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800字作文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爲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爲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爲糉子,劃的小船改爲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真是一個特別的節日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糉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糉包分兩髻,艾束着危冠。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爲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爲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爲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爲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爲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想起端午節的糉子,真是讓我垂涎欲滴啊。因爲它太好吃了!這不,又要到端午節了,好想吃糉子啊~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過端午節了。依稀記得那天天有點陰暗,一個大好節日就被這天氣給破壞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媽媽就在客廳裏“河東獅吼”了。還沒等我吃完早飯,老媽就“扯”着我到菜場去買一些糉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後,我們終於開始包糉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糉子又快又好,糉子好像有靈性一樣;媽媽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樣;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沒吃飯一樣,跟泄了氣一樣,有的都漏啦。連我都覺得有夠爛,不對,是又醜又爛!氣死我也!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糉子香味,便瀰漫了整個房間。我肚子裏的饞蟲立刻就被勾了起來。不一會兒,垃圾桶裏便多出了五片糉子葉。嘻嘻——品嚐完了好吃的糉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點實力和我家都熱鬧無比,其樂融融。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這裏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糉子喲!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有驅趕瘟疫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聽老師忿忿地說,韓國要將端午節申遺了。作爲炎黃子孫。真有點坐不住了。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爲“遊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是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裏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爲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是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着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裏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遊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雲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衆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傑。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雲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與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麼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炫轉星宿搖,花蔓鬥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願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爲你作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爲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了,今年是申請了“國家非物質遺產”後的第一個端午節,當然要與衆不同啦!

早在前一段時間,我們就策劃好今天的活動了。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進入了今天精彩紛呈的活動。

首先,我們進入“比賽包糉子”的時間,一切準備就緒,只聽見“砰、砰、砰”三聲,家裏的大小成員都埋頭苦幹起來。剛開始還好,沒什麼異樣。過了15分鐘,奶奶已經包好幾只了,而且每一隻都端端正正,絲毫沒有偷工減料;媽媽和二嬸也不差,但還是比不上奶奶;哥哥和小弟弟卻把糉子包得怪模怪樣的,還把昨天晚上的剩菜都包進去了,真是調皮,誰要是吃到他們的糉子就真夠倒黴了。來看看我吧!樣子還挺認真的呢!放餡、包糉葉都沒問題,受過名師指導的喲!可話還沒說完,問題就來了,我還沒學會怎麼扎呢!怎麼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拿着草繩比劃來比劃去也不行,後來竟手忙腳亂地用草繩亂綁一通,誰知用力過猛,把裏面的餡都擠出來了,場面“慘不忍睹”,全家人“撲哧、撲哧”地笑個沒完沒了,我尷尬極了!比賽結果可想而知,薑還是老的辣,奶奶輕而易舉地奪走了第一,媽媽第二,二嬸第三,而我,當然名落孫山了!

然後,到“真情告白”的時間了,爲了避免使大家尷尬,我們把自己想要對某一個人說的話寫下來,再包些糉子,把紙條塞到糉子裏面,而且要在自己包的糉子上標上記號,以便記認。等糉子熟了以後,親手把糉子交給對方。很快,大家都包好了,這次當然包得比比賽時好多了,心意都在裏面呢!

接下來該煮糉子了吧!我們事先準備了一個大銻煲,放上水,把比賽時包的糉子放下去。那些充滿心意的糉子,當然要精心照顧一下。用另一個煲,再加上我們雙倍的愛心。我們安排好人員輪流值班,每人看火一個小時。每個人都盡職盡責,對我們的勞動成果呵護有加。想必糉子一定美味無比!

漫長的煮糉子時間終於結束了,現在該比賽吃糉子了吧!那一隻又一隻熱辣辣、還冒着青煙的糉子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使我們垂涎欲滴,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隻又一隻。限時30分鐘,沒想到時間還沒到,我們的勞動成果已經被搶劫一空,根本分不出勝負。所以,全部人都是最後的大贏家!至於那個吃到剩菜棕的人,他沒大肆宣揚,因爲誰也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倒黴。但是,我已經知道是誰了!

最後,終於到那些“特別”的糉子出場了,我們各自拿着自己的糉子獻給自己已經選好的人。大家收到別人送給自己的糉子,別提有多高興了,再加上糉子裏的話語,心裏真是比吃了蜜糖還甜!

這個端午節,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今天實在太高興了!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五月初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也瞭解一些,據說是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這一天無論到城市還是鄉村,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盛的佳餚,還可以享受節日裏濃濃的溫情。

大家都知道,糉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家每戶都爲包糉子這個大工程準備着,雖然我家沒做,但是幾天前我已在舅舅家體驗到了整個製作過程,讓我回味無窮。

首先放一些幾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們就去採摘棕葉。棕葉枝細葉大,生於陰面的山間谷底,一棵上長得很茂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一會兒,袋子就豐滿了。回去的山路上雖然有些崎嶇,但在這綠水青山,溪澗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我們仍是邁着輕快的步伐。

下午,我們就進行了包糉的活動。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噴噴的豬肉和花生,還有幾條白細的小繩掛在椅子上以便包紮和節省空間。我和表姐們都躍躍欲試,便也跟着學,也能學出幾分模樣。一般都是三角糉,但也能做出新花樣,如長長的、微型的。一個個給糉枝緊緊地捆在空中,四個一小串,八個十六個爲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鐵鍋裏,燒了很長時間,撲鼻的糉香

才慢慢地從鍋裏散發出來。我們在廚房裏俳徊,張望,直咽口水,我們還直唸叨着呆會要吃多少個,非得吃個夠!鍋蓋終於掀開了,糉子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我們都洋溢在節日的歡樂中。日記大全

今天,我也嚐遍了各家送的糉子,各有各的風味,五花八門。午餐是節日的高潮。糉子依然佔主體地位,一大盤糉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繫着淡青的腰帶。腰帶打的是活結,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結,就叫罵娘糉-急着要吃,可又解不開,就罵開了。其次是釀豆腐,這是我家節日裏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其實不難。用剁碎的豬肉放些香料,然後在豆腐上掀一個小坑,把豬肉捏進去,簡直一個精品,再一個個放進油裏炸,便是黃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誘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幾樣家常小菜。雖然這樣也不算很豐富,但我還是很開心,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電視上,也報道了城市端午節的一些消息。令人新奇的是那個“糉王”,擺在那大廳前讓人觀看,有人還擁抱它,感受它的碩大,報道說可以讓幾千人吃個夠,真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那一幕幕壯觀的賽龍舟,轟鳴的敲鼓聲,人們的呼喊聲,繪成一幅美妙的賽龍舟圖。

端午節從淚羅江的波浪裏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棕葉式的青綠。端午節裏,那個過程,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全家人要在一起包糉子,吃糉子,有的還要賽龍舟。聽說,這都是爲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時,屈原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可是國君卻不採納,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他人侵佔,無奈之下,投江自殺,於是便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和到江邊撒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早上,我和媽媽去買了,花生,紅棗,米和糉葉,準備回家包糉子。

回到家,媽媽把米和糉葉泡在水裏,分別放到兩個大盆子放裏面,又把花生和紅棗分別放在了兩個小碗裏。最後媽媽找來了粗一點的繩子,剪了許多長長的線,然後對摺在一起。一切準備就緒,包 糉子開始了!

媽媽讓我先看她包一個,然後我再拿一個,跟着她學。首先,媽媽拿了兩片糉葉,交錯放在一起,然後拿起剪刀,把糉葉一頭剪平,然後握起來,讓它成爲一個圓錐形,哈哈,活像一個小漏斗。媽 媽對我說:“像小漏斗的這個地方決定了糉子的大小,一會你包時,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點了點頭。媽媽又抓了一大把米放進小漏斗裏,到一定位置時,要往裏面到一點水。然後可以在 放米過程中放花生和紅棗。然後把漏斗上面的糉葉往下放,成爲一個“立體三角形”,開始包,最後媽媽拿了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緊緊的困住,“OK了!”媽媽笑着對我說。我看了看,哇,媽媽包 的真好!我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開始包糉子,拿兩個糉葉,交錯放,然後成爲一個小漏斗,開始放米。可是,糉葉在媽媽手裏就很聽話,一到我這,不是這爛了,就是那爛了,導致漏米,撒了一地。媽媽說 :“你不要使太大勁,輕一點。”我按照媽媽給我的建議,重新開始。可是糉葉像是跟我鬧脾氣一樣,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惱極了,把糉葉和米往旁邊一扔,不管了,氣呼呼的坐在那裏。媽媽看了看我 ,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沒關係的,媽媽第一次包糉子也是這樣,還沒有你包的好呢!”聽了媽媽給我的鼓勵,我又振作起來,開始了包糉子。

這一次很成功,到最後纏繩子了,我把糉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緊緊按着它。用很大力氣,把糉子纏了起來。呼,終於好了,看着我包的糉子,它彷彿在朝着我笑呢!

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很成功。透過這一次包糉子我知道了,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這真是一個獨特的端午節啊,讓我記憶深刻。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昨天上午9點,精彩紛呈的舞蹈節目、悠揚的歌聲、老人們的掌聲和歡笑聲飄蕩在xx鎮敬老院裏。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爲了讓敬老院的老人們過上一個溫馨、快樂的節日,正餘鎮組織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家等數十餘名志願者來到xx鎮敬老院,舉辦端午節愛心敬老活動,大家包糉子、演節目,和這裏的老人一起度過了歡樂的上午。

xx鎮敬老院有數十名孤寡老人,他們當中有無依無靠的低保戶,也有因身體缺陷無法生活的殘疾人。老人們聽說志願者來表演節目,陪他們過端午節,都高興地早早等在了院內。在敬老院裏志願者熟門熟路,有的爲老人打掃衛生、有的爲老人修剪指甲,有的陪老人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情況,並把慰問品送到每一位老人手裏。志願者們又和老人們一起包起了糉子(見圖),一時間,敬老院裏其樂融融。“我們一輩子無兒無女,但是晚年卻享到了子女的福,我們現在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逢年過節孩子們就惦記我們,陪我們一起過,真的非常高興。”今年80多歲的李大爺說。

xx就是大爺口中的“兒子”,他是海門好人、xx鎮志願者服務站的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一直心繫着這些孤寡老人,每逢中秋、春節等重大節假日,他會帶上自己親手爲他們採購的食品和鞋子到敬老院看望這些老人。老人都認他爲乾兒子。昨天吳志勇又來到敬老院爲老人們提供健康諮詢和量血壓服務。這次到敬老院一檢查,他發現有好幾位老人血壓都偏高。將這些數據資訊傳達給敬老院相關負責人,讓他們平時多留心這些血壓偏高的老人們,並囑咐老人們按時吃藥,平時行動多加註意和小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敬老院的老人多是無兒無女,常年孤獨寂寞,不能享受那份團聚的天倫之樂,我就把他們當做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我們有責任盡一己之力爲這些孤寡老人奉獻一份愛,關愛老年人。”正餘鎮樂一佳超市的董事長徐梅一邊把剝好的香棕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一邊告訴記者,關愛老人已經成爲樂一佳超市員工生活的一部分,十多年來她帶領着員工們每月定期給老人們送慰問品、送關愛。

半天的活動在愛心企業家周美英帶來的舞蹈隊的表演下結束,老人們真摯的笑容洋溢在臉上,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志願者們透過自己的努力,給老人們增添了一份喜悅之情,更在端午節前讓孤寡老人收穫了一份家庭的溫馨。他們用真誠的行動換來了老人們的笑聲和掌聲,用實際行動傳遞着愛的接力棒。

標籤:端午節 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