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社會教案:勇敢地戰勝困難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勇敢地戰勝困難,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勇敢地戰勝困難

大班社會教案:勇敢地戰勝困難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2、能大膽地講述成功與失敗的經歷。

3、培養勇敢面對困難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一隻記號筆、每組一張記錄表、一張五角星貼紙。

活動過程:

(一) 幼兒進行遊戲,初步感受和表述成功與失敗的不同心情。

遊戲1:走迷宮。

一、講解遊戲及記錄規則。

“看,老師這裏有很多迷宮,一會玩的時候,如果你在規定的時間裏用記號筆畫上正確的路線就成功,然後找到自己的名字,到迷宮這一欄,在笑臉一格上打上勾。如果你暫時沒有成功,請在哭臉這一格打上勾。聽老師的小鈴,小鈴一響,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能做到嗎?”

二、幼兒遊戲,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三、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遊戲2:繫鞋帶一、講解遊戲規則。

出示沒有繫好鞋帶的鞋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請你們在規定的時間裏繫好鞋帶,不能打死結,但要繫緊,不鬆散。聽到老師搖鈴,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把你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上,能做到嗎?”

二、幼兒遊戲,記錄結果。

三、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二)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失敗與成功的心情。

“老師這麼大的人也碰到過困難的,你們信嗎?那你們想不想聽一下老師碰到困難的故事呢?就在我上學的時候,去游泳館學游泳,可是我很怕水,總是不敢下水,怎麼也學不會,當時,我難過極了,我的臉變成了這樣,心想還是不學了吧,可是,又想:爲什麼別人都學的會,我就學不會呢?於是,我就去問旁邊會游泳的人,他們說,這並不難,只要你勇敢一點,不要怕,經常遊,經常練,就一定能學會了。我聽了他們的話做,勇敢地跳到水裏去,幾次下來,終於發現自己不怕水了,已經學會游泳了。於是,我的'臉就變成這樣了。”

“這就是我‘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那麼在你們學習、生活的時候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困難呢?那現在先把你‘碰到困難不可怕’的事講給你的好朋友聽。”

(二) 幼兒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現在請小朋友來講一下‘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

教師小結:剛纔我們聽了小朋友自己的故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誠實地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堅持不懈地努力,那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四)兒歌:困難不可怕。(遇到困難不要怕,只要勇敢去面對,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困難一定能解決。)“老師這裏還有一首《困難不可怕》的兒歌,在你碰到困難時你就念一下兒歌,這樣你就會變得很勇敢,困難就一定能解決了。”幼兒跟念兒歌。 “好,小朋友真能幹,一會兒功夫就把兒歌學會了,現在我們去念給班級裏其他小朋友聽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進行,與幼兒共同參與,師幼關係融洽、自然、溫馨。每個環節都有適當小結。老師的角色在不斷的變化,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故事中,從蝸牛戰勝困難到小朋友面對困難積極的態度。過繩子游戲中,體現了心理課遞進強化的原則,從嘗試——找出問題——再嘗試——鼓勵——增大難度。在後半部分:爬高取物,對孩子來說,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引導孩子的合作與遇到困難積極解決,進一步深化了我們的孩子獲得戰勝困難、成功的體驗。

孩子對故事很專注,並能很好的理解了故事,我引導孩子積極討論,讓孩子自己說出遇到的困難。並自己總結遇到困難的解決方法,但是從談話中可以看出,孩子對困難的理解還不是很深。我就想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讓孩子強化困難的概念,積極積累經驗。

在過繩子活動中,我積極調動孩子的情緒,但是觀察得還不夠仔細,對個別孩子的關注和引導方面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過繩子時,有個別孩子沒有去試到,我沒有發現;當孩子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利用;對於孩子用不同方法過繩子的引導不夠到位,以至於孩子基本是用同一個方法過。貼花的地方是臨時決定的,發的過程中想到過完線的孩子沒有事情做,於是把這個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做,並交代孩子不能亂丟垃圾,一來省了老師發貼紙的時間,二來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三讓孩子自己貼上,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悅。

在爬高取物中,分兩次進行,每次兩組。主班與配班老師各照顧一組,並讓未進行取物的小組給取物小朋友做記錄,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並初步讓孩子學習觀察並記錄。活動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嘗試並解決。但要求交代得不是很清楚,在取物過程中,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沒想到孩子試了幾次都沒辦法取下,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冷靜快速地做出反應,馬上召集孩子討論,但是這個時候我沒能更耐心的傾聽,這裏應該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動腦筋想想辦法並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而是急於象孩子總結,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困難並不是我們自己就能解決的,還可以請別人幫忙。後來就請了配班老師幫忙,就此帶過了這個問題,對於這個教育的機會,我沒有好好的把握,處理的不夠完美。不過這個小插曲,並沒有讓我們孩子的勇氣受挫,反而在後一組的活動中,又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但孩子還是努力的嘗試,勇敢地再爬高,小心翼翼地撕下膠布,在玩具取下那個時刻,我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孩子們終於透過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難,這是整個活動的最閃亮的一點。

大班社會教案:勇敢地戰勝困難2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2、能大膽地講述成功與失敗的經歷。

3、培養勇敢面對困難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迷宮圖、一隻記號筆、每組一張記錄表、一張五角星貼紙。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行遊戲,初步感受和表述成功與失敗的不同心情。

遊戲1:走迷宮。

◆講解遊戲及記錄規則。

“看,老師這裏有很多迷宮,一會玩的時候,如果你在規定的時間裏用記號筆畫上正確的路線就成功,然後找到自己的名字,到迷宮這一欄,在笑臉一格上打上勾。如果你暫時沒有成功,請在哭臉這一格打上勾。聽老師的小鈴,小鈴一響,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能做到嗎?”

◆幼兒遊戲,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遊戲2:繫鞋帶

◆講解遊戲規則。

出示沒有繫好鞋帶的鞋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請你們在規定的時間裏繫好鞋帶,不能打死結,但要繫緊,不鬆散。聽到老師搖鈴,不管你有沒有完成都要停下來了!把你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上,能做到嗎?”

◆幼兒遊戲,記錄結果。

◆幼兒大膽談談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感受。

(二)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失敗與成功的心情。

“老師這麼大的人也碰到過困難的,你們信嗎?那你們想不想聽一下老師碰到困難的故事呢?就在我上學的時候,去游泳館學游泳,可是我很怕水,總是不敢下水,怎麼也學不會,當時,我難過極了,我的臉變成了這樣,心想還是不學了吧,可是,又想:爲什麼別人都學的會,我就學不會呢?於是,我就去問旁邊會游泳的人,他們說,這並不難,只要你勇敢一點,不要怕,經常遊,經常練,就一定能學會了。我聽了他們的話做,勇敢地跳到水裏去,幾次下來,終於發現自己不怕水了,已經學會游泳了。於是,我的臉就變成這樣了。”

“這就是我‘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那麼在你們學習、生活的時候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困難呢?那現在先把你‘碰到困難不可怕’的事講給你的好朋友聽。”

(三)幼兒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現在請小朋友來講一下‘碰到困難不可怕’的故事。”

教師小結:剛纔我們聽了小朋友自己的故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誠實地勇敢地面對困難和失敗,堅持不懈地努力,那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四)兒歌:困難不可怕。(遇到困難不要怕,只要勇敢去面對,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困難一定能解決。)

“老師這裏還有一首《困難不可怕》的兒歌,在你碰到困難時你就念一下兒歌,這樣你就會變得很勇敢,困難就一定能解決了。”幼兒跟念兒歌。“好,小朋友真能幹,一會兒功夫就把兒歌學會了,現在我們去念給班級裏其他小朋友聽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緊緊圍繞目標進行,與幼兒共同參與,師幼關係融洽、自然、溫馨。每個環節都有適當小結。老師的角色在不斷的變化,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活動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