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通用10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通用10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失重、心馳神往、廣袤無垠、嶙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理解人類首次登月的偉大的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類首次登月的偉大的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人類一直夢想着能夠登上月球,現在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月球之旅》,看看作者是怎樣記敘這一真實歷程的。(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課文的情況。

2.詞語的讀音和寫法指導。

三、自由讀文,理清記敘順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思考:登月分幾個階段,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階段的要點。

2.指名複述登月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教師根據學生複述,板書其要點。

3.登月的全過程有三個階段:

(1)飛船升空;

(2)登月成功;

(3)勝利返航。

明確: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將有關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

四、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質疑並共同探究,深入體會。

(1)宇航員從月球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宇航員是怎樣生活的?

(2)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些事?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

(3)課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2.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

(1)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經歷76千米,歷時95個小時。失重狀態下吃飯和睡覺很有趣和特別。

(2)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拍攝了許多照片。“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3)語言方面:恰當的描述,用數字說明,敘述中有議論。

3.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可以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插圖,引導想象。

(1)科學家爲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2)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象,寫一篇小短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題目入手,初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信任》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3)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點評: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理清文章的脈絡,讓學生找出文章的線索,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爲下面的學生作好鋪墊。談自己的認識,是使學生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便於理解。]

二、圍繞線索,深切領悟

1、公路邊的“桃子自採三里路”是如何引導作者招待桃園的?

2、你如何理解“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儘管自己採,然後把錢放在籃子裏。祝您愉快!”假如當時是你看到這句話時,你會怎樣想?

3、公路邊的公式把人們引向什麼樣的地方?

[隨着問題的深入,使學生真正理解告示的作用,表面的意思是把人們一向桃林,實際上把人們引向信任與被信任的一種道德境界。]

4、桃林中出現了一張紙、狗和貓,桃園主人沒有出現,你怎樣理解?

[透過學生長談,使學生認識到,信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監督的行爲。]

三、提煉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紙條上的字時,作者會怎樣想?假如是你,又會怎樣想?

2、付款時,你怎樣理解“我”和丈夫的對話?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這個問題?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過不被別人信任的經歷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如何才能做到心人與被信任。

[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五、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

1、文章是怎樣敘述的?與我們前面學的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文章還有哪些地方的敘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採用第一人稱,加強了文章的說服了。同時,在寫往桃園趕的路上,一波三折,爲下面的記敘作了鋪墊]

四、作業

縮寫《信任》

教學反思:

昨天在備課時,發現這篇課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內容非常好,好在同學們學是非常容易理解,於是我確定了這幾個教學目標: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積累語言。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利用半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預習,全方位的進行預習。

第二節上課伊始,我直接匯入,問學生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根據學生的概括,讓學生找到文中相關的自然段,這樣文章的內容和寫作順序就解決了,非常順利。然後我問學生文中對什麼的敘述最多,(告示),讓學生找出關於告示的內容,並且把告示和文章內容進行聯繫,這樣學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再讓學生看最後一個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麼地方?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來這樣同學們已經對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然後我又讓學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鐘,一隻只小手舉起來了,並且發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沒寫桃林主人,卻寫了狗和貓,爲什麼?這樣文中的目標全部都解決了,課後問題也解決了,最後還有五分鐘,我讓同學們進行了感情朗讀,同學們的熱情非常高漲,看來這篇課文的學習基本成功了。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抄寫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發現課文在敘述上的特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學習文章插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從直接描寫葛利格語言、行爲的語句中,以及描寫音樂的.句子中感受這位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

3、初步感受音樂家崇高的人格和愛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麼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字,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二、整理字詞,豐富詞庫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妮、菩、咆、哮、樅、抑、曙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關於“愛德華·格里格”的資料。

3、小組合作,理清文章的結構。

4、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初步解決:什麼是守林人,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四、達標檢測,鞏固課堂

1、範讀課文,再次感知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守林人是做什麼的、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五、總結拓展,情感昇華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感受到了什麼?生彙報

2、下節課我們將一起探究故事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地方,深入領會葛利格信守諾言的高尚品格。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書寫本文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可以概括爲“調換驢——告驢——審驢——找到驢”四個部分:王五藉以養家餬口的、漂亮的驢被人在市鎮上掉包,他無奈將驢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驢能夠認路的特點,透過巧妙“審”驢捉住了小偷。審驢的過程中,包公的巧用計謀、對於窮人的一視同仁,對於疑難案件的從容應對都讓我們歎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調換,而不是偷走,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失主有些安慰,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最終證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教學目標:

認識課文的生字新詞。理解“審”、“懊惱”、“聞所未聞”、“冒名頂替”的意思。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繼續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繼續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構思:

透過“激趣質疑——細讀課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讓學生與文字對話、深入理解。透過“表演課本劇”的方式,爲學生創設情境,培養表達能力。透過概括故事內容和列小標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內容,瞭解事情經過。

學生學習過程:

課前活動:“猜猜我是誰”

每個小組請兩位同學上臺,一人來說,一人來猜!說的同學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但不要說出所猜的人的名字裏所含的字。(出示:“福爾摩斯(柯南)”、“包公”、“馬”、“驢”)猜完學生板書。

隨即採訪:

1、“包公”他性包名公?就像“關公”一樣,這是古人的尊稱。你對他有哪些瞭解?(一學生談、小組可以旁邊補充。唱歌也可。)

2、“馬”和”驢”有相同點嗎?(識途)

一、匯入新課

1、擦掉“福爾摩斯(柯南)”、“馬”。今天,我們要講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驢”有關。

2、那“包公”和“驢”又有什麼聯繫呢?(先寫“申”,一起案件裏都有申訴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原告”,當然也要有“被告”了。在一間屋子裏,也就是過去的衙門裏,解決原告和被告的糾紛,也就是“審案”了。把字補充完整。)

3、讀着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感覺?(奇怪、有趣,包公爲什麼要審驢呢……)那好,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小故事。

二、初讀概括

1、在預習中有沒有遇到影響大家閱讀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2、那我們就一起讀讀這個故事,看到底講了個什麼事。(師生讀)

3、誰來說說講了個什麼事?(學生概括,師指導)

4、看來“驢”在這個故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再精練一些,能不能給經過加一個小標題。(調換驢〈如果說“丟驢”就加以引導〉——告驢——審驢——找到驢)

5、質疑: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你覺得奇怪,或者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說一說!(隨機板書)

三、細讀探究

(一)引導略讀“調換驢“部分

1、在學習上即使有一點疑惑,咱們也千萬不能放過,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好嗎?剛纔,爲什麼說“丟驢”不準確呢?

2、既然沒丟,好壞還有一頭驢,幹嘛要去“告驢”呢?(兩頭驢相差太大、的財產)

⑴差別有多大?(學生讀書比較)

⑵差別再大不就是一頭驢嘛,萬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丟人呀?(理解““的財產)

3、順勢引導、朗讀:難怪王五會有那樣的反映……誰想讀讀王五的表現?想想王五當時的心情!什麼心情?再讀。

小結:原本荒。唐的事,細細分析起來,有時倒也順理成章。就這樣,一樁不大不小的案子擺在了包大人面前。

(二)學習“審驢“部分

1、剛纔,大家對“審驢”的部分也頗感興趣,有的還有疑惑。咱們像小偵探一樣也仔細分析分析好不好?

提出要求:包大人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你不懂的問題,發現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決,能解決的話一會兒可以考考組裏的同學;不明白也不要緊,小組裏其他同學思考完之後大家可以一起討論,看看集思廣義能不能解決。最後還可以拿問題考考全班同學,考考老師好嗎?

2、小組合作研究討論。

3、交流彙報提問

(1)有沒有挺難解決但你們小組齊心協力解決的很精彩的問題,和大家彙報一下。(以小組爲單位彙報)

(2)誰來提個問題考考大家?(一生問,其他思考、回答)

學生彙報中抓住包公的表現:

“皺着眉頭想了想,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驢”被告的案子很奇,開始也犯難,但馬上找到了解決辦法。

“關上三天、痛打四十大板”——驢的本性慢、比較遲鈍,爲了讓驢“受夠了驚嚇”,才能飛奔回家。

“消息向四面八方傳開……到庭聽審的不只是幾十號人……個個都想來看看熱鬧。”①這麼多人來看,萬一審不好怎麼辦?——瞭解驢的本性、胸有成竹。②不怕罪犯知道,把驢藏起來?——製造“審驢”的假象,可以讓小偷放鬆警惕。

四、小結:看來,我們的包大人確實是遇事冷靜、足智多謀呀!

作業設計

編小課本劇

板書設計:

包公遇事冷靜、足智多謀

驢調換驢——告驢——審驢——找到驢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創設情境,深入閱讀課文、走進文字,瞭解包公審驢的過程中的深思熟慮,從而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你認爲這是一位()的包公。

2、我也認爲包公是位足智多謀的斷案高手,我們也來學學包公,運用我們的智慧從這些句子中找出藏逆其中的成語。(你最感興趣課文中的哪個句子?爲什麼?)看來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就能成爲學習上的包公。

二、創設情境

1、在古代有一種官叫“提刑官”,專門負責檢查各縣所辦案件。今天,老師就來當一回提刑官,準備去查查開封府的包公所辦的案件,各位是否一起前往?那我們就出發吧!

2、各位,我們日夜兼程式,終於到了開封府。(課件:開封府的圖片)一路上不知各位是否聽到沿途百姓稱包公爲“包青天”?我聽說這位包青天最近辦了一件離奇的案子,叫什麼什麼——審驢?!還聽說透過一頭驢找到了小偷?這可真讓本官好奇不已,我真想知道包公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本官決定聘請你們專案調查員,(舉起手中的書)深入這個的現場去調查本案的來龍去脈,不知各位是否同意?

3、非常感謝各位的配合,請各位專案調查員從以下幾點進行調查:

(課件:)

①包公審的是一頭什麼樣的驢?

②包公是怎樣透過驢找到小偷?

③旁人是怎樣看待此事的?

4、在這裏本官先謝謝各位了,不過本官還有一些特別提示:

在深入現場調查時,要尊重事實、多聽多問。建議從當事人、衙役、圍觀羣衆等方面調查這案件始末,還要特別注意要了解他們當時的感受。(如:丟驢的人心情如何?衙役及圍觀羣衆做何感想?)你們可以單獨進行調查,當然也可以幾個人合作調查。希望各位都有收穫!

5、各專案調查員深入“現場”進行調查。(各自讀文,從文中尋找答案。)

三、反饋調查情況

1、各位辛苦了!本官對此案有頗大的興趣,更好奇當時在場的人的反應,如當事人、衙役、圍觀羣衆等。誰先來說說從這些人身上調查到的情況?

2、各專案調查員進行反饋。

3、結合學生反饋情況,進行以下點撥:

王五方面:

①你調查得真細緻,不僅調查到事情的_,還詢問了當事人的感受。

②你剛纔說那個當事人叫什麼名字?那你是否調查了王五丟失的驢長什麼樣子?現在的驢又是什麼樣子的?你是否詢問了王五他發現驢丟時的感受?一頭毛色光亮的好驢,卻換來了一頭毛色難看的瘦驢,也難怪王五又氣又恨,懊惱極了。

衙役方面:

①有哪位是從衙役方面進行調查的?你是否詢問了衙役爲何發笑?

②哈哈!如果我當時在場,肯定也會笑出來的,哪有這樣審案的呀!還有誰調查到了其它資訊?

圍觀羣衆方面:

①那麼圍觀羣衆又是怎樣看待此事?誰從這方面進行了調查?

②“審問驢子”這種驢子不用說老百姓了,連你我都很少聽說,也難怪他們好奇了。

4、從各位反映的情況看,大家調查得都很認真,這點本官非常高興。那麼,現在誰能來總結一下包公到底是怎樣審驢的?

①說得是很詳細,但可能是本官年紀大了,聽起來有點亂。能否用表示順序的的詞來說說。(比如:先……然後……最後……)

②還有什麼辦法更直觀明瞭?(比如:畫示意圖)

5、這位包公辦案還真有一套。但令本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包公爲什麼要審驢,不審人?(包公怎麼知道透過審驢能找到小偷的呢?)哪位願意解解我心中的疑問?(看來各位調查還不夠全面,沒關係,再次進入這一現場,相信有更多的收穫。趕快再去調查吧!)

6、原來包公了解動物習性,懂得毛驢一旦遇到危難,本能地逃回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樣一來就能抓到小偷了。唉!這一點老夫也自嘆不如呀!不知各位還從包公身上學到了什麼?

7、本官非常認同大家的觀點。這位“包青天”認真觀察事物、辦案足智多謀,這些可都值得我們學習呀!

四、智慧延伸

1、本官還聽說過包公審石頭的故事呢!各位剛纔都親耳目睹了包公的破案機智,爲官就考考你們,若是你們會如何破此案?

2、課件出示案情前半部分。

3、若時間充足就當場說說,若來不及就另找時間。

(本官很高興看到各位也能夠發揮智慧解決問題了,請記住:智慧是一把金鑰匙,能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

(本官很高興看到各位也能夠發揮智慧解決問題了,可惜時間有限,本官得前往另外一知州調查案件,不過請記住:智慧是一把金鑰匙,能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

(本官相信各位一定能破此案,時間不早了,我們先作歇息,再來說說怎樣破案,不過請記住:智慧是一把金鑰匙,能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

五、總結全文

1、靜下心來想一想,這個故事裏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計謀,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調換,而不是偷走,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失主有些安慰,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最終證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2、其實,包公不僅審過“驢”,還審過“石頭”,還有很多奇案呢?大家想再讀一些包公審案的小故事嗎?

作業設計

預習下一課

寫一個關於智謀的故事

板書設計:

包公審驢

王五急中生智

小偷偷樑換柱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5

課時目標

1、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在詞語中的讀音。

3、研讀課文的10—29自然段(第一天挑煤),感受我參加勞動的艱辛。

4、激發學生用個性化的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悟,培養語感。

一、揭題匯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勞動的開端》。

“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怎麼理解?(板書:第一次)

2、作者第一次參加的是什麼勞動呢?當時他幾歲?(板書:挑煤)12歲的孩子,本該像我們一樣坐在教室裏讀書學習,而他卻去挑煤了,同學們此時你們心中產生了什麼疑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和多音字。

2)想想“我”爲什麼要去挑煤?用“─”劃出有關語句。

3)找找課文哪部分是具體寫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經歷,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次勞動?

2、交流:“我”爲什麼要去挑煤?

出示:記得我12歲那年,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看着一家人捱餓,我心裏像油煎一樣。我要用勞動來解除飢餓的威脅。

指名讀句子,從句中你瞭解到了什麼?從“揭不開鍋”感受到家裏窮,從“心裏像油煎一樣”感受到我心裏難受、着急、痛苦。讀出這種感覺。

三、研讀第一次挑煤的經歷

1、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我”第一次挑煤時的情景。仔細觀察圖,你看到了什麼?同時又想到了什麼?學生交流(穿着破舊、山路陡峭、擔子沉重)。

2、目睹了作者第一次挑煤的'鏡頭,你一定有很多的的感觸,能否用一句話概括你此刻的感覺?

3、本該擁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卻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任,踏上了一條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道路。這是一條怎樣的道路?(板書:艱難)

4、這僅僅是作者挑煤途中的一幅畫面,那課文的哪部分是具體敘述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經歷?(10-29)

5、下面讓我們再讀課文10—29自然段,用“~~~~~”劃出感受最深的2、3個句子,說說你從句中讀懂了什麼?作好旁註。

6、全班議議讀讀:隨機出示有關句子,讀時抓住關鍵詞

(1)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裏,渾身疼痛。原來

桌子被人抽掉了,礦上的辦事人來開磅稱煤了。

從哪裏看出我摔得很重?用打比方的說法進一步說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這反映了礦上辦事員得冷酷無情,舊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窮人的孩子到處受欺侮。(板書:受欺負)

這重重的一摔,給我帶來了什麼?

引導學生理解這要命的一“摔”不僅給我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痛楚,更爲重要的是這一摔給我帶來的侮辱,彷彿在我的心頭撒了一把鹽,它令我痛苦,令我憤怒。

(2)這山原來沒有路,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來回晃盪,像是打鞦韆。

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人小體弱的吳運鐸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勞動的艱難。引導學生從“一步三滑”“來回晃盪”“打鞦韆”理解由於山路難走,煤筐搖晃的厲害。(板書:路難走 擔子重)

(3)扁擔把肩膀壓得生疼,擔子從左肩換到右肩,從右肩換到左肩,換來移去,兩個肩膀都吃不住勁了,只好停下來歇一歇。

說明擔子非常重,我挑得很累。

(4)紅腫的肩頭跟滾水燙過一樣疼,腿上的傷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兩隻空筐回到家裏。

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肩頭疼痛難忍的程度,說明了挑煤勞動的艱苦。

小結:從半夜出發到太陽落山回家,肩也腫了,腿也流血了,但有沒有賺到錢,這再一次讓我們體會到了舊社會窮人生活的不易。

四、質疑想象

寫話析“堅強”

1、談話質疑,引導想象:

師複述課文:當“我”帶着渾身的傷痛一頭倒在牀上,細心的母親給“我”打來洗腳水,他們母子間有這樣一段平靜的對話。

課件出示對話:“孩子,你怎麼啦?”“煤沒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

“媽媽,不要緊,我明天還去挑。” “你吃過飯了嗎?”“我不餓。”

請兩生朗讀

對話到這裏戛然而止。隨着這番對話的結束,母子倆的心情也隨之而靜了嗎?

2、小組討論後指名說:母子倆不平靜的原因各是什麼。

請同桌再認真讀讀 “我”和母親的這段看似平靜的對話,感受一下這母子間不平靜的複雜心理,體會一下這母子間的感情。你猜其實他們在心裏和對方說着什麼呢?

3、寫話訓練:(自由選擇一個內容寫一段話)

(1)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作者故意平靜地、不加任何描繪地記敘了“我”挑煤回家後與母親的對話,透過這簡短的文字我們走進了母子倆“洶涌澎湃”的內心世界。你覺得作者小時侯是個怎樣的孩子?(堅強、懂事)

你還從前面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我的堅強?

五、內外結合

積累拓“堅強”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主人公一起沿着山路,一步一滑踉踉蹌蹌往前走的時候,我們都感到是如此地沉重和艱難;而當我們聽他平靜地說出“我明天還去挑。”時,更多的是讚歎和折服。曾有人寫下詩句讚美作者吳運鐸,出示:威風凜凜數運鐸,死神屢屢擦肩過。拼將殘軀酬壯志,換來神州滿春色。中國保爾人欽敬。

請大家在課外去找一下作者吳運鐸的有關資料,看看吳運鐸的自傳,出示:《把一切獻給黨》

板書:

第一次挑煤 擔子重

道路難走 長

艱難 流血流汗

受欺侮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並會規範、美觀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邊讀邊批邊想象,感受草原的美麗與遼闊。

3.激發學生對祖國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邊批邊想象草原美景,體會作者的喜愛、讚歎之情。

教學過程

一、音樂鋪墊,孕育情感,引入課題

1.播放歌曲《天堂》。

騰格爾的天堂是哪裏?這裏呈現了怎樣的景色?讓學生盡情描述。

提到草原,許多人就會想到“一望無際”,想到“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就會想到蒙古包,想到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它爲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神奇的畫卷。

作者來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麗、遼闊深深吸引了,他提筆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們將在作者優美文字的引導下走進那一碧千里的美麗草原。引入課題《草原即景》。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釋題。

3.關於草原,你瞭解多少,能將你搜集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嗎?學生交流蒐集的相關資料,說說自己瞭解的草原。

4.同學們,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訪問內蒙古塔木欽大草原。那裏一碧千里、翠色(se)欲流。大草原是那樣令人神往,讓我們走進大草原,親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風采!

二、自讀感悟,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並勾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1)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

(2)相機對加點字的讀音作指導。

2.學生自由結成夥伴,透過閱讀去“遊覽”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細細觀賞。

(1)學生瀏覽課文。

(2)彙報交流,共同感悟。

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請把你的收穫和大家一起分享。

(3)內容歸納,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草原?分別根據學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對草原美麗和遼闊的介紹。

三、分層朗讀,感悟美景

1.朗讀第1段,勾畫出比喻句,體會其作用。

(1)學生自由朗讀第1段,勾畫出比喻句,並體會比喻句的作用。

(2)彙報交流對比喻句的體會。

①指名讀比喻句。

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導學生批寫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學生的旁批。

塔木欽草原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慨?(它多像海呀!)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讓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課件演示)“沒有縫隙”“寂靜”“廣袤”這些詞讓我們知道了塔木欽草原像海一樣遼闊的特點。(相機板書:草原——廣袤)

2.學習第2段。

(1)默讀,並勾畫出比喻句,想一想。

(2)小組彙報學習所獲。

(3)全班交流,讀中評議。

說說你跟隨作者看到了什麼?你有何感想?引導學生談感受,談比喻句的作用。

(4)教師指導批寫:把呼嘯的風比作奔騰而至的千軍萬馬,可見風聲之大呀!

(5)齊讀第2段。引導學生想象廣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書:牧民——雄姿)

3.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思考:塔木欽草原過去爲什麼被稱作“旱海”?

(2)從這段的描寫中,可以體會到塔木欽草原的什麼?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並做好旁批。 把石堆比作野獸,把牛羣、馬羣比作巨石,從中讓人體會到塔木欽草原之大。

4.讀中體會,學習4~7段。

(1)分小組,用喜歡的方式讀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斷進行理解體會,把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聽。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得。

(3)全班交流學習所得。

(有條件的可製作課件演示):重點引導理解以下地方。

①把雲彩比作雄獅,頃刻間變成煤層,可見雲彩的變幻無窮,從而形象地寫出了塔木欽草原的無常氣候。引導學生及時寫好旁批。(板書:雲彩——變幻無窮)

②彩雲頃刻之間會變成烏雲,驟雨之中又透出太陽的亮光。把太陽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紗,由此可見作者觀察和描寫的細緻。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寫好旁批。

③從“完整”和“虹的.兩端跟地面銜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門,美麗無比。(板書:彩虹——綺麗)

④作者把雲彩比作肋骨、島嶼、蒼松古柏、銀魚,形象地勾畫出了塔木欽草原上空雲的各種形態。注意引導學生做好旁批。

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黃色帶子,以公路的小更襯托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學生做好旁批。

⑥草原上雲彩變幻無窮,驟雨後又出現綺麗的彩虹,雨停之後,雲彩又在空氣中飄蕩,而藍天下的通天大道,將人們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讓我們瞭解到塔木欽草原是多麼美麗、遼闊呀!(板書:美麗遼闊)

四、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1.回顧全文內容,配樂朗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作者寫草原的美麗、遼闊,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假如我們在塔木欽草原上,我們又會發出怎樣的感嘆?

3.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

充分運用比喻句這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出草原美麗的景色和草原的遼闊。

五、拓展練習

1.背誦課文第一、六段。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精美文段抄寫下來。

3.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大極了。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本文是蕭乾爺爺幾十年前看到的塔木欽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欽草原又是什麼景象呢?請根據你查閱的資料,展開豐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抄寫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課文內容,發現課文在敘述上的特點,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結合重點詞句,感受文中蘊含的美,感悟心靈的美,激發對生活的愛;引導學生去發現課文采用的插敘方式,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準備:

師:生字卡片、選取愛德華·葛利格的幾段音樂作品。

生:蒐集有關烏斯托夫斯基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童年時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麼呢?能講講你們的幸福時光嗎?

2、當我們沉浸在幸福時光中時,我們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愛、長輩之愛、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帶給我們快樂和甜蜜。今天,我們將走入文字,去分享另一個小姑娘的幸福。(生讀課題)

3、引導生對課題質疑(守林人的女兒是誰?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爲什麼要獻給她??)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本課的生字、新詞不少,相信你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生自學生字、詞)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4、初讀課文,提出疑問。

5、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並讀好:“達格尼”“愛德華·葛利格”兩個人名,瞭解他們不同的身份。初步解決:什麼是守林人,誰把什麼獻給守林人的女兒等疑問。

6、勾畫最讓自己感動的語句,並有感情朗讀,交流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二、品讀課文,解疑感悟

讀5~8段:理解葛利格爲什麼給守林人的女兒送禮物?

1、初步討論:葛利格爲什麼要送禮物給守林人的女兒呢?

2、討論: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諾送小姑娘生日禮物的呢?

3、品讀課文5~8段,想象小姑娘講述的`艱難而又快樂的生活。引導學生想象爸爸守林時的危險、艱苦、勇敢、機智,守林小屋的簡陋和溫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帶給女孩的無窮樂趣??讓學生帶着獨特的感受細細品讀第5段,進一步感受小女孩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美好品質。

4、引導學生再次討論:爲什麼這位的音樂家會送她一份生日禮物?

5、找到寫葛利格的言、行的語句,細細品讀,交流讀中的體會,感受葛利格的內心活動,體會他和藹親切、富有愛心童趣的情懷。

讀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樣的禮物。

1、葛利格送給達格妮的禮物是什麼?

2、小女孩從樂曲中聽到了什麼?從文字中找出句子,讀、議、品,感受這支美妙的樂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寫照,是音樂大師用心寫出的精品。

3、描寫達格妮聽到樂曲後情緒變化的詞句有哪些?細細品讀第4段女孩追問的三個句子,品讀課文最後一段,讓學生交流從中感受到什麼?姑娘爲什麼會一次次追問、爲什麼會淚流滿面?姑娘的萬分激動是體會到葛利格爲她譜曲的良苦用心,體會到樂曲中珍藏着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還從什麼地方看出大音樂家真摯的情懷?(用樂曲作禮物,傳唱全球時,小姑娘就會聽到)進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5、播放樂曲,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再讀小姑娘聽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

6、爲什麼說這首樂曲是件珍貴的禮物?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三、感悟表達,積累背誦

1、達格妮想對音樂家說些什麼呢?寫一寫

2.課文中寫達格妮回憶兒時往事時採取的是怎樣的敘述方法?

3.爲學生介紹插敘的寫作手法,並推薦學生閱讀有插敘手法的文章。

四、佈置作業

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抄一抄,並把它背下來。

板書設計:

美好心靈

美妙旋律

美好祝福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讀6個字。

2、知道王老師是一個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工作耐心細緻的好老師,產生對王老師的敬佩之情。

3、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爲自己的獨特而自豪。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道理。

教學重點:

知道王老師是一個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工作耐心細緻的好老師。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你們認爲那些字詞需要我們注意,認識瞭解。

尷尬 時髦 左撇子 嘟囔 難堪 戰戰兢兢 鬨堂大笑 不知所措 趾頭

獨一無二 似懂非懂 愚蠢

2、速讀課文,注意剛纔我們提點的字詞。

3、理解課文

4、課文主要寫了誰?寫了她一件什麼事?

5、透過這件事,王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邊默讀邊抓住人物特點在書上進行簡單的批註。

二、重點指導

◆ 王老師讓我看她左腳上的6個腳趾頭。

◆ 王老師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應該爲自己的獨特而驕傲。

◆ 王老師告訴我,不要因爲自己來自農村而感到慚愧,不要因爲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二羞愧,不要爲別人的愚蠢二羞愧。

◆ 第二天,王老師穿上露腳趾的藍涼鞋。

1、朗讀課文,透過讀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啓發?

2、每個人都應該爲自己的'獨特而自豪。想想自己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自己以前是怎麼看待的,現在又是怎麼看的?

3、文章爲什麼用一雙美麗的藍涼鞋爲題目?

小結:

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不要因爲自身的條件不好或有缺陷而自卑,要勇敢的面對它。也不要因爲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缺點,有不足而失落羞愧,要鼓足勇氣去改正它,爭取在這方面超越其他人。這不僅是王老師想告訴媚孃的,也是楊老師想告訴大家的。

三、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設計:

一雙美麗的藍涼鞋

王老師:關心體貼學生,一心爲學生着想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結合重點詞句,感受在“會飛的蒲公英”中寄託的作者不斷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請同學們輕輕閉上眼睛,聽老師的描述,猜一猜。“初夏時節,風兒輕輕吹過山坡,一朵朵長着圓圓腦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隨風輕盈地飛了起來。”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花嗎?(蒲公英)這正是我們山裏人最常見的一種的花。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會飛的蒲公英。

2、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泛讀課文。

要求:用心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思考:

(1)本文是按什麼順序敘述的?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

2、彙報。學習1~3自然段。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從哪裏看出來?

(3)寫火紅的杜鵑、鵝黃的迎春、淡紫色的牽牛……有何用意呢?(襯托)

(4)從媽媽對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麼?

板書:媽媽的希望

(5)過渡:蒲公英給我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很深,甚至在夢中都希望自己成爲一朵會飛的蒲公英。(板書:我的夢想)這個夢想實現了嗎?

(6)師:這一蛻變的過程在作者的筆下,橫穿成線、豎串成串,縱橫交錯成了一張知識的網,這網就在你語文書69頁上,開啟書看一下。請同學們結合知識網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爲重要或讓你感受深刻的詞語、句子等。

(7)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三、閱讀感悟

師:就讓我們沿着作者記憶的路線邊走邊看。

1、彙報填表。哪幾段是寫小學期間的事?這部分中你是結合哪些詞句理解的?

(1)上學了,理所當然應該有書包,媽媽送我書包和一般的書包有什麼區別,媽媽又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呢?

(2)看到我從學校裏有所收穫,媽媽又什麼樣的表現呢?

課件出示:媽媽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隨着一朵朵飄飛遠去的小白花。(媽媽看到我開始起飛,很高興。)

從媽媽的目光中,我彷彿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件件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看出媽媽對我的成長感到很滿意。)

2、彙報填表。哪些段落是寫中學期間的事?把你對這部分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

(1)課件:那個繡着蒲公英的花書包舊了破了,有幾個深夜,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後來,媽媽又守着小油燈,爲我做了一件藍色連衣裙,裙上繡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2)找出這段中的動詞,從這些動詞中,你能看出什麼?

(3)昏黃的.油燈下,媽媽熬紅了眼,扎破了手,卻還在一針一線地繡着那多白白的蒲公英,媽媽的心裏是怎樣想的呢?

3、彙報填表。

(1)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夢想實現,最難忘是臨別前的一個黃昏。

(2)重點指導朗讀第8段。

(3)媽媽的水彩畫是怎樣一副畫面?媽媽的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4)從媽媽的畫裏,我讀出了什麼?

4、大學畢業後。彙報填表。

(1)大學畢業後,實現自己的理想,媽媽又會送來什麼禮物,他又將在怎麼樣的路上飛來飛去呢?

(2)縱觀全文,蒲公英飛向廣闊天空的過程,恰恰是我從山裏走出去,闖蕩世界的過程,實際上作者是借物喻人。這種表達的手法叫象徵。同學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運用到寫作中。

蒲公英象徵着山裏的孩子,那麼只是象徵作者自己嗎?從哪裏看出來?

(3)讀最後一段,弄清:象徵千千萬萬的山裏孩子。

反問句結尾,增強表達效果,引人深思。

四、感悟提升。

(1)師:我們也都是山裏的孩子,我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滿懷期待呢?雖然沒有繡在你的書包上,但在她們的眼裏,希望你是會飛的鳥,飛到山外,飛向藍天;希望你是遠行的船,環遊世界,登上理想的彼岸。那你有拿什麼來回應這份期盼呢?

(2)說一說。(不懈的努力,人生的追求)

(3)師:你們是山裏的孩子,而我是山裏的老師,最爲一名大山裏的老師,我也有一份靜靜的期待,期待着你們呢每個人都如雄鷹般振翅飛翔,搏擊長空,去追尋理想的那片天。

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認識6個字,學會15個字。透過查字典或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視死如歸。如泣如訴”的意思,積累“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等詞語。

⑵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哈薩克族的民間樂器“冬不拉”名字來歷的動人故事.

⑶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堅持長文短教的原則,大膽地處理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師的引導下細緻地品讀描述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從而體會琴聲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讚歎之情。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品讀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精神。

2.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關鍵:品讀文中描寫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抓住關鍵詞浯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本文的重難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自讀探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蒐集資料,匯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2.教師:同學們,透過預習,我們知道冬不拉是哈薩克族的一種樂器。對於這種樂器,你們還知道哪些知識?蒐集了哪些資料?展示出來,我們一起分享。

3.學生展示哈薩克族的樂器“冬不拉”的圖片資料。

冬不拉:哈薩克族彈撥樂器。木製音箱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嵌八個或十個晶位,張兩弦,按四、五度定弦,可奏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於重拍,挑用於輕拍。冬不拉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演唱者自彈自唱,人們把即席作詞演唱歌者稱爲“阿肯”,意即遊唱詩人。曲調分爲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節奏多用混合拍子。

4.教師設定懸念,導讀:關於冬不拉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蒐集資料,展示冬不拉的圖片資料或者冬不拉演奏的音樂,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冬不拉這種樂器,爲學習課文作好鋪墊,同時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文字的熱情。)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和同學交流在讀和書寫生字上的注意要點。

2.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或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一籌莫展、自告奮勇、視死如歸、淚如雨下、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淒涼、依戀、樂器

3.說一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4.畫出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並讀一讀有關描寫他們的語句.說說這些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三、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1.檢查生字新詞。

⑴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⑵全班讀一讀。

⑶教師:這一課的生字比較多,而且有些字還比較難寫。你能不能給同學提個醒呢?(指名反饋,教師強調:“匕、器、駿”三字。)

⑷指名逐段朗瀆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

2.指名反饋“坐臥不寧”等詞語的位置以及意思。

坐臥不寧:坐着躺着都不能安靜。形容心情不安,煩躁憂慮。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考,絞盡腦汁地想。

自告奮勇:本課指王子自己主動要求去殺死瞎熊這個任務。

淚如雨下:淚水像下雨一樣流下來。形容極度悲傷。

視死如歸:把死看成像回家一樣。形容爲正義事業不怕犧牲。

心急如焚:心裏急得像火燒一樣。

如泣如訴: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淒涼。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只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入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爲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爲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4.教師:你們是怎麼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的?(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所以說什麼都不答應”):一隻龐大凶惡的瞎熊,經常傷害哈薩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奮勇去除掉瞎熊。

第二部分(從“第二天一早……”到“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冬不拉勇敢地與瞎熊進行了激烈的搏鬥。最後.殺死了瞎熊,自己也犧牲了。

第三部分(從“國王派出的人四下尋找……”到“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一個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聲把這個悲壯的故事講述給國王聽。無比悲痛的國王爲兒子的英勇和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而感到欣慰。

第四部分(最後一段):爲了紀念王子,牧民們把阿肯彈撥的這種樂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叫做“阿肯”。

四、初談人物形象,鼓勵深入探究

1.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爲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誰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冬不拉、國王、阿肯;主要人物:冬不拉)

2.指名說說冬不拉留給你的印象。(學生根據閱讀自由抒發自己的感受,教師適當地歸納、總結)

(冬不拉:機智、勇敢、善良、勇於犧牲。)

3.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品質特點都是透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的細緻刻畫展現出來的。現在,請同學們繼續以小組爲單位,找出描述冬不拉動作等方面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出冬不拉的形象的。

4.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按照老師的要求深入探究。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的主人公冬不拉的認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探究冬不拉是如何與瞎熊搏鬥、阿肯又是怎樣用琴聲告訴國王王子壯烈犧牲的消息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冬不拉王子殺死瞎熊的經過;體會冬不拉王子的機智、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精神。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

教具準備: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授

1.聽寫下列詞語。

狡猾、駿馬、安置、隱蔽,匕首、安葬、淒涼、依戀、樂器、坐臥不寧、冥思苦想、自告奮勇、淚如雨下、視死如歸、如泣如訴、一籌莫展

2.談話:同學們,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王子——冬不拉。課文是怎麼將冬不拉的這一形象展示在我們讀者跟前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品讀詞句,感悟情感

l.教師: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和小組的學習夥伴一起找了能夠體現冬不拉勇敢、善良、勇於犧牲的語句,那就請各小組的代表把找出來的浯句讀出來。(學生讀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出示語句。)

⑴冬不拉一聽,自告奮勇去除掉這隻瞎熊。

①“自告奮勇”的意思是什麼?(本課指冬不拉主動要求承擔除掉瞎熊的任務。)

②教師:爲什麼“國王不願意讓兒子去冒這個風險,所以說什麼都不答應”。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了解一下冬不拉的對手——瞎熊,這隻熊有什麼特點?

③學生找出瞎熊特點的詞語,交流:

龐大而兇惡:傷害人和牲畜,讓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

兇殘狡猾:幾次派出獵人去伏擊,都沒有成功。

④教師:瞎熊兇殘狡猾,所以國王說什麼都不答應。可是冬不拉第二天偷偷地去找那隻瞎熊。

⑵王子帶着弓箭和捕獸夾,騎着駿馬.翻過一座座高山,涉過一道道河流,穿過一苧‘片樹林,終於在一條通往夏季牧場的小道上,發現了瞎熊的足跡。他細心地將捕獸夾安置在瞎熊的必經之路上,又巧妙地進行了僞裝,然後在旁邊的樹叢中隱藏起來。

教師:可是瞎熊太狡猾了。它用鼻子在地上仔細地嗅着,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以前爪小心翼翼地將僞裝撥去.又將捕獸夾周圍的土輕輕扒開,然後找來一根大樹枝朝捕獸夾亂捅。……舉起另一塊石頭猛砸。

⑶王子在隱蔽處拉滿了弓,射出一隻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頸。王子又射出一隻利箭,正中瞎熊的前胸。王子抽出第三隻箭,正要射向瞎熊,卻來不及了。瞎熊已經躥到他面前,向他撲了上來。王子見狀,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擊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⑷……發現了王子與瞎熊扭在一起的屍體。

2.學生一起讀一讀這些句子。

3.指名反饋:你們是怎麼感受到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和勇於犧牲的?(學生自由抒發自己在小組內學習的感悟.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幫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句子所體現的人物特點。)

4.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王子麪對兇殘狡猾的瞎熊,勇敢地與之搏鬥,最後終於殺死了瞎熊,而自己也壯烈犧牲了。他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呀!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再讀這些語句,再次在讀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

6.教師小結:同學們.從課文對冬不拉與瞎熊搏鬥的描寫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本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進行品讀、談感受,引導學生從冬不拉與瞎熊激烈的搏鬥中感受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

三、想象場面,感悟琴聲

1.教師:可是這一切,國王不知道。沒有得到王子的任何音信,他整天坐臥不寧,愁得連頭髮和鬍子都白了。最後他發佈告示說:“凡是將王子活着找回來的,賞賜駿馬百匹,羊千隻;凡是知其下落不告者,砍去雙足…”如何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國王呢?

(一個叫阿肯的老牧人帶着一件松木做成的樂器,去見國王,讓這個樂器講述了這個淒涼而悲壯的故事。)

2.出示第十六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想象冬不拉與瞎熊搏鬥的場面。

琴聲一開始雄渾激昂,如同英雄視死如歸,要上戰場;一會兒低迴婉轉,像是在述說危機到來,戰鬥即將爆發;一會兒音韻鏗鏘,好像宣告戰鬥已經爆發;一會兒又如泣如訴,好像在訴說一個悲劇的結局和人們對英雄的依戀和懷念……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段話中的每一種琴聲分別描述了故事中的哪個情節。(教師板書)

故事琴聲

騎着、翻過、涉過、穿過雄渾激昂

安置捕獸夾,巧妙僞裝

僞裝被瞎熊識破低迴婉轉

王子與瞎熊激烈搏鬥音韻鏗鏘

瞎熊被殺死,王子也犧牲瞭如泣如訴

4.有感情地讀課文第15、16自然段。(深情地、回憶地、悲痛地)

5.教師:這琴聲的感染力有多強啊!國王聽了琴聲,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不禁淚如雨下。琴聲停了,國王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過了很久,國王從悲痛中清醒過來。兒子雖然犧牲了,但兒子的英勇,人民對兒子的懷念讓他感到莫大的安慰。他重賞了阿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學生對故事初步瞭解之後,學生更容易找到每一種琴聲所描述的故事情節。)

四、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小結:同學們.冬不拉的機智、勇敢、善良與勇於犧牲的精神令人敬佩。而講述這個悲壯的故事的樂器也讓人們避免了受到懲罰。人們爲了紀念王子,就用王子的名字給這種樂器命名.叫“冬不拉”,並把使用這種樂器的藝人或歌手叫做“阿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5、16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