作體會,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3、師生評議,爲作品命名,舉行小型作品展。

六、課堂,佈置作業

今天我們用泥創作了許多精美的鉛筆頭,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普通的,甚至是廢舊的東西,只要用我們聰明的頭腦和廣博的知識,就可以創造出

好多精美、有趣的藝術品。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采。請同學們回去蒐集你認爲可以製作掛件的材料,下課以後我們可以自己運用綜合材料創作掛件。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春天的顏色

這是我呀

第二課時

外國民間玩具

好大一幅畫

學習目標:

透過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現代建築的壁畫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透過表達巨幅作品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組織畫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鍛鍊學生毅力;培養學生繪畫興趣,享受繪畫和活動的快樂。

學習重、難點:

欣賞圖片資料時,觀察需要仔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大膽的表現,展示自己。

學習準備:

圖片資料若干。學生繪畫用具等。

學習方法

第一課時:

一、引

1.準備活動環境。

2.師:動的情景;徐州出土的衆多的畫像磚,是漢代的先祖們活動、生活的縮影和對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回到遠古時代,去尋找我們的祖先們留下的生活和藝術的痕跡。

二、議

1.兒童自己欣賞書上的圖片,感受畫面形式和場面,初步理解作品內容。

2.兒童用自己的理解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岩石和壁畫,讓學生觀看、感受和進一步理解,並進行適當的講解。

A、畫面的共同特點:尺幅較大,概括性強,自由奔放,描寫的景物和當時的生活有關,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畫面的由來:勞動記事,圖騰,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術,表達感情、遊戲、自娛、狩獵、抗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

C、重點了解一些有廣泛影響或個性特點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帶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帶箭的美洲獅形象,常常被人類學家們用來說明舊石器時代巖畫起源於巫術的典型例子,“他們非常喜歡用這類人工製品去仿造他們夢寐以求的獵物”。

B、江蘇連雲港將軍崖原始社會巖畫,用石頭磨畫而成,刻畫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巖壁上的人物活動圖,人物和動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畫,記載着很多本身經卷故事,著稱於世界。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許多巨大的畫,它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畫的?爲

什麼要畫?畫的是什麼?

(2)壁畫等巨幅繪畫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A 商業宣傳廣告。

B裝飾生活環境,

C人們自娛自樂

(3)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繪畫作品,它們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效果。互相討論,表述。

第二課時:

一、引

1.組織兒童分組,安排場地、準備巨幅繪畫創作的材料。

2.和學生共同商量繪畫表現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小組表現同一個主題,先集體構思,再分配具體任務到個人,一起表達。

小組裏每個人都自由發揮,看看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麼樣的畫面。

二、議

老師提醒注意事項:

1.兒童大膽塗抹,不要受約束,盡情表現自己的想法。

2.兒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讓畫面有流動感。

3.兒童在牆壁繪畫時,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4.兒童注意環境衛生的保護。

5.友好合作,互相支援。

三、練

分頭活動。

1.在牆壁繪畫。

2.在大紙上繪畫。

3.在地面繪畫。

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不怕苦和累,堅持到底,並協助學生完成美術活動。

四、學習小結

1.創作的作品,並說說自己的創意和構思。

2.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

3.進一步鼓勵學生的表現。

4.留念

五、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畫龍點睛》

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禮品包裝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夠利用各種材料較巧妙地設計製作和結紮包裝作品。

3、對包裝設計活動感興趣,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包裝的設計、製作

教具準備:包裝紙、紙盒、絲帶、彩筆、剪刀、透明膠帶、廢舊材料、訂書器

教學過程:

一、引趣匯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祕的禮物,我想把它送給這節課表現最優秀的同學,爲了讓這名同學收到禮物時更加開心,我想把它進行一下簡單的包裝。

二、探究新知:

1、滲透禮品包裝的相關知識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這裏有三張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包裝紙,如果這件禮物送給你的話,你會選擇哪一張呢?爲什麼?那麼剩下的兩張你認爲適合包裝什麼禮物送給什麼人呢?

2、演示包裝方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包裝方法。

3、欣賞禮品包裝圖片

禮品的包裝和裝飾方法很多,下面我們就欣賞一組各具特色的禮品包裝圖片。

透過老師的示範和同學們的欣賞,相信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包裝的方法,那麼包裝什麼禮物呢?母親節就要到了,媽媽平時爲我們付出了很多辛苦,請每位同學爲自己的媽媽寫幾句祝福語,裝進盒子裏,作爲禮物送給媽媽,同學們看大屏幕,展示教師製作的祝福語。

三、學生製作

溫馨提示:

1、用包裝紙給禮物鑲邊框。

2、用深色彩筆寫祝福語

3、把祝福語放到盒子裏進行包裝

4、裝飾

四、展示評價:

說一說製作感受,對自己設計的.包裝滿意嗎?爲什麼?其他同學對這件作品有什麼想法?你喜歡哪個包裝作品?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五、送禮物

今天表現最優秀的同學是,現在我就把禮物送給他,在送他禮物之前,我要告訴同學們,接送禮物也有一定的禮儀,教師演示雙手送禮物,對方雙手接禮物,並表示感謝,教師送禮物。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匯入:教師出示一幅中國畫,並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麼是中國畫並出示課題——“水墨遊戲”。

3、新授:

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範,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2、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於用水、用墨、敢於下筆。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五、組織學生清理衛生,教育學生熱愛環境衛生。

教學反思

透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髮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造的過程將會使學生體會成功。每個學生的點滴創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嘗試各種美術表現方法,對學生的美術能力的發掘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墨畫長期被兒童美術教育所忽略,認爲它陳舊、僵化,會束縛孩子。其實,水墨畫自有其隨機、變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讓學生們在水墨中玩起來,在遊戲中瞭解傳統、感悟自然、創造自己的表達方式,就開闢出了一塊兒童繪畫活動的新天地。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透過不同物品印紋嘗試實驗,引導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

2、利用敲印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對由於底面不平而產生印紋的美觀從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學習操作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是否能簡單地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教具學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用自然界中有dash;—物體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2、發展階段:

(1)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顏料後敲印以及用各類擁有紋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探究,從而找出產生紋理的原因。

(2)利用印紋製作畫面時要注意色彩的協調、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沒有具體物象的)。

(3)利用紙片的重疊製作圖章時,先剪出圖形的外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隨後粘貼,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厚薄明顯的地方線條光滑而清晰),最後注意圖案在圖章中要構圖飽滿,從而產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三、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四、學生評價作品,小結。

五、課後拓展:

1、用印紋和彩紙剪貼來組織畫面,譬如:用葉脈敲印出草叢,配上彩紙剪貼的蝴蝶,可以產生另一種作品的效果。

2、對印出的紋理進行聯想,看看能成爲什麼……然後再透過簡單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