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1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徵,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幼兒剪紙燈籠、5以內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在中國的許多節日裏,大家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剪了許多不一樣的紅燈籠,把它們串成一串燈籠。今天,我們將這些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

1、認讀加法題:1+4=5,4+1=5,2+3 2 5,3+2 2 5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麼?有數字、有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

認讀數字:每個數字和符號都有名字的。幼兒認讀算式題中的數字。

符號:“+”名字叫“加號”,“=”名字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2”讀“等於”。

認讀每一道算式題:1加上4等於5。1、4、5各表示什麼意思?

2、共同選擇一串燈籠,請幼兒找一道算式題,說說算式題的意思。例如“一盞紅燈籠加上4盞綠燈籠,等於5盞燈籠”,“4盞小燈籠加上1盞大燈籠等於五盞燈籠”等。

三、看燈籠找算式題

1、我們剪了許多燈籠,每一串是幾盞燈籠?找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能不能用這些加法算式題和燈籠做朋友?

3、幼兒操作:觀察各串燈籠,分辨它們不同的特徵。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認讀交流:

1、認讀每一串燈籠下面的算式題。

2、找一找一串燈籠下不同的算式題,說說它們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兩串燈籠下相同的算式題,說說它們不同的意思。

4、尋找不同燈籠下掛着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表示3盞圓燈籠加上2盞方燈籠等。

延伸:

生活中的算式題。

思考:3+2=5還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我們平時可以用它做什麼事呢?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電教活動樂趣。

2、操作課件,學習用">""<"表示兩個數量的關係。

3、透過課件認識">""<",理解符號含義。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感知河馬嘴巴的形象。

匯入:小朋友,你們見過河馬嗎?它是什麼樣的?

教師:瞧,有一隻小河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還是一隻貪吃的小河馬,吃東西時,大嘴巴總是朝着多的方向張開。

二、結合課件講述,知道河馬大嘴巴總是朝着數量多的方向張開。

1.河馬爸爸媽媽送食物,小河馬的嘴巴總是朝着數量多的方向張開教師:小河馬,胃口大,河馬媽媽來餵它。食物來啦,看是什麼?(出示課件)一個盤子裏有 X個?一個盤子裏有X個?小河馬說:我要吃多的那盤,是哪個?

教師:小河馬,胃口大,河馬爸爸來餵它,食物來啦,看是什麼?(出示課件)……小結:(小河馬的嘴巴總是朝着數量多的方向張開)教師:小河馬,胃口大,爺爺奶奶來餵它,食物來啦,香蕉一樣多,這下小河馬不知道要朝哪邊張嘴巴了?小河馬閉起嘴巴。(出示已經學過的=號)

2.小動物送果實,幼兒練習掌握小河馬張嘴方向。

教師:"咚咚咚"誰來啦?(小馬)小馬給小河馬送來了吃的?猜猜小河馬的嘴巴會朝那邊張開呢?(幼兒操作電腦)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貓、小雞。

教師:貪吃的小河馬大大的嘴巴總是朝着多的方向張開。其實在這個大嘴巴里還藏着一些有趣的符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根據河馬嘴巴,認識理解">""<"符號。

1.觀察河馬不同張嘴的方向,認識理解">""<"符號。

教師:小河馬的這張大嘴巴是朝哪邊張開的?

(大嘴朝前大於號,尖尖朝前小於號。嘴巴扁扁等於號。)教師: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2.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符號,理解符號的正確運用。

教師:小河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們來看一看,比一比,應該用哪個符號。(出示課件,選擇正確的符號)

四、農場摘果子比賽,集體練習符號的運用。

1.幼兒分組進行摘果子比賽。

教師:農場裏的果子熟了,你們願意幫助小動物們摘果子嗎?我們來比賽,在一段音樂中,看看哪一隊摘的多?(幼兒操作)

2.集體統計比賽結果,練習用數字記錄,使用">""<"符號。

教師:用數字記錄,讀起來可真方便。剛纔你們做的操作卡回到教室後也可以用數字記錄一下,再讀一讀,好嗎?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繼續練習">""<"符號的運用操作。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3

活動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比較,嘗試和發現多種排序方法,並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表述。

2、感知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美。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剪紙燈籠(紅、黃、藍三色,大小不一)若干;塑封藍印花布、小籃子若干、垃圾桶四個、三塊大黑板活動過程:

一、 感受規律的存在,發現生活中的規律美。

1、欣賞藍印花布。

師:這塊藍印花布設計的怎麼樣?爲什麼?有什麼規律嗎?(幼:按形狀交替排列。)

2、欣賞服裝

(1)、出示一件條紋數量交替排列的衣服,引導幼兒觀察:這件衣服上的條紋是怎麼排列?

(幼:數量不同。)

(2)、出示一件單色但花紋有凹凸變化規律的衣服。這件衣服只有一種顏色,它有排列規律嗎?(幼:花紋不同。)

(3)、請幼兒互相在衣服上找規律:找找看我們身邊還有誰的衣服上藏着規律?

3、教師出示穿好的項鍊,進行提問: 漂亮嗎?爲什麼?它是按照什麼規律串起來的'?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4、師: 除了上面這些東西是有規律的排列之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

(幼:服裝的裝飾、各種花邊……引導幼兒觀察身邊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感知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及其產生的美感) 小結: 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麼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遊戲好嗎?

二、交代任務。

1、師:我發現小朋友在區域活動時剪了許多剪紙燈籠,都很漂亮。讓我們把它們用排隊的方法掛起來,把我們的班級打扮的更漂亮,好嗎?

2、師:那怎樣給燈籠排隊呢?(幼:按顏色、形狀、花紋等排隊。)

3、師:那就請你們把自己的本領用出來,把燈籠掛在桌上的藍印花布上。

三、幼兒嘗試第一次掛燈籠。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每位幼兒是運用什麼方法來掛燈籠的。

不但要排得整齊還要排得美哦。

是否有錯誤的方法。是否有孩子運用兩種方法來操作。

幼兒完成操作時,提醒幼兒及時整理桌面。

師:每位朋友掛燈籠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方法來掛燈籠的?就可以放到黑板上讓大家看一看,你也可以找找其他小朋友是怎麼掛的,

2、展示交流。

(1)、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是用什麼方法來掛燈籠的?它們是按照什麼規律排起來的呢?

(幼:我是用一個紅的一個黃的來排隊……)

(2)、師:好的,原來你是按照顏色/數量/大小的不同來掛燈籠的。還有誰也是用這種方法來掛燈籠的嗎?

(引導幼兒在交流中歸類,貼在相應的黑板上,明白排序的規律與方法。)小結:原來掛燈籠是那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按照顏色、數量、大小的不同來掛燈籠,不同的方法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掛法,真有趣。

(3)、展示運用兩種掛法的燈籠,師:這串燈籠的掛法很特別,我們來看一看這是用什麼方法來掛的呀?

(幼:兩種不同的方法。)小結:掛燈籠還可以同時用幾種方法來掛,你們再來試一試吧。這裏有3塊黑板,分別代表用幾種方法來掛燈籠,請你們做好後掛在相應的黑板上。

四、運用排列規律,第二次掛燈籠。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引導完成的 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同伴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你能找到其中的排列規律嗎?

2、分享交流: 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黑板上擺放的燈籠對不對?都用了幾種方法?都是有哪幾種方法?

(邊交流邊對運用相五、延伸部分。

1、教師留疑,師:我也掛了一串燈籠,和你們的都不一樣,想不想看?誰能猜出我掛的辦法?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較高,當教師示範吹出燈籠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新奇,還給與教師鼓掌,也由此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慾望。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根據圖示一點一點的進行活動,而能力弱的則需要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但是整個活動能進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礎上能有創新,將燈籠變成了話筒。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4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6以內數的組成,進一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2、探索在6和5種不同的分合記錄中找出答案相像的兩組,並用標記記錄,初步感知兩部分數的互換關係。

3、能清楚地在集體中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發現。

4、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自備"買燈籠"操作材料的放大卡,"翻片片"活動放大記錄單。

2、幼兒用書第26頁《分分合合(二)》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遊戲,複習5、6以內數的組成。

1、遊戲"碰球"。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集體練習,也可以逐步加快遊戲速度,要求幼兒集中注意力,迅速思考出答案,做出回答。

二、在操作遊戲中感知6以內數的組成。

1、兔寶寶,買燈籠。(幼兒用書第26頁"買燈籠")2、翻得輕,記得對。

三、在觀察、比較中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1、教師出示幼兒的操作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2、教師請班級中其他有序記錄的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單,並給以表揚。

四、引導幼兒找出分合記錄中相像的兩組做標記。讓其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的互換關係。

1、教師出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引導觀察,尋找相像的兩組記錄。

2、師幼共同爲找到的相像的兩組做標記。

3、師引導幼兒感知、討論並歸納。

4、請幼兒在自己的操作記錄單上找出相像的兩組,並用標記記錄。

反思:

遊戲是孩子們都喜歡的,我設計了與本課相關的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到學習知識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個體差異,沒做到去觀察每個孩子的聽課狀況。好的孩子把知識都學會了,但個別孩子聽課狀態不是很好,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氣氛當中去,我也沒能做到及時的去提醒、去點撥。今後的課堂中我一定要更細心的去觀察我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更好的去聽課,去學習。還有遊戲的時候,不可能做到每個孩子都到前面來進行遊戲,但我明顯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於沒能到前面來遊戲那種失望的表情。我今後的課堂上一定要多設計一些遊戲,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

大班數學教案掛燈籠5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數學符號)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徵,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特徵的剪紙燈籠(大小、顏色、握柄、流蘇、花紋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價值取向:引發興趣,匯入掛燈籠的話題1、匯入:國慶節馬上就要來了,大家在國慶節的時候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喜慶)熱鬧。今天,我們將與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價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題中的組成部分1、認讀加法題:1+2=3 2+1=3關鍵提問:

1)這些算式題上有什麼?(幾個數字?幾個符號?)小結:有數字、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叫加號,"="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於。

三、說一說價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2、1、出示一串三個燈籠的圖片及算式題:1+2=3 2+1=3(兩個算式題分別出現的)匯入:根據這張圖片,老師列了一個加法算式題,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這些燈籠。

3、關鍵提問:這些符號和數字都表示什麼呢?

小結:這二數學題中有"+"叫加法,表示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叫等號,"="後面的數表示總共有多少,也叫總數;前面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2個大燈籠和1個小燈籠,後面的數字表示燈籠的總數。

(如:一盞打燈籠加上兩盞小燈籠,總共有3盞燈籠···)四、看燈籠找算式題價值取向:理解並運用加法算式題的實際意義1、匯入:老師準備了許多的燈籠,每一串燈籠都有自己的祕密?他們可以做不一樣算式題?

2、幼兒操作:

操作要求:觀察各串燈籠,分辨他們不同的特徵。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1)說一說燈籠下面的算式題的意思2)尋找不同燈籠下掛着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1+2=3既可以表示1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以表示1盞紅燈籠加上2盞綠燈籠)五:延伸價值取向:激發幼兒感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思考:1+2=3哈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小結: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