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鄉愁裏的春秋散文

鄉愁裏的春秋散文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江灣油菜花,篁嶺曬秋彩,理坑古建築,李坑彩虹橋……中國最美鄉村——婺源,藍天白雲下,那一幅幅經典的小橋流水徽居人家,是景,是畫,是心,是愛,更是現代人心中魂牽夢縈的幸福老家。

我先選了一隻篁嶺曬秋彩,又選了一隻江灣油菜花,等我看見理坑古建築和李坑彩虹橋……只好愛不釋手地責怪自己太貪得無厭:這麼美的麻椒牌風景鞋,可不可以多送我兩隻,讓我每天都可以搭配着在夢裏老家徜徉。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母親坐在天井邊,一邊自在隨意哼歌一邊按鑽抽針拉繩,爲我們趕製過年的新布鞋。冬日的陽光暖暖的。那時的母親,頭髮烏黑,額頭光潔,哼的都是原來在東鄉幾年任代課老師時,每次做餐敬必唱的《北京有個金太陽》《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等革命歌曲。母親的嗓音清脆甜潤,歌曲的旋律抒情優美,這些歌曲從小我就非常熟悉,有時高興了我們還會嘻嘻哈哈地全家一起合唱。母親納鞋底上鞋幫時,不時會把針或者鑽在頭皮上摩擦幾下。我一直沒弄明白,那是因爲頭髮能磨細針鑽,還是因爲針鑽沾了頭油更加潤滑。

每年夏季,母親會拿出用紙替好夾在書裏的鞋樣,自制一碗糯米漿糊,再從老式的衣櫥中,翻出不能穿的舊衣和剪裁新衣服時剩下的碎布,用幾條長長的新裁剪的白色布條包邊,細細心心,一層一層,無數片零星布塊,重重疊疊,被母親的巧手粘成大大小小厚厚的鞋底。然後一隻又一隻纏繞着針鑽和麻繩的千層底,就像舞臺上才子的摺扇佳人的絲絹,成了母親忙完家務事後手中必備的道具。

在一根又一根細麻繩的左牽右拉中,我們越長越大,越行越遠,而母親的兩鬢也已經泛起了霜花。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一雙紅格鞋面的新布鞋,那是大舅媽送給我十歲生日的'禮物。

母親說,因爲知道我天天走那麼遠的路上學,爲了讓鞋子經穿些,舅媽特別加厚了鞋底。而納完這樣一雙加厚的鞋底,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那天一大早,小小的我穿着新衣新褲新襪,和這雙紅格鞋面的新布鞋,走在一條用鵝卵石鑲嵌而成的古鹽道上。

學校離家四五里,古鹽道兩邊都是寬闊的田野,平日裏來來回回都走得很輕鬆。可這次,穿着這雙厚底的新布鞋,踩在凸起的鵝卵石上,硬硬的鞋底把腳板硌得生疼,每走一步都忍不住蹙眉驚呼。記不得那天上學遲到了沒有,只記得回家後就把鞋脫掉,從此再也沒有穿過那雙加厚底的布鞋。

人與鞋之間,是不是也和人與人一樣,過多的付出,往往適得其反。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盛裝出嫁的新娘,正站在老街中間頻頻回首。新娘的前後,簇擁着迎親的嘉賓送嫁的親人,身邊還有那位自己選擇準備牽手一生的愛人。

按照家鄉的風俗,年近60的大舅抱起新娘,一鼓作氣把23歲的我送出了家門,送出了巷子,送到了街口。

嫁妝已經被迎親的後生擡着扛着,穿過了長長的老街“擺街”,兩隻漆成紫羅蘭色的大大的樟木箱裏,有十六雙母親親手做的黑色燈芯絨鞋面的布鞋。

爲了做這幾雙嫁鞋,母親很早就開始準備了。春天,自家菜地邊種的苧麻長勢正旺,母親適時的把它剝好曬乾,又請來一個滿頭銀髮挽髻腦後的乾淨利落的老奶奶,在廳堂裏編織納鞋的細麻繩。廳堂的兩邊各架一把木梯,長長麻繩的兩頭整齊有序地垂搭在兩個梯子的橫檔上,每根麻繩頭下都掛着一個棒棒糖一樣的小線錘。老奶奶挪着一雙小時候包紮過的“三寸金蓮”,輕快地在兩架木梯之間來回行走,不斷地用手掌把一個個小線錘搓得滴溜溜飛轉。

該交代的事母親都已經交代了。該叮囑的話母親都已經叮囑了。可我站在老街中央,不斷地回望巷口,我好像還有什麼話要和母親說,我好像還有什麼東西忘了帶在身上。母親爲什麼還沒有出現在巷口?我每次出門,不管是上學上班,還是出遠門遊玩,母親都會追送到巷口,只要我還沒轉過老街的那個彎角,只要我願意回頭,母親永遠都站在巷口滿懷慈愛滿臉笑容地望着我。可這次,我已經焦急地等了這麼久,巷口上怎麼還沒有出現母親的身影。

陪送的舅媽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女兒出嫁,母親是不能送的!”

那一刻,我忽然淚流滿面。

從小到大,求學,工作,遠遊……一次又一次回來,又一次一次離開,這兒始終是我的家。而這一次,作爲出嫁的女兒,我將永遠只是在這個家裏住過的“十八年客”。

可是,人生的旅途雖有陽光燦爛,但也多風多雨。走着走着,愛情走丟了,家庭走散了,我成爲了一個單身母親,守護着我心愛的兒女日漸長大。雖然我沒能傳承母親做鞋的巧技,沒能親手爲兒女做一雙布鞋,但永恆的母愛同樣的充溢激盪在我的心田。

是不是因爲那時的我太過年輕,嫌棄你做的布鞋不夠時尚靚麗,不肯穿上它走過家鄉那條長長的老街。

母親,真真的對不起,走着走着,我還把你親手爲我做的嫁鞋全都弄丟了……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在朱熹理學思想薰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代朱氏後裔中,有一個叫朱江的後生,在文公故里婺源,續寫着輝煌的《朱氏春秋》,開創了一個和布鞋有關的叫作“正博”的奇蹟。

“正心立人,博物經世”,是“正博”的宗旨。“麻椒”和“正蹊堂”,是“正博”正待推出的兩個布鞋品牌。她把婺源的美景印製在精緻的鞋面上,打造成婺源的特色旅遊文化,把正博時尚布鞋和婺源旅遊文化同步推向國內國外。她推崇一隻鞋一種景的自由搭配,兩隻不同景緻的布鞋穿在腳下,時尚,個性,舒適,美好。

我給右腳挑選了一隻篁嶺曬秋彩,我給左腳挑選了一隻江灣油菜花,穿着舒適時尚的麻椒布鞋,往前一步是秋天,再往前一步是春天,望着腳下不斷更迭的春往秋來、秋去春至,我已然擁有了寧靜致遠的心態,足以淡定從容地面對人生四季。

當時尚布鞋、婺源美景、旅遊文化、朱熹後裔這種種元素碰撞到一起時,一部嶄新的《“正博”春秋》,也正在婺源大地上揮毫潑墨地抒寫當中。

穿着麻椒布鞋,我往前走了一步。

於是我看見——

一步是鄉愁

一步寫春秋。

標籤:春秋 散文 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