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精選6篇)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

什麼是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也可以供領導機關作爲處理問題、制定政策的依據或參考。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精選6篇)

希望瞭解某個事件或情況時,我們有必要弄明白問題情況,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彙集成一份調查報告。快來參考調查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1

1、調查時間:

20xx年3月19日星期三

2、 調查人員:

劉琴 潘婷 幸飛 周小敏

3、任務安排:

潘婷負責旅遊資源評價,周曉敏負責資源的開發和建議,幸飛負責資源環境概況,劉琴負責資源開發歷史和現狀;單體的填寫有:潘婷負責黃瓜山和觀音山:周小敏負責衛星胡,最後由劉琴彙總。

4、 調查地點:

永川區 旅遊資源調查目的

透過對重慶市永川區整體旅遊資源的調查,使我們瞭解和掌握了填寫《旅遊資源單體調查表》的目的和意義,及其要點和方法。將課本知識和具體時實踐結合起來學習以實現理論實踐雙提高。

5、 調查要求

⑴ 先收集、熟悉、瞭解我國《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標準。

⑵ 繪製《旅遊資源單體調查表》

⑶ 選定永川區內重點調查的旅遊單體,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調查。逐項填寫《旅遊資源單體調查表》調查內容。

⑷ 採用國家標準規定的旅遊資源評價體系,對所調查的旅遊資源單體賦分、評價。

第一章 調查區旅遊環境

一、 調查區自然地理特徵

永川區歷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熱情善良、經濟比較繁榮。永川因“護城三河匯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區處於重慶的西部,距離市中心56公 裏,距離成都276公里。成渝高速公路和鐵路貫穿全境,長江流經過南端,歷爲渝西和川東難佳通, 通訊樞紐和商貿,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它的氣候條件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永川區的氣候屬於韓國典型的季節風氣候,夏天和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夏天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高溫多溼。平均氣溫18.2℃,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年平均降雨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它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品種多,以能源,冶金輔助材料的建築礦產爲主,是我國稀有金屬三大富集礦產地區之一。它的農業資源是重慶市農業的重要出口基地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聯繫市。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爲全國特產。永川梨酥脆香甜、暢銷西南。然而它的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爲遊人遊覽留連之地。永川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永川恐龍,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永川也培養了很多的歷史文人。它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遊資源尤爲引人注目。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區。

二、 交通狀況

永川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公交路線採取部分大中城市公交線路編號通用原則,實行3位數編號,百位數代表執行方向:1代表在新老城區執行,2代表在老城區執行,3代表在新城區執行,5代表城區至郊區執行;十位數和個位數代表具體線路序號,新老城區執行12條、老城區執行5條、新城區執行2條,城區至郊區執行5條。縱橫交錯的交通樞紐,把永川城連接爲一個整體。

三、 社會經濟概況

永川的社會發展很迅速,經濟條件成熟,在200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億元,增長1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3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億元,增長18.5%;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0.26億元,增長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3元。城鎮化率達到52.8%。這樣也表明了永川的線狀是很樂觀的。從永川旅遊資源的社會條件來說它的交通十分的便捷它有菜園壩汽車站,陳家坪汽車站,朝天門汽車站到達永川。它周邊的交通很發達,現代大城市加速拓展,城市形象顯著提升。新建化工路西段、蔭山路、中河壩濱河南路,開工建設內環東路、外貿校段道路改造工程。交通連接成都四川以及貴州等地區。然而四川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經濟條件很成熟,馬上即將開通的火車道路開啟了以往旅遊者爲坐車久而煩惱,又因爲成都的人也很喜歡外出旅遊,所以也爲永川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利益。

第二章 旅遊資源開發歷史和現狀

一、 旅遊資源開發歷史

從永川歷史文化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民俗文化資源和山水風光資源來看,文化與旅遊資源相當豐厚、分佈密集,遺址、景點衆多,多個時期的文化相互交叉重疊,融爲一體,很多都是旅遊開發的首選之地。永川恐龍,石松化石文明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永川也培養了很多的歷史文人。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爲全國特產。永川梨酥脆香甜、暢銷西南。中華梨村建設紮實推進,成功舉辦第三屆國際茶竹文化旅遊節活動。

二、 旅遊資源開發現狀

永川區作爲全國優秀的旅遊城市,生態資源優勢明顯。它集自然和人文景觀爲一體,真山真水,自然不失美麗。旅遊資源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旅遊獨特的產品優勢正在形成 在配合國家的旅遊產品開發的基礎之上,永川也開始注意到了形成自己的旅遊優勢和自己所創立的特色,加大了旅遊資源的力度,在自己的特色旅遊產品,旅遊區和成熟旅遊景區域熱線的開發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發展。但就其開發利用情況來看,大多仍然處於原生態狀態,尚未開發利用,即使開發利用,也是處於起步探索階段,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數旅遊點基礎設施很不完善,景區景點的管理也不是很完善。例如:永川茶山竹海,黃瓜上風景旅遊景區都是永川的人文旅遊特色資源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旅遊的需求和審美心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永川區的一些旅遊資源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一些人爲修飾,如樂和樂都主題公園,與原有的靜態自然的美相對,體現一種動態的靈動。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人前來觀看,特別是家庭旅遊。但大部分旅遊資源的開發都很不成熟。如茶山竹海的基礎設施很不完善,安全係數不高;淞既古鎮管理維護不到位,使它顯得破敗不堪。

第三章 旅遊資源單體報告

本次實習調查了永川區神女湖、望賢公園、茶山竹海、鬆溉古鎮、石筍山、興龍湖、桂山公園。其中神女湖、觀音山、望賢公園、興龍湖是實地調查的旅遊資源。單體調查表見附圖。

(1)望賢公園

類型:FAD

分佈位置:重慶永川紅河大道與人民大道交匯東南

項目規劃用地124500平方米,計劃投資約5000萬元。東臨海棠香國古城區,南接興龍大道,西接兩所高等學校校區,北望古典浪漫的神女湖公園,是永川展現“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的形象門戶。該公園既有古昌州文化與現代氣息的融合,又富有特色人文書畫名人古蹟的文化背景,是充分展現永川人文歷史,金石雕刻、書法詩韻的文化休閒公園。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2

調查目的:

透過這次的旅遊資源調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理論結合實際,對旅遊行業的資源開發、產品設計、服務與管理工作有較實際、深刻的感性認識,加深和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能提高觀察、調研、分析、評價、規劃設計以及歸納寫作等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能經由思考和凝練,形成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和範圍,爲論文開題做好準備;能增強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拓寬視野,更好更快地適應旅遊行業的需求,爲今後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調查要求:

⑴ 要求學生認知各類旅遊資源的分佈特徵,闡述其在地域空間的分佈位置、變化規律、數量、特色、特點、類型組合匹配、組成結構和功能價值等,並對其進行評價。

⑵ 以花溪公園旅遊資源爲基礎,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規劃、景點設計,形成內容豐富的旅遊路線,以期能有效地發揮旅遊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園的特色空間形象,爲其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使花溪公園獨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綻放。

⑶ 收集、熟悉、瞭解我國《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14)標準。

⑷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調查。

⑸ 保證成果質量,強調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並儘量做到內容簡潔和量化。

1、花溪公園概況

花溪公園坐落於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區,花溪區北臨南明區、烏當區,東與龍裏縣相鄰,南接長順縣、惠水縣,西與清鎮市、平壩縣接壤,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爲主,土地總面積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海拔1100米,氣候溫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花溪公園,位於貴陽市南郊17公里花溪區內,建於1937年,佔地800餘畝,是貴州著名的旅遊勝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爲一體,是貴州三顆“高原明珠”之一。公園內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觀、水文景觀和人文景觀爲主的特色城市休閒旅遊地帶。不但是附近的居民優良的休閒娛樂場所,也是花溪區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2、 花溪公園周圍環境概況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錦、溪水長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數座參差其間,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綿亙。那裏山環水繞,水清山綠,堰塘層迭,形成方圓十多公里的名勝風景區域。它包括“十里河灘”、“天河潭”、“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青巖古鎮”、“黔陶幽境”等8個景區。

“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出自於景區的高坡鄉,那裏是貴陽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鄉的苗族有不少傳統的民族節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場”最富魅力,觀看、參與的遊人絡繹不絕。那裏,古代苗族的懸棺葬和崖洞葬,也給人留下難解之謎。

花溪以南12公里處的青巖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始建於明初。鎮四周原建有城牆,分內城、外城,用方塊巨石壘砌,築有敵 樓、垛口、炮臺,因年久失修,成爲殘垣 。現修復的定廣門城樓,巍然聳立,氣勢恢宏,與古道、石坊、寺廟交相輝映。西鎮的3架古石牌宏偉壯觀。 古鎮的古建築櫛比鱗次,有“九寺、八廟、五閣、二祠、四溶洞”,儲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於崇山峻嶺中,因兩座山峯間凌空飛跨着一座天然石橋--鬼架橋而出名。鬼架橋橋長約11米,寬約60釐米,系石巖與樹根相伴天然生成。從橋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層樓高。站在牆上往下看,令人心驚膽顫。不少遊人最初抱有“不過此橋非好漢”的決心,但到了橋頭都卻步不前了。從花溪到黔陶,一路環境幽靜,山風吹來,林濤起伏,響聲不絕。在鬼架橋的山後,還有一個直徑數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飛瀑灌池,吼聲灌耳,十分壯觀。

其中花溪天河潭風景區、青巖古鎮景區爲國家AAAA級國家旅遊區,花溪城市溼地公園已經成功申報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並對外開放。這些景點共同組成了花溪獨特的風景網絡,給花溪區的旅遊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3、花溪公園主要景點

花溪公園經過多年的改變之後,仍舊儲存其原始的自然風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個位於城市中心的秀麗風景。目前其主要景點包括音樂廣場、馬鞍橋、百步橋、東舍、西舍、壩上橋、牡丹園、碧桃園、水杉路、紅楓園、葫蘆坡、松柏園、南湖、蛇山、麟山、龜山、兒童樂園等。主要以貴州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爲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動,形成的一副動態的山水畫。在公園內你能體會到自然的風光,也能看到現代城市的氣息。在麟山頂,還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3

(一)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24日

(二)調查地點

內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區扎達蓋公園

(三)調查人員

(四)旅遊資源調查目的

1.透過本次的調查,詳細的瞭解旅遊資源的調查手段和注意事項。並透過此次調查,掌握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的編寫。達到學以致用。

2.詳細學習和運用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對旅遊資源進行評分從而進行判定。

(五) 旅遊資源調查要求

1.從指導老師手裏拿到旅遊資源分類表,粗略瞭解表中種類和填寫事項。

2.實地遊覽並根據實地情況填寫旅遊資源分類表。進行整理。

3.根據實地的考察進行討論,找出有點並加以規劃和利用,找出缺點來進行改善。並提出今後的發展方向。

4.完成旅遊資源調查報告。

第一章、調查區旅遊環境

(一)調查區位置、行政區劃與歸屬

扎達蓋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路與北二環路交匯北路東,區域與廠漢板鎮,攸攸板鎮相接。屬回民區管理。 (二)交通狀況

扎達蓋公園臨近交通網健全。北有呼包高速路,外地遊客到達便利。南有通道北路直達市中心。且附近與北二環路交匯,方便抵達市區內任意位置。 (三)自然資源

扎達蓋公園自然資源豐富,園內有扎達蓋河穿過,也形成了扎達蓋湖,河湖邊蘆葦叢生,造就了豐富的觀光遊憩旅遊資源。同時,園內有可觀的動植物資源,草地和以松樹爲主的林地面積大。並有喜鵲棲息地供遊人觀賞。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在200mm到400mm之間,四季景觀不同。地處城市邊緣,大氣污染小,空氣質量良好。 (四)人文資源

扎達蓋公園以扎達蓋河穿過得名,而該河又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扎達蓋,蒙古語意爲寬闊,扎達蓋河即寬闊的河。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呼和浩特市的通史。另外,園內有設有廣場,涼亭,閣樓,塔式建築等人文建築,遊覽價值高。其次,扎達蓋公會在設計伊始就設有老年活動中心等公衆文化設施,還在發展中規劃了釣魚點等遊覽設施。人文旅遊資源數量極多。

第二章、旅遊資源開發和歷史現狀

(一) 旅遊資源開發歷史

扎達蓋公園中流趟着的扎達蓋河原來並不是現在這個模樣,它有三個源頭:一個是公主府東邊的大水泉,一個是公主府西邊的小水泉,還有一個是新、舊兩城中間姑子板申村(現巴彥塔拉飯店一帶)的水泉。公主府東邊的水泉較大,人們叫它大府河槽水公主府西的水泉較小,人們叫它小府河槽水姑子板申的泉水東西流向,穿過從前清時期歸化營的營坊(現回民區營坊道)門前,經禮拜寺巷到小教場、牛橋東河沿、城隍廟的霸王橋,而後與大府河槽水主流相匯,人們叫營坊門前水。其餘的水和營坊門前水小府河槽水在天主堂和北茶坊關帝廟南邊合流,彙集成了扎達蓋河。

道光、咸豐、同治(1821年至1874年)統治的半個世紀中,扎達蓋河兩岸成了南迎裏府客和北接外藩財的商業鬧市區。道臺衙門兩面臨河,衙署四周密植楊柳。乾隆至道光時,即已長成合抱之木。每天拂曉,慶凱橋附近非常幽靜。早起的人們,漫步橋上,憑着石頭橋欄,耳聽淙淙的流水聲,遠眺道臺衙門樹梢上的彎月,別具一番風光。朋蘇召和乃莫齊召則被綠樹環繞,清風掠過。樹枝忽高忽低,召廟忽隱忽現,使人彷彿看到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仙境。於是,石橋曉月和六橋溪柳,便把扎達蓋河兩岸描繪成一幅色彩淡雅賞心悅目的圖畫。

民國18年,綏遠建省遇到特大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成羣的饑民,跑進城裏搶食。民國19年,閻、馮聯合反蔣,挑起中原大戰,歸化城失業青年被補徵入伍。民國20年,傅作義將軍出任綏遠省主席後,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歸化城的商務中心,已由扎達蓋河兩岸,移到了小南街一帶。那裏煙土店林立,綏遠省的軍政機關,都指望

xxxx稅款開支,歸化城的各行各業,亦全靠xx週轉維持,加之皮毛牲畜來源由蒙古國、新疆縮小到烏、伊兩盟和阿拉善旗,整個扎達蓋河沿岸店鋪房院,都成了外強中乾的空架子。

1949年9月19日,歸綏和平解放,各族人民重見天日。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蒙、漢、回等各族人民用自己的雙手醫治戰爭的創傷,文明代替了惡俗,扎達蓋河露出了燦爛的笑臉。1959年,蜈蚣壩山洪暴發水流湍急,洶涌的洪水不僅沖毀了曾經重修了幾次的慶凱橋,而且淹沒了慶凱、太平兩條大街及河東岸的營坊道、通道街。災後,黨和政府給受災居民都蓋了新宿舍,又將壩溝的水完全引入孔家營以西的五里沙河。在扎達蓋河中、上游修建了好多橋樑,方便了人們來往行走和車輛運輸;沿河則砌築了石堤,加固了原來的土堤,以防山水再次氾濫

呼和浩特市成立之後,扎達蓋公園所處位置被規劃爲呼和浩特市公路管理局苗圃,佔地600畝,後在2009年9月正式歸於園林局。改建爲公園,原苗圃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良好,但是植物種類不夠豐富。公園因東臨扎達蓋河,扎達蓋公園因此得名。改建後的扎達蓋公園是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康體保健、科普教育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公園。

(二) 旅遊資源開發現狀

2009年呼和浩特市發佈的《2009年到2020年總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三軸、四核、六帶的城市規劃理念,將扎達蓋河規劃到六帶中。從此之後,扎達蓋公園開始了飛速發展。2010年呼和浩特市xxxx提出了歸森和新亮美綠淨暢的發展口號。扎達蓋公園迎來了多次建設。建設之後,扎達蓋公園設計主要以生態園林爲指導,突出時尚性、生態性、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力求塑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集現代化與傳統、藝術與自然、優雅與休閒於一體的現代式生態型休閒公園,使城市社會與自然體系間建立美好的依從關係,爲遊客創造享受自然、迴歸自然的理想生態空間。公園依據不同功能,將公園劃分爲四大景區:人工湖景區、健身娛樂區、生態景觀區、採摘區。主要的景點有很多,包括:木亭、芳草亭、果園、人工小島、主入口廣場、次入口廣場、林蔭廣場、庭院廣場,其中還有一些特色的商店。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4

1 前言

20xx年10月12日,爲了更好的瞭解西江苗寨的古鎮歷史和民俗文化,爲古鎮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構想,旅遊師101全體同學與兩位老師驅車前往位於貴州省凱裏市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四小時車程過後,我們終於到達了這個風景秀麗令人如此如醉的苗寨古鎮,開啓了我們爲期兩日的旅程。

2 調查點狀況

西江位於凱里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是凱里周圍規模最大的`苗寨,約有1000多戶人家,所以稱爲千戶苗寨。苗寨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腳樓,都是用楓木搭成,依山勢向兩邊展開,暗紅色的楓木板壁在夕陽照射下一片金黃,如果遊客秋天來此,可看到屋前屋後的巨大楓木紅葉片片,豐收的景色真的很美.西江還有遠迎聞名的銀匠村,銀飾製作巧奪天工。西江千戶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繡,製作相當精美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一座露天博物館,展示着一部苗族發展的史詩成爲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3 具體調查內容

我們透過這兩日的遊玩和考察,不論是閒逛在古鎮街頭,購買古鎮刺繡特產,吃長桌宴,喝苗家米酒,聽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臨時登上觀景臺瞭望古鎮美景,晚上與三五好友跳舞狂歡,在吊腳樓裏一覺睡到天亮,每一種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我們身在其中,身臨其境的感受苗寨的獨特氛圍,遊玩的同時也注意到西江苗寨在旅遊開發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

3.1別無選擇,發展是西江苗寨唯一的出路

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來看,西江保持它的原生態是最好的,可是西江不僅僅是個只有物質組成的村寨,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我們不得不站在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保護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代代相傳的文化形態,社會在發展,西江人民也需要發展。所以旅遊開發必然成爲西江人民發展的需要。旅遊師把雙刃劍,固然有許多的缺點,但卻也是西江必然要面臨的選擇。從前的西江還是農耕民族,以種植水稻爲主,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但是現在,由於外出打工面對社會的人越來越多,受到外界的誘惑也越來越多,對錢財的需求也加大。那麼錢從哪裏來,很明顯,發展旅遊業是促進西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似乎是西江人民致富的必然途徑。西江是聲名顯赫的名鎮,有一千多戶人家,極具旅遊價值。

3.2保護傳統文化是西江旅遊發展的前提

那麼到西江究竟要看什麼,西江的自然風光本身就是很美的,貴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開車經過雷山梯田也是十分震撼。但是西江的民俗風情更美,各種各樣的苗族風情諸如建築,服飾,銀飾,刺繡,蠟染齊聚一堂。最值得一提的是規模宏大的苗族建築,第一次見到的話一定會被這樣粗獷古樸純美大方的成片建築盛景震撼!它不是孤零零的一座,而是和大自然融爲一體,小徑,菜地,堡坎,草樹穿插在寨子間的縫隙中。西江的美正是美在它的古樸自然,它作爲旅遊資源的魅力也正在於此,因此,西江旅遊發展的前提是保護好傳統的民族文化。

4 調查體會及收穫

20xx年10月12日,在宋曉紅老師和羅健老師的領導下,我們來到了西江千戶苗寨,進行了兩天一夜的旅行。我們不只是遊玩,還是帶着任務來的,對於西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發展,我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西江旅遊資源豐富大家都有所耳聞,那麼在這次遊玩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哪些西江在旅遊開發中的問題呢?

4.1旅遊紀念品獨特性不夠

全國西南地區不止貴州有苗寨,廣西雲南湖南四川都有,那麼爲什麼我們非要來到西江呢?除了風景需要有足夠的獨特性,旅遊紀念品和宣傳品也十分重要。獨特的紀念品是宣傳景區最好的載體和工具。在西江,青巖等等許多古鎮我發現許多旅遊紀念品都是重複的,銀飾都是那些銀飾,樂器也是那些樂器,照相的景點也基本差不多,還好西江有銀飾村,不然就要和萬千古鎮的銀飾混爲一談了,我們需要旅遊紀念品可以讓遊客過目不忘,極富紀念意義,在饋贈親友的時候顯得別緻大方同時又爲景區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吸引更大更多的客源。所以我認爲西江的旅遊紀念品應該用心打造,爭取讓人不僅僅是眼前一亮,甚至要久久不能忘懷。

4.2現代化娛樂設施對傳統民俗風味的衝擊過大

在西江的夜晚,我們很多年輕人選擇了酒吧和KTV等都市氣息濃厚的娛樂場所,當時只圖熱鬧好玩,回來後仔細想想,又覺得有些不妥當。西江珍貴就珍貴在它的古樸靜謐,而許多酒吧K歌房的存在卻使古鎮的夜晚變得喧鬧不堪,苗家米酒是一種會客禮儀,但是絕不是要人貪杯大醉。我們來到古鎮,或許應該拋卻繁華都市的喧鬧,靜靜享受古鎮的寧靜就好,那些太過現代的東西,終究是和古鎮的氣質不搭配的。

4.3古鎮氛圍的營造不夠

爲什麼同樣是古鎮,同樣規模宏大歷史悠久,麗江就能受到無數人的追捧?我們西江在旅遊資源方面絕對不比任何地方差,只是在旅遊開發之後,原本濃郁的古鎮氣質被不知不覺的沖淡了,西江要怎麼做才能讓遊人不僅是走馬觀花,而是真正想要居住在此次好好感受古鎮風情,留連忘返呢?這也是個值得衆人思考的問題。

4.4旅遊項目不夠多樣化

除了逛,吃,住,喝,買,還有沒有什麼別的旅遊項目能讓遊客發自內心的感受苗族的風情呢?要想拒絕走馬觀花的遊人如織,打造真正宜居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還需要開發更多更豐富的項目讓遊客深刻的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4.5門票收費太高

西江的門票是100元一個人,這個價格還是有些高了。應該拒絕用門票創造收益的景區經營模式,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用其他更精彩的旅遊項目刺激旅遊消費,門票價格則可以適當調低,把景區的門檻調低,反而可以刺激更多的人來到景區,創造更多的收益。

如何利用西江豐富的旅遊資源,建造一個爲旅遊者能夠流連忘返的西江苗族生態旅遊呢?我在這裏提出一些建議:

1.讓遊客深刻感受苗族文化。西江是全國最大的苗寨,讓遊客感受苗族文化是西江旅遊的賣點之一。苗族文化大致分爲顯性和隱性部分。顯性就是很明顯能夠感受到的,比如服飾、歌舞、建築等。隱性即是遊客從表面上感受不到的,比如苗族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觀念、苗族宗教的象徵符號等等。爲了使遊客能夠感受到苗族獨特的文化內涵,既要讓遊客感受顯性文化,也要將其隱性文化賦予其形式,讓遊客真正地理解和感受。

2.讓遊客親身體驗苗族文化。每位遊客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西江在進行旅遊文化建議是,應從遊客固有文化的角度考慮,讓遊客觀賞接受體驗苗族文化,比如手抓苗族喜歡吃的糯米飯,也可以讓遊客到一個苗族農家中參與自作酸湯魚的全過程,讓遊客參與到苗族村寨的生活習俗中,這樣就能滿足遊客體驗異樣生活的願望。

3.讓遊客真正留念苗族文化。遊客每到一個旅遊地,都希望得到幾樣可以留念的紀念品,這些紀念品也是一種旅遊宣傳品,它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到苗族村寨來旅遊。當然,紀念品一定要具有特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隨處可見可買的。比如是能代表西江村寨吉祥物銀飾品、刺繡、圖騰,一些特有或具有象徵符號的植物,可以製作成標本等等。

這次的旅程非常愉快,我們寓教於樂,既學到了知識,又觀賞了迷人的景色,深刻的感受到了苗家的風情和文化,遠離平時生活的城市,來到這裏感覺心靈得到滌盪和淨化。從中,也引發了我們很多思考,也增進了同學之間和老師的感情,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我在其中得到許多思考和體會,也發現我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下一次的社會實踐,我想我們會做得更好。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5

中國雲南,是一塊美麗神奇的地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有寒溫熱帶的立體氣候,多數城市四季如春;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山林峯洞江河湖瀑蔚爲奇觀;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紀念物,是訪古探祕進行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知識寶庫;還有各具文化特色的25個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絢麗多彩。

一、昆明的旅遊景點

1.世界園藝博覽會

在昆明市舉辦的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主題是“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博覽會的會址設在距昆明市區8公里的金殿風景名勝區,整個展區山、水、林有機融合構成良好的自然環境,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主題。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將以室內外庭園和植物花卉展壇、室內園藝品展示的形式爲主,同時吸納與園林藝術、自然環境相關的文化展示活動。

說到昆明的鮮花就不得不特別提到尚義街,這是一條位於城市中心地帶的小街,它曾經是一條有着典型的法式建築風格的街道。現在,人們從城市的各個角落向它走去,卻是因爲那裏有昆明最大的鮮花市場。

鮮花是這座城市的一個標誌,一個尋常的生活細節,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生日、節日、婚禮、探望病人、走親訪友,更不用說青年人談情說愛,鮮花替代了所有的語言,讓祝福更加鮮活生動。平常的日子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順便從路邊小販手裏買一束鮮花,回到家精心地修剪放進花瓶擺在茶几上,是女人們最樂意做的事。

2.大觀樓

大觀樓位於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邊,大觀公園內。公園根據地勢,可分成大觀樓片區、魯園片區、柏園片區。

從大觀樓東側彩雲崖前過長堤,沿堤南下,可看到造型如“船”的樓外樓,船身主建築爲二層歇山式古典建築,彷彿一支巨型畫舫。遊客可在船底樓小坐品茗後,乘小船西去,約300-400米即可到達魯園,魯園頗有江南園林風味。若從樓外樓沿堤東行,穿過林蔭道,便可至東園,遊客花不多的時間便可飽覽這裏衆多園林。

3.滇池

滇池位於昆明市區西南,又叫昆明湖或昆明池,古稱“滇南澤”。

滇池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之稱。

遊客站在龍門上俯瞰滇池,美景盡收眼底,遊客還可以坐遊船在滇池上攬景,沿湖有西山森林公園、觀音山、白魚口、大觀樓、海埂公園、雲南民族村、鄭和公園等景點,同時還有海埂高原訓練基地及衆多的療養院。

4.世界園藝博覽園

一個認識植物的絕好課堂,幾乎包括了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的所有植物類型,用一天的時間,你也未必能看得完。

世博園是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會址,座落於昆明市東北部,距市區4千米,與金殿風景區依山相伴。世博園佔地約218公頃,由5個展區(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包、大溫室)及3個大室外展區(國外展區、國內展區、企業展區)組成。其中,大溫室裏集中了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植物,是瞭解植物世界的絕好去處。另外,園中的一些小的園林景觀也非常值得一看。

5.保山騰衝

位於滇西的保山,是著名“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文化沉積豐富,從昆明沿滇緬公路西行571公里或乘飛機約45分鐘可抵達保山市。騰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保山地區騰衝縣境內,有着獨特的火山羣和地熱景觀。

遊客可以沿着滇緬公路,遊覽西南絲綢之路沿線的古蹟,在這裏,遊客可以觀賞到火山地熱的壯麗景觀,也可以在民族村體驗一下少數民族風情,領略中緬邊境亞熱帶的景緻,並可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滇西的田園風光。

來到保山,火山和熱海是必去的地方,其他景點可以選着去。具體如何安排,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來設計。如果走西南線,可花半天時間遊覽騰衝地熱(熱海),如果想要泡一泡溫泉恐怕就需要一天了。若是走西北線的話,花半天時間遊覽騰衝火山羣,如果再去雲峯山,則需要一整天。

“哀牢古樂”——保山古曲洞經音樂

被保山老百姓稱爲“哀牢古樂”的保山古曲洞經音樂,是中華民族古典音樂的活化石。哀牢古樂倡導“敦睦人倫,以樂生息,頤養身心,行善除惡,教人正道”,流傳至今有上百種樂譜,幾十種樂器,集中華雅韻與地方風格於一體,自成一派,美妙動聽。

保山是“內地的邊疆、邊疆的內地”,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彝、白、傈僳、苗、回、滿、德昂、佤、納西、壯等三十幾個少數民族。各民族長期融和共處,形成了保山獨特的文化風情。在這裏,既有內地罕見的淳樸敦厚、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節日習俗、戲劇歌舞;又有在極邊民族地區所沒有的中原漢文化傳統。

6.騰衝火山羣

位於橫斷山系兩段的高峯貢山西側,主要集中分佈在和順、馬站一帶,爲我國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紀火山。因爲地處歐亞大陸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地震頻繁。當劇烈的地震發生時,山崩水涌,岩溶噴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卻,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狀獨特的火山。

在縣城周圍1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分佈着大小70多座形如倒扣鐵鍋的火山,而騰衝縣城即坐落在來鳳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

在縣城西北10多公里的馬站村附近,火山較爲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羣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間距均在1000米左右,建有火山公園,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在火山口附近,遊客還可以撿到灰、紅、黑等顏色的火山石作紀念。這種火山石的比重很輕,人稱“浮石”。一個人可以輕輕地舉起很大的一塊,投入水中卻不會下沉。人們所說“石沉大海”的自然規律,在這裏並不靈驗。

來騰衝火山旅遊,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神祕和奇異,體驗一下探險家的快樂和滿足。

7.騰衝地熱

騰衝是中國著名的地熱風景區,地熱資源極其豐富,其中,最爲壯觀的地熱景觀是距騰衝縣20公里處的騰衝地熱溫泉羣,又稱熱海,面積約9平方公里。 景區內到處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氣泉、溫泉,共有80餘處,有澡堂河瀑布、蛤蟆嘴噴泉、獅子頭、美女池、大滾鍋等景點。其中有14個溫泉羣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涌。世界上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但像騰衝熱海這樣面積又廣、泉眼又多、療效又好的實在不多見。

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它的直徑3米多,水深1.5米,水溫達97℃,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據說以前有一頭牛到大滾鍋邊舔吃帶鹹味的泉華,不小心掉入鍋內,待牧童從村裏喊人來救它時,已煮成一鍋牛肉。

有關熱海,還有一個很美麗的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候,這一帶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個善良的老人歷盡艱險,尋找辦法,決心使這裏變成溫暖豐腴的地方。後來,他的誠心感動了神仙,神仙賜他一寶珠讓他含在嘴裏,他頓感燥熱難耐,便一口氣喝乾了幾條河水,最後他變作了吐熱水的小龍。凡是他歇過腳的地方,就有了數不清的熱泉。從此,這裏便四季溫暖,牛羊肥壯,五穀豐登。

從地質構造來看,騰衝位於世界矚目的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構造帶,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急劇聚斂的結合線上。特殊的構造,使得這一地區的地下斷層岩漿活動很劇烈,地熱溫泉中釋放出氦和甲烷氣體,說明地下岩漿活動一直未停止,並有源源不斷的火山供給源,這種現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標誌。所以,騰衝的地熱奇觀,是地層中心的熱流向地表上升,順着地殼斷裂處勃然噴發的結果。

騰衝熱海不僅具有獨特的景觀,而且對人們的生活非常有益。現在熱海周圍建有多家療養院、浴室、娛樂設施,前來旅遊、治療者每日不斷。景區有很多家溫泉浴服務,價格在3-20元不等,但是,不能在大滾鍋裏洗澡。

8.野象谷

南距景洪市45千米,北距思茅市115千米,位於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現在野象谷主景區內建起了遊覽步行道、專供遊人觀看野象活動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

中國的野象,目前僅存在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而西雙版納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爲集中、頻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獨特的熱帶森林景觀而成爲近年來西雙版納的旅遊熱點,在那裏,遊客不僅可以看到野象,那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

9.橄欖壩

位於景洪東南37千米處,具有濃郁熱帶風光和民族色彩的景區,是傣家竹樓及水上風光的結合。同時,這裏有豐富的熱帶水果及旅遊商品,可供遊客選擇。 橄欖壩意爲“宮廷花園寨”的曼聽,裏面有兩個比較大的寨子,一個是曼鬆滿,也就是花園寨,另一個是曼聽,也就是花果寨,無論你走進哪一個寨子,都會看到典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的傣家竹樓。景區內的椰子樹、檳榔樹、芒果樹、菠蘿蜜、繡球果等熱帶植物和花卉佈滿整個村寨,區內的竹樓間相距較大,遊客漫步在曼聽的庭院,登上竹樓,好客的主人會熱情地送上杯杯新茶。

橄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捲起來。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到這裏講經,教徒們就用棉布鋪在地上,請佛祖從上面走過去,佛祖走過去後,教徒又把布捲起來。勐罕就是這樣得名的。

橄欖壩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雙版納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氣候最炎熱的地方,炎熱的氣候給橄欖壩帶來了豐富的物產,這裏熱帶水果種類繁多,除鮮果外,還出產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欖壩到處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場。

每年的傣歷新年,也就是潑水節期間,到橄欖壩鎮上趕集的羣衆都要專程來這裏遊覽、朝拜、歡度節日,非常熱鬧。

10.熱帶植物園

全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的熱帶林海之中,位於羅梭江與勐侖地區交匯處的“葫蘆島”上,距離景洪75千米,由於這座植物園使得勐侖鎮出了名。

這裏已經建成了十三個專題園:熱帶果樹資源園、廕生植物園、棕櫚植物園、水生植物園、民族植物園、藥用植物區、龍腦香植物區、香料植物區、竹類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榕樹園、樹木園、名樹名花園。

周圍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和基諾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兄弟村寨,是一個以熱帶雨林爲主,集科研、植物種質儲存、科普和生態旅遊等爲一體的中國最大植物園。該園建於1959年,在900公頃的土地上,還建立二十多個專類植物園區,集中了各類熱帶植物1500餘種,使葫蘆島上成爲熱帶雨林中的一顆璀璨的綠寶石。

在葫蘆島上,各種熱帶雨林景觀使人流連忘返。頂天立地的“大板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五彩繽紛的“空中花園”、奇特的“老莖開花”以及林間飛舞的巨藤所組成的奇觀,令遊客感到神奇莫測。

旅遊資源調查報告範文6

早就聽說虹口鄉近幾年也在大搞旅遊資源開發,今年暑假終於有了這個機會去住了兩天。

從都江堰市區出發僅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可到達。沿途的風景對於天天遭受酷熱的城裏人來說確實是非常地清爽宜人。公路的右邊是按着厚厚實實的綠色外衣的小山,左邊是一條小峽谷,峽谷的底部是白沙河,那清澈見底的流水,那奇形怪狀的石頭不正是大自然靈氣的閃現嗎 這裏真是一個享受自然,放飛心情的好去處,我開始感到輕鬆起來。 然而在這住了兩天之後,我有一些失望了,不是對這兒的景色的失望,而是對這旅遊資源的開發現狀失望。首先這兒提供吃住的都是一些農家樂,而且規模很小,沿途所見的都是一戶人家圍起來一個院子,掛一個招牌便是了。據這裏的"農家樂"老闆說,他們一般都是靠關係,靠拉熟人來維持生意。因此,對於地段較爲偏僻,社會關係較少的人家來說要維持就比較困難了。其次,娛樂活動單調,倒是有一個頗吸引人的"虹口漂流",但價位偏高(140元/人),不是一般的工薪階層樂意消費的。其它的活動就只有打麻將了。另外就是秩序不夠規範,比如生溪溝一帶的路邊小攤就顯得很雜亂,衛生狀況令人堪憂。

現在的旅遊業發展非常迅速,各種各樣的旅遊景點層出不窮。如何能夠脫穎而出,吸引遊客,並且保持長久不衰呢 我覺得因地制宜,突顯自己的特色,打造旅遊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認爲虹口應該塑造一個"大衆避暑勝地"的品牌。主要依據有下列幾點:

首先、這兒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距離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不到一小時的車程,而都江堰又以成灌高速公路與成都這樣的特大城市相通,周圍城市人口密集。對於城區的上班族來說,忙了一個星期,週末去一些大景點如九寨溝之類的不太現實,一是花費較高,二是路程遙遠。因此像虹口這樣又近便又舒適的場所便成了度週末的理想場所。

其次、這兒的自然風光很純,很美。小巧而秀氣的青山,溫柔又調皮的綠水,清新溼潤的空氣,還有陣陣涼爽山風撲面而來。這不正是現在許多人所向往的迴歸自然的環境嗎 所以這裏不僅是上班族放鬆自己,消除疲勞的好去處,也是嚮往自然安寧生活的老人消夏避暑,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再次、經過近幾年的開發,虹口已經作爲一個避暑勝地在周圍地區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司機們都戲言,一到夏天,任何一條省道都沒有到虹口的公路忙。據統計,在盛夏時節,遊客數量一週可達4萬多人。這不僅爲進一步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說明虹口的發展將是非常有潛力的。

因此,我覺得把虹口塑造爲這樣一個大衆避暑勝地的品牌將是完全可能的。

另一方面,這裏由於是山區,爲了保護森林資源而實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因而這裏的農民沒有農田,生活沒有來源,目前是靠政府補貼生活費維持生計,所以生活水平也難以有較大提高。如果旅遊資源能進一步開發,這兒的農民便有了致富的新路子,不僅可以使他們的經濟收入有較大提高,而且也爲政府節省了開支,還創造了利稅。因此,虹口的開發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基於這裏的地理條件及開發現狀,我覺得主要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批較大規模的集住宿,餐飲,娛樂爲一體的農家樂。

在價位上應有層次,但主要以中等價位,面向工薪階層爲主。 尤其對於來此長住避暑的遊客應給予優質的服務與合理的價格。

第二、公路交通進一步加以整治。

目前這裏雖然大部分地方都己通了公路,但都較爲狹窄,因此現在人們到這兒來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大都是小麪包車。而且從都江堰到這,坐公車的話還得轉一次車,比較麻煩。所以是否可以考慮開通到這兒的旅遊專線,以提供更方便,更舒適的環境。

第三、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增加一些有情趣,有品位的娛樂活動,諸如游泳,爬山,釣魚,生態考察,篝火晚會之類的,並可組建一些協會,使人們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風情。同時對己有的特色活動"虹口漂流"應進一步完善和宣傳,價位上應適當調低一些以利於被更多的人接受。

第四、在對外宣傳上也應展開攻勢。

尤其要突出面向大衆的避暑勝地這樣一個主題。前不久,大邑縣的縣長就親自帶隊到重慶進行了爲期三天的旅遊促銷活動,打出了"大邑綠色健康之旅"的招牌,展示了滑翔,滑草,草原騎駿馬等獨具特色的避暑旅遊套餐,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因此虹口也可以在成都及周圍縣城搞一些宣傳活動,全面介紹它的位置,特點等,以提高知名度。

第五、在旅遊秩序規範方面也應加大力度。

因爲一個旅遊品牌的塑造不只靠自然景觀,更要靠優質的服務。尤其對於路邊的小攤小販要加以規範管理,消除衛生和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同時要避免哄擡物價的情況發生。旅遊地區物價高是普遍現象,但也要適度。比如在生溪溝,出於這早的水流速度較慢,水也不太深,因此到這游泳的人特別多,讓我吃驚的是有人用鐵皮圍了一個簡陋的更衣室,便掛了一個牌子"每人每次一元"。

第六、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

不能開發一個破壞一個。在虹口的時候;我就已經看到在一些很清澈的小河邊有很多觸目驚心的垃圾,尤其是塑料袋之類的。長此以往,這兒的水將不再清澈,山將不再蔥鬱,而是變成了臭水溝,垃圾場。那這樣的開發就毫無意義可言了。相信誰也不願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吧。除了垃圾的處理問題外,還有動植物物種的保護問題也應引起高度注意。在虹口,有很多珍貴的植物,而且有許多還是名貴的中藥材如杜仲,厚朴之類的,動物的種類更是極其繁多。在旅遊資源開發的早期,我們就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並制定好有效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旅遊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這些中藥材也是除旅遊資源外的另一大財富,在旅遊淡季,它們就成了這裏農民的另一大收入。