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我與地壇》評課稿

稿件2.13W

一、文字概括

課文節選的是《我與地壇》中的第一第二兩個部分。所選部分涉及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作者在突遭不幸雙腿癱瘓後對於生死的深沉思考,一個問題是作者悔恨在母親過早去世後才理解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二、教學要求

1、 理解文中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2、 找出文中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句並加以品味。

3、 找出文中具體的語句,說明史鐵生母親在地壇公園尋找兒子的心理。

三、評課要點

今天林薇薇老師在高一(10)班進行了《我與地壇》的公開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文字第一部分,引導學生讀懂全文並抓住課文中心,即“我與地壇的宿命緣分關係” ,然後由這個重點挈領全文,讓學生去感受地壇的“荒蕪並不衰敗”,感受地壇的遭際與古園的生機勃勃、生生不息,從而感受地壇的滄桑堅忍與自然中微小生命個體的怡然自得,以及我在其中所悟。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準確的,整個過程也關注對文字語句的誦讀和賞析。

一篇散文的教學如何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起承轉合自然?形散神聚的散文如何選擇有效的點作爲切入口?聽完薇薇老師的課後我思考良久,下面談談個人粗淺的想法:

散文,既沒有小說那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詩歌那樣動人的韻調節律;它所寫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瑣碎見聞,點滴感思,構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筆而書。對於教材提供的文情並茂的散文佳作,怎麼教才能充分展示文字之美,激發、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情感需要、審美需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一)創設情境

匯入可以這樣設計:我想讓大家作一個殘酷的'想像,僅僅只是一個想像,假如你不健全了,看不到、聽不見,甚至連腳踩在軟綿綿的草地上的感覺和踢一顆路邊的小石子的感覺都只能是幻想,你會怎麼辦?

“入境動情”的開講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奠定感情基調,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

(二)抓關鍵句

本文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由此可以引出這樣的問題:

1、我與地壇是什麼關係?“我覺得這中間有着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這古園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爲什麼說是宿命?我與古園有着怎樣的相似點?

2、“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爲這是緣分。——我與地壇有什麼緣分?

3、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的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爲什麼越搬越近?我與地壇有什麼關係?

4、現在我纔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我是跑過去的嗎?爲什麼獨自去?當時是什麼樣的心境?爲什麼總是去地壇?地壇裏的什麼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

(三)深度挖掘

散文教學應該本着三個層次:文字——文學——文化。本文3、5、7段的景物描寫是教學的重點,應該運用多種手段賞析文段,利用微課告知學生景物描寫的技巧及作用,反覆誦讀品析,咀嚼語言,推敲語言,品味語言,感知地壇形象,把握史鐵生的情感變化或心路歷程,形成共識,地壇已成了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是地壇的力量讓他體悟到生命的不息與衝動,領悟到生命的意義!

散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構成,中學語文新教材所選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濃厚,文辭優美,構思縝密,語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個廣闊的空間中再現了人類豐富多樣的情感世界,凸現了異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形式。只有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解讀和鑑賞這些文學作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才能真正體現出語文學科對人文的歸屬。

標籤:評課 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