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文學常識

匆匆課文寫作背景

《匆匆》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匆匆課文寫作背景,希望對你有幫助。

匆匆課文寫作背景

一、寫作背景

《匆匆》寫於1922年3月,恰逢“五四”運動落潮期。當時的“五四”知識青年忙於救國,忙於追求進步;他們備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壓迫,卻沒有停止追求進步的腳步;他們苦惱、彷徨,卻在冷靜的沉思後,繼續追趕人生的路。“五四”運動落潮期的現實情況讓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於沉淪。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著地探尋與追求。作者認爲:“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它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裏,有它相當的位置。”(朱自清《給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內容)朱自清依託春景激發內心情感,藉助想象釋懷美好。

二、作品賞析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寫於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當時是“五四”落潮期,現實不斷給作者以失望。但是詩人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他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着地追求着。他認爲:“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裏,有它相當的位置。”(朱自清《給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印”(朱自清《毀滅》)以求得“段落的滿足”。全詩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詩人心靈不平的低訴,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識青年的普遍情緒。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詩人幾筆勾勒一個淡淡的畫面。作者不在於描繪春景的實感,而在於把讀者帶入畫面,接受種情緒的感染,同時又作形象的暗示:這畫面裏現出的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由此詩人追尋自己日子的行蹤。“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以逝去的日子的深深留戀。可是“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看不見,摸不着,是被人“偷了”還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陳代謝的跡象和自己無形的日子相對照,在一連串疑問句中透出詩人悵然若失的情緒。

“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極度的誇張,和喻成大海的時間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沒有聲音,沒有影子”的特點。實際上,這裏有自己日子的蹤跡,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聲音。詩人竭力從視覺和聽覺上去感受它,搜尋過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卻悄無聲息的“溜去”了。時間之無情,生命之短暫,使詩人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時間是怎樣的“匆匆”呢?詩人並沒有作抽象的議論,他把自己的感覺,潛在的意識透過形象表現出來,“把觸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經人到的那裏”,尋那“新鮮的東西”。(朱自清《詩與感覺》)因此,空靈的時間被形象化了,習已爲常的生活畫面裏透出詩人“獨得的祕密”。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太陽被人格化了,他像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邁動腳步來了,悄悄地從詩人的身邊走過,詩人隨着太陽的“挪移”也“茫茫然跟着旋轉了”。接着,詩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時間飛速的流逝。吃飯、洗手、默思,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詩人卻敏銳地看到時間的流過。當他企圖挽留時,它又伶俐地“跨過”,輕盈地“飛去”,悄聲地“溜走”,急速地“閃過”了,時間步伐的節奏越來越快。詩人用活潑的文字,描寫出時間的形象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給人一個活生生的感覺,我們聽到了時間輕俏、活潑的腳步聲,也聽到了詩人心靈的顫動。

在時間的匆匆裏,詩人徘徊,深思而又執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現實和自己的熱情相牴觸,時間的匆匆和自己的無爲相對照,使詩人更清楚地看到:“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如果說第三節還是以作者一天的具體感受來反映時間的流逝,以個別來反映一般的話,在這裏,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各種影象凝聚在一個點上,使時間流逝的情況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藍色、乳白色的;有動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詩人看到了,觸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追尋自己生命的“遊絲般的痕跡”。

詩人隨着情緒的飛動,緣情造境,把空靈的時間形象化,又加之一連串抒情的疑問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靈的自我鬥爭,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執着追求。在樸素平淡中透出濃烈的抒情氣氛。

詩歌具有音樂美的素質。格律詩靠格律和韻來體現它的音樂性,自由詩也用分行和韻來保持它的節奏感。散文詩拋棄了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樂美,從詩人的內在的情緒的漲落和語言的節奏的有機統一中自然地流露出來。亨特認爲:“雖是散文,有時也顯出節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義上的類型,而取得了‘散文詩’的名義,就是在詩的領域裏的一種半節奏的作品”。(《美學概論》傅東華譯)《匆匆》就是這樣的“半節奏的作品”。

《匆匆》表現作者追尋時間蹤跡而引起情緒的飛快流動,全篇格調統一在“輕俏”上,節奏疏隱綿運,輕快流利。爲諧和情緒的律動,作者運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相同的句式成流線型,一縷情思牽動活躍而又恬靜的畫面迅速展開,使我彷彿看到時間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顯得輕快流暢。句法結構單純,沒有多層次的變化,如一條流動的河連續不斷,如一條調合的琴,泛着連續的音浪。它的音樂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揚頓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暢輕快上取勝,作者並沒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隨隨便便寫來,老老實實寫來”,用鮮明生動的口語,把詩情不受拘束地表現出來,語言的節奏和情緒的律動自然吻合,使詩達到勻稱和諧。

《匆匆》疊字的運用也使它的語言具有節奏美。陽光是“斜斜”的,它“輕輕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轉,時間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過……這些疊字的運用,使詩不僅達到視覺的真實性,而且達到聽覺的真實性,即一方面狀時間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寫出時間邁步之聲。同時,詩人一方面狀客觀之事,一方面又達主觀之情,現實的音響引起詩人情緒的波動,透過語言的音響表現出來,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們還可以看到詩人疊字自然勻稱地分佈在各句中,以顯出它的疏隱綿遠的節奏來,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緒的波動。

復沓的運用,也是散文詩維持其音樂特點通常運用的手段。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覆出現,一種幽怨之情反覆迴盪。“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象遊絲樣的痕跡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數字的變化,使感情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結句的反覆,反覆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畫出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覆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

《匆匆》結構也十分單純,十一個問句是情緒消漲的線索。問而不作答,飄忽而過,既顯作品流暢感,也顯出詩緒的跳躍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開。一般詩句爲顯示情緒的跳躍性,往往別於一般的語言句法結構,不顧語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詩卻不然,它基本運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緒的跳躍一般沒有自由詩那樣大的跨度。但它也別於散文,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形成間隙,憑作者思緒連接。《匆匆》的問句問而不答,而答意隱含之中,這既可啓迪讀者想象,引起深思,顯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緒的飛快流動,顯出詩情跳蕩的節奏美來。

全文表現了作者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奈、焦急、惋惜。

三、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於光緒年間,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揚州,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朱自清祖父朱則餘,號菊坡,本姓餘,因繼承朱氏,遂改姓。爲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海州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由海州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陳竹隱。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

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

朱自清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麪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麪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年僅50歲)。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麪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麪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朱自清文風清新,擅長抒情與敘事相結合,開創現代散文先河。他有著作27部,共長約190萬字,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蒐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紀實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爲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詩集有《蹤跡》,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文藝論著有《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還有《綠》《春》等。

朱自清匆匆原文及教案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與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匆匆》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透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繫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爲。

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部分,並把喜歡句子抄下來。

4.感受課文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方法。

課前準備

1.蒐集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蒐集惜時、傷時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sh字幕朗讀作品,課文重點句子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欣賞,激趣引入

指名背誦課前蒐集惜時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師:是啊!時間轉眼就流逝了,儘管人們知曉了時間可貴,可是卻無法挽回已逝去時日了。80年前一位年輕人也與我們有同樣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匆匆》朗讀作品,學生欣賞完後回答,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麼?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要讀正確讀通順.

3.指名讀文,糾正字音與斷句不準地方。

4.自學生字新詞,檢查學生對下列詞語理解:確乎、涔涔、頭腦脹痛、潸潸、凝然、徘徊。

5.練習讀通課文,難讀地方要反覆讀幾遍。

6.練習把課文讀熟,指名讀給大家聽。

7.你對課題怎麼理解?課文先寫什麼,接着寫了什麼?

(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二、三、四自然段寫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滿惆悵與傷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選擇自己喜歡讀書方式(如輪讀、範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詞語。

2.畫出感悟深句子,在能讀懂句子旁邊寫寫批註。讀不懂地方,做上讀書記號。

3.小組之間交流一下讀書體會,討論討論不懂問題。

4.組長記錄小組內解決不了問題。

第二課時

一、問題引入,整體理解

1.一種無奈,一聲嘆息,時光老人總是來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課文中寫到:你聰明,告訴我,我們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板書:一去不復返)

思考: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用書本句子或用自己話說一說。

2.各組提出不懂問題,教師選重點記錄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結合學生提出不懂問題,師生重點品味以下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來時候……”

1.說感受,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麼?

2.指導朗讀。能不能用你們自己方式把這些句子蘊含情感讀出來。

(重點引導學生讀好幾個問句)

3.師:作者用排比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特點,用一連串追問表達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無奈與對逝去日子深深留戀。請你反覆讀兩遍,細細品味作者情感。

4.有感情齊讀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裏算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1.讀句子,思考:爲什麼會“頭涔涔,淚潸潸”?我算着“八千多個日子”從我手中溜走會想些什麼?這個詞隱含着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2.“溜”字你體會到什麼?

3.作者把什麼比作“針尖上一滴水”?

4.指導朗讀:過去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作者有着無限感慨之情。讓我們讀出這種感慨與留戀。把重點詞讀慢一點,重一點。

◇出示句子“於是──洗手時候……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讀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

2.聯繫自己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

3.有感情地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時光留戀與光陰消逝時傷感。

4.你能仿照這樣寫法,再寫上幾句嗎?(在 時候,時光又 溜走了。)

◇出示句子“過去日子如輕煙,……像遊絲樣痕跡呢?”

1.指名讀句子,體會作者感情,談談自己感受。

2.寫話練習:

在逝去如飛日子裏,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3.這一段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情感?師:作者再次用輕煙,薄霧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作者一種淡淡鬱悶與傷感。反覆吟讀第三四自然段。

◇師:透過剛纔學習體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時光面前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後在時光不復返中覺醒。除了剛纔我們體會句子以外,這篇文章還有許多妙處呢?我們再來朗讀全文,再仔細品味一下作者對匆匆而逝時光而發出感嘆!

三、讀書體會,感悟寫法

1.透過上一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爲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情感。

那作者爲什麼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體會作者排比、比喻、擬人等寫法精妙)

2.有感情朗讀交流,背誦自己喜歡段落。

四、拓寬學習,加深感受

1.推薦閱讀:朱自清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選》中還有《蹤跡》,《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文章都很值得我們去讀。

2.同學們,時光匆匆而逝,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時日,我們該如何珍惜呢?讓我們來感悟一下吧,課件出示:

人最寶貴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在臨死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生命與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事業—爲人類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爲意外疾病或悲慘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生命。

(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

五、課外作業,內化感受

寫一篇讀後感,課下與同學交流。

標籤:寫作 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