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集錦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集錦9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1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2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北方的端午節要比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來吃,糉子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白白的糉肉,鹹糉子裏紅紅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着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4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爲有美味的糉子吃!鹹肉的、蛋黃的、綠豆餡的 它的由來,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都不明白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吃糉子?有人說,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爲詩人節;也有人說,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 毒月 、 惡月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節裏,還會賽龍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節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了,裹糉子、燒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時候家裏很多人,很熱鬧,我感覺到很溫馨的感覺!

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在家鄉過的那一次端午節。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就去拜拜祖先吧! 哦 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糉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糉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條糉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着糉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了。

到了中午,就和幾個小夥伴去河邊看賽龍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糉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龍舟一條比一條帥、威武。龍頭大大的,一雙銅鑼般的龍眼,很長很長的龍鬚,還有那龍身,夠長的了,起碼有幾米長;有的是黑紅黑紅的,有的是金色加紅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時,我也可以去賽龍舟呢?在我發呆的時候,一陣響聲,龍舟出發了,每條龍舟的龍頭那,坐着一個人,在打鼓激勵着選手們!

經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冠軍還有亞軍季軍都出現了,選手們的努力,在比賽時發揮的淋漓盡致,精彩極了。賽完了,我還跟小夥伴玩到傍晚纔回家。

到了現在,我還回味着我親手裹的那糉子的味道,那賽龍舟之間的精彩。家鄉,很久沒回去了,我懷念家鄉過的端午節,自己裹的糉子,看過的龍舟。家鄉的端午節,雖然不像其他地方的習俗,也沒有很多的節目,可是,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在我眼裏,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思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5

“平靜,今天放學早點回家,要快點完成作業。”媽媽在送我上學的路上叮囑道。

“爲什麼?”我好奇地問。

“因爲快要端午節了,外婆說給你包大肉糉吃。”媽媽微笑着回答。

“哦耶!”我興奮地大叫。要知道大肉糉可是我的最愛。

下午放學後,我快速地寫好作業。回到家看到外公、外婆正忙着包糉子,我放下書包,開心地要求立即加入。“好,好,好,小丫頭,快去洗手。”外婆爽快地答應。我仔細地用洗手液將手洗得乾乾淨淨。

“一、二、三……二十二、二十三,哇,你們已經包了二十三隻糉子了。”我將包好的糉子認真地數了一遍。在我們家,外公可是包糉子的能手,只見他將二片糉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左手拿着挽好的糉葉,右手拿勺將餡料放入挽好的三角糉葉中。最底層放二勺糯米,中間放上一大塊五花肉,然後最上面又蓋上一勺糯米。“咦,外公,這些肉怎麼紅紅的?”我歪着頭問。“那是因爲肉用醬油和酒醃製過呀。”媽媽搶先公佈了謎底。這時外公已將包好的糉子綁上了紅線,一個美觀的糉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看到外公熟練地手勢,我的手也癢癢的,決定大顯身手好好表現。

我先取了兩片糉葉,在媽媽的幫助下挽成三角形,然後學外公有模有樣地放入餡料。“哎呀,不好,餡料從底部都漏下去了。”大家看我緊張的表情,笑得前仰後合。我又試了幾次,結果餡料還是從“漏斗”中全部漏光。

媽媽見我像泄了氣的皮球,趕緊轉移我的注意力:“平靜,你知道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嗎?”

“是農曆五月初五。”哼,這就想難倒我?還好老師曾告訴過我們。

“那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繼續問。

“因爲糉子好吃唄!”我脫口而出,邊說還邊嚥了一口口水。

“來,媽媽給你講個小故事。”一聽有故事聽,我立馬來了精神。

“古時候,有個非常愛國的詩人叫屈原,他向楚王提出一個富國的計策,可是當時楚王不僅不聽,還要將他流放到邊彊。屈原傷心欲絕,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選擇投江自盡了。當時人們怕他的屍體被魚蝦給吃了,就包了糉子扔進江中餵魚蝦。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五月初五那天定爲端午節,而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也就一直流傳至今。”原來端午節吃糉子還有這麼一個典故,我恍然大悟。

聽完故事,外公、外婆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煮,那肉香夾雜着糉葉的清香,從廚房飄散而來,讓我垂涎三尺。請跟我一起來個深呼吸,說不定你也能聞到我家的糉香味哦!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6

端午節“糉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伴隨着這首民謠,端午節如期而至。農曆五月初五,是屈原爲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爲了不讓魚蝦撕咬他的屍體,便向河裏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爲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因爲這裏有綠茵茵的山,清凌凌的水,還有勤勞樸實的人們,家鄉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着人們的歡聲笑語,顯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

清晨,我被一陣布穀鳥的叫聲驚醒,我揉了揉眼睛一看,發現大家都起牀了,本來不想起牀的我,仔細一想,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帶我去割艾草,擺露水,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媽媽。

媽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家鄉的人們很勤勞,今天比往常起的更早,擺露水的人很多,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莊稼的海洋裏。在這裏,你不僅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可以聽見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天邊的朝霞,清晨的微風,頭上飛過的布穀鳥,它們與勤勞的人們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青草的香味與各種野花的芳香,還夾雜着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槐花開得正歡,原來這股香甜味是槐花的味道。

看,那帶着露珠的楊柳在微風中,擺動着她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我與媽媽割了艾草,摘了楊柳,回到家把楊柳插到門楣上,媽媽還給我帶了五彩繩,這時,房頂上飄起了縷縷炊煙,不時飄來一陣香味,讓我感到家鄉人濃濃的熱情與暖暖的節日味道。

家鄉人在端午節要吃糉子、涼粉、甜醅、南方人吃肉糉,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家鄉的糉子味道清香,不加修飾,夾一個放在盤裏,倒入蜂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拉起了家常,平時田園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來到了人間仙鏡,我享受着甜糉的美味,體會着端午的味道。

最開心的要數那些小孩子們,他們在碧綠的草地上藏貓貓、翻跟頭有的還在樹上掏鳥蛋,捅蜂窩看上去是那麼有趣。我愛家鄉的景色,也愛家鄉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瑞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沁陽市,每年的這一個時候,家鄉的人都要吃糉子、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插艾葉來紀念死去的屈原。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糉子。端午節之後細菌多了,糉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所以糉子花樣繁多:有蜜棗棕、紅豆棕、綠豆棕、黑米棕、糖棕……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繩子,剝開糉葉時,那糉子裏藏着的蜜棗,真讓人口水一落千丈。鹹糉子裏白白的棕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香極了!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帶五色絲線、飲雄黃酒,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喝雄黃酒,據說屈原投江之後,百姓爲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裏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糉子、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人江裏,說要藥暈魚龍。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龍鬚上還沾有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龍拉上岸,剝了皮,抽了筋,解除心頭之恨。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與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與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精神的一種欽佩,歌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8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每家每戶的端午節似乎都一樣,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高手——媽媽。今天的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糉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糉葉的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糉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糉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媽媽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糉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

我和爸爸着兩隻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着說;“你們這兩隻‘小’饞貓!”

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00字 篇9

節分端午爲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題記

端午節也不過纔過去十天,又想起糉子,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包上一鍋糉子,其中還要在這煮糉子的鍋裏放上醃好的鹹鴨蛋一起煮。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寫了約摸十二種端午節的風俗,不過,那是南方,在我們北方,至少在我的家鄉,就沒有那麼多風俗了。

我們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也有幾種,例如系五絲,插艾草,包糉子,煮鹹鴨蛋,吃大餐等。

單說的是系五絲,就是將五種顏色的線搓成繩子狀,在天矇矇亮,還沒出太陽的時候,孩子還在睡覺的情況下,家長將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來後發現彩色的絲線象手鐲一樣纏繞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時家長再教導孩子等下大雨的時候,記得講這五絲拆下來,壓在石頭地下,將來它就會變成彩色的蛇,保護着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爺爺們,家裏沒有爺爺的,就得相當於爺爺的長輩,早早的起來,趁着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時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將才回來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門口門楣頂上,沒有大門的就乾脆插在房門的房檐上,因爲艾草是“愛”和“礙”的諧音,這表示家人最家的愛,表示家人對傷及家的阻礙。

端午節的重頭戲是包糉子,煮糉子,吃糉子了。我想寫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託的傳統文化當然是爲敬仰屈原了。

隨着時間的變化,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也在跟着變化,由原來的祭祀屈原,變成了家人團圓的一個由頭,於是吃大餐也成了我們這裏的一個風俗了,不過這個大餐卻有點特別呢!

它是糉子的大聚會,兄弟姊妹們將各自包的糉子,帶到母親家中展示,從形狀來就有很多種;大姑包的是長方形的,兩半糉子合在一起的,成爲夫妻棕,二孃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媽媽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瓏,又長方適中。從內容上來看和煮的火候上來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摻的黃白相間的原始棕了,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該有多美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着自己包糉子,就這油黃黃的鹹鴨蛋,大人們喝着家鄉的密州春,拉呱着家中的變化,想想着家人的將來,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家鄉的端午節,有聲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樂,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