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精選25篇)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

一、 朝花夕拾的創作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援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援學生的正義鬥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

二、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精選25篇)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精選25篇),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

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裏面的目的地。

賞析:這是魯迅先生寫的鄉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歡這句話,他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魯迅認爲鄉下人不會寫出這種“熱昏似的妙語”,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爲後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

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絕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賞析:這段話雖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或者優美的語句,甚至相反的是一種似於罵人的話,可我從這段話中卻深深地感受到了魯迅先生的那種氣憤和對於那些頑固者的無奈,他發展白話文是爲了下一代,也是爲了文學的新篇章的開啓!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3

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爲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賞析: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爲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啓示我們。作爲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對無常的敬佩及讚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該怎樣呢?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4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爲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簡析: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5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爲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於連自己也不知道說着違心之論,則對於只能嗥叫的動物,是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

賞析:人類總是在讚揚着自己的進步,以自己那些自己有禽獸沒有的能力而自豪驕傲,以自己能思考而洋洋得意。雖然人類的確值得爲這些高興歡喜,但是卻不曾認真想過,正因爲人類所擁有的這些能力使得人類社會變得如此的複雜,甚至使得我們開始嚮往那些頭腦簡單的禽獸的單純的世界。魯迅在此說明這些道理,也是讓人們反省一下,自己所擁有的這些能力,不是讓我們用來說空話昧良心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6

在百靜中,我似乎頭裏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麼“生於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着抖,彷彿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賞析:這是魯迅先生在即將去東關看五猖會是,卻被父親突然叫住,讓他背完一篇古文才准許一家人去的時候心裏的感慨。我很同情他,本來是一件很高興地事,卻要背古文,真的是很掃興,而且又沒有人幫助他。從“在百靜中”“彷彿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這些語句中深深體會到了作者的無助無奈以及掃興。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7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羣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着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賞析: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中”無非“理解爲(”不過“),表達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不屑與之爲伍)的情感。”這樣“指代(留學生的醜態),爲下文作鋪墊,體現了作者的失望、矛盾、痛苦、厭惡。”確“表示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性;”但“表示補充說明,”但“字後面的話是作者真正想說的內容。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8

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裏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人民之於鬼物,惟獨與他最爲稔熟,也最爲親密,平時也常常可以遇見他。死無常黑臉、黑衣,誰也不愛看。在”陰死間“裏也有的,胸口靠着牆壁,陰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賞析:洋溢着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讚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9

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辨話。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爲餌,不妨說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幟,使犧牲者知道被吃的時候爲止,還是一味佩服讚歎它們。人呢,能直立行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了,因爲那時也就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於連自己也不知道說着違心之論,則對於只能嗷嗷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了。——選自《狗貓鼠》

賞析:這段話將人與動物進行對比。通俗的講,意思大概是動物哪怕有不足之處,卻不會厚顏無恥的當不足爲優點。自命清高。而人呢,比動物進步了,有思想有言論,卻說着空話麼,說着違心之論。兩者進行對比,更加明顯的反映出當時那個社會中人的品行之惡俗,行爲之無恥。以至於魯迅先生這樣諷刺當時人們的品行和當時社會的黑暗。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0

“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出自《狗·貓·鼠》

賞析:表現了作者不喜歡貓的原因。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1

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開啟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出自《阿長與山海經》

賞析:說明”我“聽到以後很震驚,很感動,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樣一個不識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2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賞析:這是”我“在失去了心愛隱鼠之後,對被說是吃了隱鼠的貓的仇恨感情的抒發。在某種意義上也表達了作家關懷弱小,嫉惡如仇,反抗壓迫的精神特徵。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3

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賞析:魯迅先生說”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這說明當時他做引的時候,對文章當時書寫的情形已經記憶不太清楚了,但是文章又確實存在,所以他就感覺很矛盾,”既然記憶是美好的,但是很多我缺又忘記了。“這是他的一種表達方式,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都是這種雜文的語氣,帶點思考,也帶點批判。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4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着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賞析:這是一段景物描寫,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陽光比作光柱讓我們知道陽光的形狀。語言非常優美,因此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平靜愉悅的心情,很享受,愜意的樣子。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5

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象在渺視。

賞析:精彩的外貌描寫,寥寥幾筆,卻勾勒出了範愛農的形象,整個人躍然紙上,極其生動形象。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6

從此我總覺得這範愛農離奇,而且很可惡。天下可惡的人,當初以爲是滿人,這時才知道還在其次;第一倒是範愛農。中國不革命則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範愛農除去。

賞析:有些孩子氣的話語,道出了自己最開始對範愛農極差的印象,但也爲後文對範愛農的悼念起了反襯的作用。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7

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賞析:他鄉遇故人,不知道兩人是怎樣的心情,“嘲笑和悲哀”,簡練的文字,卻意味深長。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8

我疑心他是自殺。因爲他是鳧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賞析:很平實的話語,不知道爲什麼讀起來卻覺得徹骨的悲涼。範愛農死了,沒什麼人待見他,倒是“我”,還想着他是不容易淹死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19

在衙門裏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並不冷。

賞析:這句話描寫了“光復紹興”後,衙門裏人的着裝,非常華貴,開始讀這段話的時候,我以爲只是簡簡單單的描寫,可是一句“天氣還並不冷”就讓我陷入了沉思:魯迅先生在這裏又補充說一句,到底有何深意?我想是爲了諷刺那些人吧,在未光復紹興時,畏畏縮縮,根本不敢站出來說話,連錢店掌櫃都是軍械司長,現在光復了,就知道穿大袍了,這句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對死難者的同情與身肩的責任感。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0

衍太太卻決不如此。假如她看見我們吃冰,一定和藹地笑着說,“好,再吃一塊。我記着,看誰吃的多。”

賞析:平淡的幾句話,卻塑造出了一個背後經常慫恿孩子們幹不好的事,事後又充當“老好人”的一個角色。語言、神態的描寫,讓這位太太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1

衍太太卻決不埋怨,立刻給你用燒酒調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說這不但止痛,將來還沒有瘢痕。

賞析:對比的手法,和其他大人對比,衍太太的好人形象立馬凸顯了。這一句運用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表現衍太太對我們的關心和我們孩子對她的喜愛。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2

大約此後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偷了家裏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裏。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自己當時被人冤枉時的心境,生動形象,簡潔有力。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3

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在,只要有地方發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來,但那時太年輕,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彷彿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賞析:讀着這句話總有些感同身受。小時候確實是如此,遇事膽怯,有什麼問題先往自己身上想,只是漸漸長大,對抗流言就不會那麼不明瞭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4

不但上講堂時挾着一堆厚而且大的洋書,氣昂昂地走着,決非只有一本“潑賴媽”和四本《左傳》的三班生所敢正視;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將肘彎撐開,象一隻螃蟹,低一班的在後面總不能走出他之前。

賞析:魯迅先生的筆觸甚是犀利,短短几句話將頭二班學生的趾高氣揚描畫得淋漓盡致。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的神態、動作描寫,字裏行間也透露出作者深深的蔑視。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摘抄賞析25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賞析: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樣一組詞語,引出13種景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泥牆根、油蛉、蜈蚣、何首烏藤、木蓮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烏根、摘覆盆子),前兩個“不必說”略寫百草園概貌,“單是……就有……”則比較詳細地寫百草園一角“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先用兩個“不必說”宕開一筆,突出“單是”的內容。既然“單是”已趣味無窮,可見園子裏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感情色彩。寫景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前一個“不必說”寫靜物由低到高,後一個寫動物由高到低。整體部分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部分則由動物寫到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