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繩子可以變什麼》教案

活動前評析】

《繩子可以變什麼》教案

這節語言活動《毛線可以變什麼》,主要是從我們的綠色環保主題活動中得到的啓發。生活中有很多廢舊物品,像碎毛線、紙杯、塑料袋等物品,它們還可以幹什麼?對於學前班幼兒來說,不僅可以從語言表達、思維想象上獲得重大突破,還可以動手去創造新東西。我們就以繩子爲主題,用故事引題。幼兒用語言表達繩子的變法,最後去想象製作。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想象,感受繩子用途大,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2、透過製作毛線畫,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範畫“繩子拉車”,讓幼兒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師:毛線粘貼畫若干張,各類毛線、繩子、膠水、剪刀。

生:紙、膠水、各類毛線、繩子。

【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睡完午覺的小鴨子來到草地上,綠綠的草兒,輕輕的河水……小鴨子忍不住一下跳進了水裏……發現了什麼呢?

(2)原來小鴨子跳進了用毛線做的“水”中了,怪不得渾身不舒服,聽聽小鴨子和太陽公公的'對話就知道了。

分析:教師用一個美妙的故事,把一幅簡單的毛線畫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講述出來,生動的故事情節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給幼兒創設了思維、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爲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以問答的形式學習兒歌。

(1)師(小鴨子):太陽公公我問你:“繩子可以變什麼?”

幼(太陽公公):“繩子可以變小鴨,變出小鴨水中游。”

“繩子可以變太陽,變個太陽紅又紅。”

“繩子可以變小河,變出河水清又清,變出小草嫩又綠。”

(2)小朋友,你們覺得剛纔的對話有趣嗎?現在老師問小朋友回答,我們學習這首兒歌好嗎?

分析:新《綱要》要求:要讓幼兒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教師在活動先給幼兒設疑,讓幼兒在想象的同時,體驗創造性語言和配帶動作帶來的快樂。

3、遊戲:繩子變變變。

師:小朋友,繩子太神奇了,咱們也玩繩子變變變的遊戲吧!小朋友先告訴老師繩子可以變什麼?

幼:繩子可以變小船,繩子可以變傘,繩子可以變皮球……

師:小朋友把自己想變的東西粘貼在紙上,然後告訴老師好嗎?

分析:教師利用遊戲變變變的形式,讓幼兒大膽的想象、討論、交流、親手操作粘貼,充分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教師出示“繩子拉車圖”,引出繩子可以做什麼?

師:小朋友,繩子不僅可以變出許多漂亮的東西,而且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小朋友看繩子放風箏這幅圖告訴老師繩子除了放風箏還可以做什麼?

幼:繩子可以拉車、捆東西……

師:小朋友真棒,現在老師有一個凳子和一本書你們誰能想辦法用繩子讓它移動?

分析:透過這幅圖擴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幼兒透過觀察圖瞭解了繩子的用途,並用語言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知道了繩子的用途之廣。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明白了怎樣正確使用繩子,培養了幼兒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

5、討論會。

(1)生活中還有哪些繩子呢?

(2)繩子有很多種,如何正確使用繩子?

分析: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擴大幼兒的認知面,把生活安全常識滲入到課堂中,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延伸:

幼兒可在家長的幫助下製作一些和繩子有關的物品。如:跳繩,繩子編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