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計劃》的優秀教案

一、教案的內容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着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讚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二、《計劃》的優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計劃》的優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劃》的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自己的意願制訂一週的遊戲活動計劃。

2、嘗試、探索運用表格、繪畫和文字等形式記錄遊戲計劃內容。

3、在學習制定遊戲計劃的過程中獲得做事將球計劃性、條理性的經驗,並養成習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重難點:

嘗試、探索運用表格、繪畫和文字等形式記錄遊戲計劃內容。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1臺,遊戲標記若干。

2、鉛筆、記錄單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1、教師:我們每天在幼兒園都可以參加那些遊戲活動?

2、教師:你們最喜歡在幼兒園玩什麼遊戲?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二、學習制訂一週遊戲計劃。

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一個星期有幾天玩遊戲?這5天你都玩了哪些遊戲呢?

2、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與要求,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4、幼兒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如是否是5天的計劃?如合區分出5天?遊戲內容能否讓大家看清楚。

三、展示幼兒的操作結果。

1、展示幼兒的記錄單,讓幼兒自由觀察所展示的記錄單,鼓勵其學習同伴清楚地記錄方式。

2、集體觀察一份遊戲計劃。

四、幼兒再次活動。

教師鼓勵幼兒運用、遷移新經驗修改自己的遊戲計劃。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於,它源於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學知識爲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纔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遊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整個過程輕鬆、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域後,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操作項目。

《計劃》的優秀教案2

活動來源:

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小朋友在平時的生活活動中,經常談論關於祖國媽媽應該如何過生日,並嘗試分組對祖國媽媽的生日計劃進行討論、制定和實施,在這過程中,我發現,幼兒透過計劃能夠更有條理的展開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支援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並鼓勵他們認真努力地完成任務”。基於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此次活動。因此需要給予大班幼兒獨立做計劃的時間和機會,保持對設定目標的專注度,提高他們做事的主動性、條理性,增強時間觀念,爲幼兒更順利的進入小學做準備。

活動目標:

1、自主尋找同伴協商、討論自己的,並嘗試用圖示和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體驗自己做計劃的快樂。

2、能夠安排自己的區域活動,有計劃意識,培養有序做事和珍惜時間的觀念。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遊戲活動中,有記錄的經驗。

2、物質準備:遊戲計劃板記號筆、紙、PPT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感受計劃的重要性。

指導語: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對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怎麼才能一件不落的做完呢?

小結:是的,可以把幾件事情按照1、2、3的方法記錄下來,在每天規定的時間做這些事情,在做這些事情之前,我們要準備好服裝,工具、材料,更重要的是要堅持,用做計劃的方式就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條理的`做完所有的事情。

2、分組討論,瞭解計劃的內容。

指導語:那我們應該怎麼來做計劃呢?計劃裏需要哪些內容?

小結:是的,我們的計劃上首先要有名字,纔會知道計劃的主人是誰。當然,不可缺少的還要有計劃的內容,要有準備的東西,要有怎麼實現這個計劃的方法。

3、幼兒操作,嘗試制定計劃。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紙和筆,你們可以去試一試製定你們明天的一日計劃。

指導語:這是小朋友制定的計劃,我們一起來看看。

指導語:(分析具體制定的計劃)

小結:每個人制定的計劃都不一樣,有的小朋友用數字標註要做的事情順序,有的小朋友用箭頭表示,有的小朋友用線將不同的事情區分開。

4、再次操作,完善自己的計劃。

指導語:每個人畫計劃的方法都不一樣,如何讓自己的計劃讓大家都看得明白呢?

小結:我們可以用約定的符號、圖示,也可以像區域裏的記錄單一樣,用統一的表格進行制定計劃,這樣小朋友就知道每一格代表的內容了。

指導語:現在你們可以拿着自己的計劃,去調整,再回來進行分享。

5、同伴交流介紹,體驗自己做主的愉悅。

(1)分享交流自己制定的計劃。

(2)歸納提升做計劃的方法。

6、瞭解影響計劃實施的因素,感受計劃的靈動性。

(1)指導語:有了計劃就能夠把事情都做得又快又好了嗎?有哪些因素會使我們的計劃沒辦法實施?

小結:

1、時間不足或者時間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着換一個時間表。

2、當遇到健康問題的時候,生病、受傷的時候,可以加強鍛鍊,讓我們變得更健康,強壯。

3、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或物質條件未能滿足時,我們可以靈活的調整我們的計劃內容。

4、當遇到困難、挫折、情緒問題時,可以鼓勵自己堅持、勇敢。

(2)提問: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計劃嗎?

小結:其實不是,有些事情不一定要,我們能夠自己把握的就不需要制定計劃。洗手喝水是不需要計劃的。有些事情是必須制定計劃,

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制定行動計劃,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嘗試實行我們的行動計劃,期待……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遊戲中,執行自己制定的計劃,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感受也可以寫在計劃上。感知計劃是可以靈動變化的。有指定計劃,安排自己活動的意識。

《計劃》的優秀教案3

1.匯入

(1)我是小學生

小朋友,從今天開始,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學生。(出示帶注音的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小學生了”。

(讓學生大聲對自己,對同學說“我是小學生”,在他們心裏建立起“小學生”的概念。(大聲說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表揚自我,感受當小學生的光榮。

當小學生高興嗎?

當了小學生說明你們已經張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很光榮的。讓我們一起來表揚自己好嗎?跟老師大聲說:“one、two、three,ye!”(同時做豎起大拇指的動作)。

嘗試用英語自我表揚,他們有新鮮感,更能激發興趣,同時這種自我欣賞教育也增強他們成爲小學生的自豪感。

2、認識校名,年級,班級(1)班級是我們的家。

從今天開始,全班44位同學和我將組成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的名字就叫一(1)班。我們要在這個大家庭裏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你們願意嗎?

那我們一起對這個家說句話吧:“一(1)班是我們的家。”學生跟着大聲說:“一(1)班是我們的家。”與同桌握握手。

建立班級的概念,並營造“班級就是我的家”的氛圍,讓學生在這裏初步感受到集體是溫暖的,同學是可愛的,老師是可親的。(2)認識校名、年級。

我們學校一共有六個年級,六個年級就像六層階梯,我們剛進小學,就是最低的一年級。一年級有2個班,我們是第1個班,就稱一(1)班。(邊說邊畫示意圖並在班級名稱上畫上小紅旗。)

出示小黑板:我是()小學()年級()班的小學生。開火車練習說話

備註:這一步是讓學生了解學校,可能學校在統一組織的活動中就有這項內容,所以我做機動準備。

3、自我介紹(蜘蛛織網遊戲)

我們都是一家人了,所以我們兄弟姐妹之間也要互相認識。我是你們的家長,那麼我先來自我介紹:“我姓周,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我喜歡你們每一位小朋友。”(教師邊說邊拿着一個毛線球)

誰願意接着來說,我就把毛線球拋給他(她)。(自己拿住線的一頭)學生依次拿着毛線球作自我介紹。

說的時候拿住毛線球,說完後抓住毛線上的一點。

毛線球隨着學生在班中逐漸織成一個網。每個人都成爲網中的一分子。

透過遊戲的方式(蜘蛛織網遊戲)展開自我介紹,既有趣味性,又能讓膽小的孩子在遊戲中感受到趣味,消除害怕心理。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麼,想說些什麼?

是啊,現在我們都在這網裏,這個網就代表着我們一(1)班,一(1)班需要每一位同學的努力,假如誰放手了,我們的網就破了,一(1)班就不行了。而我們每一個人也都離不開一(1)班。

在遊戲中讓學生再一次感受班集體的團結,並讓學生體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4、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自己是湖南農業大學子弟小學一(1)班的小學生,我們這個班有那麼多的小朋友又互相介紹了自己的姓名、愛好。今後我們將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大家都要爲實現自己的願望而努力!老師看誰的行動快。

《計劃》的優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

2.嘗試以圖表和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活動安排。

3.培養有序做事和珍惜時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的計劃表

2.幼兒使用的空白計劃表

3.若干記號筆

4.兩個可以撥動指針的鐘面

5.若干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匯入:我的休息天。

——馬上到雙休日了,小朋友們,你們在雙休日會幹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休息天一般都做寫什麼事情,或者這個休息天想要幹些什麼?)

——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打算。(幼兒說自的打算,老師有目的選擇一些計劃記錄在白紙上,一個計劃一張紙)

二、安排我的打算。

1.引導幼兒安排計劃事情的先後順序

——每一個小朋友都自己的打算,老師都記不過來了,所以剛剛老師只記錄了一些小朋友們要做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哪些計劃吧?

(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剛剛記錄的一些計劃)

——這些事我們不可能同時去做,我們不能左手寫字,右手吃飯啊!所以我們要先完成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但是,我們怎麼能知道先做哪件事情會比較好呢?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事裏我們先做什麼呢?

(根據多數幼兒的意見將上述計劃圖片按順序排好)

2.引導幼兒明確要做事情的具體時間

——小朋友們真棒,將事情都排好了。但是我們到底什麼時間該做這些事呢?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法寶來幫助我們啦!(出示鍾)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們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

(出示指針可以撥動的時鐘,引導幼兒說出具體的時間)

——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把早上6點到晚上9點都準確地說出來。那現在我們就要利用這件法寶來安排我們要做的事情啦!

——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噹噹噹,時間到了星期六的早上,小朋友們還在睡夢中,小朋友你們要幾點起牀呢?

——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幾點鐘的時候(幹什麼)?爲什麼呢?

(老師和幼兒一起探討上面計劃的具體時間,老師記錄在相應圖片上)

——老師引導幼兒完善整個計劃

三、我的計劃表。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怎麼去安排雙休日想做的事情了嗎?

——老師想留着這些東西,想要做什麼事了,看一下,就不會忘記啦!但是,我們這樣一張張的看,實在是太麻煩了,小朋友有沒有辦法能夠將每件事情都記得很清楚呢?

——老師有一個辦法,這就是老師的第二個法寶啦!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小朋友認識這幾個字嗎?

——老師也計劃了雙休日要做什麼事,製作了一張計劃表,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教師的計劃表。結合時鐘,引導孩子觀察教師的計劃表——計劃表有幾列,第一列是寫什麼,第二列是寫什麼,按什麼順序寫的)

——現在小朋友們也來自己製作計劃表,寫下、畫下雙休日想做的事。

——幼兒互相講述、介紹自己的計劃表。

活動延伸:

1.展示幼兒的計劃表。一日活動結束後,請幼兒將自己的計劃錶帶回家向家長介紹。

2.設計主題牆展示幼兒的計劃表。

標籤:計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