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有關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9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1

端午節“糉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伴隨着這首民謠,端午節如期而至。農曆五月初五,是屈原爲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爲了不讓魚蝦撕咬他的屍體,便向河裏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爲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因爲這裏有綠茵茵的山,清凌凌的水,還有勤勞樸實的人們,家鄉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着人們的歡聲笑語,顯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

清晨,我被一陣布穀鳥的叫聲驚醒,我揉了揉眼睛一看,發現大家都起牀了,本來不想起牀的我,仔細一想,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帶我去割艾草,擺露水,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媽媽。

媽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家鄉的人們很勤勞,今天比往常起的更早,擺露水的人很多,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莊稼的海洋裏。在這裏,你不僅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可以聽見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天邊的朝霞,清晨的微風,頭上飛過的布穀鳥,它們與勤勞的人們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青草的香味與各種野花的芳香,還夾雜着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槐花開得正歡,原來這股香甜味是槐花的味道。

看,那帶着露珠的楊柳在微風中,擺動着她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我與媽媽割了艾草,摘了楊柳,回到家把楊柳插到門楣上,媽媽還給我帶了五彩繩,這時,房頂上飄起了縷縷炊煙,不時飄來一陣香味,讓我感到家鄉人濃濃的熱情與暖暖的節日味道。

家鄉人在端午節要吃糉子、涼粉、甜醅、南方人吃肉糉,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家鄉的糉子味道清香,不加修飾,夾一個放在盤裏,倒入蜂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拉起了家常,平時田園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來到了人間仙鏡,我享受着甜糉的美味,體會着端午的味道。

最開心的要數那些小孩子們,他們在碧綠的草地上藏貓貓、翻跟頭有的還在樹上掏鳥蛋,捅蜂窩看上去是那麼有趣。我愛家鄉的景色,也愛家鄉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瑞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2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3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的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說,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糉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糉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4

端午節,我就想起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簡單的兒歌就道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到端午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爲什麼要吃糉子賽龍舟呢,還要從屈原說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預示着楚國前途的危機。

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爲過節準備。端午節的前兩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場買糉葉,糯米,回到家以後,奶奶先把糉葉放到一個盆子裏,用水浸泡,使它變柔軟,然後把糯米洗淨,用水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後,奶奶開始包糉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糉葉,把它捲成一個椎體,然後再把糯米填到這個椎體李,填滿以後,用其餘的糉葉把它緊緊的裹住,接着用麻線把它困起來,奶奶就像這樣一個一個的包着,不一會,一串糉子就包好了。終於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一早就出去買菜了,奶奶從冰箱裏取出之前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開始煮,媽媽不久也回來了,這時媽媽拿出在市場買的艾葉,把它掛在門上面,然後準備菜餚。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我們的晚餐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爲先人屈原祈禱後開始用餐,這是電視裏也在播放賽龍舟的畫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不會剛到寂寞。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他的延續不僅是龍的節日,還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5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爲有美味的糉子吃!鹹肉的、蛋黃的、綠豆餡的 它的由來,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都不明白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吃糉子?有人說,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爲詩人節;也有人說,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 毒月 、 惡月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節裏,還會賽龍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節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了,裹糉子、燒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時候家裏很多人,很熱鬧,我感覺到很溫馨的感覺!

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在家鄉過的那一次端午節。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就去拜拜祖先吧! 哦 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糉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糉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條糉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着糉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了。

到了中午,就和幾個小夥伴去河邊看賽龍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糉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龍舟一條比一條帥、威武。龍頭大大的,一雙銅鑼般的龍眼,很長很長的龍鬚,還有那龍身,夠長的了,起碼有幾米長;有的是黑紅黑紅的,有的是金色加紅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時,我也可以去賽龍舟呢?在我發呆的時候,一陣響聲,龍舟出發了,每條龍舟的龍頭那,坐着一個人,在打鼓激勵着選手們!

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冠軍還有亞軍季軍都出現了,選手們的努力,在比賽時發揮的淋漓盡致,精彩極了。賽完了,我還跟小夥伴玩到傍晚纔回家。

到了現在,我還回味着我親手裹的那糉子的味道,那賽龍舟之間的精彩。家鄉,很久沒回去了,我懷念家鄉過的端午節,自己裹的糉子,看過的龍舟。家鄉的端午節,雖然不像其他地方的習俗,也沒有很多的節目,可是,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在我眼裏,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思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6

不知不覺,離開家鄉近八年了。

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家鄉那個可與春節相比的端午節。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過那裏,稱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山城之一(另一個是沈從文的老家湖南鳳凰)。

家鄉的人十分看重端午節,在節日即將來臨時,人們就上山去割艾草,也會把家裏清掃一遍。五月初,這個小山城就到處瀰漫着濃濃的艾草味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家裏的角落也都要噴上雄黃酒。每當這時,我就跟在奶奶後面,看她端着一隻漂着一層雄黃的海碗,嘴裏嘬滿一口,然後一下一下地噴向老屋的每個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問:“奶奶,爲什麼要噴雄黃?”奶奶便會神祕地左顧右盼,然後悄悄地擺擺手,說:“小孩子家,莫問!”

我又偷偷地跑去問媽媽,她說:“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聽到,若是它聽見了,不就驅不了它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於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黃酒,學着奶奶的樣子,往牀頭噴一噴。我想,以後我就再也不會做噩夢了。那雄黃酒的味道可真不好聞,不過一想到已經把“邪”給驅趕了,我就揚揚得意起來。

端午節,也同樣是孩子們期盼的節日。

端午節一到,我從幼兒園回家,一進屋,就會看見廚房桌臺上擺着一大鍋煮好的艾草湯(其中還有許多我說不上來的草根、樹根),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午飯後。媽媽就會用這艾草湯水給我洗澡,洗完後,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裏也透着艾草的氣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雞”掛在我的脖子上,“公雞”的尾巴上翹着幾根長長的染紅的雞毛,下面是用艾草織成的裝紅蛋的袋子,我便歡歡喜喜地上幼兒園去了。

這可是我揚眉吐氣的日子!平時在幼兒園,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這一天卻不一樣,我掛着“小公雞”把頭仰得高高地,兩隻手背在後面,得意揚揚地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因爲我家的“公雞”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學回家後,我就可以向長輩們討紅蛋了。我一邊唱着“雞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來看雞仔,雞仔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開到婆婆心裏花花開……”,一邊向奶奶、外婆要紅蛋(紅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後把紅蛋放到艾草袋裏。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兩個媽媽+一個生母,一個養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幾個紅蛋。掛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時候我就想:哈哈,家裏親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鄉的端午節!此時,我在廣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7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裏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裏,奶奶說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着我們去松花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着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糉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學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着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光的項鍊、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學就很少去江邊趕這個熱鬧了,記得同學去玩通宵之後趁我熟睡給我綁上了五彩線,結果掉顏色弄得滿手的彩色,真得很懷念。上了研究生之後,北京對於端午節並沒有很大的慶祝活動,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幾個糉子應節。

如今,在端午節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糉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說:“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9

“平靜,今天放學早點回家,要快點完成作業。”媽媽在送我上學的路上叮囑道。

“爲什麼?”我好奇地問。

“因爲快要端午節了,外婆說給你包大肉糉吃。”媽媽微笑着回答。

“哦耶!”我興奮地大叫。要知道大肉糉可是我的最愛。

下午放學後,我快速地寫好作業。回到家看到外公、外婆正忙着包糉子,我放下書包,開心地要求立即加入。“好,好,好,小丫頭,快去洗手。”外婆爽快地答應。我仔細地用洗手液將手洗得乾乾淨淨。

“一、二、三……二十二、二十三,哇,你們已經包了二十三隻糉子了。”我將包好的糉子認真地數了一遍。在我們家,外公可是包糉子的能手,只見他將二片糉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左手拿着挽好的糉葉,右手拿勺將餡料放入挽好的三角糉葉中。最底層放二勺糯米,中間放上一大塊五花肉,然後最上面又蓋上一勺糯米。“咦,外公,這些肉怎麼紅紅的?”我歪着頭問。“那是因爲肉用醬油和酒醃製過呀。”媽媽搶先公佈了謎底。這時外公已將包好的糉子綁上了紅線,一個美觀的糉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看到外公熟練地手勢,我的手也癢癢的,決定大顯身手好好表現。

我先取了兩片糉葉,在媽媽的幫助下挽成三角形,然後學外公有模有樣地放入餡料。“哎呀,不好,餡料從底部都漏下去了。”大家看我緊張的表情,笑得前仰後合。我又試了幾次,結果餡料還是從“漏斗”中全部漏光。

媽媽見我像泄了氣的皮球,趕緊轉移我的注意力:“平靜,你知道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嗎?”

“是農曆五月初五。”哼,這就想難倒我?還好老師曾告訴過我們。

“那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繼續問。

“因爲糉子好吃唄!”我脫口而出,邊說還邊嚥了一口口水。

“來,媽媽給你講個小故事。”一聽有故事聽,我立馬來了精神。

“古時候,有個非常愛國的詩人叫屈原,他向楚王提出一個富國的計策,可是當時楚王不僅不聽,還要將他流放到邊彊。屈原傷心欲絕,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選擇投江自盡了。當時人們怕他的屍體被魚蝦給吃了,就包了糉子扔進江中餵魚蝦。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五月初五那天定爲端午節,而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也就一直流傳至今。”原來端午節吃糉子還有這麼一個典故,我恍然大悟。

聽完故事,外公、外婆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煮,那肉香夾雜着糉葉的清香,從廚房飄散而來,讓我垂涎三尺。請跟我一起來個深呼吸,說不定你也能聞到我家的糉香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