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金色的腳印》評課稿精選

稿件1.61W

學期非常榮幸的聽了楊宗闊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腳印》一課,聽完這節課後,我覺得楊老師的這節課太精彩了!這節課在學生的心裏掀起了一角愛的浪花,甚至能夠引發學生對現實生活中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思考。

《金色的腳印》評課稿精選

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給我的整體感受是能夠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倡導自主、自讀、自悟的個性化閱讀,進行閱讀能力訓練。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楊老師力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實現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充分體現了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即“情景激趣——自學質疑——合作探究——解疑導撥——詞句欣賞———引伸探究”。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創設情境,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有益於學生個性閱讀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結合楊老師《金色的腳印》這一刻具體按談一下自己聽課後的體會。

一、情景激趣:楊教師善於運用各種方法,把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現出來,將學生引入情境,學生一旦入了境,愛學習的興趣便會油然而生,此時,大腦處於高度的興奮狀態,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自學質疑:讓學生自學質疑,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更可以張揚他們的個性。

三、合作探究:探究性閱讀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探究離不開問題,課堂探究活動主要是圍繞“問題”進行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矛盾點或新知識的難點、要點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觀察、聯想等方法來觀察問題、思問題、提出問題,進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解疑導撥:楊老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的作用,在閱讀過程中適時加以點撥、引導,激活學生的相似積累,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進閱讀中來,促進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課文,讀出自己,超越文字。

五、詞句欣賞:語文學習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離不開對字詞的品味、推敲。《金色的腳印》課文非常優美, 楊老師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段引導學生欣賞,探究,讓學生展開自己個性化的見解,就能促進學生主動、生動、個性地學習和發展。這樣,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解讀能力,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個性得到張揚!

六、引伸探究:《課程標準》要求語文學習樹立大語文觀,要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因此,楊老師教完課文後,創設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着更多、更深的問題走出課堂,去進一步查找資料,去閱讀同類文章,去續編故事等等,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個性需要。在這些綜合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得到更爲自由的、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