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1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活動中學習二等分的方法,培養幼兒的比較和判斷能力。

2、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二、活動準備:

蘋果、繩子、各種圖形的紙若干、剪刀、吸管、杯中的水、若干圖形、筆等

三、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兩紙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樣騙小熊的麪包吃的?如果讓你給狗熊分麪包,你會怎麼把麪包分得一樣大?

2、幼兒操作,等分正方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請你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分好了還要想辦法證明你分的兩份一樣大。幼兒操作:任意對邊折。

(2)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正方形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的?演示驗證。

(3)引出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圖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小?分出來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幼兒說,然後老師演證。

出示兩個一樣的正方形,將其中一個二等分,然後將等分後的圖形相比,得出結論:部分小於整體,二等分後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體的一半;整體大於部分,整體

3、探索操作

(1)提供幼兒材料,指導等分方法,幼兒操作:上下左右對邊折、對角線折、過中心點折。

(2)個別幼兒與大家分享他的經驗

(3)小結:正方形、長方形都不止一種分法。你們已經會了上下左右對邊折、對角線折。還有一個分法如果你們掌握了,能使一個正方形、長方形有若干種二等分的結果。這就是過中心點折的方法

(4)其它材料操作:繩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4、討論理解:組織幼兒討論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四、延伸活動:

區域活動中投放各種圖形,讓幼兒探索等分後不一樣形狀的方法,探索數量守恆的道理。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2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二份,並知道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及等分後的一份叫整體的二分之一。

2、培養幼兒探求知識的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操作材料若干(綢帶、橡皮泥、米、蘋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條、剪刀8把、水果凍盒人手2個)教師示範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兒操作材料圖形各一套。

3、背景圖一幅(寶殿)、金鑰匙一把、判斷卡若干。

4、錄音機及有關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探索實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綢帶、,橡皮泥、米、蘋果。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物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後的兩個部分是一模一樣的(重複一次,加以強調),可以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凍盒這些工具來分。

2、幼兒嘗試(放音樂),教師巡視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時間5分鐘)。"文、章出自屈a老師教、案網"

3、反饋嘗試結果。

A、提問:

①(出示綢帶)小朋友剛纔你是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把綢帶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對摺、用剪刀剪開、用手撕開)如果綢帶很長很長,不好直接拿起來比較,又該怎樣分?(用尺子量)

②(出示米)把米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怎麼分,用什麼工具來分?(用水果凍盒量出兩杯,這一杯和另一杯一樣多)可如果米很多,這樣分起來要很長時間,用什麼方法會省事一些?(大桿秤)

③(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來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分開比一比)下面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是否準確(教師實驗稱重量),小朋友的眼睛雖然很亮,可是用儀器測纔是最精確的。

④蘋果你們又是怎麼分的(用刀切),對了,老師沒給你們準備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麼辦了,現在老師也看準了把它分成兩瓣,用刀切時可要注意安全,別傷着手,如果要更準確些就可用天平稱一稱。

B、教師小結:像這些實物,我們把它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兒跟讀),什麼叫二等分?(就是把物體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學習幾何圖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樣的圖形可以“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幾何圖形)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可二等分,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是幾何圖形,現在請小朋友用折的辦法把幾何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嘗試,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討論。(放音樂)

3、幼兒反饋嘗試結果。

A、提問:

①(出示所有圖形)哪些圖形可二等分?(幼兒講,教師演示)

②哪些圖形不可以二等分?爲什麼?(因爲它們對邊不一樣長)

B、比較等分後的結果。

(出示長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等分後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相比哪個大。(原來的一份大)分後的一份正好是原來的一份的一半,我們把這一半叫做整體的二分之一(老師手勢演示)。

三、遊戲“搶金鑰匙”

1、講解要求和玩法(出示背景圖)。下面我們來玩搶金鑰匙的遊戲,遊戲時我們分成兩組(一二組合爲一組,三四組合爲一組),每組都要回答許多題目,就是區別這些卡片上的實物是不是二等分,記住每人只答一題,答對了前進一步,再請後面的小朋友答,後面的若答錯了,請別的小朋友幫忙,哪隊先拿到金鑰匙哪隊爲勝,回答是不是二等分聲音一定要響亮。

2、幼兒遊戲,教師判斷幼兒答得是否正確,如錯誤禁止前進。

3、遊戲結束。×隊拿到了金鑰匙,下面就讓我們整理好操作物品(教師示範),跟她們到寶殿裏去玩(結束放音樂)。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透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3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體驗(嘗試)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初步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大膽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學習用等分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3.提高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各種形狀的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剪刀一把、繩子一根、雙數蘋果圖片若干、一杯子米及兩個大小相等的透明杯子、橡皮泥、一杯水。

2.課前欣賞故事:《兩隻笨狗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我們已經聽過《兩隻笨狗熊》的故事,知道故事裏的兩隻笨狗熊因爲自己不會分餅,從而受了狐狸的當,那麼如果是我們小朋友,你會自己分餅嗎?

二、學習等分圓形,引出二等分意義。

1.請你想辦法把圓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分好了還要想辦法說明你分的兩份一樣大。(幼兒操作:任意對邊折)

2.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圓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演示驗證。

3.引出二等分意義:把一種東西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就叫二等分。

4.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小?分出來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幼兒說,然後老師演證。(出示兩個一樣的圓形,將其中一個二等分,然後將等分後的半圓和另一個圓形相比,得出結論:部分小於整體,二等分後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體的一半;整體大於部分)

5.提出新問題:圓形可以任意對摺就分成二等分,那麼其它圖形是不是也能隨意對摺也可以分成二等分呢?出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三、學習等分其他圖形

1.幼兒操作(先等分正方形、長方形)

2.交流發現:左右對邊折或對角線相折都可以把正方形及長方形二等分。

3.那麼三角形、梯形呢?請你們試一試把三角形、梯形也二等分,看看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4.幼兒操作發現:等分三角形與梯形的方法只有一種,即:左右對摺。

5.師幼共同歸納小結:原來等分不同形狀的圖形,它的等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隨意地對摺就能等分,像圓形;有的可以用上下、左右以及對角相折的方法進行等分,如:正方形、長方形;還有的圖形只有一種等分的方法,如三角形跟梯形。

6.提出新問題:小朋友們已經學會了圖形可以等分,那麼其它的東西呢?我們小朋友是不是能把其它東西也能分成相等的兩份?

四、學習“等分”的運用

出示一根繩子、好多蘋果(卡片)、一杯子米、及兩個大小相等的透明杯子,以集體討論的形式進行等分,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加簡便。

五、小結與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是“二等分”,知道不同的東西的二等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其實生活中還有其他很多可以二等分的東西,它們的等分方法也都不一樣,(出示橡皮泥、一杯水)小朋友們可以去試一試。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4

一、設計意圖:

隨着年齡的提高,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幫助老師分綢帶入手,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慾望,接着圍着圖形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並透過幼兒自己動手探索操作,對認識新事物具有積極意義。第一環節提供圓形可學習用對摺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第二環節提供長方形、正方形,幼兒憑自己地思維能力選擇二等分地方法,在講解中學習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第三環節,使知識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第四環節,要求幼兒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操作,聯繫生活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二、活動目標:

1、透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

3、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活動重點:

透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活動難點: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材料:綢帶,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分練習紙,各種食物(花片、毛線、吸管、米、水)。

2.工具:筆,剪刀,直尺。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講解演示1.出示綢帶問: "小朋友,今天老師的頭髮有什麼變化嗎?(扎兩個辮子)我還想給兩條小辮紮上漂亮的綢帶,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麼辦才能扎兩根小辮呢? 請小朋友幫老師想想辦法,怎麼分?"2. 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後,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

3.教師小結: 把綢帶兩頭對摺,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此環節以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DD綢帶爲材料,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並提出問題,讓幼兒開動腦筋,幫助分綢帶。透過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展現給幼兒,使幼兒初步認識"二等分"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遊戲:分蛋糕師(展示課件):今天小熊生日 ,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想把一塊蛋糕分給兩位好朋友吃,怎麼辦? 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

(1)每人兩塊圓形蛋糕,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觀察 。

(2) 組織幼兒討論等分方法。

(3)師 小結:把圓形蛋糕對摺,然後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4) 操作驗證二等分: "怎樣讓別人相信你的兩份蛋糕是一樣大的呢?"(疊在一起比較)(5) 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①請小朋友把等分後的兩部分與原來的蛋糕作比較,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比一比,等分後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後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②師小結: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此環節讓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對摺的折法來二等分圓形,得到一樣大小的兩份,然後透過驗證來證實二等分和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實際含義)。

二、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

1. 出示(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

2. 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 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 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邊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

5.出示(長方形):幼兒再次操作。

6.師:課件展示(此環節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幼兒積極性和獨創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三、遊戲"看誰說的對"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遊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誰說的又對又快?

過渡語:剛纔我們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用對摺的方法進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像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現在請小朋友看看這些東西,怎樣進行等分。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將幼兒分四組,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參觀超市,看看超市裏有什麼?請小朋友動腦筋把這些實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裏面的東西進行二等分。)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提問:(分別出示毛線、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剛纔是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把毛線分成兩個相同的部分?(對摺、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繫生活想想在什麼時候用過目測法、數數法、計量法(3)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目測法、摺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超市裏的東西進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體性質不一樣,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紙一樣又軟又薄的東西可以用摺疊法來分,和蛋糕一樣比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樣的液體和數量較多的物體可以用等量的方法來

五、結束部分:活動延伸。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大膽介紹自己等分的方法。

3.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2張圓形紙、剪刀。

2.分組活動材料,每組材料若干份:①糖果若干,小盤若干;②顏料水若干,量杯,不同大小的本子若干;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各2個,剪刀等;④補圖遊戲材料 。

(三)活動過程:

1.能小熊"分蛋糕"的問題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熊過生日,準備了一塊圓形蛋糕,小熊把蛋糕分給朋友吃。如果來了兩個朋友,它要怎麼分纔好呢?如果來了四個朋友,又應該怎麼分?請小朋友幫小熊想想辦法吧。

幼兒動手操作,在圓形紙上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可用折或剪的辦法)。

師幼交流:①一塊圓形蛋糕,平均分給兩個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平均分給四個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

②小朋友剛纔是用摺疊和分割的方法把一塊圓形的蛋糕平均分成2份和4份,如果是糖果、飲料可以怎麼分?

2.幼兒分組活動,嘗試用多種方法將物體二等分、四等分。

(1)介紹分組操作材料。

分糖果:將一盒糖果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吃,怎麼分,分幾份?

分飲料:將一瓶飲料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喝,怎麼分,分幾份?

製作拼圖玩具:分別將2塊正方形、圓形、長廊形的紙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等分方法。

補圖遊戲:先找出圖形缺少的部分,再把圖形補成整體,並讓幼兒說一說補成的圖形是什麼圖形,幾等分後又是什麼圖形,有幾份。

(2)幼兒操作活動,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能否根據不同的問題採用不同的等分方法。

鼓勵幼兒每一組的內容都要嘗試。

3.分享交流等分的做法:

①你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來分糖果和飲料?分幾份?一樣多嗎?

②你用什麼方法將正方形、圓形、長方形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透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6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將圖形二等分,並知道分後的兩份是相等的,而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圖形小,原來的圖形都比分後的每一份大。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二等分。

活動難點:

透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1.狗熊、狐狸、餅的圖片。

2.人手一份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邊三角形的紙。

3.長方體、正方體的蛋糕。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1.以《兩隻笨狗熊》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問題:爲什麼兩隻笨狗熊會上狐狸的的當?究竟“笨”在哪裏?

2.歸納:兩隻笨狗熊就笨在不會把乾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所以上了狡猾狐狸的當。

二、學習二等分

1.請幼兒拿出藏在小椅子下的圓形,練習用紙(平面:圓形)代替“餅”,嘗試二等分。

2.教師提問:怎樣把圓形餅乾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幼兒回答。

3.請幼兒練習用紙(平面:正方形、長方形、等邊三角形)代替“餅”,再一次操作,嘗試二等分。(提醒幼兒比較,等分後兩份是否一樣大?再把分後的每一份與原來的作比較。)

4.教師請幼兒說說將正方形、長方形和等邊三角形二等分的分法並演示自己分的方法。(把紙對摺,角對角、邊對邊,就是一樣大的兩份了。)

5.彙總各人分“餅”的情況,強調將“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二等分”。

三、學習將長方體、正方體的.“餅”二等分。

1.教師示範將長方體的蛋糕二等分。

2.分發正方體的蛋糕,讓幼兒嘗試二等分。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7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

2.運用二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1.蠟光紙: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紅豆仁、紅棗、黃豆仁。

3.故事掛圖二張,塑料藍若干個,小盤若干個,錄音帶。

(三)活動過程1.初步接觸二等分透過故事匯入課題,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一天哥兒倆拾到一個香噴的麪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點,正在鬧着,狐狸大嬸來了,不安好心地幫熊哥倆把麪包分成了兩塊,哥兒倆一看,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狐狸大嬸說:"你們別急,這塊大一點的,我咬它一口?哥兒倆一看,那塊大的變小了,小的變大了,又急得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就這樣,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點點麪包,還不知道上了狐狸的當呢。

教師提問:小朋友,假如你們碰到哥兒倆,你們願意幫忙嗎?假如老師給你們一個圓形麪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麪包?老師提供圓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幼兒操作。

討論: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幾種圖形教師說:"圓形麪包小朋友們都會分了,如果熊哥倆拾到的是心形麪包、正方形麪包、花邊形的麪包,小朋友們會分嗎?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師提供各種圖形,幼兒操作,教師參與小組活動,鼓勵幼兒探素圖形的各種分法。

3.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1)集體交流,請幼兒講述各種圖形的分法,老師說:"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正方形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是一樣大的?還有誰用不一樣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用同樣方法讓幼兒說心形、花邊形的分法。

教師小結:"透過對摺,我們把這些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個部分,這就是二等分"。

(2)師生共同探討,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師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給幼兒看,教師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不對角分,也不以邊中心對摺,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據操作情況加以驗證,讓幼兒進一步明白。

(3)引導幼兒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教師:"我們剛纔用不同的方法把圓形、正方形、心形、花邊形分成了一樣大的兩份,請小朋友看看已分出來的一米和原來的圖形比(出示圖形)哪個大?哪個小?分出來的一份是原圖形的多少?(一半)4.解決新問題。

教師問:"1塊麪包,1塊點心,小熊哥倆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塊點心,2塊麪包,小熊哥倆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個蘋果,哥兒倆各吃幾個"?

分實物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熊哥倆分麪包、分點心,熊媽媽心裏可高興了,熊媽媽現在準備煮八寶粥給小朋友吃,可是熊媽媽說八寶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們再來幫助熊媽媽分配料好嗎?"(好)那我們先看一下配料裏都有些什麼,有紅棗4顆、花生米2粒、紅豆仁2粒、黃豆仁2粒,下面請小朋友們兩個人一組把籃子裏的配料分在兩個盤子裏,分的時候要注意兩份一樣多。

教師提供配料,幼兒討論操作,分好後教師集體提問:"小朋友,你們盤子裏紅棗多少顆?花生米有幾粒?紅豆仁有幾粒?黃豆仁有幾粒?好,小朋友真聰明,都分對了!

5.結束部分:

教師:好了,聰明的小朋友們已經幫助熊哥倆把不同形狀的麪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教會了熊哥倆二等分的知識,熊哥倆爲了謝謝大家,現在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

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8

活動目標:

1、透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二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對等分活動產生興趣。

3、嘗試運用二等分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二等分》課件。

2、人手一份操作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認識團團圓圓嗎?冬天到了,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有三個小朋友去看望它們。(演示課件)教師:它們怎麼啦?怎麼辦呢?

教師:聽聽三個小朋友想到了什麼好辦法。(演示課件)

(二)初步嘗試用一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討論交流。

教師:看,他們找到了什麼?(演示課件)教師:每人找到了一塊布,要幫兩個熊貓寶寶分別做兩條一模一樣的圍巾,怎麼辦?

2、實踐探索。

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請你們用剛纔想到的方法去試一試。

3、交流探討。(演示課件)教師:誰說一說用什麼方法來分的。

教師:它原來是什麼形狀,二等分後是什麼形狀?你怎麼知道它是一樣大的。

(三)探索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實踐探索。

教師:把一個圖形對摺,剪成完全相同的兩份,這種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圖形二等分還有很多方法,我們再去嘗試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多。

2、交流學習。

教師: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紹給大家分享。

教師:誰也用到這種方法的?

小結:東東、麗麗、貝貝謝謝你們,看,他們用你們的好辦法做了把圍巾做好了,送給了團團圓圓。瞧,團團圓圓圍上了一樣的圍巾多開心啊,在謝謝小朋友呢。(演示課件)

(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經驗。

(1)將多個物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團團圓圓肚子餓了,怎麼辦呢?

教師:(演示課件,出現一堆竹子)這麼多的竹子,請大家也幫團團圓圓來分一下,怎麼分呢?

(2)將液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熊貓口渴了,叔叔趕緊送來了一桶水,怎麼分呢?

活動延伸:

回教室嘗試將多個物體和液體進行二等分。

教學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着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透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後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於拘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