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2500字

貴州作爲民族地區的代表省份,其民族特色體現在當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傳統建築中蘊含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特色的集中體現。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有關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論文2500字

《淺談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旅遊產品中的文化》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隨着貴廣、滬昆高鐵線的開通,以及即將開通的黔渝、成貴高鐵線,貴州的旅遊市場將得到大力推動,而怎樣滿足外來遊客對於貴州特色旅遊產品的購物需求則值得我們研究分析。

目前貴州省的黃果樹景區、梵淨山景區、西江千戶苗寨、荔波小七孔景區、鎮遠古鎮的旅遊創收不盡人意,旅遊產品的開發還停留在當地手工小批量與省外批發的傳統模式,製作粗糙,無法體現貴州少數民族風情特色,不能代表貴州省旅遊景區的景點特色,更將影響到我省打造全國旅遊大省的願景。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在旅遊產品中的挖掘體現在:

一、風俗文化

貴州境內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9%,其中包含苗族、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鮮明,底蘊深廣,而這些十分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也將成爲貴州旅遊的有力資源。

每年三月,凱里地區苗族的“四月八”、吃新節、蘆笙節、苗年、龍船節蘆笙節、六月六;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嘗新節、趕幹洞、六月二十一查白歌節;苗族的六月中卯日、跑馬節、十月第一寅日苗年、十月亥日;水族的端節,侗族的過侗年、吃新節、趕坳、維耶;彝族的火把節、豐收節、祭山節;仡佬族的“牛王節”;瑤族的盤王節;土家族的過趕年,等等,節日中活動繁多,有對歌、跳舞、吹笙、鬥牛、演戲、祭祀、射弩、騎馬及開展經濟貿易活動等。隨着歷史的發展,今天的民族傳統節日,實際上已經集民族風情、傳統藝術、體育活動、貿易往來爲一體,成爲交流資訊,增強民族團結的盛會。

因此,旅遊產品對於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反映,應當具有:(1)特殊性,遊客在當地購買的旅遊產品應當是最具有特殊性、最能代表當地風俗文化的產品,對其精神、內涵提取最爲恰當與精準的;(2)易攜性,從遊客返程的人性化考慮,旅遊產品應該是較爲精巧易攜的,或是在產品功能上可摺疊或是好收納,包裝不易損壞,過大或過重的產品會在購買的過程產生心理負擔從而放棄;(3)美學價值,隨着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過去在全國各大景點暢銷的批發小商品已經無法激起遊客的購買慾望,不具有美學價值的旅遊產品已經失去了其基本屬性。

二、裝飾文化

貴州地區由於特殊的歷史發展和自然環境,形成了各異的裝飾文化和審美趣味,其裝飾文化主要體現在染織工藝、服飾裝飾、建築木雕、剪紙、面具藝術等方面。體現在少數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服飾裝束圖案就顯得別具一格,如苗族服飾中多以蝴蝶、魚、龍鳳等圖形,使用樸素而濃重,藍、黑、紅等顏色體現其審美旨趣和特色。對於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土家族而言,其房屋建築物上的飛禽走獸、鳥魚花蟲、神話傳說都蘊涵着相當豐富的人文資訊,體現了其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貴州的剪紙多是爲刺繡服務,並且以動物爲中心內容,這與北方的剪紙文化以人文爲主有很大的區別。儺面具中體現出的猙獰古樸、稚氣率真的美感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蘊含了貴州地區人民對神鬼的尊崇。

基於對貴州裝飾文化的認識,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圖形、色彩、符號元素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應充分吸收貴州各地區少數民族的特色並加以提煉與塑造,將其融入旅遊產品設計當中去,讓遊客透過產品加深對旅遊地的印象,瞭解旅遊地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使其能夠產生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這樣的`產品設計出來已經脫離了原本的染織、刺繡、建築、剪紙、面具上單純的裝飾符號,而是衍生出新的具有設計理念和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這些都是不具有裝飾意味沒有民族特色的旅遊產品所不具備的特質。

三、飲食文化

貴州屬於高原地區,在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中,“酸辣”的特色風味已成爲貴州標誌性“舌尖味道”,好比四川的麻辣一般。貴州民間有句俗話:“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穿”,可見酸在貴州民間飲食習俗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此有力的飲食文化內涵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

貴州人嗜酸,一般常常解釋爲因“天無三日晴”,溼度太大,故用辣椒防寒驅溼。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因爲貴州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宜辣椒生長,而富於創造的貴州各族人民,在長期裁培、食用辣椒的生活實踐中,賦予了辣椒更加豐富、誘人的飲食文化內涵,使這種原產於南非的多年生灌木漿果,在貴州高原顯得更加多姿多味。

因此,在旅遊產品的開發中,飲食文化應當融入辣椒的色彩趨向——紅色,紅色代表着貴州高原地區的嗜辣、嗜酒,少數民族地區的熱情、開放,革命鬥爭地的堅韌、積極,讓旅遊產品的最終消費者感受貴州的飲食與文化。

開發與推廣具有貴州民族文化元素的旅遊產品不光是是將產品、營銷等方面的質量提升,更是見微知著地對貴州少數民族的旅遊文化的提升,透過旅遊產品將貴州的文化名片推廣到全國、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