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300字作文

【精華】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錦集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錦集5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老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老媽,卻發現老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老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老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吧,在這一天了,大家要吃糉子,看龍舟比賽。端午節這一天,我和媽媽到姥姥家去玩,正好妹妹也在。

來的時候已經到正午了,姥爺做好了飯,飯裏除了有幾個小菜以外,其他都是糉子:蜜棗餡的,菠蘿餡的,肉餡的等等。妹妹皺起了眉頭,吵吵嚷嚷地說要吃肯德基,撅起小嘴不吃飯。這時我用起了“唐僧”的本領,耐心的給他講起了的故事和端午節吃糉子的原因。聽完之後他感動了,不在吵鬧了,乖乖的吃起了糉子,媽媽用欽佩的眼神看着我。

吃完飯以後,我們都沒睡覺,姥姥到開電視機看起了比賽!大家看的都很起勁,不時的爲自己的“隊友”加油,我和妹妹還賭起了哪個隊會贏。整個大家庭籠罩在一個快樂的`氣氛裏!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看電視足足看了3個小時!我和媽媽也該回去了,真有點戀戀不捨啊!

回到家,我躺在牀,意猶未盡的仔細品味剛纔的美好時光。這個過的真快樂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3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當到了端午時節,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端午節也是我最愛的節日:好吃的糉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着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還有 雄黃酒、帶香囊¨¨¨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糉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 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糉子熟不熟 ”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 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糉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糉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糉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糉,水晶糉,肉糉,鹹肉糉……”聽 着聽着,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4

“寶貝,起牀了!寶貝,起牀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母親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母親在我的手腕上繫上了五彩絲線。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母親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糉子,看着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着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00字 篇5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纔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包糉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糉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着雞蛋和蘸糖的甜糉,心裏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