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800字作文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集合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00字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800字集合十篇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糉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爲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糉跟涼糉。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爲糉子的清香跟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爲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爲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爲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爲後世典範。

如今,糉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跟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跟,處處跟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爲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糉,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節,身在西北的我,好像沒有多大感覺,沒有賽龍舟等活動,根本感受不到端午節的氣氛,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家的感覺吧,話說什麼都比不上家裏的好。

這裏看不到龍舟,還有這邊的糉子和我們那邊不一樣,我們家鄉是用豆類和豬肉做餡的較多,而這邊多是用紅棗和紅砂糖,還有我們的糉子是鹹的,而這裏的是淡淡的。不過還好,我們廣西的老鄉還是可以坐在一起吃個飯,我們總是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感覺,相近的口味,一樣有想回家的衝動!今天晚上叫了五六個老鄉一起做飯吃,感受一下下家裏的味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昨天剛剛舉行了“送大四”老鄉會,但是今天覺得在找幾個老鄉一起,一起吃個端午飯,雖然看不到龍舟,也看不到我們家鄉的糉子,老鄉一起相依,還是可以解解鄉愁的。

有人說:“不出省不會知道老鄉的概念,不出國不會知道國人的概念。”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以前在另外一個市裏讀高中的時候就沒有太多老鄉的概念,但是現在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蘭州讀書,切身感受到老鄉的溫暖,知道家是多麼的迷人,多麼令人懷念。人總是需要有歸屬感的,而家鄉就是能夠給人以源源不斷的歸屬感,老鄉則是讓人感覺到歸屬感的存在並不是太遙遠。老是說,我前年剛來的時候,就像去年剛來的學弟學妹所說的:“如果沒有遇到熱情的老鄉來接待的話,就準備收拾東西回家了,寧願復讀一年,也不來這荒涼的西北。”在這裏正因爲有老鄉的關懷,我們纔有動力在這裏待四年,老鄉的關懷就像家人一樣尤其是在遙遠的他方!

端午節,總是有點想家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啊!如果有可能真想賽龍舟,包糉子吃,可是在西北是不會有這個條件的。只能是上網看看人家賽龍舟,看看香噴噴的家鄉糉子,看看人家過端午節的熱鬧氣氛。雖然看着看着心裏就沉重和難受,但是我還是要看,起碼可以知道。現在在外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在乎自己的親人,有時多麼想回家看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問一下他們最近可好!

說到這裏,今年的端午節,南方有很多地方應該都不能賽龍舟了,尤其是長江流域,今年遇到幾十年一遇的大旱,很多地方都乾裂了,連昔日湖泊都幹了;現在聽說有降暴雨,由防旱抗旱到防洪,防澇,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希望他們儘快度過難關,希望不要出現大規模的洪災,因爲我們老百姓再也經不起再次打擊!

明天還是中國重要的,備受關注的日子,那就是高考,經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讀的檢驗,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所以我希望並祝福全國的考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考上自己理想的學府,實現自己多年的理想,也祝我的母校玉林市育才中學的學弟學妹們取得好成績,再創輝煌。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爲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爲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羣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爲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爲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樑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鬥。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羣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爲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 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鬚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釐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爲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鬥草,被稱爲“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遊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衆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鬥”。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衆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採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又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香菱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見香菱答上了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麼夫妻穗!”香菱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爲‘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豆官一時被問住,便笑着說:“依你說,一大一小叫:‘老子兒子穗’,若兩朵花揹着開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裏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說得香菱滿面通紅,笑着跑過來擰豆官的嘴,於是兩個人扭滾在地上。衆丫鬟嬉戲打鬧,非常開心。這時,寶玉也採了些草來湊熱鬧。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而故鄉人都稱之爲端陽節。在故鄉,端午節是一個隆重的節日。這天,村子裏熱鬧,小夥子相親,新媳婦過門,到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用母親的話來說是“年有三朝,端午一日”,所以故鄉人特別重視端午節。母親是養豬能手,她餵養的豬特別肥壯,每年除上交一頭給政府外,自個家裏在過大年和端午節的時候都要殺一頭,這樣,親戚朋友也能同我家一樣,過個豐盛的節日。

故鄉的端午節,村裏人是不包糉子的,而是用石磨磨小麥來做饅頭和包子。母親總是在端午節前夕的夜半時起來和麪,第二天早晨,發酵後的白麪,滿滿的兩大盆,如初生的嬰兒,白白嫩嫩,軟軟綿綿。母親把和好的白麪做成三樣:一樣是饅頭,一樣是小蔥和瘦肉餡包子,一樣是紅糖和芝麻餡包子。每年端午節這天,一家人都能吃到母親做的麥香撲鼻粉甜可口的饅頭和包子,母親的心也就像包子裏摻了芝麻的紅糖漿。

在我記憶中的端午節,又好似農家特別的節日。這時候,麥子已收割,蕃薯已放藤,稻子也長出了新綠,農忙時節也過了,勤勞的村裏人象鬆了口氣似的,在端午節這天,不僅可以甜甜地吃頓香噴噴的美食,而且還可以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享受節日的喜慶。

而每逢故鄉的端午節,母親總是要忙碌好多天,白天忙農活,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爲我們兄弟姐妹趕做新衣服和新布鞋,常常是夜深人靜了,母親還在孜孜不倦地穿針引線。燈影憧憧,銀線飛舞,年年歲歲,從不間斷。那時,我們這些小孩期盼端午節就象期盼過大年一樣的期盼着。因爲這一天,我們不僅能吃上母親做的美味佳餚,還能穿上母親做的新衣服和繡有蓮花的新布鞋。童年早就成爲過去,而故鄉的端午節一直是充滿喜慶和慈愛的記憶。

如今,母親常說城裏的端午節沒有什麼節日的味道,只有故鄉的端午節,纔是有氣氛的節日。母親總忘不了在故鄉端午節這天:千門萬戶都插上艾草和菖蒲,說是這兩者象徵屈原的馬鞭和長劍,可以辟邪;此外,還要系百索子,手腕上和脖子上系五彩絲線,用以辟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用以解毒驅邪;吃“十二紅”,這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並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故鄉,家家戶戶都有。

今天是我家離開故鄉後的又一個端午節。和在外一起住校的同學吃着買來的糉子,母親做的饅頭和包子相比,味道不一樣,氣氛也不一樣。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5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當節日來臨,就少不了歡歌笑語。熱熱鬧鬧的大街上,“瘋狂”中的人們,花花綠綠的糉子和五彩繽紛[注: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的物品融爲一體,成了一個巨大的遊樂園,耀眼而不失色彩……

天未吐白,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牀了,他們可不是着急着去佈置屋子,而是匆匆地去超市、菜市場買糉葉以及各種包糉子的材料。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爲用新鮮的糉葉包起來的糉子纔好吃,要是去晚了,大家都會嘲笑那家人懶惰。

當然,第二件大事兒就是包糉子了,人們會把剛買來的糉葉洗淨,再把豬肉、棗子、花生等剁碎,也只是剁成紅豆般大小的樣子就可以了,接着,再將紅豆、糯米和剁碎物仔細地攪拌均勻,算好定量的餡,就用糉葉把它們包裹起來,拿繩子把它們紮結實後就可以下鍋了。在這一件大事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參與到了這個遊戲之中,直弄得滿身滿手都是糯米粒,也不肯停手。瞧!鄰居家的“小公主”也相當積極,一連包了好幾個糉子,弄得到處都是餡渣子兒,人們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可“小公主”卻不肯停手,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起鬨的人一眼,就撅起嘴不理他們了。而大夥兒都喜歡把糉子包成三角形的,因爲這樣的糉子看起來又玲瓏又精巧。

包完糉子,人們差不多該去看賽龍舟了,大夥兒不約而同[注: 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的趕到江邊,性急地向河中央望去。只見河中央早已準備好了幾條龍舟,龍舟上坐了十多個人,個個都是精神抖擻[注: 抖擻:振動,引伸爲振作。形容精神振奮。]的小夥子,他們緊緊地握着手中的槳,目不轉睛[注: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的盯着終點,他們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等槍聲一響,他們必定要大顯身手[注: 顯:表露,表現;身手:指本領。充分顯示出本領和才能。],誓要奪得冠軍才肯罷休似的。到了吉時,只聽“啪”的一聲槍響,小夥子們立刻奮力划起龍舟,龍舟就像只脫了弦的箭,“嗖”的一聲直向終點射去。人們見了,也在興奮地大喊:“加油!加油!”吶喊聲、助威聲簡直是鑼鼓喧天[注: 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響徹雲霄[注: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比賽結束後,人們紛紛散去,他們都等着糉子出鍋呢!這時,

家家戶戶[注: 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的廚房裏都散發出糉子的香味,整個城市都融入了香味瀰漫的'空氣之中。

這就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同樣,在這一天中,人們可要鬧到二更纔會睡呢!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6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題記

不知不覺,離開家鄉已近八年了。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家鄉那個可與春節相比較的端午節。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過那裏,稱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山城之一(另一個是沈從文的老家湖南鳳凰)。

家鄉的人十分看重端午節,在節日即將來臨時,人們就上山去割艾草,也會把家裏清掃一遍。五月初,這個小山城就到處瀰漫着濃濃的艾草味了。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家裏的角落也都要噴上雄黃酒。每當這時,我就跟在奶奶後面,看她端着一隻漂着一層雄黃的海碗,嘴裏嘬滿一口,然後一下一下地噴向老屋的每個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問:“奶奶,爲什麼要噴雄黃?”奶奶便會神祕地左顧右盼,然後悄悄地擺擺手,說:“小孩子家,莫問!”我又偷偷地跑去問媽媽,她說:“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聽到,若是它聽見了,不就驅不了它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於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黃酒,學着奶奶的樣子,往牀頭噴一噴。我想,以後我就再也不會做噩夢了。那雄黃酒的味道可真不好聞,不過一想到已經把“邪”給驅趕了,我就揚揚得意起來。

端午節,也同樣是孩子們期盼的節日。端午節一到,我從幼兒園回家,一進屋,就會看見廚房桌臺上擺着一大鍋煮好的艾草湯(其中還有許多我說不上來的草根、樹根),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在午飯後。媽媽就會用這艾草湯水給我洗澡,洗完後,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裏也透着艾草的氣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雞”掛在我的脖子上,“公雞”的尾巴上翹着幾根長長的染紅的雞毛,下面是用艾草織成的裝紅蛋的袋子,我便歡歡喜喜地上幼兒園去了。

這可是我揚眉吐氣的日子!平時在幼兒園,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這一天卻不一樣,我掛着“小公雞”把頭仰得高高地,兩隻手背在後面,得意揚揚地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因爲我家的“公雞”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學回家後,我就可以去向長輩們討紅蛋了。我一邊唱着“雞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來看雞仔,雞仔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開到婆婆心裏花花開……”,一邊向奶奶、外婆要紅蛋(紅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後把紅蛋放到艾草袋裏。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兩個媽媽+一個生母,一個養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幾個紅蛋。掛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時候我就想:哈哈,家裏親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鄉的端午節!此時,我在廣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7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和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和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都認爲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脖子上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8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棕子,燒熟後裹着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裏盤算着,什麼時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於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乾淨,然後,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裏,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爲什麼要灑鹽,就問:“外婆,爲什麼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鹹嗎?”“就一點點,沒關係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裏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後用繩子把棕子捆好,一個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見外婆雙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靈瓏,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簡單的,我就忍不住想要來試一試。我剛包出一個棕子的形狀,還沒捆好呢,米就漏出來了,只好重新包過。有時候,稍一用力,棕葉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換張葉子重新包過。看着外婆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棕子,可我手頭沒有一個棕子“誕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請媽媽幫忙,總算包好了幾個。最後,我自己單獨包的棕子僅僅只有一個,哈哈,我是多麼“強悍”呀!

鍋裏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進去,看着這小棕子“撲通撲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來,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吃完糉子,我們便來到華東理工大學觀看龍舟比賽。

華東理工大學校園內的大河上,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

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9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漢人特別重視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爲什麼武漢人會如此看重這個節日呢?因爲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在自己的家鄉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楚國人民永遠記住了他,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投一些米糉到汨羅江裏,餵魚吃,不想讓屈原的軀體遭到任何傷害。於是,這便有了一個習俗——包糉子。

買一些新鮮的竹葉,糯米,再配上一些豆沙,棗,燒雞,蛋黃,綠豆等,就可以開始動手了。通常,全家人都會像過年似的圍坐在一起包。首先,把竹葉裹成一個三角體,有點像漏斗的形狀,然後放一小把糯米到“漏斗”裏,再塞上一個紅紅的蜜棗,最後用扎藤把三角體結實的繞上幾圈,就完成了。別看這糉子步驟不多,真正做起來,還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初學者不是扎不牢就是“漏斗”會漏米出來,要想包的好看還真要下一番功夫。將包好的糉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鍋裏煮,過不多久就會聞到一股濃郁的竹葉交雜着米的清香,香味瀰漫了整個廚房。外婆召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然後解開糉子的扎藤,剝開糉葉,那一顆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在燈光下晶瑩剔透。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滿嘴的甘甜和清香。自己做的,果然味道不一樣,感覺比外面賣的更香一些。

“加油!加油!”“嘿呦!嘿呦!”這不是在進行賽龍舟的活動嗎?咱們武漢每年的端午,社區都會組織一些身強力壯的男人們比賽划龍舟。在我的記憶中,天矇矇亮時,石橋上就人頭攢動,街坊鄰里早早地就等着給賽龍舟的隊員們喊加油了,哪怕站上幾個小時都不嫌累。看,龍舟划過來了。第一支龍舟向我們飛快地划來,船上個個都是面板黝黑的大漢,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平靜的水面頃刻間被他們的船槳濺的水花四起,每個隊員都是汗如雨下,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還是汗。我在一旁驚歎他們的划槳技術,來不及加油助威,龍舟瞬間就駛過了石橋,奔向遠方了……

當然,武漢過端午的習俗可不止這些:有的人家會把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當早餐吃;有的人家會給小孩子佩香囊,傳說有辟邪去瘟之意;有的會掛荷包與拴吉祥五色絲線……這樣的習俗數不勝數。

糉葉的清香在我鼻間飄散,賽龍舟的吶喊聲縈繞我的耳旁,五色絲線裝點了我的色彩生活,武漢端午傳統文化將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篇10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帶着糉子的香味又走進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東北的端午節正是野百合(五星花)開的時候了,兒時的端午節清晨,母親會在太陽沒有升起之前,讓我和妹妹到我們家後面的山上去採露水,然後用露水洗臉,媽媽說:“這時的露水可以治眼疾,會讓眼睛變得明亮有神。”我和妹妹的眼睛一直都非常健康,是不是用端午的露水洗出來的,我們也沒有經過查證,不過妹妹的眼睛的確非常有神,亮的出奇。以至於妹妹在賽場上看着對方的時候,對手都不敢直視她。這些年,她每次從賽場上下來的時候,都會與我說:“姐姐我上賽場的時候就是先用眼睛看着我的對手,讓她心裏慌亂,呵呵……妹妹的眼神竟然成了她打敗對手的法寶,成爲了世界冠軍。

清晨我們到了山上,總是用露水洗臉,洗眼睛,然後我們就會採野百合,俗名五星花,它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釐米,被緊貼稍長的毛,毛略粗糙。單葉,線形或披針形,上面略被毛或幾無毛,下面披絲光質毛;幾無葉柄;托葉極細小,剛毛狀。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2~20朵,花朵密集一起。苞片及小苞片極相似,我與妹妹非常喜歡五星花,偶爾也會把花片放到嘴裏咀嚼。每次下山的時候都會採幾束野百合。媽媽是個非常喜歡花的人。媽媽總是會把我與妹妹採的野百合放到玻璃瓶裏養起來。

媽媽把大米水飯端上桌,把各種煮熟的蛋端上桌,有鴨蛋,雞蛋,鵝蛋,滿滿一盆。媽媽是個非常勤勞的人,家裏總是養很多家禽,但卻很少將蛋賣出。媽媽說她小的時候受過太多的苦,捱餓那年代,因爲一個白菜根和我的舅舅搶的直哭。

當年媽媽在懷有妹妹的時候,直到妹妹出生,也沒吃過一個雞蛋。媽媽苦了大半輩子,她總是努力地讓我與妹妹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她總是不辭辛苦的養很多的家禽,小的時候,我吃夠了各類家禽蛋,甚至於浪費到光吃當黃,蛋清全部扔掉。就是在我結婚以後,我也從不吃一口蛋清,因爲媽媽一直在養着家禽,家禽蛋多的是,我也一直在享受着光吃蛋黃而不吃蛋清的幸福。

媽媽走了,帶着對這個世界無限的眷戀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最深愛的兩個孩子。我也把我這些年不吃的蛋清也全部吃掉了,因爲我沒有蛋清可以浪費了,每個鴨蛋都要去市場上買,我也不捨得扔掉了蛋清,女兒卻養成了和我一樣的習慣,對於女兒扔掉的蛋清,我都撿起來吃了。

在媽媽去世的當月,我把家裏所有的家禽都賣掉了,爸爸除了傷心,已經沒有任何心情再餵養這些家禽,我將爸爸接到城裏和我一起生活。

端午節的野百合依然在開放,可是在我的那束野百合已經沒有了色彩,是那樣的蒼白。

標籤:十篇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