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500字作文

介紹端午節作文500字(精選1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端午節作文500字(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端午節作文500字(精選12篇)

介紹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等20多個。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後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漸漸發展成賽龍舟。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原因。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講究。

老年人爲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

因爲相傳端午節是惡日。所以,端午節那天,家門口都要掛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這些東西綁成一束,然後掛在門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插在門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國的文化真奇妙、豐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國人關注啊!

介紹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又稱端午節、重陽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包糉子、吃糉子。每年端午外婆就會包糉子,外婆早早的準備了蹤葉、糯米、腿肉、香菇等,一切準備妥當,外婆開始包糉子,她就熟練地在手掌上鋪上兩片糉葉,捲成圓錐形、舀一勺糯米,在上面鋪上肉、香菇、然後把它們壓實壓緊,把糉子裹緊,捆紮,一個漂亮的糉子“誕生”了。

放到高壓鍋裏蒸上十幾分鍾,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包香噴噴的,讓人垂涎欲滴。輕輕的解開包糉子的繩子,撥開它的“外衣”糯米的香味就撒發出來,咬下去還富有彈性,怎能不愛吃呢?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每當端午節,沙溪河上都要舉行划龍舟比賽。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漿,用全身的力氣劃了起來,遠遠望去還真像幾條龍在快速的遊動,擂鼓的水手氣勢高昂,有節奏地敲着鼓點,觀衆們都熱烈地喊“加油!加油!”幾條龍船的氣勢真是壯觀。

在我們的家鄉,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家家戶戶的大門上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吃糉子、賽龍舟、吃“五黃”插“五端”這幾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介紹端午節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着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爲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糉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糉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就有了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了。現在糉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糉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媽媽總是忙着打掃衛生,奶奶呢忙着包糉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裏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糉子。而我呢,就等着糉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糉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說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介紹端午節作文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這一天,每一家的房樑上都掛着小猴子、艾蒿、桃樹枝。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吃糉子,每一家都喜氣洋洋的。

端午節這天我在睡覺,媽媽悄悄走到我的牀前,把五彩線系在我的手上和腳上。早上,我剛起來就發想我的腳上有五彩線,五彩線五顏六色的像彩虹一樣。

早上我吃完飯就問媽媽一件事,我說:“端午節有什麼故事麼?”媽媽說:“有一位愛國詩人,他叫屈原,過端午節就是紀念他。”然後就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我聽了後說:“知道了,原來是這樣啊!”

中午,奶奶在洗糉葉,包糉子。我問奶奶:“奶奶,你在洗什麼啊?”奶奶說:“我在包糉子啊。”我說:“我能和你一起包麼?”奶奶說:“能啊。”我又說:“奶奶,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奶奶說:“要紀念屈原呀。”

我說:“爲什麼?”奶奶說:“屈原是一個大詩人,那時候,秦國要攻打他們國家,他主張聯合抗秦,結果皇帝不允許,後來他們國家被打敗了,屈原很慚愧,於是他抱着石頭跳江了。”我說:“屈原真偉大啊,我們應該紀念他。”

晚上,我和媽媽去街上玩,我看見有賣小猴子、桃樹枝等東西。端午節,街上有各種各樣的糉子,真好看。

我們回到家裏,吃到了糉子,我喜歡糉子,全家人在一起歡歡樂樂的,我們都很開心。

我們都喜歡過端午節,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介紹端午節作文5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它孕育了獨特的節日文化,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人們往往會想到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這位愛國詩人不忍看到國家滅亡,而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決定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

但是,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五月初五以賽龍舟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慣,所以,端午節也被稱爲“詩人節”,“重五節”。

過端午節,必須要吃糉子、掛菖蒲、賽龍舟、喝雄黃酒。過端午節前,家裏人已經準備了足夠的糉子,還有許多親戚互相送糉子,互相品嚐這些美味。

端午節的早上,家裏的大伯買了一些菖蒲、艾蒿,高高地插在大門上,這樣可以驅邪避毒。媽媽把糉子都放進鍋裏蒸,媽媽還給了我和哥哥一人一個熟雞蛋,據說這一天吃雞蛋可清熱明目。

等到糉子熟了以後,我們便蜂擁而上,拿起香氣四溢的糉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糉子,接下來就是喝雄黃酒了。大伯把酒開啟,我們開心地喝着。據說喝雄黃酒也可以驅邪避毒、強身健體呢!

過端午節最重要、最有趣的活動就是賽龍舟了。我們一家人開啟電視機,一起觀看精彩的賽龍舟。只見他們划槳的動作整齊劃一,鬥志昂揚,龍舟像閃電一樣向前駛去,真是一場精彩的龍舟表演啊!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中華文化的象徵,我們要傳承這些民族文化,讓它們更好地發揚下去!

介紹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節日。我家鄉端午節也一樣。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古老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生命譜寫一曲壯麗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人們非常傷心,爲不讓河裏魚蝦去吃屈原屍體,於是就用蕉葉包住飯糰丟進河裏餵魚。從此,每當端午節時候就要吃糉子,看賽龍舟比賽。端午節時候,我們都要吃糉子。糉子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糉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糉子葉捲成漏斗形然後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紮起來,蒸熟之後就可以吃。端午節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糉子,可熱鬧。

端午節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着鞭炮聲響起,龍舟手們划着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着美麗花紋,非常精緻。龍頭上頂着兩隻大龍角,下面是兩隻醒目眼睛,嘴巴叼着一隻小花籃。眼看一隻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隻,離終點已經很近。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衝過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就是我們這些觀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端午節,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我們一起度過快樂端午節!

介紹端午節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嘿,這首兒歌唱出了不少端午節的習俗呢!

端午節不僅在漢族中流傳,還廣泛流傳於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甚至漂洋過海,傳到了國外。每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生長。端午又叫“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端午節這一天,大人們就會用五色絲線做成長命縷,系在小孩子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有的地方還製作彩色香囊,在香囊裏放入檀香、草藥等,據說這樣能辟邪祛病。這不,端午節這一天,奶奶給我戴上了香囊,可美了!家鄉的香囊樣式多着呢,有虎頭狀的、斧頭狀的,還有心形的……我們如皋的百歲老人做的香囊還上了中央電視臺呢!

我國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鱔,還要在家中插艾葉。而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撈救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餵飽魚蝦,這樣,魚蝦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了。

我們蘇中地區不常見賽龍舟,這更讓我對賽龍舟充滿了嚮往。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來到龍遊湖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我彷彿看到了龍舟隊員們奮力划槳的身影,聽到了震天的鑼鼓聲……想着,想着,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

同學們,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呢,你也來介紹自己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吧!

介紹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此時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介紹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氣氛,可是一般人家裏總是呆巴巴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時候,腦子裏一根筋“嗖——”一下抽起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開始,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嘛,包個飯糰,有嘛,包個壽司,還有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一個愛心,別人看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感謝你對我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我生命!”媽媽看臉上流出晶瑩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糉子大賽,馨予獲勝,我們要感謝自己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糉子,也感恩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節日。多麼美好端午節啊!

介紹端午節作文10

一陣陣艾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一年一度端午節。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奶奶都會給包糉子吃。每年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豆沙糉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糉子。小糉子在奶奶手中是那麼聽話,而我包出糉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糉子一個個被奶奶請下鍋,我纔開始漫長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多少個小時,糉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糉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糉子出鍋,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糉子。糉子被奶奶一個個夾出來,泡到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將糉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差一點就腫。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糉子裏挑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味道頓時停留在我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糉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愛。奶奶做糉子是超市裏買不到,是獨一無二。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糉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爲我做出這麼好吃糉子。

介紹端午節作文11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那天爺爺會給我們燒“五紅”,有龍蝦、紅油鴨蛋、烤鴨、黃鱔、莧菜,這“五紅”可以去“五毒”,也可辟邪。

那是因爲傳說很久以前,玉帝宣佈,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響第一聲纔可以到凡間去,所以人們都叫那個時候爲驚蟄。不過有的毒物怕冷,於是,它們約好到端午節天氣暖和再一起去危害人間。這五個毒物就是蛇、蜘蛛、蠍子、蜈蚣還有壁虎。它們在端午節的時候來到了人間,剛到一戶人家的門口,就聽見這家裏女主人在說:“快吃,這是油炸的五毒。”

五個毒物大吃一驚,便趴到窗戶上看,只見桌上五個盆子裏有紅紅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邊吃一邊說:“這五毒菜真好吃。”“五紅菜”看在五個毒物的眼裏彷彿是它們的血,五個毒物嚇得魂飛魄散,急忙從這人家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去。以後,人們都在端午節這天吃五種紅顏色的菜來嚇退那些有毒的動物,希望它們不進自己的家裏。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並列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驕傲。

介紹端午節作文1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糉子、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舉行賽龍舟。

我最喜歡的還是賽龍舟了,今天是端午節,老天爺彷彿故意要給我們一個好心情,不出太陽也不下雨,我們一家興高采烈來到聞名中外的西溪溼地國家公園,親眼目睹了賽龍舟的精彩賽況。瞧!公園的橋上、船上、河岸上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彩旗迎風“呼啦啦”的舞動,整條河的岸上人山人海,橋上擠滿了人,“嘟”隨着一聲刺耳又響亮的哨聲,幾十條船頭裝有大紅色龍頭的龍舟爭先恐後向前劃去,水手們奮力划槳,船隨着划槳一會下沉一點,一會又浮上一點,他們一個個生龍活虎。龍舟上的水手一個個衣服溼透,不停地爲自己隊伍加油鼓勁:“加油啊!快劃!我們一定最快!”擂鼓的人士氣高昂,只見他兩手拿着鼓槌,飛快地輪換擊打鼓面,還常常舉起手,做勝利的手勢,那極有規律的鼓點,水手按鼓手的指揮,他們勁往一處使。飛快向前進。“加油!黃隊加油!藍隊加油!黑隊加油!”觀衆們連連爲他們加油,透過激烈的拼搏,黃隊終於第一個衝過終點,贏得冠軍,他們互相擁抱,擊掌,慶賀勝利,開心極了!觀衆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爲他們慶祝!我也和媽媽開心擊掌擁抱。

我真想年年過端午節,看賽龍舟比賽,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標籤: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