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傾城之戀讀後感(通用22篇)

傾城之戀讀後感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啓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

二、傾城之戀讀後感(通用2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傾城之戀讀後感(通用2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傾城之戀讀後感1

是夜,窗外小雨淅瀝,屋內卻十分安靜。我拿出《傾城之戀》,再讀。

一直覺得張愛玲是個清冷的女子,用一雙冷寂眼神看世間所有繁華熱鬧,寫感情總是毫不留情地剝去種種溫情的外表,直接暴露出人的本然,沒有任何修飾。讓人看了頓生悲涼。《白玫瑰與紅玫瑰》中那段最爲經典的話語“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短短几十字,就揭示了男人一切真情下的本質。她就是這樣一個女子,把殘忍的話語放在淡淡的哀愁中,然後再不經意的說出來,讓你覺得悲涼卻又拿她毫無辦法。

而《傾城之戀》恐怕是張愛玲筆下唯一溫暖而瑣碎的愛情故事了。《傾城之戀》這個故事發生在香港,講述了出身沒落之家的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一次機會她認識了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想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賭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在香港陷落的一剎那,兩人才得以真心相見,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

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她在白公館的地位微乎其微。張愛玲雖然沒有直接描述白流蘇與前夫的生活狀況,但從衆人口中旁敲側擊。當得知前夫逝世時,大家勸她回去,白流蘇先是淡淡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三爺勸說:“六妹,話不是這麼說。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知道……”從這裏可以看出,白流蘇在前夫家是不幸的。這段婚姻的失敗不是不幸,而是脫離虎口。回孃家也是理所當然的依靠。但她並沒有從家人那裏得到安慰,他們甚至把她當作恥辱的典範,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費工夫。其中還有一句“白公館裏對於流蘇的再嫁,根本就拿它當一個笑話,只是爲了要打發她出門,沒奈何,只索不聞不問,由着徐太太鬧去。”可見,她在孃家中已經絲毫沒有地位,這些親人比陌生人還要可怕。女人最苦莫過於在外面受了傷害投靠最親的人卻遭到拋棄,而且把她當作笑料。

範柳原是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他的對生活對愛情的態度都比較悲觀,他不相信愛情,卻又渴望愛情。雖然有些人評論他,認爲他很蔑視愛情,蔑視一切,可是,我覺得這是他長期以來的性格和習慣而形成的,正因爲飄泊不定,他應該是更希望得到愛情,更渴望愛情。在他遇到白流蘇之前,他確實對女人當成腳下的泥,可是在他遇到白流蘇之後,我覺得他已經有很大的轉變。雖然他還是那麼輕佻,讓人誤會白流蘇就是他的情婦,雖然之前他對白流蘇的拒絕也放棄過,但後來,到戰亂,他還回來保護他自己心愛的女人,還在戰亂與她登報結婚,可見,他是真心愛護白流蘇的。

徐太太是這部小說中讓我覺得比較溫暖的一個人。在那種年代,每個人都吧倫理道德看得很重,白流蘇在家裏地位卑微,被人恥笑,可是,她是真心憐惜她,爲她找一個好人家。雖然後來接她去香港都是範柳原的主意,不過可以看出她是個善良熱心的人。

其實,初看《傾城之戀》是五六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高年級的學長學姐之間流行張愛玲的書,爲了趕“潮流”,我也存了好久的零花錢去書店買了《傾城之戀》。但是當時看《傾城之戀》什麼都不是很懂,就只是看故事,只知道女主角是白流蘇,男主角是範柳原,白流蘇是個離了婚的女人,她在守舊的白公館裏沒有地位,後來爲了替自己爭一口氣,白流蘇便搶走了原先要介紹給妹妹的範柳原,後來兩人在一起,可是他們對愛情抱持着不同的看法,在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時,因爲戰爭踏上婚姻這條路。之後隨着年齡增長,慢慢的懂得了很多,後來了又看了幾遍這本書,也漸漸的看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東西。

愛情總是發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愛情攻防戰。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希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個安穩於是兩人各自爲了捍衛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上的算計,相互不妥協。當終於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尋不到現實的依託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

末一段中張愛玲說: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語把它們留給別的女人,這是好現象,說明在他眼裏已經把她當作自己人,名正言順的妻子。如此悵然的結局不無對愛情的挪揄嘲諷。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的選擇。

範柳原到最後一刻也還是清醒的,“現在你可該相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於低頭的女人,也許終會成爲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餘有一個去處。男人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人。

初讀時,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現在方覺得,悲劇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傾城之戀讀後感2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被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柳原說的這番話,原來是他們愛情的讖言。多驕傲的人啊,非得要等到文明被毀掉,什麼都完了的時候,才肯透露出自己對對方的愛。

白流蘇,一個結過婚,卻未得到真正的愛的窮遺老的女兒;範柳原,一個人人傾慕,卻也未得到真愛的富家庶出子。兩個內心孤單得要死的人,遇到了一起,自然會產生別樣的情愫,然而雖然他們內心孤獨,卻要裝得很驕傲,這是他們武裝自己的方式。他們就像是兩隻刺蝟,拔了刺,又害怕受傷;不拔刺,又永遠無法真正的靠近。所以他們就只有這樣若即若離着,生怕自己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流蘇,太想太想結婚,她急切需要經濟的保障,她所有的本事是應付人的本事,她深諳自己應該保持怎樣的狀態來使柳原對她保持不滅的興趣,她有着她的矜持,她有着她最美的姿勢——低頭,而當她低下頭的時候,心卻高昂着。柳原也是個固執的孩子,他明明愛流蘇,卻不敢真正的大聲說出來,最多在無法壓抑的時候,望着窗外的白月亮,在電話中低訴,我愛你,同時乞求流蘇的愛,何其卑微。所以流蘇以爲這是個夢,想必柳原也願意流蘇把這當成是夢,所以當白天到來的時候,他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驕傲的姿態。

流蘇要回上海,以此表明她的矜持和高貴,柳原卻也不強留,因爲他拿穩了她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去。兩個人,誰也不肯退一步,在不是百分百確定對方是真愛自己的時候之前,他們絕不讓自己吃半點虧,可天知道,愛情這樣的東西,你不付出,又怎麼聽得到回聲。只是一個秋天,流蘇覺得自己老了兩年,自尊、愛情和家庭使她不堪重負,她哭了,發現有些東西忍無可忍。在細雨迷濛的碼頭,柳原說:”你就是醫我的藥瓶。”她紅了臉。這樣的別離讓兩個人都有着無法承受的思量,在那個夜晚,柳原在流蘇的房間看月亮,更想看透的是流蘇的心。終究還是他們還是在那樣的夜晚,昏昏的吻到另一個世界。

柳原要去英國,流蘇決定在香港等他,在一幢由她主宰的房子裏等待她的愛人,她用一週的愛情下了賭注,流蘇骨子裏好賭。然而,戰爭的炮火卻響起,在生命都受到威脅的時刻,她束手無策,她的本事可以對付人,但是對付不了戰爭,她只是一個軟弱的很的女人。在她最軟弱的時候,柳原出現了,回到了所愛的女人的身邊,他要保護她,在槍林彈雨中,他們彼此才發現,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們對於彼此透明的很,彼此瞭解彼此的每一點想法,一個本是自私的男子,一個本事自私的女人,然而終究是遇上了這樣的對方,使得自己不得不放下假惺惺的防備,用真心握住彼此。

殘酷的戰爭成就了流蘇和柳原美滿的愛情,這樣的想法是流蘇的,也是張愛玲的,驕傲的人其實不是流蘇和柳原,而是張愛玲自己,創作出這樣的小說,本身就只要張愛玲可以做到,只有她纔是如此的驕傲。在我看來,張愛玲最經典的照片,就是那張穿着旗袍,微微叉腰,昂着頭的那張黑白照片。那樣的姿態是完完全全屬於張愛玲一個人的姿態。驕傲和孤獨相互映襯,一種曠世而孤立的感覺。小說中的流蘇和柳原,是驕傲的擺弄着愛情,然而,他們的這樣的虛張聲勢的驕傲,卻更讓我感覺到他們內心的不安和卑微,因爲覺得自己的卑微,而不甘於卑微,所以裝作很驕傲,直到遇見一個正真對的人,才卸下了防備。張愛玲又何嘗不是?一個驕傲的才女愛上一個多情的男人,最後自己卻弄得傷痕累累。晚年的張愛玲,遠居異國,過着近乎隱居的生活,最後孤獨的安靜的離開我們。她的一生,沒有經歷她筆下那樣美麗的愛情,她所苦苦追尋的美麗的愛情只能停留在筆墨之間,在她的文字裏,她給自己營造了最美的愛的世界。流蘇的愛情可以說是張愛玲自己所期盼的吧,只是流蘇成爲了張愛玲的理想,她自己的愛情沒有的得到成全,那些傾國傾城的人都是傳奇,不是自己的事兒。

我想,這樣的傾城之戀也絕對不是我的事兒,我遇不到,也擔當不起,今天是5.12週年祭,回想去年的今天,那樣的災難,有沒有鍛造一段傾城之戀呢?但是試想,無論是誰,也不願花這樣的代價來成全一段愛情。

文盡於此,而意味無窮。《傾城之戀》,我喜愛的小說,我喜愛的張愛玲,卻是我承擔不起的愛情。

傾城之戀讀後感3

這兩天花吊頂了點時間看亦舒的《傾城之戀》,之前沒注意我國的文學類,一直比較多的關心國外的文學類。《傾城之戀》裏邊敘述了絲帶和範柳原的一段愛情小故事,一直危害最刻骨銘心的愛情小故事是《傲慢與偏見》。中國式家庭的感情是不是和國外不一樣呢?終究我國的一些意識和之前,非常是國外的之前不一樣。我遭受非常大的衝擊性,儘管小故事不長,但話裏通常有話。

1、婚姻觀古典愛情,高度重視結果;現代愛情,高度重視全過程二者有正反兩面。古代愛情是一種固執的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平平淡淡;現代愛情沒有爸爸媽媽過多的干預。古典愛情,必須門不當戶不對爲前提條件;現代愛情來匆匆忙忙去匆匆忙忙,無法留住大家長期凝望的目光。即便感情在不一樣的時期有不一樣的特性,但不必覺得大家就務必依照標準辦。以便區別,二種意識變大了在其中的的區別。(東西方也是有區別)《傾城之戀》變大了在其中的一些危害。麪包與感情?麪包通常在當代日常生活不用太過高度重視,反倒當代日常生活的人卻太過高度重視麪包。《傾城之戀》在小故事的上半部分注重的是感情,後半一部分注重麪包。辨證的剖析二者的關聯。我們在全過程中的情況下全心全意感受全過程,以最後結果爲目地,那大約是古典愛情和現代愛情的圓融融合。精神實質戀情,重視的是結果;實際戀情,側重的是全過程。假如現代愛情是感情中式快餐,吃了就走,那樣的感情是逃避責任的。儘管人生道路是個嘗試錯誤排錯的全過程,可是一旦評定了一種關聯,就有着這一關聯產生的愉快。日常生活不但是由反面構成,瞭解它的背面是應當的。

2、感情與實際不會太難發覺,在範柳原在三次打電話給絲帶後,絲帶早已愛上了範柳原。絲帶也瞭解範柳原的愛情是精神實質戀情,必須的是毫無疑問的是範柳原是一個有擔負的人。(好像範柳原有風流史)她們中間的關聯是根據一些方式層遞的。例如語言技巧,心理狀態揣摩。感情是不是必須這種附加的小學要素來建立?儘管我覺得不用,而且感覺它是虛華。而好像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方式變成必需品。最終,她們評定她們中間的關聯是在戰爭以後。她們在戰爭以後把另一方看作是唯一。我很疑慮,要是沒有戰爭的產生,那麼這一段感情是不是有變淺的概率。假如變淺的,她們的運動軌跡就發會出現非常大的不一樣。用事兒來證實一段感情,是一個說動自身的託詞麼?絲帶是的——我那麼覺得。要了解一個人的有木有擔負,是不是一定必須一些方式,換句話說一些事兒?可能在我的觀念裏,過多故事或是片面性。我覺得最直接的溝通交流,是最好是的方式。感情,真情、友誼、感情這些。感情的存有不用證實>,由於感情並不是一門填滿客觀的課程。3、體會我念完了《傾城之戀》。

“熱血傳奇裏的感情大抵如此”是不是小結了整文?大家中間的感情添加了十分多的其他成份,最後也但是重歸到非常簡單的感情。現實生活中不容易出現那麼多的美若天仙的狀況,感情仍然存有。還是這句話:絢麗多彩歸入平平淡淡。

傾城之戀讀後感4

深色的天,幾顆星子孤寂的掛在那,一閃一閃的,清冷的月光懶懶地透過玻璃窗,似不經意間映出桌上的那本《傾城之戀》,白流蘇的命運便在這略帶傷感的意境中漂浮。張愛玲,那個生活在最繁華的地方,又最優雅的女作家……我輕嘆一口氣,向窗外看去,星光點點的天空之下,豔俗的霓虹燈光和熙熙攘攘的人羣慢慢地流動,恍惚間,那動盪的上海劃過眼前……

一直覺得張愛玲是一個清冷的人,用一雙冷寂的眼看待着世間所有的繁華,總是毫不留情面地剝開感情溫情的外表,露出醜陋的本質,正如《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那句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短短几十個字,暴露了男人無情的本性,這個女人就是這樣,總是在不經意間說出人世間最殘忍卻又最真實的話語,在她面前人與人之間最爲溫暖的感情,只不過是利益的表達,冰冷的交易,各取所需罷了,冰冷,又讓人無法掙扎。

那《傾城之戀》也應是愛玲冰冷的筆下,唯一真實而又瑣碎的愛情吧。但,這段愛情的背景,卻也是在那個動盪不安時代,那個生死未知的年代。

故事從香港開始,來自上海的封建時代的白流蘇,經歷了一次讓人窒息的婚姻,身無分文,無依無靠,在親戚間備受譏諷,早就看盡世態炎涼的她,無意間認識了黃金單身漢或者在現在稱爲“鑽石王老五”的範柳原,爲了自己的利益,流蘇孤注一擲拿自己的青春當做賭注,奔赴香港,爲了博取範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真正平等的婚姻。兩個自私的人在不斷地進行較量,最後誰先動心?我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故事的最後,流蘇和柳原結婚了,兩個原本沒有心的人走到一起了,他那所有的俏皮話也說給其他女人聽了。

這可能是這個故事的一個完美的結局了吧,但不知爲何,我的心裏仍然有着無名的悲涼,可能是因爲書中那時不時的景色?還是那蕭蕭的古琴?無從回答。

對於流蘇,不知該如何形容她,只知道她是美的,正如書中形容的那樣:”那嬌脆的輪廓,眉與眼,美得不盡情理,美得渺茫。但最讓範柳原動心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流蘇有着東方女性那一低頭的溫柔。”在白流蘇身上,我更多地看到的是她對範柳原的經濟依附關係,流蘇的再嫁,結果也無非是換了一個枕邊人,這與她第一次的婚姻沒什麼不一樣。這其中的原因,我們都明白,流蘇從小生活在那個“男人爲天”的環境裏,這樣的理念讓她不得不想着依附男人,流蘇明白,女人只不過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她小心翼翼,步步爲營,這之間,卻又透露出民國封建時期女子那無盡的悲哀。

範柳原,他是個著名的風流浪子,但誰都不會想到,在他那風流的外表之下,他又是一個孤獨地的人,他有着更爲寬闊的思想深度,表面看似的無情,但是這只不過是他在這個聲色犬馬的社會的一個僞裝。他實際上也對於“一生一世雙人”的愛情故事有着無限的嚮往,他的人生的態度只不過是他面對這無情無義,荒誕社會的一種諷刺和挑戰。作爲社會的“逆行者”,他不被塵世所困擾,彷彿是魏晉南北朝“自由戀愛”的續寫,穿越了時光的隧道從魏晉到達民國,然而卻遭遇了更爲糟糕的回報,他的四處留情彷彿是對女性卑微性格的嘲諷,更像是對於無法得到而“毀天滅地”的報復。

這是一個動聽而又庸俗的故事。在《傾城之戀》裏,從腐舊的家庭裏走出來的流蘇,戰爭的洗禮並不能將她感化成爲革命聖人,但是戰爭卻影響了範柳原,他轉向平凡而又充實的生活——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爲聖人,放棄以前的作風和生活。因而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圓滿的,但卻仍舊是庸俗的;但,這也是生活的發展必然趨勢。換句話說,這,就是命。

喜歡愛玲帶着宿命的味道說着: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爲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這更讓這個女人身上披上了神祕的面紗。

柳原曾對流蘇說道:”這堵牆,不知爲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白流蘇和範柳原這對庸俗而又真實的男女,在戰爭兵荒馬亂中,命運的齒輪轉動把他們聯繫在一起,一堆普通的男女,卻在此時懂得了“愛”。當看到柳原在電話裏對流蘇說出:”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時我忍不住哭了,這不是一份現在小說裏的曠世奇戀,生死相依,它很真實,真實到讓人心碎,沒有那麼多甜言蜜語,更多的是一股揮之不去的淡淡哀愁。

小說中,一句經典的話如今被人引用:“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但就是這一對自私的人兒,成就了一段愛情。或許,這就是張愛玲期待的愛情吧,“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過着如同閒雲野鶴般的日子,做一對“平凡的夫妻”,與心中的那個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也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要求,對愛玲來說,也只是奢望,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她是一個清冷孤傲的女子,但她也有愛的時候,雖然,這一切只是那小美人魚那翩翩起舞的舞步,雖看似美麗、輕盈,但卻每走一步都有在刀尖上行走的痛。最終化爲泡影……後來呢?後來啊,在大難來臨的時候,爲了自己的命,胡蘭成跑了,他不要張愛玲了。

緩緩低下頭,脖子竟有些痠痛,滿眼炫目的光晃得我睜不開眼。我還是在窗前,《傾城之戀》仍然放在桌上,我走過去,發現書的下面有着我謄抄的一句話“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能寫出這樣的話,得是多大的悲哀啊!生命有着美麗的外表,但內層卻讓人失望透頂……我擡頭望,天邊只有那和90年前一樣的月亮,冷冷的面向人世間的一切悲歡離合。但願,愛玲在其他的世界,能夠遇到那個真正懂她愛她的人吧!

愛玲啊,祝福你!

傾城之戀讀後感5

張愛玲在寫《傾城之戀》時,正是和胡蘭成——那個名震四海的“陳世美”剪不斷,理還亂的非常時期。那是她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殘忍。愛與恨,因爲是,所以始終無法泯滅。不管張愛玲的作品再如何的不朽,必須承認,這個女人太理智,太冷硬,也太洞徹。基於現代人的眼光,她絕不是一個可愛的女人。甚至,她對於自己筆下的角色過於殘忍,並且一直樂此不疲。《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從純情萌懂少女眼睜睜走向自甘墮落的結局;愫細的潔癖毀了一個愛她至深,完全無辜的男人;《花凋》裏的川嫦一心指望病好後嫁個好人,所有人都知道她要死了,除了她自己;傳慶恨他的父親,卻偏偏繼承了父親的一切。她筆下的人物太慘了,全無救贖的餘地。所有的痛苦都白受,所有的犧牲都白搭。看後真真讓人涌上一股厭世之感————這無情的死氣沉沉的塵世!而它們的造物者,卻沒有絲毫憐憫。眼睜睜看着潮水般的世人在眼皮子底下掙扎翻滾,卻依舊冷靜中帶着冷笑。但是這一次,她卻選擇在《傾城之戀》中讓白流蘇修成正果,不僅如此,她得到範柳原也全靠運氣。

忽然,我們熟悉的張愛玲變了。愛使她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然後逐漸寬容。

愛情成全了張愛玲,於是張愛玲成全了白流蘇。也許胡蘭成那個負心漢並沒有想到,這樣一篇名作,都源於他一次心血來潮的花心。再看《傾城之戀》,張愛玲不僅將慈悲給了它,更是將整顆心化了進去的。如果其他的作品是用她理性的思辨鑄成,那麼《傾城之戀》便是她一次用感性描繪的故事。它彷彿是從一幢蕭索荒涼,荊棘密佈的城堡中,活脫脫跳出一個鮮活靈動的血肉之軀,讓人驚豔不已。白流蘇與白公館中的人脣槍舌戰,永不低頭的決心叫人拍案稱快;與範柳原在愛情上爾虞我詐,相互交鋒,又是多麼酣暢淋漓!作爲男人,也許你不會喜歡這樣一個精於算計,自私世故的女人;作爲女人,也不會接受那樣一個左右逢源,油腔滑調的男人。然而,我們無法否認,他們是活的,並且閃着人性的光輝。試問我們心底,又有哪一個能說自己是真正的無私博愛?人類自私的劣根性,我們全都有,只是羞於承認吧。張愛玲,比我們都坦白。

她希望得到他的錢,也希望得到他的愛;他希望得到她的人,更希望得到永遠的自由————你我又何嘗不想?其實,每一個人心底都藏着一個白流蘇和範柳原呢。

曾經朝三暮四的男人和曾經精明決斷的女人,最終隨着一座城市的坍塌,給了彼此重新審視對方的機會。她想起初識他的時候,他不經意流露的真心:“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

誰知道呢?也許她早已在那時便把真心悄無聲息的給了他。而多年後,他隨口介紹的一句:“她是我太太”,完滿了她前半生的期盼。那,後半生呢?————胡琴依舊咿咿呀呀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不管故事如何傾國傾城,它終是一段戲文,只活在舞臺上。

闔上一段傳奇,留下的也只是那一縷沉香繚繞。清醒過後,有一點落寞靜靜滴下來。

傾城之戀讀後感6

有人說,張愛玲小說的底色是:荒涼。

她喜愛寫那些舊上海的故事。紅男綠女,他們以爲生活會變得很好,於是做着悽苦的事情。慢慢的,時刻只是成爲了一種虛幻,女生開始習慣把眉毛濃黑,塗上硃紅的脣膏,深色的胭脂,以爲那樣,就能夠把眼淚掩藏。

讀張愛玲的小說,就像在聽一個很近很靈動的故事,她自己是說,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簡單,但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但是嫌它不夠嚴肅。她總是喜愛在作品裏提到胡琴,只是某個也許只出場一次的人物,在某個角落嘶啞嘶啞地拉着它,在某個需要他的時候。就像故事的調子,沒有什麼起伏,卻是兩個相愛的人慢慢地靠近或者慢慢地疏遠,回到人本身的寂寞,然後又回到模式化的生活中。

張愛玲以前說過:回憶總是令人惆悵的,過去的完美只會使人感到一切都已經完了,而過去的煩惱,只會使人再度煩惱。她的小說總是一份感情從不能自己到慢慢沉澱的過程,讓人覺得有些微微的苦澀,而其實那些人還在我們的生活中,他們只是更換了名字,卻重複着相同的故事。

荒涼是正因繁華之後的落空,正如寂寞的女子內心總是一片爲開墾的荒蕪,而張愛玲正是把它拿捏得很恰當。我們總聽見人們稱讚她有才華而不是偉大,大概也正正因她只是把故事講給愛聽的人。正因張愛玲也說過,生活是一件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因此她的小說女主角總是穿着不一樣的旗袍出場,也暗示她們隱隱相同的人生和命運,外表的美麗內心的空虛。她的作品總是看上去很華麗卻是很安靜的調子在講述一個很普通的故事,讀完之後纔會恍然,原來張愛玲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女子。

泛黃的照片中,那個女子很安靜地望向遠方或者只是平靜地看着。原來所謂的才華也但是是比平常人更多一份恬靜,更多一些對命運的追問。喜愛在小說裏開始把眼淚掩藏,慢慢的,眼淚就像手裏的沙子,慢慢地滑落,然後是肆無忌憚的崩潰。我們就被她輕易地被帶回到舊時光中,或許快樂或許悲傷。

也正如李碧華所說,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傾城之戀讀後感7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杯具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杯具更像杯具。

白流蘇,一個離過婚的女生。在那個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是要受道德譴責的。而白公館無疑屬於守舊的那一派,"他們家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離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錢財盤剝淨盡之後,她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剩餘。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生的懷抱以外,恐怕再無其他了。

範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生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感情和婚姻原是他不堅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安穩的。

感情總是發生在自私的男生和自私的女生之間。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感情攻防戰。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期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生。而柳指望的是那個安穩於是兩人各自爲了捍衛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上的算計,相互不妥協。當最後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尋不到現實的依託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

在連續的試探之後,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展,可見她不惜爲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藉口。拒絕和她結婚了。"權衡的結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並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裏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牀,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並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人說"若能以婚姻的形式理解一個女生,心裏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

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只是一個生長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離了婚,在一個特定的機會下結識了範柳原。我一向很喜愛這段話:"在日常世界裏,他們間存在一場征服的戰爭,他們內心明爭暗鬥。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她只喜愛他用更優厚的條件前來議和。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是什麼因,什麼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正因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也許流蘇是幸運的,一場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生,一段婚姻。然而這終究是偶然的,正如張愛玲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一個女生,把命運當作籌碼,想來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悲的了。

傾城之戀讀後感8

“上海爲了“節省天光”,將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個小時,然而白公館裏說:“我們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流蘇在這樣的老鐘下,本也是安安靜靜過活的,可惜只過也過不去,於是只好傾城…

我說,我向來景仰寫字的女子,正因只有女子,才知道怎樣寫女子。或許雪芹是個例外,或者還有別的,但我依舊執拗地習慣從女生的文字中,去尋找屬於女生的靈魂,才氣,智慧,善良,包皮容,炫耀,做作…只有女生才懂女生矯情矜持的小伎倆,或是若即若離的小把戲,或是僅僅是滿足一下虛榮欲|望的小動作。男生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果決到但是是眨眼間,女生心裏已彎彎繞繞了不止九曲十環…

流蘇與範柳原的拉鋸戰,贏得是流蘇,贏得很險。如果不是那一次適時的轟炸,失之毫釐,謬的也就沒有了邊。流蘇心思細密,就算扔在大清後宮裏,也是個配的上戲的主角,可惜偏偏遇上一個耐得下性子,陪她玩心理戰的人。也是幸運,如果沒有這個有意思的對手,流蘇這輩子,恐怕也就遇不上什麼有意思的事了。一輩子受點小氣,安心被老鐘敲打着,做她的碧玉去了。但恐怕她出場跳舞那一刻起,她是明白了,就連碧玉也沒得做,又何妨放手一博呢。不成功,便成仁,女生的籌碼,無關家國,都下在感情上了。

何況,女生的勝,即使勝了,也沒有那麼光明英武,勝便勝了,不必聲張。日子長了,柳原也難免覺得撿了個便宜,當時是非,也便不那麼重要,俏皮話自是要放到外面說,家裏有個不惹人厭的賢妻,“也宜牆角也宜盆”,未必不是快意。

因此,愛玲寫出的勝利,細嚼嚼,發現原來有苦澀的味道。之前不信如她這樣高傲,感情看的這樣透徹的人會正因胡蘭成而”低到塵埃裏去”,此刻信了—薇龍在對喬琪喬說:”我跟她們不是一樣的嗎”的時候,臉上是沒有表情的。

哀莫大於心死。

就算是錯覺,抓住那麼一點點的期望,又何必求全責備?

傾城之戀讀後感9

外婆是個正宗的張愛玲的粉絲,從小愛玲對我來說就是如此的神祕,又似夢幻妖嬈。今夏拂曉,每每捧起的第一本書竟是讀來第一本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

不知爲何,也就這樣讀上了,一篇篇的中短篇小說,似乎總難讓人盡興,不過讀來也快,放下書,看看藍天白雲的燦爛,心中卻似泛起絲絲愁雲;愛玲的小說總是讓我不停地思考着,思考着,卻又百思不得其解;這也就是一種淺淺的魅力吧,也就這麼依戀着了她的小說。

愛玲是這麼評價《傾城之戀》的:《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爲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裏,從腐舊的家庭裏走出來的流蘇,香港只佔的洗禮並不曾將她趕花成爲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爲勝任,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似是似懂非懂,不過卻也靜靜地讀完了它。

這是一個瀰漫在香港與上海這兩個溼熱都市的辛酸故事。流蘇,這個被拋棄的女人,在那個封建的時代,似乎是不足再有一個女人所夢想的美麗前途。在那個沒有自由的時代,也許女人的未來更多的就只靠嫁入豪門,因而愛玲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總帶些悲苦,似是一杯未曾溫熱的清酒,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都有,但淌入心底時,卻依然是透心的涼吧。終於擺脫了那個擁擠、嘈雜令人憎恨的家庭,流蘇隨徐太太前往香港。一切迷茫,也許只想賭一賭。與柳原的萍水相逢,似乎是一個轉折。柳原是個十足的壞男人,也正如愛玲每篇小說中的男人形象一樣,永遠無法給予流蘇安全觀,然而經歷了香港之戰的生死相依,終於讓柳原改觀,兩人微妙的關係淡淡地轉變。“這是我太太。你該向我道喜呢!”柳原請印度公主家中作客時笑言,兩人的生活便也逐漸趨於平靜。故事便在此戛然而止,愛玲似乎又將結局交由讀者想象,但每每讀到結尾卻又不知如何續寫。

《傾城之戀》的結尾是這樣的:

“傳奇裏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有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胡琴聲似在耳旁響起,卻又是充滿未知,只道是我年少無知吧。也許過了些年,在捧起《傾城之戀》時,千頭萬緒又是不同。

只是淡淡憂傷……

傾城之戀讀後感10

原以爲《傾城之戀》是寫一個愛情故事,不料卻是一本故事集,裏面收錄了幾個不同類型的愛情故事。有爲愛而生的薇龍,她寧願卑微的愛着,這是她自己做的選擇,她應該是開心的吧。也有因愛而人格扭曲的羅傑白安登,一個好好的書生被折磨的面目全非,愛情也許真的是有荼毒的吧。還有因愛生恨的傳慶,錯愛父親的小寒,因爲自己沒有得到愛而嫁禍給兒女的七巧,如此一個病態的人,讓人覺得既可恨又殘忍。最讓人覺得如細水長流般舒服的大概就只有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了吧,喜歡傾城之戀,喜歡白流蘇,喜歡她的睿智,大氣,更欣賞她的勇敢堅持!

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跟着是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點。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傳奇裏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縱然如此美好的愛,也始終逃不過命運的手掌心。在張愛玲的筆下,女人終究是男人的附庸。

傾城之戀讀後感11

這本書講述了一對守舊的男女,雖然有難能可貴的愛情,但因爲太自私精明算計的,本不太可能走向婚姻的,卻因爲一場戰爭成全了這段戀情。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書中最讓我難忘的片段是範柳原半夜給白流蘇打電話說“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可是我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的了主似的!”這段話解釋了一句《詩經》: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個"多麼“加一個“!”,爆發了範柳原的情緒。當他說出那句“永遠在一起,一生一世”的時候,他就輸了,情感在高潮處爆發,卻陡然壓抑住,換做虛無的玩笑,似真似假,分辨不清。命運的洪荒之力和人的渺小力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傾城之戀》是一篇傳奇,它的傳奇色彩就體現在白流蘇和範柳原在情場上真假莫辨,亦虛亦實的感情糾葛中。他們一個是舊式大家族中的新式女人,想要創造自己的命運;一個是現代風月場上的偶露真情的調情高手,範柳原對白流蘇有一點愛意,但這點愛意不足以讓他承擔起婚姻的責任,白流蘇只要一紙婚約,她知道愛情不能長久,而婚姻卻能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而她只想生存。雙方既有愛的真意又有相互算計的精明,在張愛玲的筆下他們這對自私的男女終於因爲戰爭這個非人力因素而走到了一起。

這部小說充分反映了張愛玲冷酷的婚戀觀——深愛只是爲了謀殺。這跟她父母的婚姻陰影有,幼年時父母的離異、家族的敗落給她心靈造成了巨大傷害。這部小說然以白流蘇得到婚姻這樣圓滿的結局作爲收筆,但絲毫沒有削弱小說的悲劇性,反而讓人感覺沉重。

傾城之戀讀後感12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範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張愛玲自己評價《傾城之戀》說:“《傾城之戀》裏,從腐舊的家庭裏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爲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爲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作者的解讀當然不會錯,可我願意相信這是一個平凡簡單的故事(這裏我承認我的淺薄吧),範柳原他理想主義,躲避婚姻,多情的人兒卻在白流蘇的面前給了她柏拉圖式的愛情,他也期待他們之間的真心——“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他給她講死生契闊,說“我愛你”,和她一起看窗外的月亮,香港傾城後,他登報宣佈他們結婚。白流蘇,說她拿人生賭和範的婚姻,的確如此,可是她對他,她會吃醋,會不安,瞭解他的一些習慣,猜他的心思,因爲他退無可退。

也許是時代不同,也許是我閱歷太淺,我相信範柳原和白流蘇是相愛的——我相信這世界上在一起的人都是真心愛過的。

傾城之戀讀後感13

《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從腐舊的家庭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爲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爲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張愛玲

張愛玲的這段評論可以說是十分中肯的。這是一部很人性化的作品。白流蘇和範柳原都不是聖人,有過人之處,也有性格和生活作風上的缺陷,沒有主角光環,只有兩個普通人,普通到彷彿他們就在我眼前走過,觸手可及。或許名著就是如此,只是透過講我們身邊人的故事,讓我們領悟,而不是創建一個光怪陸離的玻璃球,只可遠觀而不可近賞。

這部小說打碎了純粹美好的愛情幻想,而以“愛情是女性尋找經濟依附的手段”立足,結局雖圓滿卻也悲涼。白流蘇與範柳原的接觸是流蘇有意設計而爲,心中所想是“範柳原真心喜歡她麼?那倒也不見得,他對她說的那些話,她一句也不相信。”白流蘇愛賭,以愛情的成敗賭她下半生的幸福。第一次到香港,兩個情場高手玩起愛情攻防戰。流蘇若即若離,欲擒故縱,生怕“除了做他的情婦之外沒有第二條路。然而如果遷就了他,不但前功盡棄,以後更是萬劫不復了”。爲此,她破釜沉舟,回到上海,目的仍是“帶了較優的議和條件。”回到孃家後的她與家人恩斷義絕,寄人籬下,卻不肯放下身段做低下職業,只爲“怕失去了淑女的身份”,失去對範柳原的吸引力。二次回港,爲謀生而謀愛的計劃失敗,成爲情婦,仍千方百計思量如何留住柳原的心。即便兩人戰亂相依,同甘共苦見真情,也是“這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這看起不像是個愛情故事,卻像是個精心設計,步步爲營的局,已說不清那“真愛”是否存在了。畢竟,如流蘇所說,“她只是個自私的女人。”

儘管嚮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柳原也不是個愛情聖人。“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可見柳原的風流倜儻也並未因流蘇而完全收斂。

他們在一起,重是的是理解,是兩個被家人隔離,身世悲涼的天涯淪落人的理解;是香港之戰時,槍林彈雨中,同生共死,唯一牽掛唯一真實的理解,所以說,這場愛雖不單純,卻是溫暖,兩個孤寂之人從此有了依存之所。

悲的源頭是女性對男性的經濟依附關係。多美好的愛,沒有經濟地位的平等,也將是虛空的神話,女性只有經濟上自立自強,才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和自由。這是張愛玲想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帶有濃濃的新舊思想彼此碰撞的氣息,充滿時代感,發人深省。

傾城之戀讀後感14

“上海爲了“節省天光”,將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個小時,然而白公館裏說:“我們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流蘇在這樣的老鐘下,本也是安安靜靜過活的,可惜只過也過不去,於是只好傾城…我說,我向來景仰寫字的女子,因爲只有女子,才知道怎樣寫女子。或許雪芹是個例外,或者還有別的,但我依舊執拗地習慣從女人的文字中,去尋找屬於女人的靈魂,才氣,智慧,善良,包容,炫耀,做作…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矯情矜持的小伎倆,或是若即若離的小把戲,或是僅僅是滿足一下虛榮欲|望的小動作。男人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果決到不過是眨眼間,女人心裏已彎彎繞繞了不止九曲十環…

流蘇與範柳原的拉鋸戰,贏得是流蘇,贏得很險。如果不是那一次適時的轟炸,失之毫釐,謬的也就沒有了邊。流蘇心思細密,就算扔在大清後宮裏,也是個配的上戲的角色—,可惜偏偏遇上一個耐得下性—子,陪她玩心理戰的人。也是幸運,如果沒有這個有意思的對手,流蘇這輩子,恐怕也就遇不上什麼有意思的事了。一輩子受點小氣,安心被老鐘敲打着,做她的碧玉去了。但恐怕她出場跳舞那一刻起,她是明白了,就連碧玉也沒得做,又何妨放手一博呢。不成功,便成仁,女人的賭注,無關家國,都下在感情上了。

傾城之戀讀後感15

我想許多女人都喜歡張愛玲的文字吧。走進她的文字,如同進入千年古井。幽深,寧靜,只是深井冷清,寒意太盛,悲涼得讓靠近的讀者都不禁沉重。

高中時有一陣,隔壁文科班的女同學每次見了面都問:最近看了張愛玲的書沒有?好奇之餘,去書店買了兩厚本。文字確有大家之風,簡煉,華美,冷靜的張揚,浸透骨子裏的悲涼。十多年下來,時常翻着卻一直沒有看完,也懼於這種悲涼不想看完。

張愛玲的文字總是於鮮活華麗中透着悲涼,她筆下的生活有時是一襲華美卻爬滿蝨子的衣袍,有時如同她筆下的茉莉香片,鮮活的冒着陣陣熱氣,熱鬧的飄着淡淡香氣,喝下一口卻是濃濃的苦澀。而傾城之戀,該是這衆多苦澀的茶中較可口的一杯,或許更像紅茶,有着濃濃的香味,少了鐵觀音的苦味,香醇無澀,在寒冷的冬日是可以暖胃暖心的。

這一篇是張愛玲的小說中爲數不多的以喜劇結尾的愛情故事,雖然透着蒼涼的質疑和無奈的唏籲。

傾城之戀讀後感16

“香港的陷落幫助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合理的世界裏,誰知道原因是什麼,結果是什麼?誰知道呢,也許是因爲需要幫助她,一座大城市倒塌了。成千上萬的人死亡,成千上萬的人受苦,隨之而來的是翻天覆地的改革。塔索認爲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沒有任何微妙之處。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來,踢了踢桌子底下的蚊香托盤

《傾城之戀》這是我在這篇文章中,甚至在張愛玲所有作品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似乎這裏面有無盡的命運。難道只有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白流蘇和範柳媛之間的愛情纔有了歸宿?這種依賴真的是愛嗎?也許他們之間的愛更像是一場遊戲,兩個人之間的交易。

塔塞爾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選擇在一個壓抑和不正常的生活環境中逃離。她勇敢地與前夫離婚,無視公衆的蔑視,這是她的勇氣。但與此同時,她在經濟上總是一個軟弱無助的女人。逃跑的方法是依靠男人找到自己的棲息地,所以她必須妥協。現實和性格的矛盾迫使她學習計算。不幸的命運使她學會了保護自己,但它使她簡單而真誠的感情縈繞在懷疑、猜疑、金錢、責任和虛榮之上。但是她怎麼能被責備呢?她承認劉媛很可愛,給了她很好的刺激,但她和他在一起的目的是爲了經濟安全。說到柳媛,他不就是這樣嗎?作爲一個年輕人,他對自己的性格也有不愉快的記憶,也沒有家庭的打算。他根本無法控制愛情,也無法給對方承諾和信心。也許或者肯定的是,他過去只是把流蘇視爲衆多的其中之一。在它新鮮之後,它需要兩次注射,並且責任是不需要的。愛只是一種解脫,流蘇自然知道這一點。“當你被殺的時候,我的故事就結束了。殺了我,你的故事還很長!”在流蘇的心裏,自然知道柳媛,她也知道只有這個城市的災難才實現了他們。戰爭帶來了畸形,但卻給流蘇和柳媛帶來了“完美”。意外的墮落,讓他們放棄一切,讓他們從捉迷藏的悟性走向突破一切的結合——流蘇得到了一個名字,而劉源願意承擔起這個責任。戰爭使人真實。當你死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瞬間的變化正在消失,陰陽是分開的,你不能容忍任何猶豫,因爲生與死只是瞬間的,金錢、權利、美麗等等都不重要。只有現在你才能抓住它,只有他(她)還在他周圍呼吸。

“他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她只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無處可住,但普通夫婦總有容身之地。”和兒子牽手,和他一起變老是一種選擇。

範柳媛在最後一刻還醒着。“現在你應該相信‘死亡是豐富的’,我們自己不能做到。”……“一個善於低頭的女人最終會成爲一個穩定的妻子。讓他在疲憊和放縱的時候有個地方可去。男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女人。

我喜歡小說裏的一段話:“當流蘇走到這一步,她後悔有劉媛在身邊,一個人好像有兩具屍體,所以她有雙重危險。一顆子彈沒打中她,他也被允許被擊中。如果他死了,如果他殘廢了,她的處境就更不堪設想了。如果她受傷了,爲了怕把他拖下水,她不得不橫下心來乞求死亡。即使他死了,他也不是獨自死去的。她希望劉元也這樣想。她什麼都不知道。此刻,她只有他,而他只有她。”

兩個人之間的一點點溫暖讓時間在瞬間變得永恆。此刻複雜的感情應該是幸福存在的原因。如果這可以稱爲愛,那麼它就是。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如果沒有戰爭,這兩個人將仍然生活在他們自己的殼裏,慢慢地前進,沒有人會把他們的心交給對方。他們將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看似富有,但卻蒼白而悲傷。

當我第一次閱讀時,我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現在方覺得悲劇是屬於女人和男人的。

一個巨大的變化改變了一切,但如果是爲了實現這樣的關係,代價太大,機會幾乎爲零。

這種愛可能只存在於童話中。

一個成人的童話,有一個快樂的結局,但顯示出悲傷,欣賞生活在這個世界的艱辛和荒謬的命運無常。

傾城之戀讀後感17

“流蘇不知道,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的愛情,還是因爲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當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又回到書面,陽光照在那四個玲瓏小字上,眼前悄然浮現了那一場羅曼蒂式的愛情……

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生。在那樣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屬於上海獨特的迷濛氣息,儘管新舊夾雜的文化衝擊,離婚恐怕還是要受道德譴責的。白公館無疑是守舊的,他們“用的是老鍾。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館有這麼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那裏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但是那裏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離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不僅錢財盤剝淨盡之後,她在家裏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剩餘。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生的懷抱以外,再無其他。

範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生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感情和婚姻原是他不堅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安穩的。

兩個人的緣分因爲一場舞會,香港式的戀愛躍然紙上,在各種機緣巧合中,兩個人在感情上跳起了華爾茲,週轉舞動中,發生了美麗的故事,也有淒涼的背後。可最終,這場傾城之戀會美好落幕,可崇高的愛情從來不會結束。流蘇和柳原的愛情是一種美,需要時間的等待,需要反覆的淬鍊。在愛情中,誰又是自由的呢?我面對你,藏好所有心事瀲灩,忘記閉眼去藏眸光流轉,無人去問時移勢遷,我只想靜候和你所有的遇見。所以,當看見流蘇他們兩人在感情裏你一步我一步攻於計策時,你會吃驚那些感覺是熟悉的,可眼波里明明藏不住事啊,幹嘛要彼此折磨呢?細細想來,這是愛情的魔力,是他特有的地方,因爲這一切看似俗氣卻那麼真實、富有人間煙火氣的事情,才讓愛情變得偉大,讓人着急,讓人覺得它不可替代。

素色湘簾,簾風后面,所謂伊人,撥弄琴聲三兩聲。傾城傾城,傾倒一座城,範柳原到最後一刻也還是清醒的,“此刻你可該堅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於低頭的女生,也許終會成爲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餘有一個去處。男生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生。死生契闊前我閉上眼,猶記當初,人羣中回眸莞爾,你我窗前採一瓣月光,折一段旖旎的回憶。

斷絃琴錚,留香錦褥,梧桐滴雨,芭蕉聲碎,畫欄生愁,曲屏傳恨,雁歸人不歸,春來人不來,飛鴻不傳信,杜鵑空啼血。許多人說,在,《傾城之戀》這本書中,這篇卻是個難得的好結局,可最後那段話“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胡琴拉着拉着,又是怎樣的一段故事呢……都說張愛玲的文章是“她作品寫到芸芸衆生,嘲諷,刻薄,最後心還是軟了,這都是基於她的這種深藏着的愛”。出生於名門望族的她,從小經歷了兄妹不合,家庭破碎,深受新女性的母親的影響,張愛玲也有了自己獨特的品味和獨立的生活。可畢竟心裏是有陰影的,所以造成她孤高氣傲、冷眼看人。因爲張愛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都市作爲背景,展現了人性的墮落,精神的扭曲等等,給人一種苦悶壓抑的感覺。她的文筆總是沉悶的,不知爲何,或許她個人特色太重,我讀她的文字總帶有一絲檀香。她是獨立的,她擁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她似落入塵俗,又跳出塵俗去看一段段感情。張愛玲的愛情如同白流蘇那樣是轟轟烈烈的,但是上海的淪陷卻成全不了她與胡蘭成,最後以悲劇收場。她的愛情正正是印證“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這句話。即便他有家室,即便他背信忠義,即便他寡情薄倖,在他背叛後仍然不離不棄,直到他不再需要她。她依然像一朵傲立的白蓮,只可遠觀,孤立到極致,不知道堅持的是自己內心那份清麗還是和胡蘭成那段無法抹去的記憶。或許都有吧,或許自己早就分不清,或許兩個理由早已彼此交融。有時,等一個人,不是有多愛,而是等習慣了,你哪天突然不等了,你覺得背叛了自己。這樣一個有不凡故事的女子才能寫出這樣不凡的故事。

在這個萬般千態的浮世繪中,在錯亂複雜的名利場裏,我們容易在無端狂熱和紙醉金迷中迷失方向,在所謂的競爭中迷失自己,其實人生如夢,年華似雪,夢醒了雪停了,我們又得到了什麼呢?

如張愛玲一樣守住自己內心的雲白山青,或許誰都可以感悟到弘一法師所說“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我愛你,所以我可以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愛有那麼多種形式,幹嘛非要用最簡單最普遍的說呢?要知道,美人在骨不在皮,君子在德不在貌。如張愛玲一般內化於心的美才是極致的。

合上書,想到李娟一句話“蟲鳴如流水,一派天籟。靜夜裏,讀一本好書,悲也放下,喜也放下。天上夕月一彎,淡若清夢。”再次細細品味這場傾城之戀,從上海到香港,相距千里,每當我擡頭望月色時,覺得這是你我唯一共同的東西了。愛能跨越時空,傾城的美,是你隨意擺放的東西,在我心裏都有獨特的印記。

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再遇傾城色。

傾城之戀讀後感18

人生就像一襲華麗的袍子,裏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的這句話簡單而精髓,言簡而意賅,文字在她筆下,煥然一新,就像重新有了生命力,有了靈魂,她的作品文字打動了千萬人,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3歲能背唐詩,7歲開始寫作,20歲紅遍上海,這樣的一個才女,卻經歷了父母離婚,後母虐待,丈夫背叛,流落異國他鄉,遭遇小產,生活窮困潦倒,苦不堪言等不幸,她的文字總是那麼悲涼,悽苦,小小年紀就那麼早熟,好像已經看清了人性,看懂了人生。

傾城之戀主要講的是離異的白流蘇與海歸浪子範柳原的故事,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迴歸孃家,數年間資財耗盡,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哄,看盡世態炎涼,偶然機會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一心想要一紙婚姻,爭取到合法的婚姻地位,保障自己的權益,沒有婚姻的保障要想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白流蘇覺得如果自己太容易被他得到,他就不會娶她。範柳原覺得她要是不愛他,他娶她幹什麼,犯不着花了錢娶一個對自己毫無感情的女人來管束自己,他要她愛他懂他。兩個精明的情場高手鬥智鬥法,不停的算計,誰也不願意透露真心,人人都想得到愛,但人人都最愛自己,所以有所保留,所以永遠在權衡。

原本白流蘇以爲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香港,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生死攸關之際,兩人真心相待!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香港的淪陷成全了他們,傾毀一座城,成就一對戀人!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尤其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談一場單純的戀愛,我們總會去比較去衡量,我們不願先付出真心,總是有所保留,總是不停試探着對方的真心實意,誰也不願先妥協,先認輸,我們總是把物質放在首位,把精神陪伴放在末尾,我們會考慮房子,車子,票子,學歷,顏值,才能等等這些看的見,摸的着,實實在在的物質,這樣纔會放心安心,踏實,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爲男人和女人的立場不同,沒有物質的支撐,再好的感情也會破碎,因爲貧窮夫妻百事哀。沒有精神的陪伴,房大無人,空虛寂寞。這些都不是我們要的婚姻。好在現代女性都獨立自強,能賺錢養家,獨當一面,擺脫了以往女子只能依靠男人的局面,我們不能奢求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只希望能相互尊重,相互諒解,懂的彼此的不容易,男人要有責任心有擔當,女人要自立自強自愛,經濟獨立才能思想獨立,才能人格獨立。不相上下,相互崇拜,相互吸引的人才會持久在一起。

很喜歡這句話:懷念不一定就要相見,喜歡不一定就要在一起,你要相信,每一種距離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即使有人虧待了你,時光也不會虧待追夢的你。

傾城之戀讀後感19

前一個星期什麼事基本都忙完了,舞蹈大賽也結束了,我們拿了個二等獎,挺高興的!斷斷續續的、、終於有時間看更多的書了!而我又是助學金的受助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被分配到圖書館的光盤室工作,很開心!在那裏基本都沒什麼事,所以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看書。

張愛鈴的書一直是我想看的。這本書寫了兩個小說,十六個散文。 她的散文多取材於身邊瑣事,諸如時裝雨傘,飲食男女,個人際遇,紛繁家事,都寫得很有韻味獨特。她這種近俗的態度,她對於人生的關懷,使人油然生出返樸歸真的親切感。這或許是她的作品令萬千讀者傾倒的原因之一。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有:“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時間即是金錢,所以女人多花時間在鏡子前面,就得多花時間在時裝店裏”……今天天氣很好,去到光盤室,一拉開窗簾,陽光就一股惱迎面撲來。美好的週末即將來臨!

傾城之戀讀後感20

《傾城之戀》這個故事發生在香港,講述了出身沒落之家的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一次機會她認識了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想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賭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在香港陷落的一剎那,兩人才得以真心相見,許下天長地久的諾言。

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她在白公館的地位微乎其微。張愛玲雖然沒有直接描述白流蘇與前夫的生活狀況,但從衆人口中旁敲側擊。當得知前夫逝世時,大家勸她回去,白先是淡淡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三爺勸說:“六妹,話不是這麼說。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知道……”從着裏可以看出,白在前夫家是不幸的。這段婚姻的失敗不是不幸,而是脫離虎口。回孃家也是理所當然的依靠。但她並沒有從家人那裏得到安慰,他們甚至把她當作恥辱的典範,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費工夫。其中還有一句“白公館裏對於流蘇的再嫁,根本就拿它當一個笑話,只是爲了要打發她出門,沒奈何,只索不聞不問,由着徐太太鬧去。”可見,她在孃家中已經絲毫沒有地位,這些親人比陌生人還要可怕。女人最苦莫過於在外面受了傷害投靠最親的人卻遭到拋棄,而且把她當作笑料。其實孃家人也有苦惱:既想着把她轟出去,又苦於沒地方着落。不知道是陰差陽錯還是命中註定,讓她遇到了範柳原,與他發生一段曲折的愛情故事。遇到範柳原是她的新開始,一開始她總是對他有所防備,覺得他不會和她結婚,心裏老是覺得憤憤不平,不肯認輸,即使範柳原半夜打了三次電話過來跟她告白,她都因爲這樣而無動於衷。可見,她是自私的,守舊的女人,她是一個需要名分,需要社會地位的女人,她不甘心做範柳原的情婦,所以她寧願回上海,回家受人嘲笑,也要保住所謂“淑女”的稱號。

傾城之戀讀後感21

範柳原是我所讀中最會撩的那一個,你的特長是低頭。“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女人教壞了,又喜歡去感化壞女人,使她變爲好女人。我可不像那麼沒事找事做。我認爲好女人還是老實些的好。”

書從離婚後開始寫起,範柳原本是介紹給妹妹寶絡的,範先生萬花叢中過,身邊的鶯鶯燕燕從來不缺,這樣的範先生自然不是單純的寶絡妹妹可以壓住的,離婚後的流蘇溫柔低眉這樣一個傳統又古典的女人走進了她,範先生自始至終都知道白流蘇的困境,家中的窘迫和不堪,誘她去香港,卻從不提結婚,兩人暗自較量,範先生說“你的特長是低頭,”一步一步引誘她掉落進他爲她鋪好的陷阱,卻也是慢慢的愛上了她,我想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興趣,而後愛她卻也是真的。

也許他透過她的面龐看到是他自己,他說“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心中已經絕望,然而他還是固執地他心中是糾結的也是暗淡的,他想也許白流蘇是懂她的,他要他懂得,他要的不是簡簡單單的肉體糾纏想要她精神和他在同一高度,“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哀懇似的說着:“我要你懂得我!”這一刻,我想他是孤獨的,也是充斥着渴望的。他想白流蘇是那個懂他的女人。夜晚打電話表白用的是詩經中的“死生契闊,與子相悅”這樣美麗生生世世要在一起的誓言在他這裏也是悲涼的他說“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

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這便是完美結局的鋪墊吧,沒有那城市的淪陷,沒有那一瞬間短暫的體會,他們大概率是沒有結果的,這也是張愛玲在最後說的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傾城之戀讀後感22

張愛玲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有很多作品,而《傾城之戀》就是其中一部讀過之後印象尤爲深刻的小說。這本書主要是張愛玲探究愛情與婚姻的作品,用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對決,來探討愛情、婚姻、人性在戰亂前後的變化和掙扎,值得我們每個人閱讀和思考,對自己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白流蘇出生和成長在上海的一個腐舊的家庭裏,受到封建時代的思想影響,她的第一次婚姻非常失敗,那個時代的大家庭裏,女性的婚姻只爲謀生而服務,並沒有什麼愛情和自由而言,因此白流蘇的離婚讓她飽受冷嘲熱諷,看盡了世態炎涼,已經對生活不抱什麼期望。帥氣有錢的範柳原出現,再次深深地吸引了她,她決定去香港見他,爲自己的人生下一個賭注,希望能夠獲得愛情和婚姻。而範柳原卻是一個浪蕩子,他徘徊在衆多異性之間,看似是一個花心的人,恰恰也對愛情有着很高的期望,對浪漫和專一的愛情也是非常期待的。經過兩人的鬥法和交往,加之日軍轟炸淺水灣的戰亂,讓他改變了很多,決定去過踏實的生活,與白流蘇結婚,即便此時,白流蘇依然沒有因爲戰亂改變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觀念,悲劇也許還會蔓延…

這本書寫得故事似乎很簡單,但反應出來的人物心理和價值觀卻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封建時代,女性的深愛似乎不是因爲愛情,而是爲了謀生,一切都變成了赤裸裸的交易,這種觀點毒害了舊社會的女性,給她們帶來了痛楚。

我們要敢於抗爭,爲了自由和平等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