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2015年高考作文題預測及範文:“領悟自然神韻”

大自然的美麗,讓人心蕩神馳,大自然的神奇,讓人歎爲觀止。大自然賜給我們生命與靈感,它是美的源泉,它是生命的象徵。讓我們親近自然、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韻,領悟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啓示。

2015年高考作文題預測及範文:“領悟自然神韻”

請以“領悟自然神韻”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得套作與抄襲。

【審題指要】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

題目是一個動賓短語,寫作的重點是要明確“自然神韻”指什麼,這也是寫作的對象,這個對象應該是一種美好境界。寫作的難點是“領悟”,爲什麼要領悟?如何去領悟?這是寫作的兩個方向。提示語中說“領悟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啓示”,這句話就是寫作的一個重點要求,也就是要求我們從自然啓示中闡發對人生,對人類種種行爲的理解。從自然到人生,這纔是這個命題立意的本質性要求。

從文體上看,寫記敘文可以選擇敘寫某種自然現象或者行爲給予自己的啓示、啓發,而這種啓示、啓發應該是對美的'一種追求;寫議論文可以論述某種自然現象,可以從正反兩個不同方面來寫作人類對於自然美好境界的行爲,是欣賞、保護還是破壞、掠奪,都可以。

【優秀作文】

領悟自然神韻

自然是春的輕盈,夏的靈動,秋的沉穩,冬的凝練。感悟自然,領略神韻,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睿智、更積極。(用“更睿智、更積極”可以很好地說明“領略自然神韻的意義,具體落實到下文的事例)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是陶潛對於自然的感悟。順應自然的變化,歸向生命的盡頭,快樂地聽從天命,還有什麼猶疑呢?很顯然陶潛明曉什麼是自然,並懂得順應自然。於是他不爲五斗米折腰,於是他欣然辭官歸田。他明白在那樣黑暗的社會,自己的理想是實現不了的。陶潛從自然中領略到了要順應變化,不要逆天而行。於是,後世看到的是一個淡然的陶潛,是一個睿智的五柳先生。(透過詳細的論據分析揭示了陶潛領略自然神韻的意義所在,也扣住了開頭的“睿智”人生,聯繫緊密)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引用內容提前,和第二小節形式上保持一致,營造文章的結構之美)從中不難看出,李白認識到自然的無窮和人生的短暫,於是他領悟到的人生真諦是應該奮發進取,要“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於是,後世看到的是一個表面瀟灑放狂,內心卻火一般熱的李白,是一個可以不顧年已六十毅然從軍報國的李白。(透過補充的分析來說明李白領略自然神韻後的積極主動,扣住了開頭的“積極”人生,上下聯繫密切)

陶潛與李白從自然中領略到了兩種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神韻,他們的人生一出一入,卻都爲後世讚賞、膜拜。(從“出世”與“入世”兩個方面來談,更加具體細緻,寫出了論據的典型意義所在)那麼我們又究竟該如何去領略呢?(用問句來引出“怎麼辦”)

我們應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們的未來。(添加分論點來說明“怎麼辦”,提綱挈領)現代社會對自然的破壞使得自然一次次發出怒吼。人類突然發現大自然好像是在懲罰着人類——無盡的掠奪最終導致了大自然的反抗。

人類不能再這樣發展。(添加分論點來緊扣上文)看,一片片森林迅速地消失,一條條河流被污染,生物的多樣性在減少,地球的自淨能力在減弱……夕陽如畫的九寨溝如今已不堪重負,巍巍泰山之上到處是白色垃圾,昔日美麗的天池也一再遭到破壞污染……(透過集中整齊的例舉,寫出畫面感,寫出震撼力)

領略自然不應該只是參觀拍照,不應該是以欣賞的藉口去破壞自然,更不應該是以開發的名義去人工化自然。(用“不應該只是……不應該是……更不應該是……”的句式結合一些現實使得論點的含義更加豐富,層次也更深)我們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麗,去領略自然的神韻。那麼,爲什麼一定要是九寨溝、泰山和天池?(扣住上文的舉例,聯繫緊密,反問有力)爲什麼一定要在這些自然的遺蹟上面平添人爲製造的痕跡?我想,如果真的是要去親近自然,哪怕房前屋後的池塘樹木也能讓用心的人感悟到自然吧?我想如果真的是要走近自然,那麼遠遠地欣賞也是可以領悟到自然的真正神韻吧?就像人生,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必非要去嘗試纔會知道最後的惡果吧?(一系列反問、追問造成不可辯駁的氣勢,論證有力,很好地說明了不該怎麼做)對自然的領悟,應該是我們人生的一種修行與剋制,而不應該是沒有任何敬畏之心、肆無忌憚地掠奪與佔有!(從正面去說明“怎麼做”,概括有力)

用心去領略自然,應該用心靈去感受和欣賞,懷着一顆敬畏之心,去理解、去發現。(進一步從“人生”的高度去深化文章的主旨,首尾呼應,提升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