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畫虎不成反類狗成語故事

中國經典的成語故事又很多,像畫蛇添足、刻舟求劍、畫龍點睛、夜郎自大等等,這些成語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並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其中一個《畫虎不成反類狗》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畫虎不成反類狗成語故事

這則成語出自《後漢書·馬援傳》。意思是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

【典故】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後漢書·馬援傳》

【釋義】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結構】複句式

【相近詞】畫虎類犬、畫虎類狗、畫虎刻鵠

【相反詞】神肖酷似

押韻詞】狂朋怪友、稂不稂莠不莠、玄香太守、磬其所有、肥肉厚酒、遭時不偶、親戚朋友、獅子吼、無所措手、仗氣使酒、......

【年代】古代

燈謎】最差勁的寫生

【成語故事】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爲有用的人才。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龍伯高,就算學習的不成功也可以,刻鵠不成尚類鶩(就好像你雕刻一個天鵝,沒雕刻成功,最後也還能雕刻出一個類似鴨子的模樣出來)。而寧願她們不要學習杜季良,不是因爲他不好,而是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成語舉例】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無力量,使不得我們的兵器,恐學之不精,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