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精華】過春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精華】過春節的作文600字十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過春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過春節的作文1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關於過春節的作文。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裏。同學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爲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爲“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圍着熱氣騰騰的火鍋,聽着窗外陣陣的爆竹聲,一家人享受着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的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爲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豐盛的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過春節的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綵,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着倒福、掛着燈籠。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遊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到了晚上的時候,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糰,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裏拜年,然後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房子裏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爲甘蔗代表節節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爲魚和餘是諧音,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當然,在春節裏,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矩的。

過春節讓我瞭解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也體會到了朋友們之間那種純潔無瑕的友情。雖然我的口袋裏裝滿了的紅包,有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後的打算,你們想知道嗎?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後,在20xx年的開始,向着新的目標前進,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過春節的作文3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每次過春節我都到爺爺奶奶家過,今年也不例外。

我走在大街上,到處都能看到熱鬧的景象,有許多賣煙花爆竹的小店,我頭湊過去一看,上面擺放着許許多多的煙花爆竹,我拿着袋子看看那個煙火裝進袋子裏,看看這個爆竹裝進袋子裏,傍晚,我拎着自己精挑細選的煙火爆竹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晚上,我和家人們吃過團圓飯後,我看天已經黑了就迫不及待想放自己買的煙花爆竹,我把所有的煙花爆竹拿出來。我放第一個煙火的名字叫笑臉,我把它點燃後,它放出了不同國家小朋友們的笑臉,有黃種人、白人、黑人等等,他們向我和我的家人做着笑臉,好像在祝福我們送去這一年不開心的事情,迎接這新的一年,展望未來,身體健康。把我和家人們逗得哈哈大笑。接着,我又放了一個煙火名字叫火樹銀花,只見它一團團的火焰簇擁在一起,好像一棵聖誕樹上面點點的雪花在夜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

我看看時鐘,馬上就到八點了,便坐在牀上準備和家人一起收看春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節目是劉謙的魔術,也是我最喜歡的節目。這次他表演的是一塊有魔力的鏡子,他能把鏡子裏的咖啡全部喝掉,好像咖啡就在鏡子裏一樣,他能完全走到鏡子裏的世界,簡直太神奇了。然後,我又看了一些歌舞節目,每個都很精彩,百看不厭,不知不覺,12點的鐘聲敲響了。只聽外面的爆竹聲此起彼伏,我拿着爆竹也準備出去放,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一年的新年都十分的開心,但我覺得今年的春節更加特別。

過春節的作文4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全家人大聲的唱着春節晚會的主題曲,我們的歡聲笑語可不比電視裏春晚的少。

大街上張登結綵,到處掛着一串串紅燈籠,家家戶戶忙着買年貨、貼對聯……街上人山人海,熱鬧極了!

姥姥讓我上她家住,奶奶讓我去她家吃團圓飯,三姨的手裏還拿着一個冰激凌……我說“別急,別急!你們的要求我都答應,我還要給你們拜年掙紅包呢!”哈哈,春節真是大豐收啊!我在心裏想:看來我在大家的心裏都是這麼重要啊!

晚上,大家非常開心,有的打樸克,有的打麻將,有的看電視裏的春晚,而我終於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時刻:放鞭炮、煙花。伴隨着闢啪的爆竹聲,五顏六色的禮花騰空而起:那煙花時而像仙女撒花,時像火焰爭鋒,時而像彩蝶飛舞,時而像含包欲放的花朵。我和哥哥姐姐們蹦着跳着歡呼着,同時在心裏許下對新的一年美好的願望!放完煙花一進屋,奶奶和姑姑包的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這可不是一般的餃子哦,它是幸運餃子。誰吃到了硬幣誰在新的一年裏就會很幸運!大家開始“瘋”搶餃子。我看中了一個,咬開一看:哇,有硬幣!而且還是五角的呢!大家都可高興了,那時的場面熱鬧極了!

每當春節的時候,姥姥家還會舉辦一場小型春晚。首先大家一起爲姥姥姥爺送上祝福,然後大家會相互祝福,之後每個人都得出節目表演自己的才能,有的唱歌,有的詩歌朗誦,有的在講春節的由來和各地的風俗,有的還在跳舞……三十多人一個不能落下,可我媽媽什麼也不會,只好表演了“罰酒三杯”,哈哈哈,大家都禁不住大笑起來!

春節那麼熱鬧,是最盛大的節日。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舉國同歡!也對新的一年寄予了新的希望!最後,我祝大家:新年快樂!

過春節的作文5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牀,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因爲最初的爆仗是燒竹子,故稱“爆竹”,一直沿用至今。

過新年總是要放炮竹,意味着除舊迎新,所以每年春節爸爸總是要買一串天地響放,圖個熱鬧。

我喜歡放炮竹,喜歡那響亮的爆竹聲,喜歡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氣氛。喜歡歸喜歡,但我不敢放,被炮竹炸到的滋味很不好受,火辣辣的疼,再說我從小到大都安份守已連打火機都不怎麼敢用,親自點炮竹對我來說:“簡直可望不可及”。

可今年的開門炮,爸爸竟然讓我放,我十二分的不願意可還是被拖下了樓。面對這一長串的天地響我不知道怎麼樣纔好,點也不是跑也不是,心裏害怕個要死。當看到爸爸把一個引線拽出來時,我的心猛的一震,“這麼短!”粗粗的引線只有大拇指那麼長,點上去連跑的時間都沒有,我抓着線拽了又拽,看看裏面有沒有什麼“機關”。爸爸等得不耐煩了,催到:“快點呀,還要吃早飯吶。”我抖抖索索地蹲下身點燃了打火機,慢慢往上面靠,誰知打火機的火是透明的,等我沒做好準備,橘黃色的小火花已經濺開來了,我大腦一片空白意識驅使着我像一隻被狼追殺的兔子一樣蹦到了3米外。思想又回來了,我的心是上串下跳,慢慢轉過身,火紅的炮竹爭先恐後的蹦到空中,驅走了我過去一年的不悅。

過春節的作文6

“品華夏文明,看五千年曆史”,中國人民創造了無數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雖說我從小就開始接觸傳統文化,但真正讓我愛上它的還是幾年前過春節的時候。

那時我十歲,眼看年關將至,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我們開始忙年了,我和爺爺一起趕集採購年貨。走到集市上,一擡頭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仔細一看,原來是各種各樣的燈籠和對聯。每副對聯都寫着十分出彩的錦句,如“翠柳迎春千里綠,黃牛耕地萬山金”等。最好玩的莫過於寫“福”字了。首先鋪好一張大紅色的紙,然後懸腕提筆沾墨,用足力道運筆寫下一個大大的“福”字,落筆成峯,舒了口氣,望着自己還稍顯稚嫩的毛筆字,我的臉上充滿了滿足感。

在除夕夜前,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貼上對聯,掛上燈籠。到了燈火通明的除夕夜,家家戶戶飯桌上都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美味佳餚,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餃子。輕輕咬一口,硬硬的.,吐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枚硬幣。我高興極了,第一口就吃到了硬幣,預示着新年會有好運。餃子內也不只包硬幣,還會包年糕、豆腐、大棗、魚肉等。

等到大年初一,一大早老老少少就穿上新衣,挨家挨戶去拜年。人們走在街上,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真是有種“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意境啊!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爲“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傳承傳統文化,可以使我們的文化內涵發揚光大。過春節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讓我愛上傳統文化!

過春節的作文7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新年新氣象,我最喜歡了可以穿穿新衣,收收紅包,放放鞭炮,不亦樂乎!

大年三十的那天,我看到爸爸起牀後手機就忙個不停,原來是爸爸在發手機短信拜年。現在拜年和以前不一樣了,手機短信一發電話一打就行了,不象以前要大包小包的登門呢。這樣既節約又方便,真是兩全其美啊。

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家來到一家大飯店吃團年飯。那裏早已是桌桌爆滿,好在我們家早已定好桌子,否則就沒位置了。爸爸說:前些年我們總是在家吃團年飯,第一次一家人開開心心來飯店吃飯,熱熱鬧鬧,真好!

春節初二,天氣晴朗,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大街上車水馬龍,人流不息,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商店裏人山人海,人們大包小包的購物,這真是口袋裏有錢了,人們購物的熱情也增高了。

新年新氣象,就是什麼都是新的。20xx年對我來說,已經成爲了過去,之前的一切事情已經成爲歷史。我要把目標放在20xx年,在新的一年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歲月不留人,新年的鐘聲無時無刻不在催促着我們要奮力向前,要爲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努力再努力。我要把願望變成現實,我相信只要我爲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向前,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早晚會有一天實現願望的。

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明確目標,把握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會感覺生活的空虛,無聊,我們纔會感到在這一年中沒有白過,生活充實快樂。因爲我們有目標,有方向,從中得到了許多。同學們新的一年馬上到來,讓我們好好反覆思考,在這一年中我們做了些什麼,得到了什麼,好好的梳理這一年中美好的時光。開始確立新的目標,新的方向,迎接新的開始,新的挑戰。

過春節的作文8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在這一天,各地都有迥乎不同的習俗。而我最喜歡在我姥姥家——河南信陽過的春節。

還記得在前年的臘月二十九,我們匆匆忙忙趕回了姥姥家。院子裏的小樹光禿禿的,葉子被北風吹得遍地都是。一條細長的繩子綁在樹幹上,另一頭拴着幾隻漂亮的大公雞。雖然活動範圍受限了,可一定也不影響它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只見它們昂首挺胸,在小樹周圍大搖大擺地繞圈,活像幾個凱旋歸來的大將軍。

剛跨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紅海——姥姥買的紅酒、蠟燭、燈籠、對聯、糖、鞭炮,都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地上,春節的氣息十分濃厚。姥姥不知道在廚房裏忙活着什麼,菜餚和陳釀的香氣溢滿了整個院子。

臘月三十那天,全家都開始忙活起來了。爸爸和姥爺在給各個房門和窗戶上貼對聯和“福”字,姥姥在大堂屋裏爲祖先點香,燒冥幣,然後領着全家在祖先相前磕頭。

到了晚上,整個院子裏燈火通明。我們在客廳擺上年夜飯,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無不讓人垂涎三尺。開啟電視,春晚裏的小品,雜技表演和歌舞都使這個通宵之夜笑聲不斷。

在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立刻穿上新衣新褲,順手抄起一個袋子,急忙向門外大街奔去。而長輩們都守在一個個盛滿乾果、糖等零食的大盤子邊。這正是河南當地特有的習俗:在大年初一的早上,人們都要穿上新衣,小孩子們可以去每戶人家的大廳裏拜年要糖,而大人們必須守在自家準備的零食邊等着前來拜年的孩子們。每逢此時,我都樂不可支,還有什麼比這最有趣的活動呢?

我喜歡美麗的河南,更喜歡河南的春節!

過春節的作文9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小時候,我曾天真地問過媽媽:“什麼是年?我們爲什麼要過年呢?”媽媽笑着說:“這背後的原因說來話長,你想不想聽一個關於年的故事呢?”“好呀!”我搬起小板凳,靠在媽媽身邊,認認真真地聽着。“每年,當月亮變圓了十二次之後,沒過多久,年獸就會從黑黢黢的海底跑上來,村裏的豬啊,牛啊,羊啊,統統被年獸吃掉了。有一年,村民們忍無可忍,打算逃命的時候,有個老乞丐敲着竹杖,讓大家稍安勿躁,說他自有辦法。他叮囑大家在大門上貼紅紙,在門口掛紅燈籠,保管年獸不敢靠近。若是年獸來了,老乞丐就叫大家在外面放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年獸被嚇得再也不敢來了。後來,人們爲了紀念擊退年獸的日子,就把那天叫做過年,並把放鞭炮和貼對聯的習俗延續下來了。”“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每逢過年時,我家當然也少不了貼對聯和放煙火的活動。每到除夕那天,我們都會把前一年的舊對聯拿下來,再仔仔細細地貼上新的對聯。望着嶄新的對聯,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貼完對聯,我們會一起出去放煙花。每年,我和爸爸都會放各種各樣的煙花,有的像還沒開放的花苞,有的像一條條巨龍,在空中自在地飛翔,還有的像一朵朵美麗的菊花。

煙花放完了,我會急忙坐上餐桌,準備享受美味的大餐。桌上擺着豐盛的美食,有魚,湯圓,餃子,春捲,年糕……媽媽告訴我,“魚”和“餘”是諧音,象徵着“吉慶有餘”,也喻示着“年年有餘”。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這就是我喜歡的春節,每每回想起過年的情景,我都不禁爲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過春節的作文10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去過年。

一大早,我就被濃濃的鞭炮散發出來的煙味給薰醒了,因爲爺爺奶奶家住的是小縣城所以現在還可以放鞭炮。我換好了新衣服以後,奶奶就吩咐我們去門口貼對聯,一張張福字寫得強壯有力,妙趣橫生,它們都被爸爸倒貼在門上,我一看連忙對爸爸說。“福字貼倒了。”爸爸說,福字是這麼貼的,這寓意着“福到了”的意思,接着我們又開始把門上舊的對聯撕了下來把新的貼上去。這就是唐代詩人王安石在過年裏寫的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到了下午,我們又準備出去走一走。哇!一陣陣清脆的鞭炮聲從我的耳邊響起,一陣風吹過,一股濃厚的過年的味道鑽進我的心裏,走在鄉下的小路上,迎面而來的摩托和一輛輛小汽車讓人寓意深刻,既帶回來的是年貨,又滿載着兒女們對遠在他鄉的父母的思念之情。

不知不覺的到了晚上,一進家門一股濃濃的香味鑽進我的鼻子裏,沁人心脾,有我愛吃的雞翅、紅燒排骨、魚香肉絲……光是一看我就流出了口水,吃那根本不用講,可是我剛準備夾菜的時候爸爸嚴肅地說。

“吃飯時,長輩先吃,我們才能吃,你吃完了以後,要等長輩吃完了才能走,而且今天地上有髒東西,也不能掃地,這樣會把財運掃走,這都是中國過年時的風俗”。

吃完年夜飯以後,我們就開始看春節年歡晚會,當十二點鐘的鐘聲敲響時,剎那間,光彩奪目,五彩繽紛的煙花就開始舉辦服裝展覽會,它們爭先恐後的展示着自己的新衣服,生怕不好看,那“啐”的一聲好像在說“我的衣服好看嗎?我的纔好看,你們都比不過我”。

標籤:十篇 春節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