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幼兒之間如何友好相處(精選20例)

幼兒之間如何友好相處

關於3~4歲幼兒心理髮展的年齡特徵

幼兒3歲以後,在生活和活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進入了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這對於多數幼兒來講是個重大的變化,3歲是他們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正是從3歲起,幼兒纔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對幼兒來講,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如何使幼兒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其中最關鍵因素是師生之間建立感情。因爲這一時期幼兒突出的特點是情緒性強。

1、 行爲受情緒支配

在幼兒期,情緒對幼兒的作用比較大。對3~4歲的幼兒作用更大。他們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樣受理智支配。3歲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多方面。

2、 愛模仿

3歲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就玩什麼,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就要什麼。家長不要因孩子想要什麼就滿足他的要求。要因勢利導,還可以教育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歡的玩具,也能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維,是3歲前孩子的典型特點。3歲幼兒仍保留着這個特點。例如讓他們說穿手中小汽車的個數,他們只會用手指點着小汽車才能數,而不能心理默數。

幼兒之間如何友好相處(精選20例)

你知道幼兒之間如何友好相處嗎?小朋友之間的相處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的問題,他們相處不和睦,就有可能打起來。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了幼兒之間如何友好相處(精選20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教育小朋友合羣。

小朋友隨有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多數小朋友還渴望有小夥伴,這是培養孩子合羣的有利條件。團結合作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品質,小朋友在一起玩,比一個人呆着更有意思,在一起玩的過程中會感到愉快。在和小朋友相片的過程中,能逐漸學會約束自己,以服從共同的目的。

2、教育小朋友關心他人。

小朋友一般不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着想,這需要幼兒老師的誘導。老師要多用孩子本身的感受和經驗,發展孩子的同情心。

3、培養孩子之間的真正友誼。

小孩子對友誼的理解很片面,誰和他玩就和誰好。誰給他好玩的東西,誰就是他的好朋友,甚至有時還爲好朋友隱瞞錯誤。所以幼兒老師必須注意培養孩子之間真正的友誼。

4、教育孩子講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如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大人問話進要認真地聽,並認真回答;別人送給禮物或幫助時要道謝;不能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等。

5、讓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的世界最初其實都是知道分享的,至少他們會很聽話的和別人分享,但是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會說自己不要,時間長了之後孩子會認爲其實這件事情是否去做是沒有必要的。家長要做好榜樣,真正的教會自己的孩子去學會分享

6、讓孩子學會道歉

小朋友之間吵架有些時候在所難免,這個時候一些家長爲了可以讓孩子之間維持這種關係就會幫着自己的孩子去解決,這種方式看起來還不錯,但是你知道其實對孩子來說已經是一種傷害,至少是一種能力上的傷害。當孩子和其他的小夥伴吵架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去道歉,這個方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7、正確的對孩子做好引導

和同齡人之間的相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能力,這個方面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都是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作爲家長我們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正確的對孩子做好引導,真正完成對孩子的教育,當你對這些事情都能夠完全做好的時候,你會發現今後想要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是有足夠大的保障。

8、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父母能與家裏的長輩、同輩相處融洽,能與鄰里搞好關係,這就爲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因此,家長首先要能與尊長、鄰里、同事搞好關係,對孩子的小朋友要熱情、尊重。

9、鼓勵孩子多串門

多讓孩子串串門,可以使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合羣。孩子在串門的過程中會逐漸學到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法。當然,對串門的時間、地點和禮儀規範,家長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控制。

10、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可以自我中心

同伴之間的交往原則是平等。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爲別人着想。比如,吃飯時,不要將自己愛吃的菜端到自己旁邊獨佔;家中有人生病時,家長要讓孩子不要吵鬧,爲病人着想。教育孩子適當地爲別人着想可以使孩子減少一切以自我爲中心的現象。

11、培養好的性格與行爲

家長如果要讓孩子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就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好的性格與行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可對孩子百依百順,過於嬌縱;要教育孩子在解決矛盾時,要採取協商的方式解決,要給孩子講道理。

12、家長要給孩子以溫暖和關懷

不要用強制和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幼年缺乏父母之愛和家庭溫暖的孩子容易形成破壞性、攻擊性的性格傾向;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往往被孩子仿效。 因此,孩子怎樣與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方法的反映。家長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聽孩子合理的建議,給孩子講道理、參與孩子的活動等)去教育孩子。

13、師生關係的和諧,是幼兒交往能力提高的基石。

幼兒時期的師生交往似乎比較簡單,但如果細細琢磨的話,就會發現它有比小學、大學的師生交往所不同的獨有的特點。

家長與子女之間存在着血緣關係,正因爲他們之間過於親密,反而容易造成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能表現的最好,他們知道,無需表現太好,一般就可以獲得父母的寵愛,表現再差也可以獲得父母的諒解。

作爲家長來說,往往不論自己的孩子表現如何,都會疼愛有加,再加上工作、家務繁忙,家長一般很難細心地做孩子的教育工作。 因此,塑造孩子心靈品質,培養孩子各項能力的任務便大量地落在了教師身上。幼兒自入園後,所接觸的.老師可能會不斷髮生變化,幼兒與教師的交往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即便是在同一班級裏,幼兒與不同的教師交往的頻率也是不同的。這種變化性和多樣性對幼兒發展會產生不穩定的影響。孩子尊重老師,老師尊重孩子,兩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由於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特有的地位及心理狀態,學生對教師又有着盲目崇拜性。

14、幫助幼兒建立寬鬆和諧的同伴關係。

同伴交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兒童學習社會交往的初始階段。如何利用周圍生活中的自然情境來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呢?在生活中,我們利用一些自然發生的情景,幫助幼兒尋找遊戲夥伴,鼓勵幼兒多結交新朋友,利用玩具爲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於與家人交往。進幼兒園後,交往範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

在活動中,要及時表揚那些主動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兒,促使幼兒之間建立起平等友好的關係,培養了人際交往的積極情感。我們還讓幼兒討論“怎樣和同伴合作玩”,“別人想玩你的玩具時該怎麼辦”、“你拿到同伴的玩具時該怎麼說”、“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該怎麼說”等話題,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明白與人相處的方法,如要愛護玩具,不強奪、不搗亂等。活動結束後,我們讓幼兒講講“你最喜歡誰的玩具”、“你和小夥伴是怎樣玩的”,“你把自己玩具讓給誰玩了”等,讓幼兒交流各種交往方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15、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遊戲是幼兒最樂於參加的活動,同時,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使幼兒逐漸接觸同伴,並願意主動去交往。幼兒園教師可爲幼兒創設多種遊戲活動,集體或自由結合的活動,遊戲前給幼兒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一起玩的樂趣。如:遊戲活動中玩踏板車,有的小朋友已基本會踩,有的小朋友平衡力不夠,還不會踩,我便採用一帶一的方法,讓會踩的幼兒扶着或教不會踩的幼兒,這樣幼兒學會了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16、教給幼兒必要的社會交往知識技能。

社會交往技能是指在與人交往和參與社會活動時表現的行爲、技能。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幼兒這種行爲、技能。

在工作中用移情訓練、角色扮演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技能,如分享、合作、謙讓、助人、撫慰等,透過鼓勵幼兒之間找朋友,輔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增加交往的機會,使幼兒在與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在孩子活動中,我們常以“夥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兒中去,當孩子發生爭執時,儘量不充當“裁決者”,而是參與到孩子中尋找爭執的原因,商量協調的方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交往技能。

17、正確處理幼兒交往中的糾紛。

幼兒在交往中總要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成人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要如同法官似的審問、裁決,切不可偏袒,更不可在成人間引起矛盾。有矛盾不是壞事,在發生矛盾與解決矛盾中,幼兒可獲得多方面的鍛鍊發展。成人只要給予必要的提醒和暗示,讓幼兒學會處理一些自己能處理的矛盾。如:晴晴是個文靜的小女孩,特別膽小,有一次,在幼兒園玩球時被小朋友搶了去,她就嚇得哭了,靠在教師身邊不敢玩了,於是我便鼓勵她不用怕,有禮貌地去向那個小朋友要回皮球,在我的鼓勵下她終於勇敢地向小朋友討回了皮球,邁開了交往的第一步。

18、積極爭取家長配合,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而複雜的任務。”社會行爲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從小獨自慣了,不願意、不善於與別人相處;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嬌慣,到了幼兒園常與同伴發生衝突等等。爲了協調家、園教育,我們透過家長會、家園聯繫專欄等做好家長工作,幫助家長認識培養孩子交往的良好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行爲。

19、教育孩子講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如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大人問話進要認真地聽,並認真回答;別人送給禮物或幫助時要道謝;不能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等。培養的方法主要是講解、示範和提醒。老師還要要求小朋友之間要講文明禮貌,和小朋友相處不打人,不欺負小朋友,見面互相稱呼問好,分開時說“再見”等。

這樣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小朋友之間就能形成一個講文明禮貌、關心他人、友好相處的小社會,就能友好相處。

20、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合作是一個人進入社會後必須要具有的生存本領,因此在幼兒時期就要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在遊戲活動中讓所有的幼兒一起參與,爲幼兒多設計一些集體遊戲,如:玩河馬、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遊戲。在遊戲中,邊玩邊讓幼兒思考,自己一個人是否可以將遊戲做好,是否可以是一個人玩的開心,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適當引導幼兒一個人不能生活在社會中,要學會與其他幼兒和睦相處、學會與其他幼兒共同做事情,纔會收穫快樂。當然,我們也會發現一些特殊的孩子,他們對於合作不感興趣,喜歡獨善其身,自由自在。這時候的教師,不要急於求成,要適當引導,慢慢將這些幼兒引導到正常的交流與合作中,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快樂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